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要严防小官大贪

2014年08月30日 09:49  新浪财经  收藏本文     
由新京报和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2014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于8月30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国研中心副主任韩俊。(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由新京报和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2014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于8月30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国研中心副主任韩俊。(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新京报和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2014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于8月30日在北京召开。国研中心副主任韩俊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应共享,防止小官大贪。

  韩俊表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改革必须要有配套措施,必须要符合规划,必须合法取得,在土地市场公开交易,而且实行税收的调节,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收益真正的让农民共享,防止出现小官大贪。

  韩俊同时表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京津冀地区面临的最大挑战。并建议,建立一个多元的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强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管控,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受限制的一些的投资。

  以下为演讲实录:

  韩俊: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新京报和发改委李铁主任邀请我来参加这个重要的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个方面对我们企业家来讲,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今天我想就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问题,就我们最近的研究介绍一些情况,谈一些看法。

  我们现在的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七亿,到2030年,中国会有十亿以上的人口常驻在城镇,这个在人类城镇化的历史上可以说前所未有。我们城镇化的推进,一定会为我们的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本身是可以提高效率的,一个是劳动力的效率,经济活动在城市聚集,也会提高规模经济方面的效率,这两个效率都是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现在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城镇化是我们面临的很好的机遇,同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风险和挑战。如果是我们片面的追求城镇化的水平,而忽视过去二三十年在城镇化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可能我们的城镇化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社会层面,在资源,环境层面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中央已经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对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强调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特别是强调以人为本。

  实际上我们反思一下,包括京津冀整个城镇化的过程,我们在讲城镇化的时候,可能更注重的是它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创造更多的GDP,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于人的需求,考虑的还不够,这可以举很多的例子出来,比如说城市建设用地,我们重视产业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用地,在北京、天津、包括河北,比重还是偏大的。我们的住宅用地占的比重,特别是北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跟国际大都市相比,我们的比重还是偏低的。在城市建设的投入结构上,可以说很多城市用于公共服务设施,比如说学校、医院这方便的投入还是严重不足的。我们的城市规划,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我们的居住、就业、商业网点,公共设施的布局分离比较严重。道路建设可能越来越体现以车辆交通,而不是以人的出行而重,现在很多城市面临着上学难、看病难,高污染,这些城市病在京津冀很多城市表现了越来越突出。

  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微博]历经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项重大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回答中国要走什么样的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我们的研究报告大家在互联网上可以下载,中文版八万多字,英文版在世界银行的网站上也可以下载。我们在这个研究当中提出中国要走出高效,包容,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讲到高效,我们的城镇化在增进经济效率方面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我们讲城镇化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但是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方面主要是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城市的聚集效益还不强,另一个问题城市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还不高,北京扣除山区以外,北京市的土地开发高达57%,这样的开发强度在国际大都市当中非常少见,上海43%,深圳是47%。日本三大都市圈的开发强度目前只有16%,法国巴黎大区只有21%,香港的面积是1104平方公里,香港目前的建成区260平方公里,可以容纳700多万人,我们北京、上海、天津,跟香港的土地开发利用的集约度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

  这是我们对首尔和广州做的比较,可以拿北京和天津跟首尔做比较,首尔这个城市规划的很好,大家看一下,在市中心,比如说50平方公里以内,或者100平方公里以内,我们广州的人口密度是很高的,尤其是最中心的一带,但是首尔的市中心的密度并不如我们中国的大城市高,300平方公里以外,首尔的人口密度还是很高的,广州人口密度跟他存在巨大的差异,我们越往城市的边缘拓展,我们的就业机会不多,公共服务体系也不健全,我们很多城市人口就是睡在郊区,睡在城边上,但是他的就业是在城里,孩子上学也是在城里,我们中国很多城市都是这么规划、发展起来的。

  这样一来,我们的土地利用是相当粗放的,如果是达到首尔这样的人口密度,广州还可以多容纳420万人,深圳可以多容纳530万人,所以说我们要追求高效的新型城镇化,我们一定要提高,发展紧凑型的城市,同时要发展,还要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的集约度。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有一些产业要向河北转移,在这个转移过程中最应该避免的就是我们的土地利用跟以前一样的粗放,我们的一部分人口可能向北京的周边扩散,我们在扩散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这些新的积聚人口的城市规划好,解决土地低效利用的问题。

  现在整个城镇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城镇内部的二元结构非常的突出,现在的城市常住人口2013年是2.34亿人,包括农民工的家属,不到四个城镇人口当中就有一个流动人口,北京的比例外来常住人口占40%。这样一个二元结构,可以说在中国所有的城市都是非常突出的,北京现在也希望把一部分的城市功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向周边扩散,现在的交通方面是要超前的,光有交通的便利化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就业机会,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周边的公共服务跟北京差距太大,可能的后果是交通改善了,但是北京面临的人口压力可能越来越大,他不去,因为没有就业的机会,没有象样的公共服务,所以周边的人口要到北京来。

  我们讲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农民工的市民化不简单的是给这些想在城里扎根落户的人发一个户口本,远远不是这样,我们研究过程中提出农民工的市民化最理想的目标,当然了,这个目标实现很困难,个人要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农民工的群体要融入社会,融入到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怎么样来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这个不取决于政府的意愿,而取决于千千万万农民工家庭他们的选择。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一个很大的文章,就是要把人口的合理布局跟产业的合理布局,就业的合理分布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很好的结合起来,否则,可能我们很多的政策目标就会落空。

  京津冀协同发展,包括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我认为是可持续发展,我们整个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非常脆弱的,空气污染是现在所有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水土资源的短缺和污染了越来越污染到我们的生产、生活,大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突出,影响到城市的规模效应真正的发挥。

  大家看一下京津冀空气污染的数据,都已经公布了,互联网可以看到。整个京津冀十三个城市,有七个空气污染排在全国的前十位,我们的PM2.5平均达到了106,跟其他的地区差距太明显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你必须想办法把PM2.5降下来,再过十年二十年,还是100以上,说明我们协同发展的目标是没有实现的。

  现在的京津冀地区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我认为是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怎么应对水短缺的问题。从我们整个国家来讲,现在的水资源利用的缺口,供需的缺口已经高达8%,500亿立方,我们每年的水资源的需求总量是6000多亿立方,如果用水的效率不提高,2030年这个缺口达到38%,现在的城镇化率每增长1%,导致农业用水量降低0.7%,我们国家农业用水还是大头,还占到62%,河北的农业用水占70%,改善农业水资源的管理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过程中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我们现在每生产一公斤的谷物大约需要0.96立方米的水,这个是发达国家的两倍,现在我们的农业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系数如果从0.5提高到0.62就可以省下300亿立方米的水,而目前河北每年地下水的超采大约是56亿立方左右。

  北京人口远远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2000年到2012年,北京人口增长了700万,北京的用水量从40亿立方米减少到36亿立方米,北京过去十年节水方面,改善用水结构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改善,有关部门测算,北京水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就是1600万,现在已经超过了2100万,过去15年,北京的地下水降低了12米,河北水资源的短缺更加严重,面临的危险更大。河北现在地下水开采总量156亿立方米,超采56亿立方米,30年以来,河北持续的超采,累计超采达到了1500多亿立方米,世界上都没有这样的地方,现在超采的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35%,今年中央财政拿出63亿,在河北实施地下水超采的综合治理。

  另外一个问题是交通的问题,现在是京津冀地区的大问题,很多的县城都堵,大家看一个数据,北京和上海相比,2001年北京每百人的汽车保有量是19.3辆,上海只有5.4辆,北京发展私人为主的交通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我们的新型城镇化必须要把生态文明,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定要把生态文明的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当中。必须要改变这种高碳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推荐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形成真正的节地节能节水的新型的城镇化道路。这就需要从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产业落受,规划建设生态型的城市。

  加强绿色治理,更多的采用市场化的手段,比如说水、能源、交通,城市的服务价格,要尽量的完全覆盖成本,我们可以用的环境政策工具很多,比如说以市场为基础的工具,碳交易,资源税等等。现在应该说要形成一个共识,由于空气的污染和水污染的环境问题是跨边界的,必须采取真正有效跨区域的综合的治理措施,这方面国家出台了有关的规划,刚刚我们迈出第一步。

  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定要解决水的问题,一定要抓住严重缺水和粗放用水的主要矛盾,大规模的推广节水改造的技术,调整产业的结构,完善用水价格的调整机制。农业是节水的潜力所在,更是水价改革的难点,现在的京津冀地区已经探索出工程节水,农业节水,管理节水各种各样的措施,河北中央财政投63亿,正在实验综合性的措施。

  特别是我想讲,最有效的破解水粗放的利用措施,就是推进水资源的改革,山西有一个清徐县,全县范围内实行一个改革,水包产到户,明晰了农民对水的初始的产权,搭建水权的交易平台,农民的水用不完可以转让,而且农民成立用水协会管理用水,清徐县的实验下来以后,效果非常明显,去年的地下水位提升了1.76米,一个县由于水权改革,倒逼着农民采用一些节水的措施,当然了,政府也给了一些支持,农业灌溉的用水量是下降的,一个县一年节出一个2029万立方米的水。所以我们说如果不节水的话,我们解决水短缺在京津冀地区是没有出路的。解决交通问题,我想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共识,要发展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我们提出一百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区公共交通500米全覆盖,如果公共交通这么发达的话,我觉得私人轿车,今后使用的成本越来越高,作用也会下降的。

  土地的问题,刚才彭主任讲的观点我完全同意,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家最关注的改革就是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这个问题现在一下子完全放开不可能。我最近去红星美凯龙调研,这块土地86亩地,这个地国家征用的话只能给1000万的补偿,这个农村就用这块地建了大卖场,每年的租金5000万以上,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得到两万块钱,主要是他们把这个母鸡没有卖掉,而是留住了不断的下蛋。集体建设土地入市红星美凯龙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但是如果没有一个规范,一哄而上,我们的公益性征地会越来越难,而且大家都入市的话,土地的价格会大幅度的下跌,所以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改革必须要有配套的措施,必须要符合规划,必须合法取得,在土地市场公开交易,而且实行税收的调节,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收益真正的让农民共享,防止出现小官大贪。

  最后我讲一个观点,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钱从哪来,靠我们现有的土地、机制,这些资金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现在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多元的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强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管控,在管控的情况下使银行的资金更多的支持新城的建设,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我们现在市政债在整个融资当中占的比重还是太低,特别是要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受限制的一些的投资,医疗、建设方面的让资本平等的竞争,对于城市的供水,供电等垄断事业也引入民间资本,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一些措施,推进这方面的改革。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发言,亚里士多德讲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的更好。对京津冀的未来也是这样,京津冀协调发展就是为了让京津冀的人民生活的更好,谢谢大家!

文章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城镇化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日媒称中国迅速扩建南沙军事基地
  • 体育AC米兰宣布租借托雷斯 切尔西敲定替身
  • 娱乐柯震东抵台后收传票 面对媒体再说抱歉
  • 财经超99%国资高管不愿放弃行政级别换高薪
  • 科技苹果智能手表iWatch或明年才能开售
  • 博客徐静波:周总理为何批准建日本人公墓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大学生接连遇险 曝安全防范意识缺失
  • 华生:土地涨价归谁 有利人转?
  • 李锦:央企薪酬改革成功的两个关键
  • 易宪容:楼市不调整 股市岂能牛?
  • 谢百三:A股还是可以持续上涨的
  • 邹恒甫:没有货币战争只有财富战争
  • 余丰慧:地方债快捂不住了怎么办?
  • 许一力:人民币国际化的超级死结
  • 傅蔚冈:地铁涨价会让市民负担减轻
  • 笔夫:衰退式宽松迎股市福音
  • 龚蕾:美投资移民名额被中国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