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启威:10年内物联网将产生19万亿美元效益

2014年11月17日 10:33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于11月16-1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上图为思科全球副总裁徐启威。(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于11月16-1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上图为思科全球副总裁徐启威。(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于11月16-1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

  思科全球副总裁徐启威称,据思科的统计,万物互联在未来10年将会产生19万亿的经济效益,中国能够占到其中的13%左右,即大概有2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以下为演讲实录:

  徐启威:谢谢大家!在过去的20年之间,科技的创新还有商业模式的创新,使我们进入了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娱乐、学习都增添了很多的乐趣。

  我们今天很难想象没有互联网会怎么过?据统计现在已经超过100亿人连接在了网上,是不是意味着互联网发展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地步?其实不是,这只占该领域的1%左右,换句话说还有90%多,人、物体、数据还有流程没有接入互联网,这个是什么定义呢?我们因为把人和物体、数据合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很多新的解决方案,来解决我们现在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问题。

  关键的不是有多少个连接,而是这些连接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据我们思科的统计,一些实际的案例,万物互联在未来10年将会给我们带来19万亿的经济效益,而中国占了这十几万亿里面的13%左右,也就是说大概有2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在未来10年在中国等着我们去挖掘、开拓。

  它究竟是解决什么问题?或者是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才可以产生这么庞大的经济效益?从3方面来看,国家、政府、企业还有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我们能看到现在很多国家在信息化的投入多与少是直接影响到GDP的增长,还有一方面,基本上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面对着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劳动力的减少,我们怎么去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效率这个是很关键的,不然的话我们面对的就是GDP的负增长,或者是产生一些其他的社会的负面问题。

  另外还有环保,我们现在很多能源、环境的问题,如果不借用网络来解决这些环境问题,我们是不可以持续发展的。

  交通也是一样,随着我们城市化不断的加快,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堵车、还有交通的一些问题,这些我们认为也是可以通过万物互联,通过信息化可以解决,可以缓解的。

  从企业来说,我们能看到很多企业已经借用网络的力量来做一些工作,就是怎么样降低成本,怎么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互联网在过去20年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机遇,从中国来看,有很多奇迹都是因为互联网而造成的,我们认为未来万物互联也会给我们个人、企业、国家、政府继续带来前所未有的成果。

  我想在这里列举几个智慧城市的案例,我为什么选这两个城市?今年10月我们在芝加哥举办了一个智慧城市的座谈会,全球各个地方都来人了,来了差不多超过1000人,去年我们是在巴塞罗那举办的,芝加哥是借用信息化来解决他这个城市的一些问题,他从政府部门到公安还有其他的各个部门都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手段,比如:他让所有的警察车都通过无线很快的去解决一些治安的问题,比如说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就可以马上知道,并且可以很快的破案,或者是有一些部门把建筑物,他的年份都统计好,自动的去提醒有关部门要做一些系统的维护,当意外发现之前,比如说桥梁、楼宇等等,这些都是解决民生的问题。

  巴塞罗那是借用网络的力量,在很多地方放了很多的感应器,可以更好的处理一些垃圾,还有就是街灯的管理,来节省能源,还有就是一些感应器来解决停车、交通的问题,这些案例是非常多的,我们在全球已经有很多很多,基本上每个国家都有一些案例,中国也不例外,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万物互联的方式能够用在智慧城市这个环节里面,还有在一般企业的IT、OT的一些领域里面,比如说:在通用汽车、敦煌,这些都是非常不错的成功的例子。敦煌主要是借用传感器来更好的保护文物,通用汽车是借助万物互联来使得他们在全球可以做设计,不像以前做的非常的集中,集中跟分散有不同的地方,就是你如果是分散到各地的地方,它的这个反应就会更好,对这个用户的体验就会更确切,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制作。

  思科是怎么去看待持续发展?我们认为这个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们怎么能够保持领先还有可持续的创新,我们对创新有3点不同的定义,第一是自主,就是我们投入在每年的投入超过150亿元,第二就是并购,在思科的几十年里面,我们并购了差不多160家公司,第三是合作,我们在全球超过7万个合作伙伴,在中国至少也有好几千个,我们认为万物互联不是靠一个生产系统来解决万物互联的。

  万物互联我们认为核心的架构还有解决方案,是我们现在很流行的云计算,还有大数据的分析,这些都是核心的解决方案,思科是怎么看待云计算的?还有怎么来支撑万物互联呢?这是今天一个主要的题目。

  首先我们认为云计算,我们跟其他的厂家或者是公司看法有点不一样的地方,我们认为应该是一个互联的,而不是一个自己的云,是吧?我们在寻找合作伙伴,或者是建立这么一个生态系统的时候,我们考虑有三点。

  1、云本身的私有云,或者是云计算。

  2、网络化。

  3、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这三个是我们寻找,有一些合作伙伴是具有三点,也有一些合作伙伴是只具有其中的一个。我们把这个互联云描述一下。

  东南西北,北是私有云,北方是私有云,那是一般的企业或者是中层都会先把自己的云建起来,但是这个私有云很多企业或者是政府,也很少说是自己成为一个主导,希望在有必要的时候就希望往共有云来做,这个是通过公开的标准来做到这一点,思科认为我们就必须要把私有云跟共有云打通。

  公有云是在南方。东跟西是什么样的?我想说一下,东边是思科的有一些云的服务,比如说我们的视频云,这个是我们比较横向的一些解决方案,然后在西边的这个云是运营商的云,或者是一些云服务的服务商,像大的运营商,或者是一些网络的运营商,他们所提供的一些云,我们的愿景就是把这4块儿都连在一起,让这个企业或者中层或者是个人都可以享受到、体验到,而不受到技术还有标准的限制,这个是我们跟很多厂家看法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在过去的一个月,把这个互联云的这个概念宣读了之后,在过去1个月已经有40家以上的合作伙伴,我们宣读了这40家的联盟,在这里有几个是比较出名的,在中国也有一些,我不方便在这里列举,但是在适当的时候我会做一些渗透。

  最近是TCI,这个也是我们云的合作伙伴。

  人类在想就是如果是思科通过公开的API的标准来过,是不是会使得私有协议这些问题存在,这种想法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我们基本上都是全世界的各个公开的标准我们都是有协议的,有共同的协作,比如说比较出名的Openstack、OpenFlow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在互联的领域能够协同,很快的可以打通。

  其实今天私有云跟共有云已经打通了,问题是这个实施的时间这个长短是非常关键的,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公式,它今天发明了一个新的游戏,他不知道这个游戏有多少的用户,为此很难想象有多少的点击率,所以不能够去说把很多设备购买进来,并且通过机房来试探一下这个究竟有多大,万一这个游戏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它就会从经济效益就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就是用那个共有云的这个来解决这些问题。

  短跟长之间来说其实是非常关键的,现在有很多时候我们不断的把这些东西,并且要不一些应用、一些安全要保证好,这个对思科来说我们是通过互联网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可以从几个礼拜实施的周期缩短到几个小时。

  我在这里就总结一下,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了万物互联的一个时代,它已经发生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每个人都有几个设备或者是终端连到网上,比如说我们的手机、Ipad,我们家里的打印机,我们的音响、wifi,这些都已经连到了网上,越来越多的设备嫁接到了网上,这个就是我们所谓的万物互联,这里面也包括我们的联网的这些穿戴的设备。

  2、我们怎么去考虑这个网络来承担这么多的流量,还有安全的要求,这个就是怎么去考虑持续的发展,刚才我说了。

  3、只靠技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发觉很多时候,这些万物互联的这些解决方案都需要解决经济、社会、民生的问题,一般都是一把手的项目才能够真正把它执行起来。但是同时,没有这个企业的介入的话,从某个程度,有些时候实施起来也挺困难的,因为它还是一种经济效应的考虑,所以我任务最好就是政企一起协作,政府必须要作为一个一把手的工程来看待,这个就是我的一些看法,谢谢!

文章关键词: 高新技术论坛高交会转型升级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支持占中者撑伞参加毕业礼 校长拒颁证
  • 体育ATP总决赛-费德勒赛前伤退 小德三连冠
  • 娱乐周董大方公开恋情 首晒与昆凌亲密合影
  • 财经国务院37天连出9拳扩内需 调控精灌滴灌
  • 科技联通终止小灵通背后:或为4G让路
  • 博客揭秘1962年中印战争中国撤军真相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新浪教育盛典报名 教育APP评测报告
  • 黄人天:黄金价格暴涨暴跌的秘密
  • 易宪容:国内投资者如何应对沪港通
  • 张化桥:央行放水越多 市场利率越高
  • 徐斌:现在是中国大牛市的第四回调浪
  • 许一力:沪港通开通注定是极不平常的
  • 童大焕:成思危说政府不允许楼市崩盘
  • 马光远:不会出现海外投行鼓噪的崩溃
  • 尹中立:沪港通将冲击A股估值体系
  • 陶冬:日本政局待变 美国消费续强
  • 洪榕:沪港通开通后的五大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