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及其影响

2014年01月02日 20:59  新浪财经 微博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合作与发展创新论坛”于2013年12月19-20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圆桌对话: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及其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合作与发展创新论坛”于2013年12月19-20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圆桌对话: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及其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合作与发展创新论坛”于2013年12月19-20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圆桌对话: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及其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

  以下为论坛实录:

  【陈波】:非常感谢大会主持人吴根宝先生介绍我,我在媒体上多次听到周主席的发言,这次是第一次亲耳亲眼感受到周主席的发言,我感觉受益破深。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者,周主席是我听到官员们关于上海自贸区建设发言里意义最深刻的一位,对周主席的发言表示热烈地感谢!

  下面进入会议的第二部分,会有专家的头脑风暴,首先有请本轮发言的几位专家:

  第一位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乔依德先生

  第二位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任新建先生

  第三位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剑平教授

  德勤中国税务、商务及法务业务领导合伙人蒋颖女士

  首先议程如下:在接下来的时间有请每一位上台的嘉宾为我们做5分钟简短的关于自贸区的观点陈述,在嘉宾陈述完之后,我们会有类似头脑风暴,大家如果在台下有任何关于自贸区方面的问题可以积极提问。首先有请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乔依德先生发言。

  【乔依德】:非常高兴刚才听了周汉民副主席的主旨发言,给我们搭了很高的平台。我发言的主要内容是想讲一下上海自贸区跟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因为这是国务院总体规划中提出来的。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也是国家战略,四个中心:经济中心、对外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

  自贸区不是孤立的,是在上海范围里面,当然根据我们总体规划,自贸区是一线放开,二线有效管住,在这种情况下自贸区的发展对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联动机制是怎么一回事是很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首先讲一下联动的动力是什么,这个动力首先是来自于自贸区制度创新,动力就是国务院总体规划,加上一系列政策推动自贸区发展,自贸区会带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

  第二个是它的传导机制,自贸区通过什么渠道来跟四个中心有影响。有三个效应:第一个是外力效应,自贸区一线放开,二线有限渗透,有一部分不是完全孤立的。

  举个例子:有在自贸区设立了很多账户,自贸区账户跟境内区外的非机制账户是可以自由流通的。在自贸区里面境外人士可以直接投资上海证券交易所[微博],在资本市场可以直接投资的。这就突破了以前的通过机构来投资,现在不用这样,在自贸区的个人和企业可以直接投资到上海证券交易所。还有一个外力效应是指人力计算不单单是座落在自贸区的银行可以做,整个上海地区的金融机构都可以做人民币跨境计算。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现在允许区内企业在境外某公司可以直接向其他地区发人民币债券,这个债券和报纸上看到的所谓宝岛债券,香港的债券是不一样的,宝岛债券是把在国外的人民币通过发债回流到大陆来,而是通过发债把在国内的人民币流到国外去,我想这个意义更大。

  第二个效应是示范效应。刚才周主席也讲了负面清单管理不仅仅要看成是投资的管理,而且整个理念可以扩展到各个领域,所以具有示范效应。在自贸区使命中第一任务就是改变政府职能。上个星期我参加一个金融的研讨会,也请了自贸区管委会的同志介绍,现在自贸区的效率非常高,注册一个企业四天就可以,黄浦区区委微机周伟说:“自贸区四天,我一天就可以搞定。”

  第三是延续效应。在自贸区做的很多事情以后会延续下来,会成为四个中心有机的组成部分。比如说我们看到国际能源交易所要在自贸区里面做,上海黄金交易所在自贸区搞分所,金融30条里面也有一条是开展国际金融资产的交易。就算以后二线全部放开了,那些东西还是存在的,它继续可以做离岸金融,那些基础设施、渠道是具有惰性的,渠道存在了以后就算外面放开了还会继续通过这个渠道。

  举个例子,像分账账户是我们特有的创新,这是借鉴了国外有效的经验。美国是IBF80年代搞离岸设施,他的目的因为当时美国利率是受管制的,很多美元流到欧洲,他为了防止减缓外流搞了离岸装置,以后美国全部放开了,这个东西还是存在,当然它的量降低了。

  对我们自贸区来说金融30条有很多东西以后,全部放开可能其他地方都可以做,但是有一部分东西会永远存在,成为上海国际金融四个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

  【陈波】:非常感谢乔先生的发言,有请第二位发言嘉宾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任新建先生。

  【任新建】:非常感谢主持人,刚才周主席做了非常精彩的演讲,听了之后受益良多。周主席把上海自贸区建设的背景、历程,包括国家大的战略决策,以及一些政策诉求都做了系统的解读。我从这个角度想谈谈我个人对自贸区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大家探讨。

  有几个问题:第一从金融的角度,因为自贸区金融30条已经推出来了,大家可以看到里面最重要的是资本账户开放。大家可以看到里面设立FTA账户,FTA账户是在区内区外的金融机构都可以设立的,还有FTA账户。这些账户怎么样设置和监管,这在未来是难以避免的问题。

  从香港和大陆开放角度来看,有一些资金现在已经打开适当的通道,允许区内资金有限度的进入上海市场,比如说证券市场。在正常合法途径下怎么样能够让那些资金按照我们当初的设想走,这是对监管非常大的挑战。

  第二是自贸区的移除效应,这不仅仅是机遇业,而且也面临着很多挑战。自贸区一推出其实最紧张的是上海其他各个区县,各个区县紧张是因为他们非常担心自己的企业到自贸区,对区里的招商引资产生非常大的发展有影响。这种担心有没有必要呢?表面上看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仔细分析下来,再看看自贸区成立两个多月以来,现在已经有2000多家企业,不是已经有这种情况呢,我们看到很多金融租赁企业已经进去了,进去以后带来的增量还是忖量需要做客观分析。如果一旦出现大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洋山港的政策做税收上的平衡。

  第三个是从产业角度讲。现在自贸区是服务业六大领域开放,这六大领域开放决定了我们从原来的以货物贸易为主的模式逐渐向服务贸易开放转变,这个转变实际上是战略性的转变。我们现在自贸区注册的2000多家企业,是不是要按照服务业当时开放的方向走,目前前来说没有。上海自贸区里面的写导向和服务业开放的领域不匹配的。也就是说我们倾向于服务业,倾向于跨国公司的总部,投倾向于投资性的机构,目前大部分还是暴利性行业进入,甚至很多江浙企业家积极想进去。

  第四从具体推进来看。原来自贸区一个门牌号可以卖到2万块钱,昨天我接触了这家投资公司,他花了2.5万,我说你怎么多花5千块钱,他说要在里面做点其他事情,他的资本并没有真正进去,他的业务是要在境内做。像这种情况,在企业推进中还有制度上的安排,不健全的制度创新,为什么要让企业花2万块钱呢,我们是为了解决黄牛问题,还是其他问题,这在下一步也会有所考虑。是不是在企业注册方面来一次更大的制度创新。

  【陈波】:非常感谢任先生的发言。有请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剑平。

  【丁剑平】:刚才周主席对自贸区有透彻的讲话。大家都是讲金融的,金融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金融关系到自贸区的成败。资本项目开放以后在5年之内各国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但是我们还要走这条路,因为这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坎,并且所有经济发达的国家都资本项目开放了,中国必须要走这条坎。

  前几天我去了香港、澳门、广州,他们一致的观点认为上海和香港到底区别是什么,为什么去了天津南开大学也搞自贸区研究,区别就是上海是可复制、可覆盖、可推广的,香港的模式在中国内地是不可复制的,因为上海是没有税收的优惠,企业在香港和在上海是不同的。因为上海是可复制的,包括金融企业,并且金融开放中国内争议最大的是当中的。

  国际经济学家研究的开放程序中,开始是机制的改革,末端是资本项目开放,当中争议最大,当中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财政稳定,还有利率市场化,汇率机制市场化。当中的顺序争议很大,唯独两头没有争议,也就是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开放没有争议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碰到的是第一头机制改革。

  进入自贸区的金融机构、企业必须是多元化的,只有多元化才能形成价格机制。如果机构不多元化,中小企业还是融不到资,自贸区服务实体经济必须由各种金融机构,能够让中小企业融到资的金融机构。这个机构所制定的利率跟上海的债券回购利率、同业拆借率一件有一定的互动关系。我们不希望海外建立的利率,海外的资金供求影响在岸市场的利率。人民币的定价机制必须在中国内地,因为它是交易量最大的地区。

  还有一个是利率和汇率之间谁先谁后。在税收里面肯定是利率在前,有人说可以让汇率在前,这两个目前争议还很大。国际上的经济学家对这个争议还是很大,在自贸区里面我们就在实验到底利率和汇率根据中国国情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如果汇率在前就意味着汇率的波动有可能自动限制热钱流入,热钱流入的推动力量很大,因为存在境内和境外利率差。目前自贸区应该走的第一步是鼓励企业在进自贸区,以低成本的资金,一样的利率来引导企业走出去,这是中国的核心利益。

  中国加入TTB究竟需要多少时间很难说,因为美国的贸易制度随时跟着他们的核心利益改变,所以我们也要围绕中国的核心利益在自贸区实验一些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自贸区为什么要开放离岸金融跨境人民币业务,因为中国上海有洋山深水港,如果深水港没有资金强有力的支持它的效力是发挥不出来的。所有离岸业务比较好的都是在港口,这是由于历史或者国家的比较而决定的。应该说在上海必须要开放离岸业务,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洋山深水港的作用。

  刚才讲到开口子的问题,二线管住的问题,几个账户都开了,就是对居民的还限制着,为什么目前对居民还限制,因为目前当中所有的利率和汇率还没有开放,还要在开放过程中实验运行。在实验中我们碰到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自贸区中以人民币交易为主?还是以美元交易为主?这就涉及到交易量比重多大,涉及到国际美元利率和人民比利率的兑换,汇率的形成问题,是根据交易量来定的,这个问题有待在自贸区中随着期货等等市场的的开放再一个产品一个产品地推进。

  现在人民币外汇期货在所有人民币涉及到的海外金融中心都开放了,上海没有理由不开放外汇期货利率。所有的海外离岸业务都有人民币期货,所以我们首先要在人民币期货上第一笔开始做,这样再探讨利率的形成,汇率的形成。只有市场的汇率形成了,才能思考未来抵御资本的大进大出。

  谈到汇率不要忘记实体经济。在实体经济中人民币国际化全靠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现在人民币能够继续靠升值吗?我们的实体经济能够经历继续长时间的升值吗?也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要考虑到我们周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汇率承受能力问题。我们不希望欧元区出现以后南欧的金融危机频发的状态,就是由于欧元区的核心汇率是根据德法形成的,所以南欧就出现要素之间流动畅通的问题,如果要素流动不畅通这些问题就会出现。所以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各省市自治区制度改革可推广、可复制,不要指望自贸区形成的价格推动,更主要的是模仿自贸区的机制改革推动。所以各省市自治区的机制改革一定要跟上,不要指望自贸区推动他们。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陈波】:非常感谢丁主任的发言。请第四位嘉宾德勤中国税务、商务及法务业务领导合伙人蒋颖。

  【蒋颖】:听周主席讲自贸实验区的内容蛮多次,每次都非常有收获,这次周主席讲到了开区80多天的总结,我觉得很全面很公正,也谈到了里面存在的问题。我换个角度谈一下我们对自贸区的看法。刚才三位专家主要从金融方面、对外联动方面谈了蛮多问题。

  德勤作为全球最大的专业服务机构,我们谈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从专业服务的角度,因为最终自贸实验区成功与否是企业如何感觉,从客户的角度是怎么看待这一轮的改革,到目前为止政策的发布和实施落实情况是如何看待的。第二是作为我们自己本身是如何看待在实验区对服务行业开放对我们服务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怎样的。

  我们在3月份成立自贸区研究中心,作为一个专业服务机构我们需要能够很好地解读、分析、判断每次政府改革方式对我们实体经济企业有什么影响。我们在过去3个月对全球有6次比较大的政策解读发布,涉及到的企业人数超过5000次,因为我们在网上做了多语(包括英语、日语)的发布,听的人数比较多,大多数是外企总部的人员。

  在每次发布过程中我们都会调研,最近的一次发布是对于美国的一次发布,在两个星期前,那次有1000多位听众,我们问了几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对于自贸区的政策你们是如何看待的,你们是不是有兴趣认为未来经营模式在中国有所改变。79%的回答是对自贸区现行政策是有兴趣的,79%中有45%对自贸实验区总部经济非常有兴趣的,他们希望多了解,希望能够在里面探讨总部经济的设立扩充扩展。另外25%是已经在中国有业务,但是认为自贸区有可能提升我们在中国业务的全面发展。

  总体上是比较乐观的。刚才周主席也谈到,在2000多家落户企业里面及时外资企业是比较少的。我们也到一些外资企业的声音,包括国内企业的声音,主要是这样的:首先大家对整体上政策解读都是乐观的,我们的总结是如果你跟他解读很细致的内容他通常有一些不理解,现在我们认为自贸实验区整体上对业务的影响有两大块儿,如果企业最终认为这两块儿对他有很大的帮助,他会认为这一轮的改革对我的运作很有帮助。

  第一是不是真正让企业觉得在实验区的实验,不管是任何的制度创新或者是金融改革能够让他觉得在商业运营过程中感觉到便利性,如果真正起到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这是企业落地或者延展服务的第一要素。

  第二是他是不是认为这一轮的改革能够在中国的很多功能得到提升。现在在中国的业务不单单只是生产,是需要有投资功能,管理功能,特别是要有资金管理功能,如果缺乏了跨境资金管理功能其实是空谈的。还有就是整合功能和创新功能。这些功能的提升是不是在自贸实验区自主创新过程中能够让企业感受到真正的变化,这是吸引他能够对子实验区更进一步研究,能够利用它很好的促进作用。

  到目前为什么外资企业还是持观望态度,因为他们觉得很多政策的落地还需要观察,特别是刚才讲到关于立法的内容。因为很多企业在问一个问题,因为它是实验,所以它对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政策的推广度,政策的确定性有很多疑惑。今天有一个大的企业如果试点成功了,政府如何让这样的试点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让其他企业知道,这个政策是能够立法的,最后我们都能够看到的。所以稳定性、确定性蛮重要的,所以法制的建立是很重要的,若不然他还会认为这是观摩的东西,你认识人,你要有渠道才可以谈这些细节。

  自贸区从开区到现在政府也在做很多公开渠道的解读,和公开渠道的推进,但对很多在国外的管理层来讲他们能够看到的东西很多还是通过杂志,这些杂志未必是非常正规的渠道,它的解毒也会有一些片面或者不全面,通过我们渠道他会觉得听到比较完整的内容。我们希望政府在解读方面的透明度能够加强,为提升企业看待园区的作用,至少增加他的信心。

  第二点是从企业角度来讲我们认为哪些企业会对园区更加感兴趣,一大类肯定是现在已经在国内有总部的企业,但是里面都缺失资金管理功能,他真正没有把人民币和外币融合起来,不管他的人民币和外币是从哪个渠道来,在区域里面做联动,总部是不完整的。所以总部是对园区比较关心,他希望真正能够让他把资金功能整合,资金功能整合从管理层角度来讲他在中国的地位也会提升。

  第二个是离岸内容,离岸对中国企业是有好处的。

  第三个是对外投资,很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对外投资平台非常有兴趣。另外一个是税收政策也需要研究,我们现在在帮助税务机关和财政机关研究政策。

  从服务机构来讲德勤已经在自贸区注册了,我们从管理层角度来讲是严谨的机构,我们认为这个区域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通过了对整个管理层的分析已经在自贸区注册,这是对我们客户有很大的乐观的估计的作用。我们认为对服务行业有很大的促进,希望在负面清单下一轮的改革中有大幅度的开放。

  【陈波】:我觉得今天坐在台上的4位嘉宾,蒋女士的身份很特殊,但是非常重要,因为蒋女士是代表业界的。刚才蒋女士的发言给我有一个很重要的触动,自贸区是我们国家新一轮深水区改革起点,各项改革都会超乎我们之前想象的,但是我觉得我们有可能忽略掉最重要的自贸区的改革,就是中国整个法律法规制定的过程,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多注意。

  我们曾经也给政府提过很多建议,比如说在立法过程中专家起草之后应该有公开的业界听政的过程,业界至少有一个表达自己声音的渠道,而不是你必须拿到人大或者政协的头衔。等到那时候你的语言可能是片面的,第二时间可能已经过了。这样的话很可能出现操作出来的政策和业界的期待不一致,造成政府的预期和业界的期待南辕北辙,不必要地增加了政府改革的成本。我觉得在立法上也应该有所谓的改革。

  听完之后有三点感受:第一刚才嘉宾提到TBP(音)。TBP是美国在08年之后改革的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也就是建立统一的亚太大市场。这个名词对很多人是陌生的,但是我们有很多专家、学者,包括周主席都提过上海自贸区建设重要的背景是在于TBP,因为美国希望以自己的原则建立亚太统一市场。

  我个人因为自己背景原因,我参加过这方面的研讨会好几年,也曾经给政府提出过这方面的建议,但是过去几年政府在这方面没有做太多的反应,现在有反应之后可能时间上有点迟误了,导致现在大家还不太清楚的情况TBP比我们预计的进展快很多,TBP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比美国预计的还早1年。

  中国已经确定被TBP排除在第一轮之外,也就是我们当年加入WTO所面临的窘境,过了12年之后又面临同样的窘境,就是中国当年并没有直接加入WTO,却花了整整7年多的谈判最后在01年加入的,本来1995年有机会直接加入第一批的。这次TTP又是这样的,我们之前没有加入到谈判,现在当我们要加入谈判的时候12个国家已经几乎形成原则性的协议,所以中国几乎确定会被排除在第一轮TBP国家之外,可能等到2016年之后才有机会重新谈判。

  如果中国不加入TBP是不是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因此而放缓,我们都知道这可能和TBP有关系。我想跟大家说的是不管发生了什么情况,即使中国暂时没有加入TBP,但是中国目前对外开放的决心趋势不可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中国新一轮的改革一定是从开放为开始的。

  按照总理的话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就是以开放倒逼的,我们要做一次倒逼式的改革,所以我们自贸区的建设不会因为TBP的谈判而产生曲折。相反我相信我们政府一定会在国际开放大背景下更加努力推动上海自贸区的改革,争取早日成功,实现它的可复制、可推广特点。

  第二个感受是几位专家谈到最核心的就是自贸区里面的金融改革。我在参加这次会议之前,上星期去清华大学参加了关于自贸区的会议,会议的焦点也是是否在自贸区实行如此大力度的金融改革,会议也有两派意见,他们也代表了中央的意见,因为这些参会的人有不少参与到中央经济决策会议中的。

  第一点就是我们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工作的人员说开放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也是特别大的,因为最早的时候这些国际机构帮助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都有前提要求:需要我们世界银行[微博]的帮助,你必须得开放你的资本项目,实现汇率和自由兑换。结果实行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发现这个要求是不合理的,因为那些发展中国家即使开放了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开放了汇率自由化,结果他们的经济在危机之后的发展状况也不比那些没有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好,所有最后世界国际金融机构的硬性要求就去掉了。这些人的意见就觉得发展中国家不开放资本项目或者开放资本项目也不一定是好事。

  刚才专家也提到一个观点,也是在清华大学专家提出的观点,有没有发达国家在不开放资本项目自由流动,汇率市场化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自己的发达国家梦。问题就是现在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必须得开放自己的资本项目。中国梦要实现,我们必须得面临这样的挑战。

  所以综合这两个观点,我个人认为金融开放是必须的,但一定要谨慎小心,央行30条已经更我们开放做了非常好的基调,下面我们所要关心的就是如何在开放的前提下做好金融监管。

  我本人因为有国际背景所以接触外媒的机会非常多,我感受到外媒的主要媒体,比如说《纽约经济时报》、《华尔街日报》在看待自贸区建设的时候是以非常复杂的心态,总是以发达国家看一个发展中国家做改革的心态。他们既觉得你在学他们,又觉得其实你学不下来,可能你最终会失败。所以他们是以讽刺的语言谈上海自贸区的建设。

  我们其实更需要的是听到批判性的声音,但是这种批判当然应该是建设性的批判。我现在希望台下的各位来宾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想一想自贸区内可能会有什么问题与台上的嘉宾互动。首先台下的来宾有没有什么意见。

  【邵宇】:企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便利化;第二是功能提升。不知道这两者有什么关系?我们加入TBP或者TTF,这跟我们企业之间有没有关系?这两者之间怎么形成良性的互动。

  【蒋颖】:我觉得肯定是有一定的关系,因为TBP里面或者任何多变的双边谈判初衷是希望能够有多边自由贸易流动和运作。我们谈到的自由贸易不单单是讲贸易,更多的是讲到投资,谈到是整个商业运作便利化。有可能我们是把一个大的框架变成企业最关注的内容,企业可能还关注作为投资者权力的保护。

  就我的理解,不管是中美投资贸易谈判,还是TBP内容,我们在自贸区里面很多政策创新还是在市场准入方面的内容多一点,还没有谈到进来以后怎么做投资者或者经营者,你的权力受到保护,不管是运作立法或者是经济升级,我觉得这只是开头的内容。但是总体来讲对企业只是放在上面的概念,最终是感觉愿意不愿意从市场角度看待这个区域如果真正让我的竞争力得到提升,这是我的判断标准之一。

  【乔依德】:我觉得TBP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包括对内资和外资的影响也不一样。举个例子现在TBP谈判很重要的一点是知识产权,从美国的角度希望能够延长,当然他从自己的优势地位出发,这在谈判中很多发展中国家是不接受的,包括一些发达国家也不接受的。同样可以仔细想一想,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条件加入,对外国在中国已经设厂的药品制造业是受益者,对内资可能不会得益,或者对整个医疗行业有负面影响,我的想法是对不同企业的影响不一样。

  整体上来讲当然TBP的方向也应该是我们经常讲的中国经济升级版总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它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我们判断这样的代价能不能付得起,是现在付还是将来付,这确实是很复杂的问题。

  前两年媒体上都是讲美国阴谋论等,最近我们的立场有所松动。但是也不要一风吹就动,不要说加入就是好,看看你的承受能力够不够,包括国有企业改革,总的来说国有企业需要改革,三中全会也讲得很明显。如果加入TBP对民营企业是有好处的,但问题是能不能克服国有企业的既得利益。

  【陈波】:非常感谢乔先生的发言。台下的来宾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提问】:各位嘉宾,大家好,我代表中小微企业。我们的题目是投资合作,我侧重于发展创新这块儿。

  昨天我来得比较早,亲自到自贸区服务大厅一趟,去了之后的感觉是有点寒心。第一去了之后因为不懂不知道自贸区是干嘛,所以想咨询一下政策,但是只有一个很简单的业务咨询二楼,就只有一个箭头也不知道怎么上去,问了服务人员,服务人员头也不台手一指。如果去过大厅的都知道电梯是在墙壁后面,不是很大,很不容易看到。我进去二楼之后,二楼的大厅里面的凳子是银色的,本来天气就冷坐上去还不舒服,最重要的是前面服务咨询的人就零零散散的坐着三个人,当时是10点左右,当时我的心更加寒。

  我过去请问咨询一下,他们两个人应该最起码往前探一下身子,但他们像官老爷一样:“说吧什么事?咨询的话旁边有网址,很多政策网站上都没,自己看就可以了。”“中小企业过来注册能不能给我们一点建议。”他说:“这个基本上没有什么,具体看一下政策里面都有。”接下来我就离开这个位置,旁边来了四五个人拿个小册子。我立刻感觉10几年前买火车票碰到黄牛了。这是我印象中的自由贸易实验区吗?

  我觉得国家提出来现代化管理,很重要的是一定要管理现代化,但是我们窗口门面的东西一定要规范。我们口口声声说外资企业多进来,是不是歧视中小企业,但是客观的作为是不是进来的必须大企业服务才周到,中小企业都是这种态度呢?本身我们中小企业就满怀创业热情,但是如果面对这样的服务态度,我想我们中国梦在他们心目中会寒心。

  请问在座的专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果谈得很好,但是第一步进门的时候都让我寒心,我怎么充满信心,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家的政策。这是通过我亲身感受请问在座台上的专家如何看待这样的小问题,小细节。

  【陈波】:非常感谢这位来宾的发言!我个人感觉您的不像问题,更像抱怨,但我们政府也应该听得到,这就是我之前讲的在做法律法规的过程中也应该听业界的声音。包括在一开始注册的时候遇到细节的问题政府也应该清楚。这个问题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是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做,要怎么做的问题。

  为了把机会留给其他的来宾,请问有没有来宾有问题的。

  【提问】:自贸区好像很吸引人,十八大三中全会号召城镇化。如果从美国回来,把生态系统和理念带回国,我们公司在全国也签了好几个项目,大的投资几十个亿,小的也不少,我们看到投资合作,两个问题:第一如何注册?到这儿能不能建立资金蓄水池?

  【陈波】:注册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第二个资金蓄水池明确提出是我们自贸区要做,而且已经开始做了。在法规上肯定都是开放式的,这些都不是问题。实际操作的东西只能问在自贸区相关的实际操作人员该怎么一步一步具体做,但肯定能做。

  【任新建】:我觉得主持人已经把这个问题做了回答。我想从几个方面讲,自贸区首先是欢迎跨国企业,不管是境外进来的还是回国的都是欢迎的。刚才那位先生做了一系列抱怨,但是我觉得这个抱怨应该是政府部门回答的,不是嘉宾回答的。实际上是在改进了,当你看到每天有几万人次在跟你咨询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疲劳,他也有个人正常的反应,但是这个还是要用制度创新来解决。

  关于资金问题是这样的,现在自贸区资本账户有大幅度推进,在里面做资金运作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你的资金要怎么应用,如果是海外资金进入自贸区是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的资金到内地来目前按照自贸区资本账户核算的有关规定操作,是有适当的通道。

  我们最早的资金账户就是FTI账户,你的资金完全可以这样运作的,希望你的企业不光在自贸区内有好的发展,另外还能获得利益,充分利用自贸区的平台。

  【蒋颖】:补充一点,大家在谈自贸区要不要去的话,我认为这个命题本身并不单单取决于自贸区有什么政策,是企业在市场化中想做什么的问题。希望企业认为他是在市场主导的,政府是引导监督的,有可能我们社会力量,我们专业机构在倡导过程中真正把市场机制培育起来。你要看这个市场到底给你带来什么机遇再做判断的。

  有一个题目是到底要不要选择自贸实验区,其实还是要经过一般性的商业分析判断,而不是单单说就看你们给我什么政策,有政策我就去,没有政策我就不去。到底他给你的业务长期性带来什么,这是值得思考的。

  【提问】:今天参加这个会议我很荣幸。刚才几个老师坐在台上解读自贸区的理念。提一个问题:把汇率市场化弄清,自贸区遇到问题怎么解决。刚才政协副主席在上海是老官员,他讲得很好,我也很感动。

  我想表达的是改革到今天36年了,上海比南方晚了10年,但是起步以后上海的进步很大,为什么改革开放10周年庆祝大会没有放在深圳,就是因为深圳毛病太多,最后放在厦门。虽然成绩很大,但是毛病很多。这次国家拿这么多资金到浦东搞,上海人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科技领域,金融领域做了不可低估的贡献。在改革开放到现在是什么问题,是职能问题,也就是说职业道德问题,官员没有官员的道德那不行。

  刚才那个同志讲的不是抱怨问题,他是搞不清楚到底应该找哪个部门解决问题,像这种事情,他既然到这儿来咨询就应该有人给他提供服务,政府太忙事情也太多,现在问题是这个人要培训的,要规范的,不能瞎搞,把自贸区的形象都搞坏了。

  【陈波】:非常感谢罗先生的一席话。在自贸区最重要的改革就是政府职能的转换,政府必须要对应服务,这也是我们所说的自贸区改革的重点,希望它不要成为一句空的口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湖南政协原副主席因贿选事件被双开
  • 体育英超托雷斯破门切尔西3-0 阿森纳胜保第1
  • 娱乐对话郭德纲:我不欺负人 欺负我也不行
  • 财经专家: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或超20万亿
  • 科技中兴战略架构高管调整:力求年轻化
  • 博客梁咏琪:让人目瞪口呆的一段视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女生休学产子 公共场合喂奶尴尬(图)
  • 管清友:2014听经济冰山碎裂的声音
  • FT中文网:2014 中国经济大变革前夜
  • 姚树洁:审计署应该介入万科税案
  • 叶檀:2014年开启权威市场经济
  • 海啸希望:世界经济危机将再次来袭
  • 水皮:六个包子引发的猜想
  • 张捷:2014年是挤水份的一年
  • 王东京:资源配置谁做主
  • 王小广:从习李新政看未来经济走势
  • 建章:诺奖经济学家为何反对计划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