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绪军:传统媒体应把技术化敌为友

2014年05月29日 17:57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由中国产业报协会主办、华夏时报承办的“2014中国经济媒体领袖春季峰会”于5月23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主题为:移动互联时代的传媒自律与突破创新。图为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做主题演讲。(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由中国产业报协会主办、华夏时报承办的“2014中国经济媒体领袖春季峰会”于5月23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主题为:移动互联时代的传媒自律与突破创新。图为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做主题演讲。(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产业报协会主办、华夏时报承办的“2014中国经济媒体领袖春季峰会”于5月23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主题为:移动互联时代的传媒自律与突破创新。图为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做主题演讲。

    以下为发言实录:

  唐绪军:我考虑了一下,是不是需要共同探讨一下我们媒体的未来发展。

  刚刚水总还有保老师说了到底谁是传统媒体的敌人?我也想了一下,这个敌人可能是技术,你能把传播技术为我所用可能是化敌为友,如果不能这么做,可能就会打败你的技术。

  我们说新闻也始于报业的。1605年出了第一份报纸,但是到2004年有一个大学教师叫飞利浦迈耶出了一个《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报业》,前后恰巧400年,但是这个前后400年我们可以分成两半,前200多年基本上是不赚钱的,它是作为一个宣传品。到1833年纽约太阳报诞生以后,探索一个新的模式成为一个产业。纽约太阳报在发展史上贡献最大的是发现了广告作为盈利的支柱,因而形成了两个市场的关系,也就是报纸通过报道自己的信息,提供给读者,然后把读者的注意力、关注度售卖给广告主,从广告获得它的再生产的资金,因此我们传统的说法报业面对两个市场是通过二次售卖的,关键点就在广告上。

  2008年10月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终止印刷,报业的冬天来了,印刷版退出市场了,因为纸制的商业模式,就是太阳报创造的商业模式遇到了新的麻烦。它已经不能够支撑传统报业继续往下走了,在大众传统时代,广告主有一个经典的困惑,这个困惑就是沃尔梅克说的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是遗憾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部分浪费了。哪些是广告主针对的目标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因为有了新媒体,新媒体可以精准的找到广告主所需要的对象,那么广告就从传统媒介分流了,这张图形象的说明了报纸的流失和新媒体的增长,谷歌[微博]的广告数已经超过了所有的报纸和杂志。

  几年前纽约时报的发行人再一次会议上问到未来十年内《农乐时报》是否依然会纸制版时?他说答案的核心在于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我也希望印刷方式能继续维持很长时间,但是我们必须出现在人们需要信息的地方。《农乐时报》创新报告中,行业变革步伐要求我们发展得更快,要求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的传统,并迅速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读者向移动平台大转移、社交媒体日益重要以及其他破坏性的趋势。也就是说传统的从1833年开始《太阳报》传统的旧有的运作模式已经不灵。纽约时报的创新报告还说,谈及转型可能是危险的,因为这个词暗示从一个固定的状态专项另一个,也有终点之意,我们不能简单地变成以网络为中心的或以移动为中心的新闻采编部,我们必须变成灵活的新闻采编部,能够不断地调整以适应重要的需求,技术方面的变革要求不断地重新思考、什么是可能的,读者习惯的变化要求我们不断评估正在做的工作。这也就是说作为标杆的媒体他在在思考他的方向,他未来所要走的路。

  那么什么是媒体?媒体在我看来,它就是传播人与传播介质的结合。传统媒体是有限的传播人与有限的传播介质的结合,因而带有稀缺性。比如说我们的报纸、电台、电视台也就是那么多,但是网络的兴起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媒体这个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大量的传统人以无限的传播介质项结合,就使得传媒不再稀缺,也就是我们面临的大量新闻和机制。我们现在获得的最迅速的信息它的来源都已经不是传统媒体了。

  大众传播体体现的是大工业的原则,它由报纸、广播、电影、电视都体现的工厂的基本原则。所有的这些传播工具,打上相同的印记,传入千百万人的脑际,这是有中心的向未知大众传播的,所以大众传播是单向的,那么在《纽约时报》创新中间,音乐了《卫报》的珍妮吉布森说,对我来说最难的部分是意识到你不会自动获得受众。对于印刷版背景的人来说,你习惯于这样一个实施,只要符合主编的标准,上了报纸,就能找到受众,数字记者,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你找不到你的受众,你必须寻找你的受众。

  新媒体的特性是去中心、开放性、交互性、多元化、分众化。在移动互联时代我们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思考媒体未来的时候,我们必须从这些特征来考虑我们媒体未来的发展。与大众传播模式相对的是通信传播范式,这里面要注重发信人、收信人、信道。

  那么两个时代对于什么是发表有不同含义。在《纽约时报》中间有这么一段话,如果想要提高到达率,我们必须换一种思路思考发布一篇报道意味着什么,对记者和编辑而言,通常意味着这篇文章的生命才刚刚开始。也正是因为这样,传统媒体的优秀人才现在正大量的从传统媒体流向新媒体。移动互联是未来信息传播的一个常态,这一点毋庸置疑。过去我们都说大众传播媒介是媒体的延伸,但是移动互联的出现使得信息的接收终端成为我们的组成部分。移动互联基于通信范畴,因为只有在通信范畴下个人才能被精确定位,个性化的服务才能可能,并且对个性化服务的收费才能得以实现。那么在下一代的数字传播工具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工具,它就是一种信息流而不再是页面的概念,它颠覆了我们已有的方式。

  基于通信的范式中间最重要的是关系。大家知道现在的微信就建立在关系基础上的传播。关系有不同的角度可以理解它的比喻说定义的关系,心理上的关系,基于关系的传播可能是未来发展的一种方向。我有一个比喻不知道对不对。微博它类似于城市广场,也就类似于大众传播媒介所做的一种事情,可以把很多事情拿到广场上说,谁也在广场上吼两嗓子,但是基于通信的传播,微信这样子就是私人客厅,邀请你你才能进入微信客厅,这时候就要求我们未来媒体发展要努力成为能够被受众要求进入私人客厅的信息提供者。

  为了媒体运营模式我想必须有两个基本前提,地位它必须是赚钱的,因为只有赚了钱了,才能获得经济上的自主。第二不能不是独立的,如果为了追求利润的,那么它有可能放弃它的社会职责为股东盈利的希望而奔波。一个很好的组织形式我们可以通过《圣彼得斯堡》时报了解它。圣彼得斯堡它是通过波因特研究院对圣彼得斯堡进行研究,圣彼得斯堡在不追逐是股东盈利的期望基础下通过赚钱使得报纸独立,这样的一种模式现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赞赏,这种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能,对于报纸出版这样一个试图适应互联网而陷于动荡的行业来说,圣彼得斯堡时报为挽救那些必须像所有的企业一样应对财政现实的报社,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模式,与其他企业相比,报纸企业在注重技术变革和经济变化的同时还必须履行其传统使命,即努力位读者提供独立且质量高的信息和分析,有了这样一种经济模式,该报无需争取超过20%的峰会利润。

  因此我认为《圣彼得斯堡时报》的模式非常好,而且我想,如果有更多这样的报纸就太棒了,谢谢大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广东整治裸官 东莞127人被调岗
  • 体育詹姆斯受困仅7分 乔治37分步行者2-3热火
  • 娱乐评书家田连元车祸骨折 儿子不幸身亡
  • 财经能源反腐或还有大动作:几名领导早被盯上
  • 科技改变客厅:聚焦智能电视创业者
  • 博客高温天裸腿美女(图)田连元车祸现场(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性侵儿童案报告:受害者小学生比例最高
  • 王红英:宽松预期导致国债期货走高
  • 徐斌:改革大手术少不了货币麻药
  • 天天说钱:东北三省为何突然失速?
  • 陶冬:中国经济触底回升
  • 徐小明:退市制度对市场影响
  • 李锦:30家中国版谈马锡将会出炉
  • 郎咸平:关键十年 政府应该做什么?
  • 易宪容:国内楼市周期性调整不会中断
  • 融冰:银行股持有者须直面市场的冷淡
  • 钮文新:别再担心“钱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