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耀:美国应承担IMF份额改革责任

2014年11月10日 14:33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新浪财经讯 由国际金融论坛(IFF)主办的“IFF2014全球年会”于2014年10月31日-11月2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为:完善国际金融新格局。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出席并发表演讲。

  朱光耀称,美国作为份额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在2010年形成了IMF[微博]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决议,G20峰会也予以批准,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美国国会不批准,所以2010年的方案,拖到今天仍旧没有实现,所以美国应该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也是美国自身利益的体现。当然,这需要美国的智慧。

  以下为演讲实录:

  朱光耀: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研究国际金融的新格局问题。讨论国际金融新格局,首先应该准确地把握当前国际经济的真实状态。在此基础上做出判断,应该如何协调政策。

  从目前看,雷曼兄弟破产六年之后,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摆脱。明显提醒之一是,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三次调整对全球经济的预测。不久前,IMF把全球经济增长率,调低到3.3%。而WTO[微博],国际贸易组织又把全球贸易增长量下调至3.1%。同过去二十年间,全球贸易年增5.2%这一平均数相比有很大差距。面对这两组直接数据,一是全球经济低增长,而在低增长的状态下,贸易增长又比经济增长还要低。而且大大低于过去二十年的年均平均增长率。这就提醒我们,目前全球经济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和脆弱性相当突出。

  2014年,这种不平衡性又表现在,原来危机爆发之后,作为整体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亮点之一的新兴国家市场也出现了分化。2014年俄罗斯作为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只有0.2%,巴西0.3%,这就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态势:一方面,IMF保持了对中国经济7.4%增长率的预测,明年对中国的预测也没有调整,为7.1%;同时把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从原来预测的1.7%,调高到2.2%。那么在全球经济增长方面,实际上中美两家承担着全球新增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部分。

  另一方面,具有鲜明挑战的,也是我们担心的,IMF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欧洲欧元区2014年只有0.8%的增长,而作为欧洲经济的两个关键大国——德国和法国,其增长率分别为1.4%和0.4%,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失业率仍居高不下,特别是年轻人的失业率居高不下,这一挑战性则非常明显。

  IMF原来预测的日本经济增长率2014年是0.9%。由于调整消费税之后,日本第二季度下滑了7%。但是就在前天,日本央行的黑田行长把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下调至0.5%,相对IMF刚刚公布的0.9%,日本又下调了0.4个百分点,这无论是对日本经济,还是对全球经济增长来说都不是好消息。安倍政府的第三支箭——结构调整看起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回到金融政策来看问题。在雷曼破产六年之后,作为一个经济周期来看,当前的全球利率水平,处于二战之后历次经济周期复苏阶段最低的水平。这一方面反映出复苏进程极为缓慢,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通货紧缩的危险。通缩过去长期表现在日本,但是目前,这种风险对欧洲经济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毕竟年0.3-0.4%的通货膨胀率太低。

  而且,目前所有的主要发达国家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都无法实现。这也是日本中央银行为什么要调整货币供应量80万亿日元的关键原因,欧洲央行行长在8月承认欧洲面临着通货紧缩的风险,而且做出政策表态:2017年中以前欧洲央行不会提高利率,美国美联储宣布今天开始结束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此次美国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共推出三轮,总共3.3万亿货币供应,虽然现在成果如何,大家还有不同的争论,但是确实在危机之初,对稳定美国经济起到了作用。另一方面大量印刷钞票也对金融市场造成了冲击,这一问题还会继续研究。

  目前关键问题是美联储停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后,随着美国经济逐步走强,美联储一定会实现利率的正常化进程。美联储主席也明确地向市场表示首次提息会非常谨慎,而且其第一次提息只有25个基点,也就是25个BP(BASIC POINT)。美联储的历史表明,在历史上所有周期,美联储一旦启动利率正常化进程,提高区间里就不会是一次25个基点,而是在一段时间内,利率逐步地提高。其直接影响之一是美元会更强,欧洲货币由于欧洲央行已经明确表态2017年中之前不会提高利率,则这一差距会在此段时间内加快扩大。那么如何贯彻G20确定的货币政策,针对国内的目标,防止竞争性货币限制,就成了具有象征意义的政策协调,这是G20政策协调中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

  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到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再到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在发达国家,主要发达经济体中也出现了根据自身经济基础不同,而实现不同利率水平的明显态势,这是我们必须密切观察的(现象)。

  与利率走势直接相关的是贸易格局的变化、直接投资的变化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他们有各自的独立性,但是相互之间也有直接的影响。而全球经济复苏得过度缓慢,又对这些因素的变化增加了不确定性。

  这几年,人民币走向国际的步伐在加快,刚刚在华盛顿举行的G20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英国财经大臣奥斯本做发言,其重点内容之一即是向G20财长和央行行长通报,英国政府要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而且这笔债券发行的收入不是用于弥补英国的逆差、财政赤字,而是用于英国的外汇储备。

  这是西方国家首次把人民币作为国债发行,而且筹集的人民币收入,是作为国家的外汇储备。尽管发行量只有30亿人民币,原来计划20亿,因为市场反应热烈,最后实际发行了30亿。即使是30亿人民币,这一数量对英国这样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外汇储备而言,依然是很小的。但是其意义在于人民币国际化在工业化国家,特别是西方七国之一,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同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法国央行都开始实行货币的互换和交易,这实际上促进了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使用。中国的金融改革特别是在资本账户方面的改革还有待深入,但是进程在逐步向前迈进。

  在开放资本账户的过程中,IMF建议,作为中国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政策工具之一,开放要十分谨慎。而实际上人民银行原来的设想还要快,而国际社会在政策建议方面反而比较谨慎,这也证明了中国的金融改革对中国的结构调整非常重要。同时对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也非常重要。

  在中国参与G20的进程中,包括在参加金融稳定理事会(下称FSB)的工作中,今年FSB设定了三个关键的政策目标:一个是大而不倒的银行的问题,一是跨境衍生产品的交易问题,二是影子银行问题。在这三个关键领域,中国都深入的参与了政策的制定。

  关于大而不倒的银行的问题,工商银行是全球系统性银行的中国首批参与者,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也要很快加入,这表明在全球金融治理结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方面,中国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在迅速的提高。而中国金融改革的实践,本身也对FSB的进程做出了贡献。

  在相关政策方面,中国和FSB也进行了的讨论,比如在特别监管条例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政策的区分问题等,这也需要一个过程,使全球的金融治理体系,特别是在大而不倒的银行的治理方面,能够更加均衡的向前推进。

  在跨境衍生产品监管方面,有一个必须要解决,也是中国积极促进相关进程的问题,就是会计制度的标准化问题。由于会计制度的不同,美国方面的不妥协,经过很长的时间,到现在在政策协调方面还没有完成。

  对于这一问题,美国、欧洲和日本之间首先要达成政策协议。但是如何显示政策的灵活性,达成一致,确实需要欧、美、日之间在相关政策方面的协调和妥协。

  欧洲、日本财政部长都曾给美国财长就这一问题明确写信提出政策要求。这也反映出在经济治理方面,如何加强政策协调,如何提高政策的互相妥协和信任程度,也是发达国家自身的需要。

  在影子银行方面,在处理好道德风险的同时,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处理好道德风险与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

  还有,如何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和特殊需要的问题,这需要通过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包括建立小型的私人银行等来实现。今年国家已经批准了五家私人银行,但是这一步伐还要继续往前推进。更多改革措施还包括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等,这是中共十八大三中全会对金融体系改革的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三中全会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精神。

  总的来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国际协调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发出了声音,而且正在加强在这个进程中的影响。

  现在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美国。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又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者,如何真正体现出责任,是对美国自身智慧的考验。

  二战之后,国际政治、经济、金融体系由美国牵头构建,时至今日,体系如何有效运作、有效维护,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如何体现金融体系的信誉,这其中的关键考验之一,就是2010年IMF的份额改革问题。

  美国作为份额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在2010年形成了IMF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决议,G20峰会也予以批准,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美国国会不批准,所以2010年的方案,拖到今天仍旧没有实现,所以美国应该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也是美国自身利益的体现。当然,这需要美国的智慧。

  无论如何,国际金融治理结构的进程,必须向前推进,这是现阶段国际金融体系能够有效运作的重要政策基础和机构基础。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改革的方案,必须尽快实施。这即是所有G20国家成员的要求,也是世界各国声音的体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反复同美方交涉,希望美方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尽快批准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改革方案和治理结构改革方案,这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总体来看,在全球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而且不平衡非常突出的情况下,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必须发挥作用,而且通过这种作用的逐渐发挥,也使体系自身的合理性得以加强。

文章关键词: 货币政策美联储IMF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江西政协副主席女婿造假骗官 巡视组点名
  • 体育CBA-朱芳雨28分广东胜 马布里5分北京负
  • 娱乐高圆圆想当胖新娘 笑言:邀前男友凑一桌?
  • 财经习近平演讲24次提改革传递攻坚决心
  • 科技策划:双11数码产品抢购全攻略
  • 博客APEC会议通过反腐宣言让谁胆寒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帅气男生为补贴家用兼职当"棒棒"8年
  • 高善文:房地产可能成牛市二级火箭
  • 管清友:低通胀不会触发央行全面宽松
  • 李大霄:沪港通开启A股长牛新时代
  • 易宪容:沪港通可让国人资产全球配置
  • 张化桥:不明白为什么预测房价大跌
  • 叶檀:墨西哥高铁为什么黄了?
  • 徐斌:给中国减磅外储的时间不多
  • 许一力:墨西哥敲响中国版马歇尔警钟
  • 冉学东:顺差强劲或不支撑汇率升值
  • 郭世邦:央行为何不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