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21世纪的资本现场(全场实录)

2014年11月15日 11:16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由中信书院主办的“2014中信书院前沿论坛”于11月15日在北京举办。论坛主题:《对话21世纪:回望与瞻顾》 上图为《论坛:21世纪的资本》现场。(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由中信书院主办的“2014中信书院前沿论坛”于11月15日在北京举办。论坛主题:《对话21世纪:回望与瞻顾》 上图为《论坛:21世纪的资本》现场。(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新浪财经讯 由中信书院主办的“2014中信书院前沿论坛”于11月15日在北京举办。论坛主题:《对话21世纪:回望与瞻顾》 上图为《论坛:21世纪的资本》现场。

  以下是文字实录:

  主持人:听起来似乎是很简单的道理,但这是Piketty教授用大量的数字以及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帮我们很好的理解了为什么当今世界发生了经济和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在纽约街头看到占领华尔街的人群。他讲到的很多观点在西方社会一早就有辩论,这就是所谓保守主义和非保守主义之间的辩论,这是非常有争议的人物。据我了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当中几乎有两个阵营,完全支持他的和完全反对他的。有人说他的数据有问题,有人说他的分析方法有问题,有人说他总结的结论有问题,有人说怎么能在著作当中引用巴尔扎克和奥斯汀的文学著作呢,这怎么能算是经济分析呢,这就是为什么Thomas Piketty今天能和我们一起探讨,因为他引起了足够的争议和讨论。接下来有请中国有着智慧头脑的经济学家们和他同台讨论,讨论到底他提出的这些观点是否适用,这些观点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是相同。

  有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实先生,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院教授梅建平先生,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帆先生上台和Thomas Piketty对话,对话的题目就是21世纪的资本。何帆教授将担任本场的主持人。

  何帆:谢谢主持人。我接着刚刚田薇的话,她讲到Piketty教授的这本书非常的轰动,同时其实争议很大。我看了中国当当网[微博]上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好的觉得非常好,给5星,差的恨不得倒扣几颗星,包括学术界也是见仁见智的很多,大家对这本书争议这么多可能里面掺杂着感情的色彩或者是意识形态的色彩,第一个问题要问Piketty教授非学术性的问题,你觉得自己是不是左派?

  Thomas Piketty:不,我并不这样认为,这本书并不是讨论左派或者右派,讨论的是新世界和旧世界。我不能做不读书的人,对于不读书的人我没有办法向他解释什么。我是1971年战后出生,1988、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我也亲眼见证,我并不太支持前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当然中国的共产主义有所不同,有些人生活在冷战时代,他的思维是冷战的。我欢迎所有建设性的批评,能对我的书加一些数据,我们的数据不够,正在收集更多。有时候你不能忽略不平等现在已经变成极端的问题,《金融时报》也做出了这样的评论,当然他说了对我的数据不同意,西方人可能有其他的想法看待这些数据,如果否认这样一个事实是错误的,有的时候社会的高层占据了资源太大一部分,国民收入太大一部分,我们需要提供足够的激励给经济发展,这本书的目标是激发这种争议和争论,我们很高兴看到这种争议。

  何帆:我问您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为了印证我的一个感觉,尽管你的很多观点乍一听起来觉得很极端,如果仔细的看这本书,您的很多观点还是比较中庸的,读完了将近700页的书我也没有看到哪个部分教我们造反有理,这本书的中心思想还是如何通过节制资本,可以让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有更好的平衡。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一种比较中间的观点在经济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个书里的有些内容至少跟原来我们接触到的经济学不太一样,我们学经济学的时候经常会讲到首先要关注效率,关注完了效率可以兼顾公平,当然效率还是第一的,经济学中讲到收入是由市场决定的,你拿到这些钱就别再问多了还是少了,我不知道到底是Piketty教授的观点是叛经离道,还是原来的经济学可能有点固步自封,我要问一下曾经教过我经济学的姚洋老师,您觉得Piketty的书出来之后经济学的思想跟意前笔会不会有些变化。

  姚洋:我感觉没有太大的变化,Piketty先生说到资本相对于收入的增长,在马克思那里已经说了,马克思《资本论》的核心思想就是所谓的资本有机构成的上升,资本有机构成就是资本回报和劳动回报之比,在今天看来就是这样,马克思说这个数在上升,但剥削率又没有变化,利润率一定会下降,马克思说资本主义是在制造自己的掘墓人。当然Piketty先生这里利润率基本是不变的,利润率就不会下降,也不会有资本主义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和马克思讲的没有太大差别。另一方面要素的贡献率没有问题,Piketty先生揭示了我们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一方面驱动经济增长我们必须要给要素边际回报,但由于我们给他们这样的回报,必须得面对不平等的上升,我读了一些经济学家对Piketty先生的评论,老实得说我估计好多人没有认真的读,没有理解Piketty先生的东西,就在拍脑袋评论,评论对于我来说都是错误的,Piketty先生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规律性的东西。

  何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经济学的思想和视野拉的更长一点,Piketty先生不是造反派,只是把经济学的思想跟19世纪的经济学刚刚诞生时候的传统接上了,可以这么理解吗?

  姚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自己在很大程度上被说服了,Piketty先生解释为什么20世纪中叶我们的收入分配是在改善的,他说是两次世界大战,把好多财富积累过程打断了,如果我们还像19世纪那样比较和平的年代,19世纪是欧洲百年和平的时代,社会比较稳定,马克思所观察到的事情就会发生,希望我们再迎来百年的和平也可能会看到19世纪同样的事情。

  何帆:有一群读者最不喜欢读Piketty的书,就是华尔街的,华尔街有很多人说这本书充满了对金融资本会获得回报的这种观念中世纪的仇视,正好我们请到了一位金融学的教授,来自长江商学院的梅教授,您觉得Piketty懂金融吗?

  梅建平:这本书英文版的我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认为这本书相当有意思,读了关于他对资本和不平等的分析,我想起前几天去看医生,他说我的胆固醇超标,资本就像胆固醇,一种是好的胆固醇,一种是差的胆固醇,马克思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资本也有好的和不好的,马云[微博]现在富可敌国,阿里巴巴[微博]一上市使得中国整个不平等有了很大的上升,这是好的还是坏的,我认为这是好的,在分析当中要把资本在整个发展过程当中哪些是为实力阶级利滚利得到的财富积累,还是由于创新所带来的不平等,80年代美国的不平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出现了像比尔盖茨和乔布斯,这对于美国社会来说是好的地方,而不是坏的,这个要分开来分析。

  何帆:就您刚刚谈到的这个问题我问一下Piketty先生,梅教授说有好的资本,也有不好的资本,我们应该区分开,有没有可能把资本区分成好的资本和坏的资本,请您帮我们设计一个X光的仪器,我们把资本家都拉过来,好的资本家就把他送到政协,坏的资本家就可以把他送到监狱。

  Thomas Piketty:这个确实有点危险,其实是二者混合的,不能进行这样的区分,有些人在其他国家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建立了一些帝国等等,有非常高的资本回报,事实是更为复杂的,在法国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情况,有很多的创业者,世界化妆品方面的领导者也是如此,在1908-1950年他开发了一个品牌,建立了财富,他的增长速度基本和比尔盖茨后来的财富增长速度一样,我们不能说财富只属于创业者有能力的人,财富并不是唯一来自于创新的,即便财富的回报只是由创业者创造,也没有百分之百的国民财富由很少的一部分控制,当最高层的人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整个社会3-4倍,这肯定是不平等,也是不可接受的,极端的不平等性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一定程度的不平等性,但现在500-600亿,如果三十年前可能只有两三个人,但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人,有这么多需要占据GDP的50-60%的财富,确实有点夸张。

  关于公共财产的问题,这并不是正确的争论,不一定公共财产越大越好,资本资产在一定程度上转移是可以继续的,我们要考虑公共基础设施,中国比印度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做的成功,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在教育、健康、医疗方面等等,但在其他领域我们希望能有私营化,与此同时你也需要有一套税收体制和对于私人财产的监管体制,中国也在发生很多这样的事情,如果不去对私人财产征税,不去监管私人财产,可能会像西方那样很快出现极端的不平等。

  何帆:Piketty教授在我们讲台上可以说是万众瞩目,其实他在书里也讲到他们有一个团队,有很多非常出色的合作者在研究收入分配,包括在中国的李实教授也是长期研究收入分配的非常棒的学者,尽管收入分配的问题不像金融那么热门,但一直有一批学者在研究收入分配,为什么那些人没有像Piketty先生这么出名呢,Piketty先生的研究跟其他研究收入分配的学者比到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他最后能变成最红的学术明星,是因为他更年轻还是因为他长的更帅?

  李实:Piketty这本书之所以可以红起来当然有很多原因,有的人认为他是媒体的炒作或者认为有些大牌的经济学家在热捧,引起了整个学术界以及整个社会对这本书的关注和讨论,我倒不是这样认为,Piketty这本书确实有它火的道理,背后有它火的基础,去年我和Piketty先生在香港科技大学开会,他在会上就讲了这本书的内容,参会的人不过20位,那时候英文版的书还没有出来,法文版的书还没有得到很多的关注,那时候他还不火,我听了他的报告以后也没有想到几个月以后他会火起来,如果仔细看一遍这个书,我认为他火的有道理,至少有几点。

  第一点,从研究分配收入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建立了比较宽广的分析框架,把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结合到一起加以研究,同时试图发现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过去的收入分配研究当中大家要么关注收入分配的问题,要么关注财富分配的问题,这几乎变成了两个不同的领域,Piketty这本书既讨论资本收入的问题,又讨论资本分配不平等的问题,还有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同时还讨论了收入分配的问题,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收入差距的不平等会带来财富差距的不平等,同样反过来财富差距的不平等也会带来收入差距的不平等,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研究框架上的扩展。

  第二点,收入分配研究领域当中,他认为收入分配问题在过去主流的经济学当中基本被边缘化了,这是整个经济学发展方向上比较大的失误,他说现在的经济学应该把分配问题重新纳入到整个分析的重点,研究的中心,这个问题确实对应了大家对经济学的判断,现在主流经济学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有很重要的批评,过多的强调生产过程的效率问题,忽视了分配过程的平等问题,这本书又把这个问题重新挑起落,引起了大家重新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研究收入分配问题有两个层面,一是研究国民收入分配,资本收入的份额,劳动收入的份额,仅仅要看份额之间的变成,包括古典经济学一直延续这样的研究思路,现在的经济学当中更多关注的是个人收入的分配问题,看看现有的工薪阶层收入差距有多大,现在家庭层面的收入差距有多大,这是个人收入分配的问题,Piketty的书某种程度上把这两个层面的问题又结合起来,从国民收入的分配考察个人收入的分配,通过个人收入的分配反过来推动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

  第三点,Piketty研究长期的问题,这往往是过去关于收入分配研究领域当中比较护士的问题,但比较缺少这方面的数据,大家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和现实政策密切相关的问题,注重于短期的收入分配变化,Piketty先生用了几百年的数据研究长期的问题,研究长期的问题就有一个好处,可以关注代与代不同,代际之间的收入分配问题,他发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着代际流动的不平等,更多的上一辈的财富通过遗产转移到下一代,上一代的不平等可能会带来下一代的不平等,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引发了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这是我认为这本书可以轰动的经济学的基础。

  何帆:我补充一点,我觉得这本书可以这么火可能还跟它的名字起的好有关系,《21世纪资本论》,Piketty教授怎么会想起来起这么一个名字呢,您背过《资本论》吗?

  Thomas Piketty:我看过《资本论》,但我用了很长时间,《资本论》更多的集中在理论层面,对未来做各种估测,它的背景就是工业革命的欧洲,1860年左右英法等国的工资停滞不前,企业的利润增长的越来越快,马克思了解到这个背景,如今很多经济学家建过越来越复杂的数学模型,但他们忽略我们所在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马克思的出发点很重要,没有足够的数据,把这本书从头到尾看一遍并不是很容易的,他也没有多想废除了私人财产以后的结果会怎么样,废除了以后怎么办,当然废除了私人财产的国家简直是一场恶梦,可以很容易说私人财产会变得严重不平等,但需要设计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说私人财产怎么样结合法制和进步式的税收体制,当然现在有更多的参考点,我选择这个标题主要是想的是把分配问题重新纳入到经济学的核心,这应该是最核心的问题,长远怎么样发展,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增长是每个群体分配的比较稳定,这个分配会波动和变化很快,分配问题要重新纳入到经济学的核心,这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和对历史表现的分析。

  走进21世纪我们需要把经济学理解为一个历史上的问题,往往离不开所有问题的历史背景,我主要是想继承之前那些学者的研究,继续进行他们这样的研究,并不反对使用主流的理论模型,我用过理论的模型,作为经济学家应该用比较简单的理论框架,用来解释很多实际的证据,很多经济学家正好相反,他们用特别高级的理论框架用来解释很少的消息。

  何帆:我上大学的第一天我们的教授把我叫过去,他说小伙子我看你像做学问的料,我教你一个诀窍,大学四年,《资本论》三卷加上《剩余价值学说史》,四本书你一年背一本就可以成大家,我还真背过,我发现真背不下来,问您一下,看您背过没有,您也没有背过我就放心了。

  Piketty教授在书里讲到很多如何能解决收入不平等的问题,包括您谈到的很有名很有争议的征税。梅教授谈到您演讲的时候说如果公共资本占的比例高,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收入不平等的问题,中国是比较好的例子,我们的公共资本比较高,这对于缓解中国的收入分配是有帮助的,如果中石油、中石化[微博]赚钱的话我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高兴不起来,姚老师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从中国国有企业来看,从Piketty教授研究的收入不平等,国有企业的改革在什么方面能够对缓解收入不平等的问题起到作用,还是说这跟收入不平等的关系不大?

  姚洋:Piketty先生讲这个话的时候主要是基于欧洲的经验,欧洲的确是这样的,一个政府占有的公共资源越多社会会更加平等,比如北欧这些国家,这是基于一个前提,政府把这些钱收上来又重新花到老百姓的身上,这是一个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就不可能实现再分配的作用。回到中国,中国的国有企业占的比重按照制造业来说工业大概30%左右,加上非工业可能40%,国有企业基本上是不分红的,比如说北大名义上是拥有方正,但方正给北大的分红极其少,一年也就给2亿,学校得到很少,我们国有企业也是一样,国有企业赚了钱,但并没有把红利交回给国家。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支出也很有意思,政府的支出大概有40%都花到了基建上,有17%左右花到政府自己身上,直接花费到老百姓头上的是比较少的,中国政府拿这个钱很多搞了建设,对于改善收入分配的作用就不大了,改善了经营的环境,老百姓当然会得一些利,我们可以坐高铁,但可能资本拥有者的得利更多,高收入铁路谁用的更多,还是企业,各个国家有不同的情况。

  李实:关键是公有资本最后得到的收益到底用在什么地方,这个很重要,公有资本,特别很多大型的垄断企业是生产性的,不是公益性的,垄断大企业不仅仅不能缩小收入差距,反而会带来更大的收入差距,在座的中国人民大学的岳教授专门做垄断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国有垄断企业的高管工资定的很高,垄断企业很多员工的工资远远高于市场水平,无形当中拉大了社会上的收入差距,作为垄断行业本身来说它的收入是自我循环的,用于社会公益的这部分非常少。

  何帆:如果真的像Piketty先生书里讲的国有企业变成了全部国民所有,可能对缓解收入分配会有帮助,但中国的国有企业现在变成了部门企业和行业企业,所以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Piketty先生在书里专门分析过英美国家出现的天价经理人,拿到的薪酬非常高,他曾经做过一些研究,如果从各个因素来看,没有发现给这些拿天价年薪的CEO那么多的钱,到底在什么程度上改善了公司的业绩,从您的研究来看,我们现在对于CEO的薪酬制度是不是有缺陷,还是说回到原来的给他们按月固定的发工资更好?

  梅建平:首先说明一点,金融教授的话并不是仅仅只注重效率,而不注重公平,最近在长江商学院我当了EMBA的院长以后推动的一件事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念24本世界名著,第一本就是《共产党宣言》,让同学们关注社会的公平问题,英美80年代做的所谓的薪酬制度改革,六七十年代欧美很多的大型企业和我们目前的国有企业非常像,经理人的绩效和工资是不挂钩的,因此有很多的大企业病,欧美在80年代,里根、撒切尔夫人的领导下做的自由主义思潮下做的企业改革有点像中国的包产到户,包产到户一搞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贫富差距,有的人种田很会种,有的人种田就是好吃懒做的,这样一来能干的人积累了资本,用资本干更大规模的生产经营,效益就更好了。又回到刚才的问题,我不赞成对比尔·盖茨和马云进行加税的,比尔·盖茨给他10亿和给他500亿对他来说照样会努力做Windows,问题是给他500亿他可以做Windows1、2、3、45,给他10亿他就没有钱做了,马云也是一样,如果不让他成为千亿富翁,只让他成为百亿或者十亿富翁,他就没有钱来做蚂蚁金融了,对于最有生产力的这些人好的“胆固醇”进行限制,好的作用就发挥不出来了。

  Thomas Piketty:在我看来这并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是更实际的问题,我已经研究了大量的系列数据,包括欧美日上市公司的系列数据,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比较了这些公司,有的是年薪1000万美元,有的是100万美元,结合他们的表现,发现没有成正比,我并不是说高管不应该有很高的工资,只不过超过一定的水准没有边际的作用,分不出千万年薪和百万年薪高管的区别在哪,有很多是急功近利的行为,实际经济效果也是负面的,而不是正面的,当然需要一定的奖励机制,超过了一定的水准以后就不是这样了,有些人觉得越不平等越好,高管薪水就是这样,财产集中方面也是这样。书中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并不要19世纪那种严重集中才能增长,欧洲1940年前的情况,后来一战、二战给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当时通过的很多政策集中得到了很大幅度的缓解,并没有影响到50-60年代的经济表现,虽然不平等有所减少,但并没有影响到经济增长。

  撒切尔和里根时代的英美两国,如果看美国增长表现和生产效率的数据往往会发现各环节的不平等越来越严重,唯一例外的就是生产效率,80年代到现在人均的GDP只增长了1.5%,1.6%,1980-2010年,这就比以往这些年要低,如果三分之二或者四分之三的增幅归高管拥有,而且实际的增长只有1.5%左右,其他人都亏了,还是离不开这些数据分析的。

  何帆:下面邀请在座的各位听众提问。

  提问:Piketty教授到中国来我们很高兴跟他交流,但大家的质疑少了一点,有一个最基本的质疑,不平等难道就不好吗,大家都觉得平等很好,中国是简单的案例,我们六七十年代很平等,难道我们过的很好吗,现在三十年我们的收入是不平等的,我的问题是不平等是很好的,不平等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我觉得他的数据没有问题,但他的基本前提是错的,现在欧洲比中国收入更平等,但欧洲现在没有活力,我们对面的日本也很平等,但经济也没有活力,所以这个基本的假设是错的,这是政治正确的问题,不是经济正确的问题。

  第二,他说40-50年代欧洲平等是因为二战,这只是原因之一,二战之后50-60年代它都是很平等的,这个原因是美苏的对抗,我质疑他最重要的问题是在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抗。

  何帆:Piketty先生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意见,您对这个反对的意见平常是怎么回应的?

  Thomas Piketty:他讲的很好,并不是说不平等永远是坏的,只是比例问题,有些不平等对经济有好处,但极端的不平等是不好的,平等主义并不是中国主要的趋势,我不觉得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让不平等出现在中国,这是1978年的情况,现在已经2014年了,我们要看看现在的情况,我不是说不平等永远是不好的,平等就永远是好的,我只是想把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看,每个人可以拿出自己的观点,到底什么水平、什么程度的不平等是有用的,什么程度的不平等不是好的,永远不会有绝对的回答,比如说民主机构的作用可以拿出最好的解决方法,我们可以达成一致。书的头一部分来自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宣言,他说社会必须建立共同性的制度,比如说社会不平等的问题,不平等本身并没有问题,但要证明这是满足于共同性的问题,比如为了穷人的利益有时候是对的,有时候会过分夸张,五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历史的视角上来看什么时候是不对的,什么时候是对的。

  李实:我想为Piketty教授辩护,刚才那位先生可能错误的理解了那本书的基本含义,他提到有一定的收入差距不一定是坏事,但过大的收入差距,特别是高收入人群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资本,而且这种资本的收入反过来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秩序,这是需要警惕的,应该说收入差距不是问题,关键问题是这个社会可以接受的收入差距是哪些。比如我们做一个调查,现在我们的收入差距在扩大,有人认为它有合理的地方,当然绝大部分人认为它有不合理的地方,并不是都认为合理,绝大部分人认为现在的收入差距是不合理的,这就涉及到公平性的问题,收入差距到底是否公平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不是看差距大了还是小了。

  姚洋:Piketty先生刚才说了我们要有平衡,谁也不会说我们要绝对的平等,极端的不平等对效率是有损害的,有很多的经验研究证明这一点。不知道在座的有多少人知道中国收入分配的状况,我们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5%,这是世界上少数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最低收入10%的人占有全部收入0.4%,最高收入的人按照我们的调查大概是34%,低估了,漏报的主要是高收入的,如果加上这个达到40%一点问题都没有,最高的10%占有我们40%的收入。这是不是仅仅公平与不公平的问题?不是,如果仅仅是公平的问题有时候我们会接受,因为这是我的努力所得,关键问题是当你面对这样的不平等会有很多人最后没有办法爬上社会这个阶梯,这个梯子掉下去了,比如在农村的很多人,现在农村的升学率在下降,未来十年二十年工人的素质就会下降,因为他们只获得初中教育,十年之后这些人会被机器所淘汰,反过来会影响到我们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是反效率的,因此Piketty先生整个的故事讲的一点问题没有。

  梅建平:我很喜欢他这本书,唯一就是没有把好的胆固醇和坏的胆固醇分出来,对于马云这样的企业家精神得到的财富绝对不应该限制,他能赚多少就应该赚多少,但对于权贵资本我们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通过反腐或者其他方式,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实力阶级,作为一个国家应该对他进行限制,但是对于企业家绝对不应该限制,所以我反对对比尔盖茨和马云征高税。

  何帆:既然现在Piketty这本书对收入不平等越来越感兴趣,如果还想进一步的了解收入不平等的问题,了解现在这个社会以及这个社会的未来,还有什么书是可以推荐的,首先请Piketty先生给我们推荐他心目中的好书。

  Thomas Piketty:不久以前我读了一本法语的书,讲的是墨西哥资本主义的情况,像一本小说,我建议读这本书。

  姚洋:有两本书,一本是法国哲学家写的,讲的是平等理念的演变,Piketty先生是经验数据告诉我们平等的演变,另一本是1997年阿马蒂亚·森写的书,《以自由看待发展》,对于我们理解平等很有帮助。

  李实:我推荐三本书,第一本书是斯蒂格利茨写的《不平等的代价》,也有中文版,主要是讨论不平等对于整个西方民主制度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它怎么会使得很多高收入人群为了不断巩固自己的利益,怎么对社会产生负面的操作,正是和Piketty相对应的东西。第二本书也是阿马蒂亚·森写的,讲到各种各样的不平等,公平与不公平,对于我们理解不平等有很多的理论意义。第三本书是我编的,想让你们了解中国收入分配的状况,我和赵友伟老师和国外的很多专家在过去二十多年陆续的做了很多的研究课题,出了四本书,《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本,如果你想了解中国收入分配的情况,我建议你们把这四本书拿来读一读,可以看到过去二三十年时间内中国收入分配变化的情况。

  梅建平:第一本是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写的《共产党宣言》,当时两个年轻人对未来社会所充满的理想,而共产主义的理想就是最终要消灭贫富差距,这个贫富差距里最重要的是消灭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城镇化,习主席讲的中国梦,可以激起激情,大家学了《共产党宣言》可以和中国梦联系起来。第二本是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解决不平等的方法是用政府的手段,这也会产生马克思所讲的异化,权力本身会产生异化,怎么样把权力关到笼子里,哈耶克的这本书非常棒,这两本应该结合起来看才能更好的看待效率和公平。

  何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Piketty非常成功的激发了我们对他这本书的兴趣,同时我们也很成功,很成功的让Piketty先生对中国更加感兴趣,这几天我们一直试图说服他下一本书干脆就写中国的收入不平等,希望我们可以成功,如果我们可以成功的说服Piketty先生以后更多的做关于中国,尤其关于中国收入不平等的研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请他到中信书院来跟各位来宾一起更加深入的探讨中国经济的问题,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最后请大家和我一起再次感谢Piketty先生,也要感谢参加和Piketty先生对话的几位嘉宾,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何帆先生,谢谢台上的各位嘉宾。刚才我们讲了Piketty先生可能是经济学界的摇滚明星,今天台上的各位嘉宾也真的是我们的摇滚明星,为我们带来一场思想的盛宴,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

  我有一个小小的感受,经济学家总是说一方面是这样的,另一方面是那样的,刚才有一位朋友提出的问题非常激动,但他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大家一定要好好的看这本书,弄明白了Piketty教授到底在讲什么,怎么衡量度的问题,怎么衡量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平衡问题,他在书中有很多的阐述,也就是所谓经济学家一直在说的一方面和另外一方面。

  刚才各位嘉宾给了我们很好的讨论,大家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文章关键词: 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教育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河北亿元贪官被指抠门 一人吃饭只点面条
  • 体育NBA-哈登35分火箭胜76人 骑士19分逆转
  • 娱乐王菲将献唱道教演出 杨澜任出品人
  • 财经油价“八连跌”后哪里买油便宜?
  • 科技一嗨租车上市前夜陷材料造假风波
  • 博客崔永元清华教授骂战赵本山偷乐?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新浪教育盛典报名 教育APP评测报告
  • 洪榕:沪港通开通后的五大假设
  • 水皮:牛市来了 你却不在
  • 易宪容:国际油价还会继续下跌吗?
  • 刘光宇:撤销河北省并入北京和天津?
  • 冉学东:允许地方政府破产是有可能的
  • 杨红旭:去库存速度决定房价反弹时点
  • 钱军:“沪港通”的试验田意义
  • 易宪容:人民币升值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 林采宜:上交所恢复T+0将带来什么?
  • 吴其伦:给唱涨房价的陈淮泼泼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