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宏观经济由歼灭战走向阵地战

2014年11月22日 11:19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由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三十二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4—2015)”于2014年11月22日上午在北京举办。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发表演讲。   由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三十二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4—2015)”于2014年11月22日上午在北京举办。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发表演讲。

  新浪财经讯,由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三十二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4—2015)”于2014年11月22日上午在北京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在演讲时提出,在“新常态”的攻坚期发生的变化之一,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越来越趋向于多元,从一开始单纯的保增长已经逐步增加为现在的七八个目标。但资源是既定的,有限的宏观经济的资源,如果同时配置在不同的目标上去,这时候的歼灭战就变成阵地战了,哪个山头都要数,那哪个山头攻防的势头强烈了,危险了,可能就会导致宏观经济资源的再配置。

  以下是高培勇演讲实录:

  高培勇:大家好,我特别认同今天会议的主题,步入“新常态”攻坚期的中国宏观经济。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起码从去年开始到今天,将近两年的时间中,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式上,就与之匹配的政策的布局也好,都走出了一条与过去30年大不相同的轨迹,以至于我们对经济形势的解读,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都不得不用一些新的思维和理念,所以就有了“新常态”这样一种新的提法。

  进入2015年,这样一种格局不会出现大的变化,比如讲就导致我们走入“新常态”的长期结构性因素而言,不管是人口结构,还是产业结构,以至于城市化的进程,目前看来比已有的趋势是要继续加剧的。就导致我们走入“新常态”的短期的周期性而言,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出口,大致都会和2013年没有太大的出入。如果说有变化,我们直说这种变化相对于2013年而言形势更严峻了,而且可能更复杂,以至于我们不得不以这种攻坚期的理念和姿态去面对。

  现在问题是在攻坚期,我们应该并且能够做些什么,我体会有几点和这个宏观经济报告相同的地方。比如第一条,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布局,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没有正式召开,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条是不会改变的,我们需要把握的就是在积极和稳健方面我们能走多远,有多大空间可以操作。所谓积极财政政策典型的标志,一定今年的财政赤字比去年多才叫积极。

  今年的财政赤字是13500亿,也就是说明年一定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加法,我们加到多少呢,我们算一笔帐及一般的办法是不超过GDP的3%就可以了,今天的GDP现在按照7.4%的幅度算,应该是60万亿多一点。如果明年按照7%来算,明年肯定比今年低,明年大概是64万亿挂点零头,64万亿的3%大概是19000亿,也就是说这是个天花板,我们的活动空间就在13500到19000亿这个质量,这是考虑问题的一个方面。转过来讲,对于赤字的需求也多大,振华教授也在说政府支出是难以减下来的,不仅是主观上,客观上也难以减下来,这是我们认定的事实。我们在教科书种讲过一句话,政府支出不断增长的规律,从来没讲过它可以下降。所以我们需要说的是,在13500到19000这个空间内,能不能满足我们对赤字的需求,这是大事。比如说减税,关于减税我们有共同的看法,关键是减哪些税的问题。支出不能减,就只能扩大赤字,这就是对赤字的需求。目前已经确定的减税的数字大概也得有三五千亿,倒不是体现在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问题上,而是体现在营改增上,明年年末中国要全部实现,已有的营改增的进程,在1+7的范围内,已经给国家带来了两千亿左右的减税,不要马上说,我听说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的税增加了,并不是减税,但我们是从全局来说的。表面上服务业实行营改增,但实际最大的收益面是在制造业。然后推广到所有行业,四五千亿的减税是有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需求。

  还有一个大的需求,就是地方债的自发自还。今年的13500亿的收入,中央是3500亿,地方是4000亿,明年在这个基础上呢,又加入了地方债自发自还的,大家要测算一下,地方债自发自还的需求有多大。我不讲其他方面的需求,单讲地方债利息支出需求,不讲还本,大家可以测算,按照去年审计署6月份发布的数字,大家看到,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和其他或有债务17万亿多,再少一点起码有10万亿多一点,那么大家算一下现在的市场利率是多少,仅仅是付息,所以就操作和扩张而言,供需之间的压力是非大的,这是我们考虑宏观经济布局的时候需要明白的基础的环境。

  另外一个就是货币政策,在稳健货币政策的总的基调下,广义货币的供给量能扩大到怎样的地位,13%是过去几年一直走过来的,能突破13%吗,现在是一个未知数,尽管从今天开始降息了,这是我们要考虑的,如何在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之间走出一条道路,适应这个“新常态”的攻坚期,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有必要看到的是在“新常态”的攻坚期发生的变化之一,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回顾一下2008年,当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中国的,那时候宏观经济的目标是单一的,就是保增长,全力保增长,可移动用全党全社会所有力量完成保增长。2009年经济形势就出现变化,2010年就回到10%的增长速度,在此之后,宏观经济目标就开始逐渐多了,先是一进二,我记不准哪年开始的,大概是2010年开始了吧,2010年就进入到保增长和调结构了。然后到2011年就二进三了,加了一控物价,再往后到2013年的时候,就把防风险纳入其了。到今天大家看看,中央政治局集体讨论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发布之后,国务院常务会议经济问题的研究公报发布之后,你看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已经达到7项了,稳增长,保就业,控物价,防风险,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它是一个长长的尾巴,我们搞经济学研究的人都很明白,资源是既定的,有限的宏观经济的资源,如果同时配置在不同的目标上去,这时候的歼灭战就变成阵地战了,哪个山头都要数,那哪个山头攻防的势头强烈了,危险了,可能就会导致宏观经济资源的再配置。所以你会看到政策的重点在变化过程中,在交替的变化,有人在讲一会顾这头一会顾那头,确实是如此。所以为什么说是攻坚期呢,你面对的形势,面对的政策的格局都和以往不同。那该怎么办,这是明年需要研究的事情,你是平均使力,而且之后保持定力就不调了,还是不断的调整,哪个地方吃紧哪个地方就调动资源。你的兵就这么多,这是攻坚期要做的。

  第三个问题,我觉得在所有的7个目标当中,有些目标我们还是能够比较容易把握的,知道套路和规则,但有些目标是没有遇到过的。不熟悉的道路,把握不了它的规律。比方说,哪怕我们在座的学生,我们学过那么多年的经济学,说怎么保增长,我想各位都能说出一套一套的套路,增加控物价都知道。但是进一步讲怎么调结构,怎么促改革,而且结构和改革又连在一起,我们就不一定知道了,甚至包括我本人在内,在这个行当里干了那么多年,都难以说出123来。为什么呢,因为当下的改革不同于过去30年的改革,在我读本科,研究生,一直到博士教书,这30年走过的时候都是近来领域的改革,我们大体知道它的变数在哪,规律在哪,但是今天中国的改革,不仅是经济领域的改革,称谓叫全面深化改革,什么叫深化改革,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生态文明改革,党的建设改革,所有的改革一起联动。改革总目标定义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样的改革我们没有经历过,任何国家也没有提供现实的可参照系,以往搞经济改革的时候我们知道怎么做的,他有这套东西,今天是所有的改革领域一起动的时候,从过去一年的经历中就体会了,改革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远远高于我们原来的预期。

  大家回顾一下,去年11月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正式发布的时候,我们那时候预期的改革进程和今天走过一年之后看到的改革进程,我想大家感觉到是有距离的,这种距离本身就说明,这场改革极端复杂,极端困难。在这样一个“新常态”的攻坚期,也是改革的“新常态”,这个“新常态”不仅是形式“新常态”,政策布局“新常态”,也包括改革的“新常态”,这样一个攻坚期,我们如何破解这个改革难度,使我们亟待进行的必须着手的改革,能够破壁而出,我想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第四个问题,有一句话提醒我,叫春江水暖鸭先知。全面深化改革是很困难,我们不容易把握,但现在有一项改革大家看的起码具体部署上就是比较清晰的,就是财税体制改革,从去年到今天,从中央政策部署的,迄今为止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系统的改革方案就是全面财税改革的总体方案,除此之外的改革虽然也在发布中,但是大都是作为重点突破或者某一局部操作的,不是像财税改革比较系统的东西,这当然是有原因的。原因在于这次全面深化改革,主要是两个亮点,一个亮点就是把国家治理概念,从学术语言转变为官方语言,并且作为统领改革的主要目标。第二个亮点,就是把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加以定位,并且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和主线索,正因为在这样一种条件下,财税改革的方案就作为第一个系统的方案推出了。

  我的想法是,如果在2015年到更长时间,中国宏观形势的走势当中找出一条明确的线索,把握宏观经济的总体布局,甚至把主要的观察点放在改革的推进上,我们不妨主要关注一下财税体制改革。也就是说试改革的水温,先试一下财税体制改革的水温,它能走到怎样的地步,这是我们能把握的。

  就财税体制改革而言目前方案就三条,一个是税制改革,一个是预算改革,再一个就是财政管理地位人格。税制改革刚才说了很多,主线索就是大幅度降低间接税的同时适当增加一些直接税。我们刚才已经说间接税的减少,到明年就有可能实现四千亿到五千亿,而且还不止这样,进入十三五,第一件事的做的就是兼并增值税的税率。兼并的过程是下调的过程,我们也测算过,按照2012年的数字,每下调一个税率的百分点将减税2200亿,这个很容易推算出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的增加一些直接税,一边减一些增,直接税增加,房产税是一个选项,再有改变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改革的方向,目前明确的是搞综合制,而不是简单地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标准的扣除额,这主要的考虑是税制改革的结构性优化的总体目标。

  预算改革确定的总方向就是八个字,全面规范,公开透明。我们需要观察的是,全面规范公开透明覆盖的范围程度,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范围还是限于一般的公共预算,但与此同时在原则性提法上超出了一般的公共预算。比如原则提法是所有的政府收支都纳入预算管理,我们现在需要关注的是,能不能把原则性提法推进到具体的操作层面,让政府执行一样的政府预算管理,这是大家关注的。

  第三就是不同层次之间的财政关系体系,就是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体系,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在防控地方债风险,健全地方财政体系方面,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改革调整能够走多远,如果这里慢半拍,其他方面的改革,只能是指标和进度,只能是权宜之计。

  所以看起来,从财税改革目前的部署以及它可能操作的空间来看,我们还有很多的难题需要破解。所以“新常态”的攻坚期,我们的确任重而道远,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文章关键词: 高培勇宏观经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香港占中女子用防狼器追骂内地女游客
  • 体育科比17分湖人惨负小牛34分 骑士3连败
  • 娱乐爱相随!周杰伦暗示昆凌:该我结婚生子
  • 财经央行降息:20年期100万房贷月供少234元
  • 科技ICANN总裁:同一世界同一互联网
  • 博客郭德纲:观众分三种有一种威猛无穷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濮存昕将现身教育盛典 教育APP哪家强
  • 胡立峰:降息对股市几乎没有影响
  • 冉学东:央行降息终结商业银行暴利
  • 水皮:沪港通后是深港通 好戏在后面
  • 易宪容:央行降息对谁最有利或最没利
  • 马光远:降息是完全正确的选择
  • 马跃成:不管谁唱多都难改楼市颓势
  • 齐俊杰:降息哪来那么多利好?
  • 如松:央行降息为的是汇率和债务
  • 肖磊:降息利好股市 刺激不了房市
  • 沈建光:央行降息的逻辑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