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4(第十三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12月12日-14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永隆银行董事长、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先生。
马蔚华表示,银行业要适应新的经济增长,特别是2015年的利率市场化会加快;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将有优胜劣汰发生。
以下为发言实录:
马蔚华:整个看,2015年经济增长进入一种“新常态”,经济增长的速度会放缓,但是经济增长的质量会调,结构会更优化,动力会有新的切换,经济是决定金融的。既然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银行业也要适应新的经济增长。特别是2015年的利率市场化会加快,汇率的自由化,也包括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都在改。
这样商业银行可能从过去的高利率的,高速增长会逐渐的减少。但是,银行通过利率市场化会更加适应一个商业银行的原则,特别是银行对于整个经济的推动和结构的调整,它还赋有重要的使命。比如“新常态”的种种情况,消费要转向一个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出口要有一个高水平的演进和大规模的走出去。投资会更加注重互联互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所有这些都应该给商业银行的投入提供了一个空间。
权静:随着利率市场化,原先银行做高利差所谓的暴利这个时代也即将面临终结,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是不是银行的利润会大幅度的缩小,第二、是不是有一些小型的核心能力不强的企业面临倒闭。
马蔚华:高利差的时代,如果结构会有一些风险的诠释。商业银行在竞争中,也是市场中不是很奇怪的一种现象,但是从目前看,从政府到监管单位,推出存款保险制度,还有相应的商业银行退出的这些法律制度。那就意味着有优胜劣汰发生。
现在银行业面临很多挑战,首先是需求的变化,过去30多年信贷增长也就22%,现在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了,用术语说就是“脱媒”,直接融资的发展银行在社会融资中的总量降到一半。第二、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毫无疑问就是利差的所以,高利差的时代告别了。第三个挑战就是互联网的挑战,互联网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挑战有很多考虑。比如职能的挑战,比如收入的份额的挑战。我觉得最重要的挑战是冲击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和商业银行传统的思维方式。
那么,应对挑战没有什么办法,你要适应利率市场化,你要拥抱互联网。你就不能完全靠过去的利差和收入,你还要通过金融创新来给这个需求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互联网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不能把它看成一个敌人,你要拥抱它,你要跟它深度的结合。我觉得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大数据来解决过去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可以利用线上线下来解决商业银行过去不愿意做的那些东西,小众的小微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互联网企业这种客户体验,平等的包容的平台,还有一个普惠的民主的思维方式。
互联网和传统银行有这样几个差异,传统银行过去靠信息不对称,然后他当中介,然后收取利息,利差就是中介费。第二、传统银行过去叫封闭的,在自己的内部做产品,而互联网是一个平台,它还在这个平台上很多的利益相关者形成一个流量,流量变现实现价值。第三、互联网比较普惠,把过去传统银行比较忽视的,过去传统银行信奉长尾的理论,可能对于碎片的,零星的,小众的不重视。而互联网在这个领域应运而生。
所以,对于传统银行落说,要想拥抱互联网思维,三点。第一、你如何崇尚客户体验至上。第二、如何能够像互联网那样叫做开放包容。第三、如何像互联网那样普惠民众。客户体验至上,过去银行做的也不错,做了很多努力,招行就是“因您而变”。
但是,比起互联网我觉得还有差异,互联网是千方百计的让你的客户能够成为你的粉丝,它是通过给客户一个超值,超出预想的增值服务,然后你的客户大量的、免费的给你做广告。互联网企业也特别注意客户的感受,像雷军[微博]昨天我去小米,他们每周都在修改,每周六设计一次,通过他的网络收集客户的意见。腾讯也是,一年好多次的修改。
第二、平等包容,互联网是众筹众创的,在一个平台上,就是和客户一块儿开发产品,银行也应该建立平台,不能封闭在自己的平台,而是听取客户的意见,这种产品可能更容易让市场接受。
第三、过去传统银行应该把目光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微,关注普惠,关注那些碎片的零星的。这点我觉得过去传统银行做的不够。但是这个领域对商业银行也有巨大的价值,就是我们所谓的普惠金融。
权静:说到颠覆的问题,您觉得商业银行会被互联网金融颠覆吗?
马蔚华:我不赞成颠覆这个词,因为互联网金融本质也是金融,传统金融的本质也是金融,我觉得未来可能是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深度结合,优势互补,他们给社会提供越来越宽的金融服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