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西城区人民政府、中国金融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北京金博会于2014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北京举办。11月1日,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劲夫在2014中国保险行业年度峰会上发表演讲,他表示,当前保险行业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模式比较粗放、产品特色不明显、服务相对滞后等问题,但是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新常态,国家正在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提出了要更多、更好的发挥保险对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包括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参与社会保障,这就为保险业搭建了加快结构转型、发挥功能作用的新舞台,用好这个舞台也是我们行业的责任和使命。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劲夫: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今年行业的高峰会。今年是我们国家保险行业硕果累累的一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国务院又发布了保险新国十条,并为保险这一市场机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作用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本届峰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保险业转型升级为主题,对共商行业改革战略,加快建设保险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机会,我以《加快行业结构转型,提高保险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题,与大家探讨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以下的介绍。
第一当前保险行业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全球第四大保险市场和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但同时也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最终的实质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与相对滞后的保险增长面之间的矛盾,但是具体表现了行业结构性的矛盾问题。这些问题有几个方面。
一是业务发展格局失衡。当前保险业业务发展存在结构失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承保结构失衡。我国在寿险和非寿险保费结构是63:37,与全球平均的56和44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非寿险业务所占的比例偏低。在产险和寿险内部还存在一险独大的现象比较突出。比如产险偏重于车险,占有率一般都在73%以上,与发达或者是比较成熟的市场30%左右相比,也是一险独大的现象比较突出。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责任险只占0.5%和3%。健康险、养老险占比仅仅是10%到15%。
2、城乡业务结构失衡。我们现在业务在初级阶段,基本上都在中心城市开展业务,对广泛县域和农村市场投入不够,资源投入不够,网络跟不上。拥有9.2亿的县域和市场保费收入大约30%多。
3、主业和资源配置失衡。承保和投资是行业的两个轮子。在发达的市场,保险公司在内部资源配置上双管齐下,投资是保险业盈利的主要来源,在我们国家178个保险主体当中,真正有资格的资产管理公司只有18家,在370多万的从业人员当中,专业人员非常紧缺。所以投资条线的体制、机制、政策等等需要进一步完善。投资条线对保险主业的发展支撑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这是一个失衡。
二是发展模式比较粗放。行业发展当中处于初期阶段,主要表现在:
1、理念不够清晰。行业很多时候不顾外部发展欢迎的变化以及公司的能力,一味的重规模,重份额,求大、求全、求快,不注重有序经营。
2、经营比较粗放。竞争手段比较单一,主要靠成本推动,靠高佣金、高回扣、低费率抢占市场。寿险的引导渠道的手续费高,车险手续费平均在20%以上。某些大型的商业险的价格低到了大概万分之一左右,资源消耗巨大,导致了行业生态问题,发展难以持续。
3、公司管理执行力层层递减,经营数据分散,信息化相对落后,内审制度不健全,准备金提取随意性大,风险管控问题大。
三是产品特色不明显。市场竞争关键是其产品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谓产品,当前保险业在产品上还存在着问题:
1、设计粗放。一些保险产品还在沿用早期的数据,与实际结合度不够,一些条款内容过于宽泛,保险责任人界定不够清晰,很多产品不是深度发掘保险在风险保障上的特色,而是更多的在理财功能上做文章,保障功能反而相对弱化。如保障功能更强的普通寿险占比不到11%。
2、功能雷同。保险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比如车险产品只是换了一个马夹而已,很多产品是新瓶装旧酒。产品在区域性、季节性、个性化等方面,还远远不适应社会和群众的需求。现在大多数是一张保单保全国,一张保单保全部,一张保单保全年。
3、价值不高。在车险、意外险等方面存在价格和费率的竞争,其市场价值难以突显。寿险产品近万种,但是真正销量大的就是那么几款。
四服务相对滞后。服务是保险业的发展基石。当前保险业在服务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1、覆盖面比较窄。我国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相当于美国的1倍和1.3倍。但是作为服务业的保险业,其保费近相当于美国的22%。比如责任险在覆盖面上仅为发达国家的1/10,健康险占的医疗支出比重仅为30%多。即便是机动车险,其承保率也只有60%多一点,保险业对公共服务领域的覆盖面很窄。
2、渗透力比较低。保险对生产生活的保障程度还远远不够,2012年到2013年,全球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分别1860亿元和1400亿元,保险业分配赔付了770亿美元和450亿美元,分别达到了41%和32%,而我国相对占比仅为36%。我国人均长期寿险保单为0.6,仅为发达国家的1/10。即便是农业保险,其保障金额突破了1万亿元,我们是比较好的,好像比较高的,但是也仅占我国农业增加值的20%。
3、服务质量不高。保险基本上的销售服务、理赔服务还是不够规范,不够到位,标准不统一,承诺不兑现,客户体验还是比较差,群众满意度比较低。现在不统一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一个公司问三个人,三个人的答案不完全一样,投诉率和诉讼率居高不下。近年来,法院受理的保险纠纷案件以20%的速度增长,是行业利润增长的两倍。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增值服务就比较低,行业自身的人员优势、机构优势和数据优势还没有转化为服务优势,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信誉,也对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大。
第二行业加快结构转型面临的重大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保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加快结构转型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
一是国家战略为保险业结构转型搭建了新的舞台。
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新常态,国家正在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提出了要更多、更好的发挥保险对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包括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参与社会保障,这就为保险业搭建了加快结构转型、发挥功能作用的新舞台,用好这个舞台也是我们行业的责任和使命。
二是新国十条为保险业提供转型创造了新的动力。
新国十条以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行动纲领的形式,明确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确立了战略目标,拓宽了服务领域,服务了政策体系,深化了改革开放,解决了行业多年来一直想解决而未能突破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为保险业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和政策红利,也为行业结构转型创造了新的机制和新的动力。
三是监管改革为保险业结构转型提供了新的空间。
监管部门深化简政放权,按照放开全国、管住后端的总体思路,推进市场准入退出,保险费率、资金运用等市场化改革,把该管的事管好,把不该管和管不好的事交给市场,激发了保险市场的活力,增强了市场主体的动力,也为行业加快结构转型腾出了更多的空间。
第三着眼于服务国家战略,加快结构转型。
我认为保险业应当要着眼于国家战略,努力从战略、产品、渠道、服务等几个方面加快结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树立政策理念,提升经营品质,加快战略转型。
1、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克服大而全、小而全、资源分散、管控短缺、粗放经营、野蛮生长的发展模式。优化保险市场主体和保险企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的格局,确保业务品质走健康、持续、可控、创新的发展之路。
2、更好的发挥两轮驱动优势。加快转变重业务轻投资这种经营形态,提升投资价值,完善投资格局与生态,实现承保投资更好的两个轮子协调运转。
3、对应实体经济,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国家全面改革在深化,法制在完善,经济社会呈现三期叠加的新常态,行业要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应有作用,努力成为完善经营体系的支柱力量,改善民生保障的有力支撑,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的高效引擎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要通过创新组织架构,加强源头建设,加大债券、股权的投资力度,缩短投资链条,主动对接各地的实体经济,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积极妥善探索投资海外市场。
二是丰富产品内容,提升产品价值,加快产品转型。
1、坚持客户导向。研发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增加客户机制,提升客户体验为出发点,分析客户的消费能力和行为,动态实验,防止消费利益导向扭曲。
2、注重细分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和分层次的,比如车险和健康险是显性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信任费率市场化的趋势,深化挖掘需求,细分风险状况,完善费率因子,差异化的开发区域性、季节性、个性化、特色化的产品。
3、强化价值意识。要防止产品开发的问题,准确的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坚持风险保障与财富管理并重,集中力量研发对客户和公司都有价值的产品,减少资源浪费,增加产品价值链。
三是培育多元渠道,增强成本管控,加快渠道转型。
1、优化产品。考虑到汽车销售时个险的营销体制,车险、个险、银保证等现有的渠道在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要稳步探索营销体制改革,加强保险机构的战略合作,主动掌握客户资源,以时间换空间。
2、改革增量。2013年,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达到76家,这为渠道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要顺应时代的趋势,加强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多媒体、认知计算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针对消费者特征,大力开拓网络等新渠道,适应保险新生代、新业态。同时,针对广大县域及农村市场,加大资源投入,发展普惠保险。
3、综合开拓。打通现有的渠道,推动一站式多产品、多品牌的销售,提升渠道合作水平,探索与其他金融业和非金融业开展渠道合作。
四是创新经营管理,整合行业资源,加快服务转型。
1、推进专业经营。加快设置更多的专业机构设置,比如信用险、养老险等主体,加快主体的合理布局。推动保险经营、管理和服务的专业化,增强市场竞争。
2、整合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链条可以提升主业价值,比如国外加油站的利润有50%来自非油品业务,从国际来看,保险业不仅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也对产业链有较强的影响。比如美国的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达到15%,其中保险业是大头,我们要强化产业链意识,整合行业资源,参与汽车、健康、养老等产业链的建设,扩大汽车金融、健康管理、养老互补、健康互补等服务,谋求产业主导地位,为行业争取发展资源,增强话语权。
3、提升服务水平。树立大金融、大保险的理念,为消费者提供风险保障、财富管理、养老健康的管理等一揽子的综合金融保险服务。要努力改善保险基本服务,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努力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好、更多的价值。
各位嘉宾,朋友们,我国即将成为第三大保险市场,我们有信心,正处在保险大国转向保险强国的关键时期。中国太平作为中管金融央企,将在新国十条的指引下更好的发挥好跨境、跨业、跨界的独特优势。在今年我们整个集团高质量的实现三年再造一个新太平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一个最具特色和潜力的精品保险集团,成为建设现代保险服务业的主力军、生力军。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我们集团应有的贡献。
我就讲这些内容,感谢主办单位,在这里也祝愿这次论坛能够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国保险行业年度峰会上发表演讲,他表示,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劲夫: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今年行业的高峰会。今年是我们国家保险行业硕果累累的一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国务院又发布了保险新国十条,并为保险这一市场机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作用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本届峰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保险业转型升级为主题,对共商行业改革战略,加快建设保险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机会,我以《加快行业结构转型,提高保险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题,与大家探讨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以下的介绍。
第一当前保险行业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全球第四大保险市场和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但同时也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最终的实质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与相对滞后的保险增长面之间的矛盾,但是具体表现了行业结构性的矛盾问题。这些问题有几个方面。
一是业务发展格局失衡。当前保险业业务发展存在结构失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承保结构失衡。我国在寿险和非寿险保费结构是63:37,与全球平均的56和44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非寿险业务所占的比例偏低。在产险和寿险内部还存在一险独大的现象比较突出。比如产险偏重于车险,占有率一般都在73%以上,与发达或者是比较成熟的市场30%左右相比,也是一险独大的现象比较突出。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责任险只占0.5%和3%。健康险、养老险占比仅仅是10%到15%。
2、城乡业务结构失衡。我们现在业务在初级阶段,基本上都在中心城市开展业务,对广泛县域和农村市场投入不够,资源投入不够,网络跟不上。拥有9.2亿的县域和市场保费收入大约30%多。
3、主业和资源配置失衡。承保和投资是行业的两个轮子。在发达的市场,保险公司在内部资源配置上双管齐下,投资是保险业盈利的主要来源,在我们国家178个保险主体当中,真正有资格的资产管理公司只有18家,在370多万的从业人员当中,专业人员非常紧缺。所以投资条线的体制、机制、政策等等需要进一步完善。投资条线对保险主业的发展支撑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这是一个失衡。
二是发展模式比较粗放。行业发展当中处于初期阶段,主要表现在:
1、理念不够清晰。行业很多时候不顾外部发展欢迎的变化以及公司的能力,一味的重规模,重份额,求大、求全、求快,不注重有序经营。
2、经营比较粗放。竞争手段比较单一,主要靠成本推动,靠高佣金、高回扣、低费率抢占市场。寿险的引导渠道的手续费高,车险手续费平均在20%以上。某些大型的商业险的价格低到了大概万分之一左右,资源消耗巨大,导致了行业生态问题,发展难以持续。
3、公司管理执行力层层递减,经营数据分散,信息化相对落后,内审制度不健全,准备金提取随意性大,风险管控问题大。
三是产品特色不明显。市场竞争关键是其产品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谓产品,当前保险业在产品上还存在着问题:
1、设计粗放。一些保险产品还在沿用早期的数据,与实际结合度不够,一些条款内容过于宽泛,保险责任人界定不够清晰,很多产品不是深度发掘保险在风险保障上的特色,而是更多的在理财功能上做文章,保障功能反而相对弱化。如保障功能更强的普通寿险占比不到11%。
2、功能雷同。保险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比如车险产品只是换了一个马夹而已,很多产品是新瓶装旧酒。产品在区域性、季节性、个性化等方面,还远远不适应社会和群众的需求。现在大多数是一张保单保全国,一张保单保全部,一张保单保全年。
3、价值不高。在车险、意外险等方面存在价格和费率的竞争,其市场价值难以突显。寿险产品近万种,但是真正销量大的就是那么几款。
四服务相对滞后。服务是保险业的发展基石。当前保险业在服务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1、覆盖面比较窄。我国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相当于美国的1倍和1.3倍。但是作为服务业的保险业,其保费近相当于美国的22%。比如责任险在覆盖面上仅为发达国家的1/10,健康险占的医疗支出比重仅为30%多。即便是机动车险,其承保率也只有60%多一点,保险业对公共服务领域的覆盖面很窄。
2、渗透力比较低。保险对生产生活的保障程度还远远不够,2012年到2013年,全球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分别1860亿元和1400亿元,保险业分配赔付了770亿美元和450亿美元,分别达到了41%和32%,而我国相对占比仅为36%。我国人均长期寿险保单为0.6,仅为发达国家的1/10。即便是农业保险,其保障金额突破了1万亿元,我们是比较好的,好像比较高的,但是也仅占我国农业增加值的20%。
3、服务质量不高。保险基本上的销售服务、理赔服务还是不够规范,不够到位,标准不统一,承诺不兑现,客户体验还是比较差,群众满意度比较低。现在不统一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一个公司问三个人,三个人的答案不完全一样,投诉率和诉讼率居高不下。近年来,法院受理的保险纠纷案件以20%的速度增长,是行业利润增长的两倍。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增值服务就比较低,行业自身的人员优势、机构优势和数据优势还没有转化为服务优势,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信誉,也对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大。
第二行业加快结构转型面临的重大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保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加快结构转型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
一是国家战略为保险业结构转型搭建了新的舞台。
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新常态,国家正在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提出了要更多、更好的发挥保险对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包括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参与社会保障,这就为保险业搭建了加快结构转型、发挥功能作用的新舞台,用好这个舞台也是我们行业的责任和使命。
二是新国十条为保险业提供转型创造了新的动力。
新国十条以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行动纲领的形式,明确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确立了战略目标,拓宽了服务领域,服务了政策体系,深化了改革开放,解决了行业多年来一直想解决而未能突破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为保险业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和政策红利,也为行业结构转型创造了新的机制和新的动力。
三是监管改革为保险业结构转型提供了新的空间。
监管部门深化简政放权,按照放开全国、管住后端的总体思路,推进市场准入退出,保险费率、资金运用等市场化改革,把该管的事管好,把不该管和管不好的事交给市场,激发了保险市场的活力,增强了市场主体的动力,也为行业加快结构转型腾出了更多的空间。
第三着眼于服务国家战略,加快结构转型。
我认为保险业应当要着眼于国家战略,努力从战略、产品、渠道、服务等几个方面加快结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树立政策理念,提升经营品质,加快战略转型。
1、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克服大而全、小而全、资源分散、管控短缺、粗放经营、野蛮生长的发展模式。优化保险市场主体和保险企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的格局,确保业务品质走健康、持续、可控、创新的发展之路。
2、更好的发挥两轮驱动优势。加快转变重业务轻投资这种经营形态,提升投资价值,完善投资格局与生态,实现承保投资更好的两个轮子协调运转。
3、对应实体经济,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国家全面改革在深化,法制在完善,经济社会呈现三期叠加的新常态,行业要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应有作用,努力成为完善经营体系的支柱力量,改善民生保障的有力支撑,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的高效引擎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要通过创新组织架构,加强源头建设,加大债券、股权的投资力度,缩短投资链条,主动对接各地的实体经济,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积极妥善探索投资海外市场。
二是丰富产品内容,提升产品价值,加快产品转型。
1、坚持客户导向。研发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增加客户机制,提升客户体验为出发点,分析客户的消费能力和行为,动态实验,防止消费利益导向扭曲。
2、注重细分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和分层次的,比如车险和健康险是显性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信任费率市场化的趋势,深化挖掘需求,细分风险状况,完善费率因子,差异化的开发区域性、季节性、个性化、特色化的产品。
3、强化价值意识。要防止产品开发的问题,准确的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坚持风险保障与财富管理并重,集中力量研发对客户和公司都有价值的产品,减少资源浪费,增加产品价值链。
三是培育多元渠道,增强成本管控,加快渠道转型。
1、优化产品。考虑到汽车销售时个险的营销体制,车险、个险、银保证等现有的渠道在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要稳步探索营销体制改革,加强保险机构的战略合作,主动掌握客户资源,以时间换空间。
2、改革增量。2013年,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达到76家,这为渠道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要顺应时代的趋势,加强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多媒体、认知计算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针对消费者特征,大力开拓网络等新渠道,适应保险新生代、新业态。同时,针对广大县域及农村市场,加大资源投入,发展普惠保险。
3、综合开拓。打通现有的渠道,推动一站式多产品、多品牌的销售,提升渠道合作水平,探索与其他金融业和非金融业开展渠道合作。
四是创新经营管理,整合行业资源,加快服务转型。
1、推进专业经营。加快设置更多的专业机构设置,比如信用险、养老险等主体,加快主体的合理布局。推动保险经营、管理和服务的专业化,增强市场竞争。
2、整合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链条可以提升主业价值,比如国外加油站的利润有50%来自非油品业务,从国际来看,保险业不仅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也对产业链有较强的影响。比如美国的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达到15%,其中保险业是大头,我们要强化产业链意识,整合行业资源,参与汽车、健康、养老等产业链的建设,扩大汽车金融、健康管理、养老互补、健康互补等服务,谋求产业主导地位,为行业争取发展资源,增强话语权。
3、提升服务水平。树立大金融、大保险的理念,为消费者提供风险保障、财富管理、养老健康的管理等一揽子的综合金融保险服务。要努力改善保险基本服务,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努力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好、更多的价值。
各位嘉宾,朋友们,我国即将成为第三大保险市场,我们有信心,正处在保险大国转向保险强国的关键时期。中国太平作为中管金融央企,将在新国十条的指引下更好的发挥好跨境、跨业、跨界的独特优势。在今年我们整个集团高质量的实现三年再造一个新太平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一个最具特色和潜力的精品保险集团,成为建设现代保险服务业的主力军、生力军。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我们集团应有的贡献。
我就讲这些内容,感谢主办单位,在这里也祝愿这次论坛能够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