王志乐:制造业要在全球价值链里转型升级

2014年12月13日 15:47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4(第十三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12月12日-14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北京新世纨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先生。(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4(第十三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12月12日-14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北京新世纨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先生。(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4(第十三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12月12日-14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北京新世纨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先生。他表示,美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顶端,我们在低端。中国制造真想有未来,就应该在全球价值链里边转型升级。

  王志乐:前三位都是直接搞企业的,我是研究企业的。我是商务部研究院做跨国公司研究的。现在我们有一个跨国公司研究所就叫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我主要讲一个观点,大家都在讲互联网思维,我觉得非常好,互联网思维对企业,包括对制造业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我想强调另一个思维,就是全球化思维。

  我在国外跑了5家企业,我们要研究中国的跨国公司,过去我们研究走进来的,最近我们调查走出去的企业。其中一个是吉利,我们到瑞典总部看沃尔沃公司和吉利的合作,还有一个跟阮总是同行的就是上工深贝,收购了德国两个著名的公司,是世界高端工业缝纫机的隐性冠军,还有一个百福(音译)。还有一个中国中联重工收购了意大利混凝土工作,还有中国北京机床厂收购德国科宝公司(音译)大家都认为中国公司在海外不成功。但是我跑的这几家公司,干的相当漂亮。

  他们漂亮在什么地方?他们成功的把自己的国内企业融入了全球价值链。而且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打造了自己的全球价值链。在全球价值链里面得到了提升。比如说就拿咱们的汽车行业搞了这么多年,但是吉利这个路子很成功,它收购沃尔沃以后地虽然沃尔沃不是最前沿的品牌,但是现在起码属于二流里面很好的牌子了。收购以后,带动吉利的不光是技术上的进步,连合规性也推动吉利发展。

  现在吉利建立了一个合规的文化体系。像这方面,我觉得这个公司,在全球汽车产业链里面的地位大大提高了。阮总的同行上工深贝(音译)原来的本土企业差不多要不行了,但是收购德国两家公司掌握了最前沿的工业缝纫机的技术。像好多女士用的各种各样的奢侈品的包,都得用那个机器,还有宝马[微博]、奔驰的座椅得需要那个机器,现在他们掌握这个东西,而且海外部分超过了国内。

  所以我觉得,通过这种全球化的路子,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打造自己的全球价值链,从而在全球价值链里面得到提升。我觉得这个是值得咱们认真总结和借鉴的。

  大家都注意到最近召开的APEC、G20会议,中国最高领导在这两个会上都特别强调,要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APEC会专门有一个附件,制定了一个推动全球价值链发展的蓝图。在G20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做全球自由贸易的旗手,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但是我刚才提到的中国企业成功的案例,恰恰是按这个路子走的。

  为什么全球价值链现在突然冒出来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呢?实际上按我们的研究,我们认为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有一个学者就提出来企业的价值链。他认为企业的竞争不是点对点一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条的竞争。但是他提出以后,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全球市场。出现全球市场以后,这些跨国公司就出现了巨大的调整,把战略从跨国经营便成了全球经营。在全球经营过程中,把企业价值链延伸到全球,形成了一个一个企业的全球价值链。然后各个同行的企业在一起干,最后又出现了一个产品的全球价值链。甚至最后导致出现全球价值的网络系统。

  这个价值链出现以后,会把全球最好的资源吸纳整合到自己的价值链里来。所以就大大提高了这些企业的竞争力。而且他们就建立了自己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高端的地位。因为我们注意到,几乎每一个产业的价值链里面都有几个龙头企业,是这个价值链的组织者,或者叫带动者。跟这个相比,我们中国的企业在全球价值链里面,像我提到的这样的公司太少了。他们通过跨国经营,通过海外并购,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打造了自己的全球价值链,这样的企业太少了。之后会出现什么局面呢?我们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比较低。

  比如说我最近做过一个研究,全球财富500大公司,每次发布的时候,都请我发表一个评论,先把资料寄给我,让我发表今年的500大。今年500大有非常突破的问题,中国在500大中地位大大提升了。如果加上台湾、香港的企业,中国一共有100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大,美国128家,日本只有57家,原来日本老二,现在咱们是100家。100家里面,咱们本土大陆的企业91家,不算台湾、香港。91家平均利润只有美国128家平均利润的一半。这里面还有一个畸形现象,中国91家里面有11家银行。11家银行很厉害,11家银行利润占了91家中国企业的61%。把银行利润抛掉,把美国8家利润抛掉。中国剩下的实体经济的利润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了。

  后来我一个一个行业对照发现,几乎每一个行业是这样的,美国是上游,我们是下游,美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顶端,我们在低端。中国制造的未来,真想有中国制造的未来,真得按照总书记现在提出的构建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我们怎么样提升。所以我的结论就是说,我们应该在全球价值链里边转型升级。

  但是怎么才能做到这一条呢?其实现在有很多问题,第一不少企业,包括有一些官员、学者对中国制造业的地位过于乐观了。以为我们什么都能干,很多产业都是世界老大。从量上来讲,咱们很多产业,500多个重要的工业产品,现在是世界产销最大,但是没有研究我们在全球价值链中是什么样的状态。这个是不能盲目乐观的。由于盲目乐观就会出现另外一个倾向,我自己干就可以了,只要努力往里投钱我就能上来。

  现在出现一种严重的倾向,把中央提出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很好的概念引向了歪道,把自主创新引导到自己创新,把自主品牌引导到自建品牌。不去真正的自主了,李书福收购沃尔沃,这个品牌也是自主的,因为他说了算,但是咱们不支持这样的品牌,咱们支持自己建的品牌,就是本土品牌,纯粹自己建的品牌才得到支持,创新本来是自主创新,讲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是自主创新,我们强调的是自己创新。这样两种错误的导向,导致我们这几年的政策也出现问题了。

  有一些部门出台的政策,排斥外资、排斥开放。我觉得这样的状态特别不适宜,刚才我们讲到的在全球价值链的融合和提升。如果我们真的想创造我们的未来的话,应该按照中央现在提出的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我们认真的研究。光强调互联网思维是不够的,还有全球价值链的思维,全球化的思维。你真想搞全球化,就得把现在错误的观点,错误的政策纠正,真正形成一个在全球价值链里的竞争、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我相信我们中国人的创造力是够的,聪明才智加上肯干、苦干,我觉得就行。

  因为我们前30年恰恰在融入全球价值链中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到了今天这样一个转折点,如果我们过去是被动的融入,我们下面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我想围绕这样一个题目,提出我的建议供参考,谢谢。

文章关键词: 企业领袖年会企业领袖中国企业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将:朝鲜若崩溃中国救不了不必为朝打仗
  • 体育NBA-湖人灭马刺连胜 詹皇41分骑士连败
  • 娱乐揭《一步之遥》过审记 姜文发声:上菜咯
  • 财经京石高速重建再获22年收费权 免费仅40天
  • 科技发烧Ke|阳光动力2号环球飞行大揭秘
  • 博客实拍普吉岛红灯区 2014最火博客盘点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温州警花学霸撞脸高圆圆网络爆红(图)
  • 谢百三:中国资本市场依然强劲
  • 慕容小散:吴晓波 您为什么不炒股呢
  • 管清友:点评经济数据 等待政策暖风
  • 郎咸平:中国改革必然遭遇的五大阻力
  • 刘光宇:最值钱的土地将最不值钱?
  • 朱大鸣:油价暴跌救了中国经济一命
  • 余丰慧:这轮牛市风险将大于2007年
  • 如松:10家坏账银行又该找央妈了
  • 陈思进:人民币暴跌了吗?
  • 叶檀:央妈偶尔忙 中国经济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