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灿:2009年后金融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2013年12月12日 14:33  新浪财经 微博
上图为中诚信国际金融机构部金融机构评级总监黄灿女士。(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摄影:韩锦星) 上图为中诚信国际金融机构部金融机构评级总监黄灿女士。(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摄影:韩锦星)

  新浪财经讯 “穆迪-中诚信国际信用风险会议”于2013年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中诚信国际金融机构部金融机构评级总监黄灿表示经过2009年经济刺激计划后,我们又在平台这一块积累了大量的贷款,现在如果只统计表内的数据也有14%,还不包括全口径的平台贷款,这两块加起来就有35%,所以我们讲金融资源的配置是严重的失衡。

  以下为黄灿发言实录:

  黄灿:各位来宾,下午好!我在开始之前先解释一下,胡斌刚才对中国银行业做了很全面的展望,中诚信和穆迪在评级的框架以及理念上是保持一致的,但是在评级的符号和含义上略有差别,因为穆迪评级符号是全球评级,我们评级符号是本地评级。

  我的题目跟上午的嘉宾不谋而合,说明大家对去杠杆化有一个共识。

  第一部分,主动评级发布。中诚信国际从2004年开始做主动评级发布,当时是17家主要的商业银行,到今年已经第十个年头,这期间用央行潘副行长话说,中国银行业在过去十年的主题是股份制改造,对农商行来说这个主题在下一阶段还会持续。对于整个银行业来说,下一个阶段的主题应该是市场化。我们级别也经历了演变,反映中国银行业整体信用实力改变和提升。

  2012年我们扩大了主动评级发布的范围,我们对在公开市场上发债的63家银行做了主动评级概况的发布。今年在公开市场上发债的银行是78家,本月晚些时候我们会发布78家银行个体财务实力评级和综合实力评级,请大家对我们的发布保持关注。这张表是按资产加权平均以后各类商业银行的个体财务实体评级和综合财务实力评级,国有银行在个体和综合实力方面都是比较领先的,城商行和农商行也有不同的改善。具体来看,个体财务实力评级基本上呈正态分布,没有AAA,A-暂时也没有,综合财务实力评级在考虑外部支持后都得到了提升,提升一个子级的最多,有44家银行,提升两个子级有23家,有8家银行没有得到外部支持的级别提升。

  我们从定性的方面看一下各类银行的评价,首先是国有银行,四大国有银行都是国家绝对控股,交行虽然没有达到绝对控股,2007年也纳入了国有银行的监管范畴。中央政府也公开表示,要保持对国有银行的控股地位,预示着他们对国有银行的支持会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变,但这种治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银行经营独立性。国有银行上市以后内部改革不断完善,财务表现也持续提升,但国有银行仍然存在管理链条比较长、人事管理和考核机制比较落后的问题。面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趋势,国有银行在负债端还是非常有优势的,资产端国有银行对大型客户议价能力比较低,另外他们的客户逐渐下沉,信用质量也会下降,对他的风险管理是一个考验。

  股份制银行:股份制银行通过这么多年的扩张,资产规模和品牌实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各类银行中应该说是最强的。但是这种扩张也带了不少的问题,比如客户基础和存款稳定性不足,短期激励机制,分行的资产质量和分行管理水平以及风险偏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分行的层面我们认为比较容易积累风险。另外对资本有持续的补充压力,股份制银行经营转型我们认为要改变对于规模过度追求的扩张文化。

  外资银行2007年开始法人化,到现在已经有47家外资法人银行,其中中诚信授予评级的有十几家,因为他们国内开展业务,对评级的需求日益提高,也有四家外资银行公开发行金融债。外资银行母行信用实力非常强,这使得他们可以借鉴母行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母行全球化和区域化经营的服务平台。另外他们现在把眼光放在具有走出去有跨境业务需求的客户身上,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机遇。外资银行母行控制力比较强,所以他们整体经营是比较稳健的,但是决策效率比较低,拓展本土的客户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挑战。

  城商行是小型银行,他们在当地有人缘地缘优势,经营机制比较灵活,市场反应比较敏锐。但是城商行经营状况跟当地经济环境和当地经济活跃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看到最大的城商行是北京银行,资产规模已经过万亿,最小的城商行只有十几亿。由于受到地域经济的限制,他们有规模扩张的冲动,所以他们前几年抓住了机会到异地设立分支机构。那几年对外设立分支机构的步伐走的相当快,应该说超出了他们管理能力的范围,监管机构果断的叫停了他们在省外设立分支机构。其实正如监管担心那样,他们异地分行发展的并不是太好,这两年我们看到有不少城商行异地分行存款出现下滑,客户结构面临调整。本地这一块他们积极引进一些微贷技术,开发微贷领域,应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客户下沉对他们造成的挤压。

  农商行: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改制是在2001年,有十几年了,但是大部分农商行改制是发生在这两年,现在农村商业银行有200多家,我们说农村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为什么在前一段时间发展的比较慢,也是因为农商行积累了很多历史不良包袱,还有很多农信社他们已经属于资不抵债,在改制过程中可能需要政府出面主导风险化解的工作。改制对于农商行是非常大的利好,因为改制为商业银行以后,他们有了发债补充资本的资格,他们以前在监管方面受到很大差别化的待遇,对他们业务资质等等各方面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从定量的方面看,首先是盈利能力,国有银行和股份制他们的盈利表现领先的,外资银行去年息差有所上升,总体资本回报率相对其他类型银行要弱。城商行息差有略微的提升,但是农商行息差下降,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有所下降,并且存款成本有所上升。外资法人资产质量最好,不良率是最低的,去年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上升,以前他们拨备比较少,拨备覆盖率下降幅度比较大,国有银行的不良率基本上是持平的,其他类型银行不良率都是上升的。流动性状况,国有银行和农商行他们零售存款占比基本上过半,他们流动性状况总体比较好。外资银行,过去我们认为他们流动性状况可能比较弱,达到存贷比75%的大限后,他们人民币流动状况比预期好得多,因为他们外币存贷比超过100%。股份制银行在我们考察的这三个指标中都是最弱的。资本充足率,去年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都下降,因为改制以后获得政策红利,所以发展比较快,但农商行资本补充渠道相对差一些。外资银行我们样本里有四家,其中有三家都获得了母行的增资,他们资本充足水平很高。股份制银行,刚才提到了他们快速的扩张,他们资本充足率在各类银行中最低的。

  刚才我们从个体方面看,定性定量看到各类银行的状况,从外部支持方面,过去我们一直认为银行受到政府的隐性担保,因为中国还是一个转轨的经济,稳定是高于一切的,这个从央行行长的文章和发言里可以得到证实。刚才也提到了,下一阶段银行的改革主要是市场化改革,首先一条,民营银行的准入开始试点,存款保险制度机市场化和退出机制制度都在加速出台,隐性担保是会打破的,经营不善的银行必然面对淘汰。我们觉得今后外部支持更多来自于股东的支持,中国银行业股权结构也有特点,比如国有银行是国家控股,城商行是大部分是地方政府控股,还有大型企业集团控股,比如平安银行,所以股东支持我们会综合考量股东支持意愿和支持力度。对于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银行,他们资产规模和客户基础非常大,我们认为他们仍然会获得系统性的支持。

  来看一下2014年中国银行业的信用展望。早晨大家都谈到了三中全会的改革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落幕这一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已经很明显的感觉到了改革超出我们的预期,对银行业的影响分为几个方面。首先,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在中远期将会改善金融资源配置失衡的状况。总体流动性过剩,我们认为货币政策会维持中性偏紧,但是跨境资金频繁流动,对人民币流动性管理造成一定压力。监管对金融创新是持鼓励的态度,监管也需要理清金融创新和监管套利之间的界限,给银行一个正确的引导。我们说到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趋势,银行采取了很多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未来在非利息收入的拓展方面,可能会降低银行的透明度。息差受到压力,加上信贷成本的上升,银行过去多年盈利高速增长的态势可能难以持续。不良贷款上升趋势仍然没有遏制住,风险管理水平承受考验。资本补充渠道,我们看到品种更加丰富,进一步放开,银行总体经营没有摆脱资本高消耗的模式。

  我接下来主要跟大家谈一下银行流动性的问题,因为6月份的“钱荒”到现在它的影响并没有消除,业内也引发了很多讨论和反思。我们说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包括结构性因素、周期性因素、政策性因素,这里主要谈的是结构性因素。我们货币供应量M2在9月末已经达到了107万亿,M2的构成是基础货币投放加上货币创造,基础货币投放改革开放初期是央行再贷款,1995年我们开始实现了双顺差,双顺差以后基础货币投放的方式主要改为了外汇占款,十几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状况,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到9月末外汇储备是3.7万亿美元,如果我们往前看2009年2万亿美元,1996年1000亿美元,再往前看只有几十亿美元。而在外汇储备的积累过程中,央行为了对冲流动性,维持汇率的稳定,所以投放了大量的人民币,我们M0现在是26万多亿。从货币创造的角度,过去我们主要货币创造的方式就是贷款,贷款在派生存款的时候还是有一个时滞,因为有企业信贷需求和贷款审批,如果结售汇直接是买入外汇,打入人民币就形成了存款,所以货币创造的时滞更加缩小。我们看到贷款是10%几增长率,加上外汇储备的增长,所以我们M2增长非常快。从2011年开始,央行也注意到我们现在还有一个渠道叫做同业渠道,同业渠道对M2也有非常大的贡献。从2011年开始把同业存款也纳入到M2。我们说整体流动性是过剩的,因为107万亿M2可以给我们直观的感觉,但是从去年以来人民币的总体流动性的波动也在加大,这是因为过去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球货币宽松,大量跨境资金会流入,因为套利加套汇他们都是稳赚不赔,我们外汇占款跟我们双顺差数据是不匹配的,这其中不匹配就是跨境资金这一块的流入。当然,去年以来跨境资金双向流动比较频繁,如果我们银行体系流动性比较脆弱,在这样的状况下就会增加他的敏感性。

  银行体系的状况,2007年我们经济过热其实是之前房地产投资过热的积累,我们可以看到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在那时候就达到了20%,而且一直也是高居不下,现在还是这个比例。2009年经济刺激计划,我们又在平台这一块积累了大量的贷款,现在如果只统计表内的数据也有14%,还不包括全口径的平台贷款,这两块加起来就有35%,所以我们讲金融资源的配置是严重的失衡。早上的嘉宾也谈到了国进民退,对我们GDP贡献最大、经济活跃程度最高的中小企业这一块,我们金融资源投入是很小的,所以对他们来说,银行的信贷资源非常稀缺,这个状况近一二年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还没有得到一个实质性的扭转。刚才说银行贷款投放在房地产和平台,这两个领域都受到了严格的控制,实际上银行外部环境没有发生改变,人为的控制这两个领域的投放,银行只有借道同业,我们看到同业资产的占比不断的上升。现在看16家上市银行平均占比,平均下来接近20%,往前几年看,2006年只有6%、7%。最近央行有个数据,近三年金融机构同业资产增速是32.7%,这个增速远远高于贷款17点。为什么我们讲同业资产,原来是通过贷款加杠杆,现在是通过同业加杠杆。我们看一下同业里都是什么业务,有同业存放,有拆出、买入返售和同业借款。我们看到有一些银行买入返售已经八、九千亿,已经接近资产30%。图里蓝色是票据,红色是证券,只有红色的不是非标,其他都是非标。绿色的是信托受益权。我们之前提到同业资金的空转,为什么讲空转,我们信托受益权大部分投到房地产和平台项目,这一块对资金成本的弹性比较小,也就是说他愿意付出比较高融资成本获取资金。同业存款的链条相当长,我们看到同业资产的增长是同步的,所有的银行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同业资产的增长,这个链条最后投向实业,但从出资的一方到最后投向非标,这中间有很长的链条,大家都在里面吃一点利差,一旦外部环境发生一点变化,或者其中一家流动性出现一点问题就会发生连锁反应,这就是我们6月份看到“钱荒”发生背后的根源。

  流动性结构性失衡我们觉得是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宏观经济层面因为产业结构的失衡,我们过去出口模式是加工贸易的模式,很不利于我们产业升级,给我们环境带来很大的损害,整个流动性失衡背后是产业失衡。宏观上中央已经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从银行的体系来讲,因为银行资源配置跟产业结构不平衡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在银行领域的改革也可以用金融资源对产业结构做一些引导。针对银行现在在同业这一块业务上的风险隐性化,监管计划出台同业融资管理办法,这个管理办法影响最大的还是资本和拨备。集中度是新出台的指标,据我们的测算约束不是太大,禁止第三方担保应该多次重申了,但是执行的并不是太好。从九号文来看,我们感觉还是以堵的方式不是以疏导的方式,刚才也说了外部环境没有变,如果堵还会通过别的渠道做,这里我们也借鉴了人大财经副主任吴晓灵给出的建议,这个建议非常的开明,包括我们以前的行政管制她建议要向市场化进行转变。我也利用这个机会澄清一下,前天我在上海讲到了政策建议,媒体报道说是我建议的,我应该还没有这么高的水平,这是吴晓灵女士在今年9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候谈到的几个观点。

  第一个,放开贷款规模控制,因为我们现在货币投放是被动的,你在行政管制把银行贷款规模控制住,实际上造成了我们原来提到了利率双轨,其实有一个贷款利率,背后还有一个非标的利率。

  第二个,存贷比已经实行了非常长的时间,我们跟巴三接轨以后有了更精确的对流动性监控和计量的指标,如流动性覆盖比率。同业,我们知道昨天刚刚有五家银行发了CD,CD吸收存款以后并没有限制他的投向,你吸收来的存款一样可以配置证券和贷款,所以同业资金是不是要和一般的存款和一般的资产区分开,这也是可以考虑的一个范畴。

  总的原则,让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阳光化,他的风险显性化,以资本来约束。

  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黑龙江牡丹江地税系统拥有山庄农场
  • 体育欧冠-阿森纳惊险晋级 米兰出线 16强一览
  • 娱乐张艺谋超生罚款数额成谜 高低相差2682倍
  • 财经机构称中国房价涨幅位居全球第二
  • 科技阿里COO解读投资海尔:想突破格局
  • 博客2013十大网络流行语 吐槽除夕不放假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校花保研北大 被学弟称“女神”(图)
  • 沈建光:经济如期放缓 改革仍在提速
  • 黄鸣:老板的坚守与善变
  • 赵伟:2014世界经济增速有望微弱提升
  • 陈光标:老大在 老二最好不要发话
  • 梁建章:治理雾霾真得靠控制人口吗
  • 徐斌:退休公务员的甜蜜日子长不了
  • 刘杉:7%增长目标更靠谱
  • 张化桥:谁是中国的巴菲特
  • 张炎夏:计划生育只适合计划经济
  • 刘军洛:1987年全球性股灾很快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