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由《英才》杂志、新浪网、北京青年报共同主办“2014(第十四届)中国年度管理大会”于11月28日在北京举办。上图为华府置业董事长鄂俊宇。
从2012年年末开始,我就在思考地产到底还有没有出路的问题。我们忽然发现当时政府不断把你当做好孩子、坏孩子来利用的时候,总在给你机会,其实是把我们毁了。房企老大们不再考虑创造性的东西、客户的东西和商业模式的东西,只考虑资源。
这个行业现在不是我们喜欢的行业了,我们要转向,往哪里转?在我们二十几年的沉淀后还能做什么样的地产?其实我们在找一个路径,这件事情还能让我们基于地产,干十年以上,后来我们选择做养老领域。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所有的养老,都没有在做养老,都是在做养老地产、养老概念或者叫养老配套,没有搞清楚什么叫做养老,我们大概用这几年的时间研究日本的养老模式,结果发现,在医疗配套、消费习惯和老人结构等方面,双方的差别太大了。日本人对我们的养老方式表示很惊诧,说你们搞了没几年,出了那么多专家。我们到这里和你们交流的时候,你们就把我们当专家,其实我们不是专家,我们就是和你们交流怎么给老人擦屁股舒服,怎么让老人不难受,我们只是干这个事情。但在你们中国,没有一个人在讨论这个问题,都在讨论养老的模式和体系问题。
所以我现在不仅仅是做养老领域的投资,更多是介入一些运营细节,我希望能够基于运营,重新看养老的体系怎么做。
现在养老地产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养老政策倾斜的问题。养老真的不能给政策,尤其不能给养老地产政策,应该给那些真正搞养老运营的机构给政策,因为现在有大量投资者在利用养老拿地,获取这些资源。其实万科在做是社区化的养老服务内容,但是其他企业连服务这块都不做,只是做一个概念,然后高大上做了大量机构、大量配套,却不知养老盈利模式非常非常微弱。
我们做一个会所,可以浪费一个大堂,一个空间,但是在养老的空间里面,10平米都不能浪费,这就是日本的精细化理念。因为浪费的10平米要从老人身上拿微利来补充运营,所以现在大部分的养老机构都是亏损的。
所以我们现在反过来从运营、客户的需要、现在老人发展的阶段以及他们的消费阶段来反推我们地产到底应该做什么样的配套,我们的养老机构应该做什么样的体系,而不是简单把日本的东西拿过来,把欧洲的东西拿过来。现在拿过来的都是过度的,衣服还没穿好,先配一个名牌的鞋,我们到处就是过度装修的养老项目。
闁哄倻澧楀顔炬媰閿斾勘浠涢柨娑欑煯閹广垺鎷呴弴鐔告毆閻犳劕缍婇。鈺伱圭€n亜鍏婄紒浣靛妺缁变即宕ㄥΟ鑲╂惣妤犵偛鐏濋幉锟犳儍閸℃洝绀嬮悹鍥х墦閻涖儵鏁嶅畝鍐惧殲闁告洖銇樼粭鍌濄亹閹垮嫮纾�闁绘劗鎳撻崵顔芥交濞戞ê寮抽悹鍥烽檮閸庯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