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战:改革应分三步推进 确保凝聚共识

2014年11月02日 16:37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014)第12届改革论坛于2014年11月2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上海市社科院院长王战。(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014)第12届改革论坛于2014年11月2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上海市社科院院长王战。(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2014)第12届改革论坛于2014年11月2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上海市社科院院长王战。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战:尊敬的彭森主任,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中国改革新政策,举世瞩目,万众期待,总书记也说了,一分部署,九分落实。7年时间要推动336项改革落到实处,我想,这个方式方法很重要。我讲讲这项研究的一个背景,当初是三中全会前,去年7月份递交了一份关于改革总方案、总路线、总时间表的研究报告。然后三中全会一开完,我们马上去做了一个统计,60条里面一共有多少改革举措,统计下来339项。后来3月5日,总书记参加我们上海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我汇报了,他纠正我说是336项,但至少我们很早做了统计,为什么?那个时候我们就接下去马上做了一个时间表的研究,当初的意图就是,是不是把这336项改革摸索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上海在改革当中能够当先行者。是出于这样一个意图做的。

  做完了以后,到2月份,差不多3个月的时间,对国家已经出台的12项改革又做了一个抽样统计。刚才我和宋晓梧会长聊到,他也填了那个表。做下来以后发现,整个12项改革当中,7项大家是比较满意的。比如废除计划生育的改革,废除劳教等等,都是比较满意的。但是,也有一些改革当初大家并不是很满意,比如当时IPO改革,一改完了以后,股市掉下来,很多散户被套住了。在这项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实际上说白了,我们得出的是3个三。一个是觉得这7年的改革,应该是有3条路径,分左3个阶段,实施3个原则。3条路径,我们觉得这次改革和1978、1979年的改革很大的不同,那个时候是单边突进,来带动全面。这次是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的范围这么广,我们觉得应该不能336项在第一年全推出来了,这样“交通”拥堵了。这三个路径,第一个当然是顶层设计了,全面深化改革,很多改革相互联系。第二个改革,我们觉得原则上中央应该统筹的,但是这个改革的是不是成熟,是否安全?所以希望通过地方来试点。第三类改革,依然可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就是交给地方上让地方上大胆地去试,去闯的。所以,后两类,我估计地方上为着力点,我在后面会讲到。

  三个阶段,我们把它区分,前两年实际就是“十二五”最后两年,中间再加上两年到2017年,就是本届政府的任期,后面还有3年。把这个时间段里面的336项,也做了一个区分,哪些是应该在前面两年推出的,我们划出来170项,占全部的改革50%出头一点。中间这一段,我们认为还可以推出80项,还有几十项可能要放到最后的三年去做,为什么这么区分?我们又提出了改革的三个原则的问题。就是改革采取什么样的一个原则来实现这个时间表呢?三小点:一是应该先易后难的原则。二是最大瓶颈的原则。三是最大公约数的原则。这些原则我们在第一个阶段两年当中的设计,是按照这个来做一个区分的,目的是要确保以成功的改革凝聚改革共识。

  这一条非常重要,今天的全面深化改革和1978年、1979年有很大的不同,今天的任何一项改革都可能很多的不同意见,因为利益诉求不同。因此,确保成功的改革才能凝聚改革的共识,如果这两年才推出了改革,不能保证一个成功的话,可能到后面再想改下去都很难了。所以,这是我们当初在递交给中央材料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意图。先易后难的改革,就是可以比较密集的先行,它易难程度对改革的阻碍大小、改革的效率的判断。比如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益、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制度改革,这是老百姓得益比较多的。改革阻力比较小,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必须前期对土地确权这些基础工作一定要做好,如果这些工作现在不去做,按照成都的经验,光是土地确权大概就要花三年时间,而且花3000人3亿的投入才把这个事情做好。再比如增值税、消费税改革,研究探索也多年了,方案相对成熟,可以先行推出。教育改革百姓关注,方案实施的可操作性也比较强,事实上,现在有一些改革已经推出来了。

  二是根据最大瓶颈原则,决定和影响其他改革的前置性与基础性改革项目先行。这336项改革当中,有很多改革实际上这一项不动,其他就没有办法动。比如像早晨贾康所长所提到的,我们整个财税制度的改革,如果这个不动,其他很多都卡在那儿了。还比如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城乡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统一市场准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社会诚信体系等改革,这都是前置性、基础性改革,应该先行。

  三是根据最大公约数原则。挑选部分可以先啃的硬骨头,对于民众共同关注的难点、焦点问题应选好时机,分布有序推进。比如前期已经推出的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都属于这一类。所以,有待建立长效机制,但前期成果反响非常显著。发展混合所有制与支持非公有经济,当前应结合行业改革、价格改革予以有效突破。突破刚才讲到的民营企业的改革,因为当前这块非常重要,我认为这是实体经济发展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对改革发展形势要求迫切,但有难度,吃不准的改革项,我们建议可授权地方先行试点。比如扩大服务业开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层建设等这方面的改革。

  另外,建议中期推进的改革项目。我们觉得有几个方面:

  一是关联项多、牵扯面大、制度设计较复杂的改革,在前期要做很多的工作。如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三大领域的改革。前期主要是总体方案设计与试点性改革,真正深入改革主要还是在中期。

  二是制度保障性改革项。如推进民主法治改革,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建立与行政区域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制度的深入改革。首先,应该是以经济社会领域的成功改革为基础,同样也是要巩固经济社会改革成果。

  三是延续周期长、需要逐步转变的改革。比如科技、文化、医疗等领域的改革大突破与成效显现,估计会在中期实现。

  四是风险与环境变化不确定的改革。基于风险考虑,金融改革中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与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估计要到中期才看得清,比如最近美国彻底推出了QE了,这些东西风险都需要观察。严惩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的行为,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各项规定和做法,在地方实施中会存在过渡期的问题。

  后三年,我们建议推进的改革项,这是2020年是总方案确定的改革任务完成年,对是否要改革这一后期进行的问题,专家的看法是不同的,有的认为,应该都放在前面一二期,但是也有的大家从具体的操作来看,认为部分领域改革还应放在后期,就是放在后三年。一是操作技术难度高,比如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改革,需要一定的设计,以及包括统计,才能有一个推广,应用周期比较长。

  另外,改革深入程度难把握。比如实施全面规范透明的预算制度,优化行政区划设计会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持续改革。三是处于谨慎考虑的不确定项改革。如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四是政治意识形态要慎重,但是要坚定的推进,但是在时间上可放在稍晚的时间。如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人大代表制度与时俱进改革等等。我们建议后期的推进项,不超过50项,大概在15%左右。

  另外,我想重点讲一下关于地方试点和协调配套。刚才我讲有两个方面的改革可以让地方上先试先行的。这实际上也是我们上海自身的一个体会,我记得从2011年开始,那个时候上海开始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课题,这个课题花了几百万,做了一年时间,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实际得到了财科所、税科所、国发中心大力的支持和配合,递交了一个关于营改增的方案,后来报中央以后,中央批准了上海从2012年的1月1日开始试点。刚才所长提到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比较宽松、淡定的对象速度问题,是因为新增就业问题得到比较好的缓解。

  原来我们说8%的速度,考虑的是新增1000万就业岗位问题,去年速度有所下降,但是我们新增的就业岗位1300万,今年1-9月份,这个数字非常漂亮,其实它是三个原因组成的:一是营改增。二是对小微企业免税,6万元以下的免税。三是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企业登记注册大量的出来了。其中,营改增当时设计当中,考虑的就是一条,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是非常低的,当然这个低由我们整个制造业发展快相对引起的。但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在制造业当中实行了增值税,市场细分了。而在第三产业当中,营业税没有竞相抵扣,所以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企业,像一个总部,其实有很多是服务业的东西,想出来。但是,一出来,当年的税收增加了2000多万。因此,营改增我想持续下去的话,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带来很大的空间。

  第二项改革,我们当时从2012年开始做的,2011年下半年开始做的,那项改革就是家庭农场。可能这项改革,可能有人觉得上海一个大都市,家庭农场怎么会在上海产生,我们做了半年松江的家庭农场改革。这个改革我们是倒推的,现在很多的报道不对,报道上认为家庭农场面积应该搞多大?说有的地方已经搞到1万亩了,不对。家庭农场实际就是适度经营,当初我们和松江做测算的时候是怎么算的呢?说中国所有的人,农村的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如果这个制度安排是这样,肯定是有问题的。那么怎样使一部分的青壮年劳动力能够留在农村,如果说留下10%、20%,后来我们定了一个数值,在当地的收入能够达到出去打工的1倍,可能他就留下了。这倒推是多少呢?就是差不多一年的收入6-7万,6-7万在上海郊区对应的是多少亩土地?100亩。所以,上海松江的家庭农场起步就是100亩-250亩之间,1116家。这项改革实际上我觉得对我们今后农村改革,我认为这是四个市场主体之一,它不能取代专业合作社,也不能取代种粮大户、农业公司,但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形式。

  第三项改革,就是在三中全会前上海做的自贸区的改革。自贸区改革,去年的4月份,几乎已经走到绝路,因为大家都在设计政策怎么优惠。10月份,上海拿出一个方案,提出了负面清单和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就是不要政策洼地,要制度创新,这项制度改革应当说一年来也非常顺利。其中解决了很重要的市场经济的概念问题,曾经和一个企业家讨论,我说,现在没有给你优惠政策,我们20年外高桥保税区进来的就是8000家企业,半年当中来登记注册上了1万家了,没有优惠政策,你们为什么全跑来了?当然,这里我想有相当一部分是还不知道要干什么,先去排一个队。但是,那个企业家讲的很明白,他说,什么叫企业家?我企划一下赚钱的事业,我企划出来了,就要办这个企业,你给我一个审批,就是审批274天,我能够赚钱的都鸡飞蛋打了,所以你别以为你给我优惠政策,你是对我时间成本的赔偿。你想,这话,确实是对的,所以现在四天能登记了,我想到一个能赚钱的事情,你四天能登记了,我能不来吗?我还要什么优惠政策?所以,当时自贸区的改革是深有感触的,不同于特区、新区、高新区的改革,实际是一个全新的改革。

  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又有几项改革,之前有一项,就是和重庆一起搞的房产保有税的改革,当然这项改革是一个试点,没有去推。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又做了三项改革,一项改革是我们自己提出来的,就是刚才解决混合所有制的问题。中央三中全会过了没有多久,就把这20条拿出来了,中央批准要求上海做的一个高考试点,高考制度的试点改革。还有一项是司法制度的改革,七项。这七项,我把它分类,其实就是属于两类,一类是属于中央做顶层设计,但是他觉得这个事情推出的时效性是不是成熟,请地方试点,我们的自贸区改革、房产税的改革、高考的改革、司法的改革,这四类都属于这一类。

  另外,有一些是地方上可以继续摸着石头过河的,先试先行的,特别涉及微观层面。比如上海的国资国企20条,家庭农场的改革,这些改革都是我们自己想到的,自己去做的。我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今天336项改革,其实这个改革不光是中央要花力气,其实我们地方大有可为。1978年、1979年改革,很多是自下而上的,今天有顶层设计,但是把地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做这个改革,依然非常重要。

  时间关系,我最后讲一个结语。我们认为,当前的改革有几条需要做,关于改革任务的具体落实。一是改革任务具体落实要抓住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总体方案出台以后,当前应进一步做实改革的时间表。二是优化中央、部门、地方间的改革统筹协调关系。这非常重要。其实,比如最近房地产市场的预期一下子急剧的改变了,这和我们改革的因素重叠在一起有关系的。比如不动产的登记,房产税两年要推出来,一头是影响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当中比较收入高的人,还有一头影响的是很多老板。我就接到电话,有人说我手上这些房子该怎么处理,税收多少,这些因素重合在一起,就会影响当前的一些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所以,这个统筹我们觉得很重要。

  三是应该把制度改革和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就是稳定的发展速度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前提,所以这方面要匹配,特别在“十三五”规划制定当中,也要将总体方案和时间表落实到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当中去。四是发挥第三方智库作用,建立改革的跟踪、评估机制。我们也建议,马上改革一年了,这一年所出台的多少项改革,这些改革,群众的、老百姓的满意程度,我们建议改革研究会在这方面做一些分析。

  我就说这些。谢谢各位。

文章关键词: 中国改革论坛依法治国深化改革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内蒙冤案受害者母亲:上访9年定有包青天
  • 体育马布里32分北京胜广东 篮协遭上海队炮轰
  • 娱乐警方证实胡东吸毒 尿检呈冰毒类阳性
  • 财经我国四大银行排全球最赚钱公司前8位
  • 科技三星推两款中端手机应对中国厂商
  • 博客日本“暴走”少年飞驰而过的青春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80后八成月薪未过万 十有其三在啃老
  • 徐斌:最疯狂货币实验目前未见分晓
  • 朱大鸣:提振房地产消费要面对两问题
  • 陶冬:美联储动手 美元出彩
  • 洪榕:抓住A股牛市改变人生
  • 水皮:千金难买牛回头
  • 冉学东:A股为何不惧QE退出
  • 邱国鹭:科技热的冷思考
  • 谢百三:股市处于牛市 来之不易
  • 杨国英:美联储退出QE对中国利大于弊
  • 商寅泉:任志强退休对房地产影响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