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竺均:2013年中国碳排放超欧盟和美国总和

2014年11月20日 14:50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由《ECO-NOMY碳商》杂志主办的首届“国家绿色竞争力”论坛于11月20日在上海举办。上图为上海财经大学助理研究员蒋竺均。(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由《ECO-NOMY碳商》杂志主办的首届“国家绿色竞争力”论坛于11月20日在上海举办。上图为上海财经大学助理研究员蒋竺均。(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新浪财经讯 由《ECO-NOMY碳商》杂志主办的首届“国家绿色竞争力”论坛于11月20日在上海举办。上海财经大学助理研究员蒋竺均在发言时表示,2013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350亿吨,中国接近110亿吨左右,占全球比例28%,这个比例超过欧盟和美国总和。

  不过,她也指出,看一下二氧化碳历史累计数据,从工业革命到1950年,95%全球二氧化碳累计量都是发达国家排放的。从50年开始到2000年也有77%是发达国家排放的。尽管现在的增量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引起的,但是二氧化碳排放最终根源大部分是由发达国家排放的。

  以下是文字实录:

  【蒋竺均】: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主要是跟大家分享在能源政策方面我们在研究中遇到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我们的题目是关于中国经济能源和环境战略,特别重点讲一下中国的经济和能源。

  首先我们看一下中国的经济增长经常遇到很大的问题,在经济增长中遇到很大的瓶颈,环境的污染,能源的稀缺,以及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我们讲环境可持续,经济可持续,能源可持续,通过我们研究发达国家走过的历史进程,为我们能源政策的设计提供依据。

  我们资源禀赋和资源环境是经济增长重要的影响。提出能源三角的概念,这个概念是通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同时给人类普遍需要的能源,以及保持能源安全,这就是能源三角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在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中保持平衡,在我们中国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能源短缺,二氧化碳减排,以及日益减少的环境空间,环境污染越来越大,环境的空间越来越小。

  我们通过选取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一个是美国,一个是日本。首先美国的能源相对是比较丰富的,日本是能源很匮乏的国家,而且美国是发展比较早的发达国家,日本是二战之后发达起来的。通过比较我们分为三个阶段得到这样的数据:分为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后期,信息化阶段。这三个阶段呈现的特征,可以看到不管是美国、日本,还是中国,工业化阶段GDP增长都是最高的,同时能源消费水平也是最高的,随着工业化的结束GDP增长速度缓慢,信息化阶段经济增长,以及能源消费增长越降低。

  通过这张图,第一个结论:我们会发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过程基本上是同步的,也就是说城镇化加快的过程就是处于工业化深化的过程,随着工业化结束,城市化的进程也基本结束了。

  第二个是城市化工业化GDP最高,工业化时期增长率是最高的,当然在这个阶段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也是最高的。

  第三个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缩短。这张图可以看到工业化阶段,美国花了60年的时期,对日本也是这样的。也就是说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会缩短。

  最后一个结论人员消费是刚性的,刚性就是说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你的能源消费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对于美国资源丰富的国家而言,还是日本这样资源匮乏的国家体现出的能源消费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增长最快。

  能源消费的刚性体现在,虽然日本的工业化时间比美国要短,它能源消费增长率远远高于美国,工业化时间缩短了,但是能源集中消费了。对于中国而言,我们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加快的过程中,城镇人口在今年是50%,中国还处于城镇化进程中。首先我们经济要保持较高的增长,城市化过程不会中断,对于中国而言,我们的资源不像美国那么丰富,也不像日本那样匮乏,中国的特点是人口比较多,是全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我们需要的能源只能在国内生产,因为这么大的量,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接手过去。

  因此,我们制定能源政策,我们发现发达国家走过这样的路程,我们在工业化、城镇化阶段中我们能源消费刚性问题不可回避,我们是不是可以根据我们借鉴的经验更合理制定能源政策。对于我们国家能源战略,能源战略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它的设计将影响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外依存,现在石油对外依存度是58%,保证能源安全,我们国家目前对能源概念认识比较晚一点。在5年前大家对能源、环境这些问题都不是太关注,只是说在近几年随着能源话题特别多,发现问题很大了,还有其他能源问题显现的时候现在关注能源战略,现在在我们国家没有很完整的能源战略。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充分认识中国的能源问题,建立我们国家的能源战略,同时增加我们国家的能源立法。

  第二个是环境战略,对于环境主要是涉及到国际上二氧化碳减排,二氧化碳的减排。2013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350亿吨,中国接近110亿吨左右,占全球比例28%,这个比例超过欧盟和美国总和。在《7年拯救地球》书上,2015年进入不可循环的恶性循环,根据IPCC评估报告:如果不遏制二氧化碳继续排放,对人类造成的损害,比饥饿所做的努力反而使人类走向退步。

  二氧化碳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它减排的成本,以煤炭为例,一吨成本是100美元,回收成本是400美元,通过这个报告,二氧化碳排放了,但是它的成本是巨大的。问题是我们还有多少时间,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首先要解决二氧化碳有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就是谁排放多谁排放少,这里有对增量的认识,首先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二者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二氧化碳排放是不可避免的。发达国家已经走过这个历程这是不可比的。

  看一下二氧化碳历史累计数据,从工业革命到1950年,95%全球二氧化碳累计量都是发达国家排放的。从50年开始到2000年也有77%是发达国家排放的。尽管现在的增量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引起的,但是二氧化碳排放最终根源大部分是由发达国家排放的。

  人均方面,选择中国、美国、日本。大家可以看到差距非常大,对于增量的问题,通过数据上的认识我们想到发达国家还要负很大责任。确定人均排放权,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他自身也要负责任,因为发达国家有先进的排放技术和资金可以支持发展中国家,扶持发展中国家。如果不确定人均排放权,我们就陷入排放的恶性循环,我们在哥本哈根达成的协议。

  对于环境的战略,因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首先我们认识到我们的经济发展阶段是必然要经历这样的阶段,除了自身需要发达国家的支持,但并不依靠他完全的支持。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我们有的技术是相对落后的,我们的节能空间比较大。对国际来讲我们需要争取更多公平的能源和环境。

  再看一下节能减排的战略,对于节能减排我们认识到目前的能源需求的刚性问题,这个数据就是发达国家已经走过这样的历程,我们正处于这样的历程。20年大概有3亿人进入城市,城市人均消费是农村人口的4到5倍,作为高耗能的产业必定拉动我们能源的高需求,高增长。次要原因就是我们处于贸易的低端,我们生产都是一些低端高耗能的产业结构,这决定我们在短期内能源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

  第二个就是能源稀缺的问题,石油峰值理论,生产到一定数会逐渐下降,我们石油产量一直保持在2亿吨左右,也就是说认识到这个值并不是说它肯定会到来,只是说它来得早和晚,因为有这样的预期,一旦生产量下降就有价格增长的预期,这样的话必定可以推动我们做节能。能源稀缺体现在人均上,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口这么多,一旦需求增长,世界什么东西都会稀缺。

  我们看一下环境问题,环境问题说一下环境曲线,整体环境质量和污染水平呈现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逐渐改善的。随着技术进步,资源和能源技术的提高是先恶化再改善的过程。再一个是人们的收入水平高了,环保意识提到了,人们可能更在乎环境,现在雾霾天气大家可能就受不了,我们更需要蓝天,新鲜的空气。

  最后一个就是发达国家把低端生产高耗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我们政府可以有所作为的是可以制定一定的政策,它可以改变曲线的形状,使它变得更加平稳或者峰值来得更早一点。我们经常讲节能,讲节能有一个反弹效应是当我们采取节能的时候,因为能源效率提高,使用量下降,价格下降,价格的下降促使一部分能源消费的增加。如果我们在节能过程中不考虑反弹效应,必将影响我们节能的效果。

  比如说在环境评估的时候反弹效应由于能源效益带来温室气体的增加使得我们的评估不够准确。另外必须配有能源价格改变,最后一个是提高能源效率,即使不减少能源消费,也增加社会福利。

  第一部分市场可以解决的通过排放交易权,以及所谓的资源税,燃油税纳入到价格中。

  第二个是市场不能解决的,就是政府补贴,现在政府主要是第二个层面,这是短期的,主要还是靠市场解决。

  能源改革中重要的就是价格的改革,我们国家的能源价格跟国际相比是偏低的,特别石油天然气有补贴,这个补贴是政府人为压低价格,我们国家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根据国际油价进行适度调整,前两年油价比较高的时候该调的时候政府不调,就是考虑到能源价格走高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能源补贴会产生补贴泄露,在任何国家仅仅是居民消费,能源消费比较多的是高收入人群,如果实行低价的补贴政策最终补贴的是有钱人,因为低收入人群用的是维持他基本生活的那部分能源。所以能源价格改革是能源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很多政府报告中屡次提到能源价格改革。

  这是我刚刚说的低价的能源政策导致无效利用,排放的增加。能源价格是见效很快的,但是能源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政府对能源价格改革也非常谨慎,我们国家的电价是比较偏低的。改革的时机很重要,不能把握能源改革的时机就会增加改革的成本。

  最后讲一下能源的特殊性和节能减排的政策原则,能源的特殊性:一个是外部性,解决方案增收资源税,对于经济转型的国家应该确立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能源战略改革解决外部性问题。

  第二个特点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导致不知道今后的生产量是多少,开采多少,给能源安全带来很多问题,因此要求我们政府制定能源战略的时候充分科学评估能源稀缺,相应价格的上涨,有效保证我们中国的能源不会过度依赖国际市场。

  这就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谢谢大家!

文章关键词: 首届“国家绿色竞争力”论坛国家绿色竞争力论坛绿色竞争力论坛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发改委专家:普铁火车票最快年底涨价
  • 体育科比29分湖人胜火箭 詹皇15分骑士负马刺
  • 娱乐汪涵喜获儿子升级当爸爸 李湘激动送祝福
  • 财经央行千亿放水去哪了:资金在金融体内打转
  • 科技苹果发iOS 8.1.1补丁:改善老设备表现
  • 博客马未都:我们为何怀念高仓健(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新浪教育盛典报名 教育APP哪家强?
  • 钮文新:未来20年的经济动力渐渐清晰
  • 肖磊:究竟是谁在击垮俄罗斯经济?
  • 齐俊杰:明年房价必跌无疑
  • 叶檀:沪港通两个市场不平等
  • 管清友:新“融十条”中的新亮点
  • 徽湖:房企倒闭为何楼市不崩盘?
  • 姚树洁:为啥对央企搞点穴式反腐
  • 高善文:牛市第二级火箭已经点火
  • 李大霄:中国真实牛市自钻石底开始
  • 钮文新:我国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