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办的“中国企业国际化论坛首届年会”于11月21日-23日在三亚市召开。今天是大会第二天,大会主题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对企业带来的价值和意义。来自获评中国国际化50强的中国五矿集团的总经理助理兼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宗庆生在会上介绍了中国五矿走出去的布局与经验。
以下是宗庆生讲话实录:
王辉耀[微博]:谢谢曹德旺董事长,非常幽默和生动的演讲,他刚才讲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特别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身体要好,这个很有意义,同时也要有风险意识,同时我比较欣赏他刚才讲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有一种使命感,作为中国人有一种使命感,中国企业国际化是未来大的发展,也是我们所有的企业也是未来发展新的方向。曹总的讲话通过他的案例,通过他生动的总结,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下面再介绍一位嘉宾,也是著名的国企的代表,五矿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央企之一,也是财富500强的代表,宗庆生是在商务部很多年,又去了五矿,担任分管走出去的工作,下面请宗庆生总经理分享一下在五矿成长过程中的对外投资的经验和体会,有请宗庆生。
宗庆生:尊敬的主席,各位来宾,早上好。时间关系我简要跟大家分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中国五矿国际化的整体情况,第二我们国际化和走出去的经验和体会。
这个论坛给我们发来的题目关于国际化,其实我个人也比较困惑,什么是国际化,什么是“走出去”,什么是全球化?即使是企业“国际化”,从近30年前提出以来,历经的每个时代是不是也有不同的内涵?我想说说我们五矿的体会。
第一,中国五矿整体的情况。我们中国五矿成立于1950年,曾经是国家从事钢铁、有色金属进出口的外贸公司,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五矿积极推行战略转型,已经从单一的进出口贸易公司转变为以资源为依托,上下游一体化综合性跨国经营企业。五矿经营的范围遍布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0多个直接的境外分支机构。有17.7万员工,是国内最大的从事基础金属和大宗原材料开采、冶炼和生产流通的综合性跨国企业。
经营业绩。中国五矿连续八年跻身于世界五百强榜单,2014年,居全球财富五百强第133位,在金属行业排名里,中国五矿同时获得历史最好排名。
第二,我想分享一下关于中国五矿国际化经营思路。作为一家海外业务比重较高的公司,国际化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1988年国务院外贸体制改革决定里,国家就提出外贸公司要向国际化、实业化、集团化发展,同为央企的中化是最早提出这个话题。五矿历来高度重视国际化经营战略制定、修订和执行,早在1996年,中国五矿开始了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思考,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配置学说,结合自身的实际,中国五矿认为企业国际化经营应向全球化经营转变。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企业由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过程里,经常提到的是开展国际化经营,应当充分肯定国际化经营战略为我们开拓国际市场发挥了很大导向作用,但是也要看到传统的国际化战略,强调的是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连接性和互补性,在这一战略指导下,企业着眼点往往局限于把自己有价值的技能和产品转移到缺乏该技能和产品的外国市场去。所以在过去,中国企业重视的是国外、国内两个市场需求的进出口业务,这种经营的单向性和单纯商品贸易,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二十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全球商品、信息、资本、技术、人员流动变得越来越容易,世界已形成统一的市场。仍然将世界划分为国内和国际市场势必限制企业的发展,而以世界市场为目标的全球化经营才是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实行全球化经营核心是要发挥企业现有的和可能有的资源的优势,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和进行经营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在整个经营过程中,企业发挥的是产业和营销组织功能,中国五矿认为跨国企业集团贯彻国际化企业战略,一是要拓宽战略视野,真正把握全局,选准发展方向;二是以全球市场需求为取向,明确并调整企业自身的市场定位;三是要在上述基础上抓住资源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关键。
以中国五矿所在的金属矿行业为例,在商品供应方面,境外资源在铜铝铅锌镍有色金属资源领域具有较大的禀赋优势,而我国在钨、锑、稀土等小金属则储量明显占优。在商品需求方面,铜资源的全球储采比最低,主要需求量在中国国内,国内的磁铁矿由于靠近终端需求,产品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对境外磁铁矿更有比较优势。基于全球化经营战略,中国五矿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与市场的有效利用的能力,推进国内优势资源的整合,在稀有金属领域形成全球的领先优势。在境外投资方面,我们专业运作,重点投向在铜铅锌等金属方面,同时放弃了风险比较大的境外磁铁矿。在上一轮境外资源投资方面,中国五矿做得最聪明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数十个铁矿项目机会里,经过很多研究,甚至有些项目已经决策到最终的总裁办公会仍然被否决了。今天来看,境外的磁铁矿项目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中国五矿海外拓展的成果。截止到2013年末,中国海外企业遍布34个国家地区,我们有海外员工一万多人,中国五矿海外资产是893亿,净资产220亿,分别占集团整体34%和38%。2013年中国五矿海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57亿元,利润34.8亿,分别占集团公司18%和53%,也就是说在利润总额里,中国五矿境外利润已经超过一半,当然2013年并不是最高的年份。总资产和净资产,今年完成LB项目收购后,我们资产份量应该海外占的比重更大。
在海外投资方面,中国五矿通过境外设立的海外投资平台,我们在秘鲁、南非、刚果资源禀赋十分突出的发展中国家取得投资的重大突破,2009年以来中国五矿海外投资占整个集团投资比重达到60%以上,近两年甚至高达80%。
光有投资也不行,在海外融资也非常重要!从2009年到2014年,五年间,中国五矿利用五矿建设、香港控股、五矿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累计融资达到42.26亿美元,一个好的投资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融资安排,包括融资的结构以及使我们融资成本最低化。
第三,五矿国际化经营主要经验。今天论坛讲的主题是国际化对企业带来的价值和意义。中国五矿原来是一个贸易公司,随着加入WTO[微博]和市场化经济的推进,传统的贸易公司其实没有前途,它必须转型,贸易作为一个市场中介,我们又处在大宗原材料市场,市场价格发现机制是公开的。你说服装一件究竟卖多少钱是很难判断的,金属原材料是非常清晰的,所以企业必须转型。我们的经验第一个是战略引导,明确国际化战略。中国五矿国际化有两大目的,一是推动公司的战略转型,二是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第二就是要量力而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进行海外投资的决策。首先要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包括自身的财务约束、项目风险带来影响,自身运营和管理的能力。我们以在产运营项目并购为主要目标,项目要求处于现金生产成本最好是前四分之一分位,最差也是处于二分之一分位。国内可行性研究,价格假设是关键参数。这个在矿产投资决策里,我认为它没有特别大的意义,尤其对于资源项目,因为这个价格不由你来决定,最应关注的、最核心的是,这个项目的现金生产成本是不是具有比较优势。第三要明确项目的价格吸引力,一个好的项目,价格必然不菲,我们还是要把握底线与底价的原则,在不符合我们价值创造的标准情况下,我们坚决放弃。五矿这类案例,媒体也有报道。
在“走出去”方面还有两个体会,五矿的案例有很多大学来研究,包括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也来做研究,问我们你们最大的成功经验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入乡随俗”,第二是“以夷制夷”。入乡随俗就是恪守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中国企业通常把国际化政绩化,加上自身准备不足,急于求成,我们要特别小心中国特色陷阱,我们不要随便把中国特色带出去。比如我们总部带出去的客户,如果有招待费用,完全由总部出。摒弃国内并购不规范的做法,按照国际惯例来运行,特别是社会责任履行、信息披露这方面都是高标准做好。
最后一个体会就是整合共赢,实现与被并购方的共同发展。重点是用好本地化的团队,也就是“以夷制夷”,在境外并购我们非常注重与目标公司董事会、管理层的友好沟通(因为大多并购都是非敌意并购),科学选择领导团队,留住关键人才,顺利取得协同效应。
我们在收购澳大利亚OZ公司主要资产后,我们文化整合做得非常好。后来我也体会到,国家汉办在海外搞的孔子学院对我们海外走出去非常有意义,澳大利亚孔子学院曾经应邀专门对我们收购后组建的MMG公司员工,进行了中国文化的专题培训和交流。
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任重道远,我们也是分享了简短的体会,一个成功的企业永远只有进行时,不像体育运动,有终点就算是成功了,我们永远是在过程中,说到底今天成功不等于明天还会成功,所以要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这也是我作为15年投资经理的体会。谢谢大家!
闁哄倻澧楀顔炬媰閿斾勘浠涢柨娑欑煯閹广垺鎷呴弴鐔告毆閻犳劕缍婇。鈺伱圭€n亜鍏婄紒浣靛妺缁变即宕ㄥΟ鑲╂惣妤犵偛鐏濋幉锟犳儍閸℃洝绀嬮悹鍥х墦閻涖儵鏁嶅畝鍐惧殲闁告洖銇樼粭鍌濄亹閹垮嫮纾�闁绘劗鎳撻崵顔芥交濞戞ê寮抽悹鍥烽檮閸庯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