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斌:未来一年半内中国银行业展望为稳定

2013年12月12日 15:56  新浪财经 微博
上图为穆迪金融机构部副总裁、高级分析师胡斌。(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摄影:韩锦星) 上图为穆迪金融机构部副总裁、高级分析师胡斌。(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摄影:韩锦星)

  新浪财经讯 “穆迪-中诚信国际信用风险会议”于2013年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穆迪金融机构部副总裁、高级分析师胡斌在下午的会议中做主题演讲。

  以下为胡斌演讲实录:

  胡斌:大家下午好!我是胡斌,在穆迪负责中国银行业的分析和评级,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在年底的时点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穆迪对中国银行业的看法。我今天的报告主要是中国银行业的展望,所以更多地是行业性大框架的内容,我欢迎大家在我报告结束后跟我们一起探讨行业性的、或者微观银行的任何问题。从幻灯片的标题大家可以看到我今天报告的核心信息,那就是,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中国银行业展望是稳定的;当然,在这种稳定的展望下我们也看到了行业的不利因素。下面我跟大家一起谈谈这些话题。

  我的报告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我解释一下我们为什么给中国银行业一个稳定的展望。第二部分,我跟大家一起逐个分析都有哪些行业性不利的因素。第三部分,谈谈穆迪对未来一年到一年半银行业主要财务指标的预期。第四部分,基本结论。

  一、稳定展望的依据

  大家上午已经听了穆迪主权分析师Tom Byrne的主题演讲,穆迪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看法是,2014年,中国经济应该有能力维持在7%到8%的增速区间,这种经济增长速度为银行借款人和银行自身提供了比较稳定的经营环境,从而支持我们稳定的展望。对于中国监管环境而言,我们认为中国政府有一个比较强的政治意愿和经济手段,确保银行面临的挑战不会发展成行业危机。银行业监管政策方面,大家也注意到了,大的方面有利率市场化推进速度,微观层面有商业银行同业融资管理办法,也就是俗称九号文这个靴子什么时候能落地,我们预期政府在出台这些政策时会仔细权衡,避免发生很大系统性的冲击。这一点我们从去年年中以来利率浮动权限的放开、今年年中流动性的监管、过去两年以来关于影子银行的监管和地方融资平台融资行为的规范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来,政府在出台政策的时候,都是力图在发挥政策中长期积极作用的同时,避免短期内会行业造成极大的冲击。我们认为,这从宏观环境方面给银行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除了宏观环境方面,中资银行的稳定展望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目前我们对中资银行个体基础信用评估的水平。在这里解释一下,穆迪个体基础信用评估,实际上是对各个银行自身财务实体的评估。熟悉穆迪评级的朋友们可能知道,穆迪目前对于中资银行的个体基础性用评估介于Ba3到ba1的水平,换算成大家比较熟悉的评级符号,就是bb+到bb-的水平。为什么在中资银行财务状况这么强劲的情况下我们还是给予这么保守的个体评估?原因在于我们已经考虑到未来很多不确定性,比如利率市场化对盈利能力的冲击,比如经济增长速度下一个台阶对资产质量的冲击,等等。所以在未来12到18个月,我们不会因为这些已经预期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下调中资银行个体基础信用评估,这些中资银行个体基础信用评估是稳定的。

  稳定展望的另外一个因素是系统性支持,也就是中央政府对银行的支持。目前中资银行的存款评级中,平均而言有5.4个级别的提升是来自于政府的支持,这在全球是最高的,这跟我们对中国市场的理解是有关系的,我们倾向于认为中国政府有意愿也有能力支持银行。在未来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长度内,我们觉得这种状况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当然中国金融体系里大概有600多个银行,政府不可能一概的提供比较强大的支持。同时政府目前正在酝酿存款保险制度,也在建立经营失败银行有序退出机制,这些制度层面的基础设施可能会在中长期降低政府对小型银行的支持,但是这个可能是比较长时间段的事情。在未来一两年内,我们不认为政府对银行的支持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们给予了中国银行业一个稳定的展望。

  接下来谈谈行业不利性因素。上午大家听演讲时,应该注意到杠杆率、负债率是经常出现的词汇,我的同事在上午从行业和企业性质层面解释了这个问题。我这边给一个更加宏观的展示,幻灯片上显示的是私人非金融部门信贷总额和GDP的趋势,这个数据来自国际清算银行。信贷总额在这个图里的意义包括了国内私人非金融部门来自于境内外银行体系的贷款,以及非银行渠道的融资,非银行渠道的融资也就是7月份我在这里讲的影子银行。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出来,私人非金融部门信贷总额占GDP的比例一直在上升,近几年甚至有加速的趋势。这个比例在2011年的时候是155%,2012年末是170%,所以从这个趋势来看,今年年末到明年这个比例很可能要超过180%。经济总体财务杠杆的上升,对于银行是不利的。

  接下来我们再看微观一点,这四个图是企业盈利能力和流动性的趋势,左上角是人民银行调研的5000家企业销售利润率走势,这个比率在2009年反转到10%的水平,目前已经逐渐下降到接近6%的水平,也就是说企业盈利能力正在下滑。右上角的图是这些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增长率,这个增长率目前已经趋于零,这是企业流动性的指标,说明这些企业流动性状况并没有随着企业销售的增加而增长,这是流动性趋弱的信号。左下角是我们穆迪内部总结出来的数据,是接受穆迪评级的房地产企业中,流动性偏弱的企业的占比。目前接受穆迪评级的房地产开发商大概有40多家。流动性偏弱的企业比例在过去两年一直在25%上下,属于比较高的位置,尽管今年9月份以来这些开发商流动状况有所改善,但是总体看,偏弱的企业占比还是比较高。右下角是国有企业流动状况,橙色实线代表的净资产回报率和蓝色的虚线代表的销售利润率,随着绿色柱状图代表的GDP的增长下滑而下滑。总体上,这四张图告诉大家一个信息,尽管盈利还在增长,但是盈利增长速度在下降,流动性也在转弱。这些说明,银行的借款人状况趋弱,对银行也是不利的。

  我们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过一个报告,这个报告是对388家发行债券的城投公司进行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基本结论是,在样本公司里,只有一半的公司,在没有再融资、在不出售资产、不争取外部支持的情况下,有能力偿还我们估测的年内债务和利息。我认为,自我们发布那个报告以来,地方融资平台财务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展望未来12到18个月,我们觉得地方融资平台他们还是需要依赖外部融资,依赖外部政府支持,才能够满足偿还债务的要求。

  另外一个问题是利率市场化。今年7月人民银行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下限。因为各个银行下限定价贷款占比极低,这一举措本身对银行盈利能力没有大的影响,但是这标志着中央银行下一步利率市场化重点将会落到存款。果不其然,从这周开始,各个银行可以在银行间同业市场发行大额可转让的同业存单。存单的推出从盈利角度我不认为会对各个银行造成较大的冲击,因为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很早就放开了,但是这种标准化、透明度的产品如果下一步能够进一步推广到机构投资人、公司企业甚至个人投资者的市场上,将会对银行负债定价造成相当大的影响,这也是为存款利率市场化揭开了序幕,这也是我们比较关注的一点。当然,因为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比贷款大得多,我们预计这个推出是逐渐的,不会一步到位。

  刚才谈到的利率市场化以及脱媒的过程,除了影响银行的盈利,也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这个图是中国金融体系每个月新增存款的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最近一两年来每个季度的季度末,体系内存款是迅速上升的,但是到了下一季度的季度初,新增存款会迅速回落,这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在不同场合谈银行的流动性都会用这个图,尽管用了这么多次,但是这个特点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这给银行流动性管理带来比较大的挑战。

  另外一个挑战来自于信用风险,这可能是在座很多从事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人士比较关注的问题。这里有政策导向的因素,这是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经济驱动因素,比如负债成本上升的压力,现在更多的银行开始把客户下沉作为重点经营策略,也就是说他们更侧重于中小微企业客户拓展,所以发放给中小微企业贷款在整个银行体系贷款占比不断上,这会加大整个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的信用风险。除了贷款之外,我们也关注到银行为了部分抵消负债成本上升的压力,他们在资金业务上也提到了风险偏好,所以以信托收益权和贷款为标的买入返售和应收帐款投资在银行财务报告里经常能见到,这个从总体上都会加大整个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风险。风险偏好的改变和资产收益要求的提升,甚至会改变无风险和低风险收益率定价。上个月下旬大家关注到金融债和国债收益率达到了阶段性历史高点,这个可以用流动性阶段性变化来解释,同时,因为银行是债市很大的投资群体,这跟银行本身风险偏好的转变我想不无关系。

  刚才谈了积极因素也说了不利的因素,接下来我们谈一下穆迪对于中资银行未来一年到一年半财务指标的预期。

  首先谈一下资产质量,这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们预计未来一年不良贷款还是会上升,原因比较直观,企业杠杆率在上升,盈利增速在下降,流动性在转弱,所以不良贷款上升。但是我们也看到,因为经济目前趋稳的信号越来越强,同时在一些核心的问题上,比如房地产调控、比如地方融资平台融资行为的纠偏等方面,政府还是保持了一定的灵活度,我们预期不良贷款上升速度跟2013年差不多。截至2013年9月份,整个银行体系不良贷款同比上升18%。

  盈利能力方面,从三季报情况来看,各个银行利差下降的趋势在减缓,原因在于:第一,因为去年降息以来各个银行再定价基本结束。第二,各个银行相继采取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的调整,提高资产配置收益。这是我们目前看到的趋势。展望未来,我觉得银行盈利能力还是会有很大的压力,原因有两个大的方面:第一,我们预期利率市场化会不停推进,推动各个银行的负债成本上升。第二,信贷成本的上升会对银行盈利增速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在各个银行都加大了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这个加大的处置力度也需要盈利来支持。

  资本方面,今年是巴塞尔协议在中国实施的第一年,从目前各个银行的情况看,满足过渡阶段巴三的监管要求都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把中资银行资本充足水平放到国际上对比,我们发现核心资本充足水平并不强。因为过往持续双位数的资产高速增长,拖累了资本充足率;不断上升的信贷成本也会影响内生资本的累积。好在利润还有增长,还是有一定内生资本,贷款准备金也提供了缓冲,各个商业银行可能会在明年发行满足巴三要求的资本工具,甚至是优先股,来充实资本,所以我们认为资本充足率,包括核心一级资本比率不会发生比较大的下滑。

  融资与流动性方面,这个图是银行流动性的国际对比。横轴是存贷比,纵轴是市场资金比例,市场资金比例是穆迪的评价指标,指银行对于敏感度比较高的批发性资金依赖程度。在坐标轴的四个区间中,位于右上角的区间是流动性偏差的区间,因为那个区间的贷存比高,市场资金比率是比较大的正数,是比较差的区间。橙色点是欧美银行,绿色点是亚洲银行,这里可以很清晰看到,亚洲银行,包括中国内地在内,流动性都是比较好的。总体来说,我们认为流动性仍然是中资银行比较积极的因素。

  谈到流动性再跟大家回顾一下,这是货币市场利率走势。6月份这是银行的心电图。6月份之后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跟6月份之前相比,中枢还是往上抬升了一点,但是总体波动比比6月份好多了。我们预期,因为经历了年内的压力测试,各个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上现在已经开始预留更多的余地,我们认为流动性在明年不会出现更坏的状况。

  最后,我们的基本结论是,由于企业杠杆率上升,盈利增速趋缓,流动性转弱,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金融脱媒持续进行,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都会持续受到压力,所以银行的财务表现会恶化。另外一个方面,中国经济增长能够维持在7%到8%的区间,重大政策出台时,政府会对力度和时点进行权衡。我们认为中资银行财务状况的恶化不会特别剧烈,不会触发穆迪对中资银行评级做出向下的调整。基于这些方面,我们认为中国银行业展望是稳定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上海私人博物馆遭强拆 亿元藏品疑被瓜分
  • 体育欧冠-阿森纳惊险晋级 米兰出线 16强一览
  • 娱乐张艺谋超生罚款数额成谜 高低相差2682倍
  • 财经机构称中国房价涨幅位居全球第二
  • 科技阿里COO解读投资海尔:想突破格局
  • 博客老外让人发狂的名字 盘点中国禁片(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校花保研北大 被学弟称“女神”(图)
  • 沈建光:经济如期放缓 改革仍在提速
  • 黄鸣:老板的坚守与善变
  • 赵伟:2014世界经济增速有望微弱提升
  • 陈光标:老大在 老二最好不要发话
  • 梁建章:治理雾霾真得靠控制人口吗
  • 徐斌:退休公务员的甜蜜日子长不了
  • 刘杉:7%增长目标更靠谱
  • 张化桥:谁是中国的巴菲特
  • 张炎夏:计划生育只适合计划经济
  • 刘军洛:1987年全球性股灾很快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