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文嶽:大陆银行的存利差或大幅缩小60%

2014年05月10日 15:13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第十二届华人企业领袖(上海)峰会曁中华服务业大会”于5月10日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2014变革的节奏”。图为台湾华一银行执行董事暨行长詹文嶽。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第十二届华人企业领袖(上海)峰会曁中华服务业大会”于5月10日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2014变革的节奏”。图为台湾华一银行执行董事暨行长詹文嶽。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刘海伟 摄)

  新浪财经讯 “第十二届华人企业领袖(上海)峰会曁中华服务业大会”于5月10日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2014变革的节奏”。台湾华一银行执行董事暨行长詹文嶽在发言中表示,1990年代,台湾地区的政府基本上开放了民营银行进入市场,各位,我刚刚的叙述是不是耳熟能详,感觉似曾相识,因为我刚刚描述的几件事现在大陆市场都在发生当中。银行的存利差大幅的缩小,缩了多少?60%。

  以下是文字实录:

  詹文嶽:

  谢谢主持人,各位嘉宾,今天很荣幸在台上跟各位从金融的角度谈一下变革、谈一下创新。其实世间的事情很多都是好坏同时并存的,往往一个最糟糕的年代,也就是最美好的年代。打一个比方,前两天主办单位提醒我,因为我们过去两周花了大量的精神收集了非常多的资料,试图想完整的呈现我对这个题目的论点。当时我不知道怎样表达脱稿演讲的方式,但首先感谢主办单位,因为这会让我去反思,好比一个坐在轮椅长达20年的人,霎那间站起来,根本忘记自己要如何走路。我从事金融业26年的生涯里面,每一场演说几乎都是用PPT辅助,所以今天会试着按照主办方的要求,尽量的不看PPT,尽量的能够完整的满足主办单位对我的要求。

  今天我的题目是利汇率的自由化,这是一个火红的题目,是现在进行式。但是这个利汇率自由化的题目势必也会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同样的,也会引起我等一下试图想用台湾已经发生的一些事情跟经验,试图来论证利汇率自由化之后大陆市场的变化,难免有以篇盖全,可能会受到挑战。但这个题目非常好,因为是现在进行式,所以并没有标准答案,我当然也可以为所欲为的利用现在逻辑还过得去的论点试图来演示、来跟各位分享利汇率自由化之后大陆金融市场可能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其实现在目前不管是市场也好、不管是一般社会的基因也好,对于利汇率自由化,对于金融业,特别银行业的影响,基本上是负面的。一面倒的认为利汇率自由化会导致利差的缩小、不良的上升,甚至有人危言耸听的讲,两年之后有一半以上的银行业会呈现亏损。我赞成其中的一些推论,但是我也不赞成其中的一些推论,所以以下会让我用我收集的一些材料,很抱歉,我还是要用PPT,因为上面有图表,希望更完整的向各位表达我一些预测。

  谈金融创新之前,其实先谈一谈什么是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往往都是被动的。金融业基本上以我26年的从业经验,我可以很老实的跟各位报告,金融业很少自己主动在创新。为什么?因为金融业不像各位专业人士。一般商业的竞争是非常的激烈,但是银行业正好是一个极端的受保护,也极端受监管的行业,所以基本上它不需要创新。曾经我刚进入银行业的时候,旁边有一位同事跟我讲,最近竞争非常的激烈,我们利差又掉了五个点,我跟他说看看隔壁卖牛仔裤的,你觉得我们有它竞争吗?没有。我们是一个受保护的行业,但是金融创新在什么时点上面会发生?

  我今天归纳了有六个触点,这六个触点基本上会导致金融的创新,不管是危机的发生也好、技术的提升也好,或者是今天外在环境的改变,或者是股东对于财务的追求,都会触发金融的创新,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政策的指引。从这六个触点的角度来看今天大陆的金融业所面临的正是一个大的时代。

  为什么?六个触点并存,这在金融发展史上面不容易见到。危机,目前我们还在2012年金融海啸的长尾上面。环境的改变,大陆的网络金融更是发达无比,大概是世界首屈一指。对于财务的要求,我相信最近大陆银行股跌到净值以下,比比皆是,投资人对于财务的要求是有一个要求。更不要谈现在不动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影子银行泡沫的破灭。还有一个就是利汇率的自由化,这就是政策的指引。所以,目前对于大陆的金融业来讲,变革、创新已经不是选项,是必然。

  先让我回顾一下大陆的利率市场的变化,这里面我整理了很多材料,大家在网路上面可以细看,但我这里提示两点比较重要的地方,第一个各位看一下,过去从1990年到现在,所有利率市场的自由化,密切或非常巧合的发生在三个时点,而这三个时点正好也与世界上面的金融危机发生的时点有一个非常巧合的连接。可以看到,包括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6年到07年的环球金融危机,以及2012年目前还仍然存在的金融海啸。第二个我要提示的是,整个大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很多重要的举措都在最近这两三年之内发生。为什么?两个原因:第一个,外汇存底的增加;第二个,人民财富的增加。去掉一些真正比较偏远的省份,大陆居民的GDP人均其实已经到了一万美元。一万美元是重要的关卡,从金融发展的历史来看,利汇率的自由化已经是一定发生的。

  看一下汇率市场,汇率市场过去这一段时间的变革,严格来讲比利率市场的自由化来得缓慢。我们从1980年到现在,2014年,就拿2010年当一个节点,30年的时间,我们汇率的市场化从一揽子货币走到了一揽子货币,从一揽子货币的固定利率走到了一揽子货币的浮动利率,意思也就是说这个进展是非常缓慢的。但是一样在2006年、07年以后,根据抛股评价理论基础往上发展的一个,变动的浮动这件事情基本上得到实证。这个变动的幅度从0.3个百分点现在一路扩展到两个百分点,意思也就是说彻底的消除了市场上面对于人民币升值单方面的预期,本身套利的势力已经不再存在。为了整个货币均衡上面产生非常好的影响,也就是说为我们未来的利汇率自由化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养分的土壤。

  看一下台湾,台湾早在1989年已经完成了利汇率的自由化,花了15年的时间,基于几个重要的背景。1989年那个时代是什么时代?其实从1980年开始,台湾因为依赖出口,囤积或者累积了大量的外汇。到了1986年的时候高达将近500亿,那时候全世界第四位。台湾这么小的经济体,这个情况,造成了对它货币有巨大的压力。可是政府为了扶植出口产业,做了什么事?那时候的央行[微博]维持货币的稳定,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什么代价?1986到1989年,这三年房地产的泡沫,股市的泡沫,股市从三千点到一万两千点,这个巨大的代价造成了今天在1987年第一季度,台湾“央行”不得已一次放开,让货币升值,升值的幅度达到了1/3,基本上实现了相对均衡的状态。

  利汇率自由化以后,台湾又发生哪些事情?一个重大的事情,整个市场利率从原来相对的6%下滑到1.5%以下。这代表的是什么?这代表了其实央行并没有真正放开汇率,为了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还是对市场流动性注入大笔的货币。第二个也凸显另外一件事情,民营银行的加入。1990年代,台湾地区的政府基本上开放了民营银行进入市场,各位,我刚刚的叙述是不是耳熟能详,感觉似曾相识,因为我刚刚描述的几件事现在大陆市场都在发生当中。银行的存利差大幅的缩小,缩了多少?60%。

  1990年代,台湾当局开放了民营银行加入,一共开放了16家,到目前真正仍然存在的民营银行只有4家。会有人问我,剩下12家呢?不是被整合、被并,就是现在被卖给国外的VC,国外的一些基金,苟延残喘的在活着。而这些负责人呢?当初做产业做得好好的,去投入银行。银行并不好做,但是民营银行的加入,配合了利汇率的自由化,产生了一个重大的巨变,就是整个利差的缩小。第二个整合加快。

  受迫于这些新银行的加入,整个市场发生了极度的竞争,在2000年台湾当局通过了一个并购法,也就是金融机构可以退出,退出了多少家?从2001年开始到目前,从53家退到现在只有39家,大概1/4退出,现在台湾当局还在酝酿,希望让更多金融机构退出。所以利汇率自由化产生哪几个创新?

  第一个创新,事业部制的改革。为了要追求利润、为了要追求获利,过去的管理方式不能存在了,所以全部转成了事业部制。最具体的表现就是把法人金融分成大企业、商业金融、中小企业,个人金融分成了财富管理、个人信贷和信用卡,而且彼此不相隶属,各自有各自的后台,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我在这边大胆的断言,大陆的金融市场一旦利汇率自由化以后,金融机构有能力做事业部制管理的金融机构基本上会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整合者,而不是被整合者。

  第二个创新,中间业务收入的提高。初期利汇率自由化开始的时候,银行业不知道将怎么办,所以迫使自己从一个比较低风险的客户板块往下挪移,我们一般称为三块,中间业务收入大幅的增加,而到了2006年爆发了双卡危机。

  第三个创新,混业经营的模式。银行业如果能够从事混业经营,基本上将来成为整合者,而不是非整合者,是一个重要的关键。

  台湾经验的启示,除了我刚刚讲的这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监管者的眼界非常重要。当台湾当局做了利汇率变化的时候,监管者眼界没有跟着开拓。所以当时开放的时候,人均的GDP是一万美金,各位知道现在是多少?花了25年的时间,两万出头。所以有一位经济学者曾经说过,说我们从一个国家金融的发展就可以预测这个国家未来经济的成长。所以我在这边也借这个长期呼吁,希望大陆的监管者能够有这样的眼界,让大陆金融业,鼓励它创新,让它能够跟国际接轨。

  最后回到我刚刚讲的这个图表,金融创新除了六个触点,还有两个要点,第一个金融创新必须源自于需求,有许多所谓的为了创新而创新,基本上无法持续。第二个金融机构本身要有这个动力。我们说包括你是学习性的组织,对于好的人才要能够吸收,还有就是对于创新文化的培养,最后你本身要允许创新会失败。如果你不允许创新失败,根本不会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模式,我完全的赞成。所以我以最后这句话来作为我今天报告的结束,那就是《双城记》里面所讲的,目前是最糟糕的年代,同时也是最美好的年代。祝福大家,谢谢大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绿色和平人员“夜盗”转基因水稻始末
  • 体育中超恒大主场负富力 马德里赛李娜负莎娃
  • 娱乐《舌尖2》再遭吐槽:美食太少 三观不正
  • 财经外资投行唱空中国楼市 炒房客降价求脱手
  • 科技电信资费市场化解读:降价空间有限
  • 博客倪萍:我为何深更半夜再次出山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美女学霸:最牛文科重庆妹受膜拜(图)
  • 孔浩:扯蛋A股“赌”明天
  • 黄有光:中长期人民币实质汇率会升值
  • 易宪容:楼市调整 中国准备好了吗
  • 竹子:以制度变革激活股市存量
  • 叶檀:老干妈是巴菲特喜欢的公司类型
  • 徐斌:央行全面降准的预期开始抬头
  • anmin:中国经济的庸医诊断
  • 展锋:大盘冲高回落 信心缺失很致命
  • 傅蔚冈:注定荒芜的高铁新城
  • 徐小明:驳期指闪电论和遛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