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三中全会金改思路是让金融回归资源配置

2013年12月11日 15:26  新浪财经 微博
图为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骆霄 摄) 图为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骆霄 摄)

  新浪财经讯 “2013央视财经论坛”于12月11日在北京举行。在2013转型升级的智慧与行动分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以下为文字实录:

  李扬: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非常荣幸有机会同大家分享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的一些看法。

  十八届三中全会这样一个《关于全面深入改革的决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而且它不蔓不枝,不上空谈,直切主题,把问题的本质说得很清楚。

  我们看到关于改革的总目标讲的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里面“治理”是一个新词,我想大家已经讨论很多了。

  在这个总的改革方案下,经济改革又是一个最重要的部分。经济改革的目标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还有为了使市场能够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而且在文件中建设这样一个市场体系被说成是经济改革的基础。我们的金融改革就是在这个市场体系的总题目下展开的。

  这样一个逻辑顺序就告诉我们,金融改革和过去都不相同。我们现在的金融改革目标是让它回归引导资源配置的本源。过去我们一些改革比较多的关注了其他方面,而忘记了金融本来是做什么的。经过这次危机,我们对此都应当有清醒地认识,这次危机全世界来看,金融业都超出了它的服务对象,自娱自乐,不为实体经济服务,所以导致了金融泡沫、导致了危机。

  于是,在我们三中全会在金融改革的思路上,就是让金融回归资源配置的本质,围绕了这样一个主题。

  如果围绕这样一个主题,我们就要梳理一下中国金融改革经过3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世界前十名的银行四名是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是世界最大的银行。前不久有17家系统重要银行,中国有2家,而且还会有几家要进去。有这些辉煌成绩了,我们金融改革下一步为了使它更好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我们还要做什么呢?

  首先做的事情是看看经过三十年的金融改革我们还缺什么,我们梳理了一下有6个方面是欠缺的。第一方面我们现在已经有了金融市场,大量的金融交易。但金融交易最基础的价格——利率,还没有市场化。我们很可能依托一个没有市场的利率来配置资源,很可能是误配。第二个配置资源的价格就是汇率,我们利用国内国外两个资源,资源配置需要有一个价格体系来准确的揭示,这个价格体系是围绕着汇率展开的,而我们的汇率没有市场化。

  在国内我们从事金融活动,大家都知道我们需要定价。定价一样需要基准,而这个基准在我们这里形成了,但它不是非常完善的。总之,经过三十多年金融改革,我们现在市场基准是缺乏的。

  第二个缺陷是中国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我们的金融体系在动员储蓄方面做得很好。但中国动员的储蓄基本上都是短期基金,而中国进一步发展,我们要有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新型工业化需要投资,投资需要长期资金,而中国长期资金是缺乏的。不仅是长期资金缺乏,长期资金中股权性资金是缺乏的。我们会有大量的资金投到一个项目上去,因为都是贷款,所以,它形成负债,因此就有了负债率过高、杠杆率过高的问题。所以,缺长期资金,尤其缺股权资金供给,这是我们的一个严重问题。

  第三个缺陷,我们现在很多的公民,也就是企业和居民们有一些是获得了很好的金融服务,甚至是过度的金融服务。但是我们广大的居民,我们所有的社会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基本上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服务。而获得金融服务是人的天赋人权,这个天赋人权在中国的金融体制下并没有得到实现,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第四个缺陷,我们的金融是发展了,金融风险也跟着出现了,风险变成了危机,谁去处置呢?现在我们还是靠着政府。这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市场化的处置管理风险的机制,这个机制是欠缺的。

  第五个缺陷,我们对外开放步伐已经很大,但是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重重障碍。那是因为我们资本项目还没有开放,我们的人民币还没有国际化,我们的人民币还不可兑换。这样一些因素,这样一些制度障碍使得中国走向世界的时候不那么的顺畅。

  第六个缺陷,我们经过几十年已经有了一个基本完备的监管框架,但是我们从各个部门来说,银、证、保、信托都还有一个现代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有这么多的部门在监管,它们相互之间掣肘,他们之间的总和不是正能量,很可能是负能量,因此在今后的改革中必须要处理。

  我们要加强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样一个思路来规划未来的改革,我们首先要看缺了什么。于是,下一步的改革就是缺什么补什么,这就是大家看到在三中全会中关于金融改革的一个逻辑思路。

  一、建立金融市场运行的基准

  1、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并不是放开,放开不是市场经济,我们需要有供求决定市场利率,我们需要利率有一个顺畅的传导机制,我们需要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市场化的手段对利率进行调控,从而对整个资源配置进行调控,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任务。

  2、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

  前面我们说到了整个金融资源的配置需要一个基准,就是无风险的利率在不同期限中的分布,其他各种各样的利率根据它来确定。我们下一步要确定这样一个曲线,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但它是不完善的,特别是使之形成的一些基础性的市场条件,比如说国债市场、国债市场上的做市商制度,比如我们购买国债,现在大家都是购买并持有,我们现在需要交易,这些等等都需要改革。

  3、汇率市场化的基准

  我们需要汇率有一个良好的外汇市场,需要要让更多的主体能够参与外汇交易,显示出自己对汇率的偏好,我们需要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加以扩大,我们需要减少中央银行常态式的干预,也就是说现在它是常态式的,外汇市场一开门,中央银行就坐在那儿了,然后和所有人交易,以后它应该越来越少,和市场供应者和需求者来交易,形成价格,这才是我们需要的人民币的汇率。

  4、发展普惠金融

  这是我们三中全会文件中出现的一个新词之一,就是要发展普惠金融。普惠金融当然可以翻译成包容式金融,它是指全方位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在文件中甚至有这么一句话“要让农村的存款用在农村”,我们这些年来农村的存款是通过层层吸血管把它吸到城里来搞房地产。所以,我们要建立这样一套制度,要让这样一套金融为普通百姓服务。

  这方面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非常多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小额信贷、民间借贷、互联网金融,这都是为普通百姓、普罗大众服务的金融,今后需要发展。

  5、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金融看起来是大家都在买卖基金,其实背后起最大、最重要作用的就是支付、清算、结算、托管、交易等等。我们现在这一套制度实际上是不完善的,因此,我们需要花大力气迅速的建立这套制度,人民币的制度,我们需要花大力气迅速把我们这套制度和美元的系统接起来,和日元的系统接起来,和欧元的系统接起来,和全世界主要货币系统接起来,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得我们的金融向全世界有效的拓展。

  二、为增长提供长期性和股权性资本

  1、在这个最题目下第一件需要做的是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我在这里想指出我们多层次资本市场这个目标提出久已,提出的措施也可谓多己,但都不是多层次的,只是规模大小有点区别,但都是一个层次。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草根层次,需要的是切进千百万小企业的市场,这个事情正在起步。当然在这里面多层次资本市场在我们的文件中特别算是亮点的,就是在党中央文件中承认了区域性市场的存在,也就是说我们在各个地方层面上,也可以有区域性的股权市场的发展。

  2、在筹集长期资金的方面当然主板市场是要改革的,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其中因有之意。

  我们看到中国证监会已经推出这个措施了,而且会在最近这几天连续不断的推出若干的措施。我们希望运行了好几十年,但始终是带病运行的资本市场发挥作用。

  3、规范发展债券市场

  中国的债券市场相对股票市场来说相对是落后的,我们下一步要对债券市场有大的发展。在这里有好几件事情要值得大家关注和期待。

  一是专门为地方政府筹资服务地方市政债券有可能尽快的推出;

  二是一个比较新的,当然在全球不算新了,但在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应该广泛的使用。

  有了这样一些东西以后,我们的市场就会立体了,扩展的步调就会加快。当然为债券市场的监管和对外开放都是其中应有之意。

  4、既然要筹集长期资金,建立长期信用机构是不可少的。

  过去我们对此不重视,中国的机构是商业银行,现在是借短用长,我们的术语叫做“期限错配”。中国的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已经占到了60%,这在国际标准是极为危险的一个标准。

  没办法,中国的钱都在商业银行手里,商业银行都是用存款的方式短资筹集来的,但那边要的是长期资金。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一系列的措施,在机构方面,在三中全会中也罗列了一些措施。比如我们要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政策性银行,我们要建设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我们要完善城镇化的建设融资机制,不要再去搞地方融资平台了。我给你正道,你成立机构,这个机构你筹集长期资金,然后长期去用。我们要成立开发性金融机构,我们还要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要完善风险投资,所以,在机构这方面,我们看到是三个新的措施,前三个是新的措施,后两个是强化的措施,那么机构在筹集长期资金方面,机构方面的步调是很大的。

  三、建立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机制

  1、完善商业保险制度

  首要是完善保险的经济补偿机制,保险发展很快,但这些年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保险急于筹资,筹资就去投资,忘了保险是在出了风险以后去补偿的,它是社会安全网的一个部分,它变成了一个积极的投资者。全世界这次在危机中,包括像AIG这种第一号的保险出问题,就它迷失了保险的本业,不去搞保险,而去搞投资。所以,这次就强调了保险的机制。

  当然还有一个巨灾保险,中国这些年巨灾不断,但没有有效的补偿机制,所以只能靠行政首长过去说一个人30万,一个人50万,这样不能够解决问题,而且是坏了规矩。

  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我们金融机构要发展,但是不好的机构就要退出。过去退出是由政府兜底,最差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一些债贷款替代你的债权,那还是政府的,今后我们需要一个市场化的机制为那些大家的存款提供保险。所以,这样一个存款保险制度我估计很快就会推出。

  四、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这方面讲得比较多了,我们主要是要转变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方式,便于企业走出去,不知道我们柳董事长你们的钱走出去是不是有障碍。资本市场要双向开放,同时我们要建立宏观审慎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

  五、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1、完善金融监管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完善金融监管的架构、理念、机制、体制。

  我们有了金融监管,说实话我们不知监管,管理、管制、统治有什么区别。这次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治理的概念以后,我们就安到位子上了,监管是治理的一个概念。所以,监管有它的所谓流动性杠杆、流动性需求、杠杆率需求、分类标准、有对交叉性业务和交叉性金融机构的各种各样的监管,这是我们金融监管的重点。

  2、中国既然已经对于地方的,从事金融活动的权利给了确定。因此如果一旦发生金融风险,中央和地方要分别来处置这些风险,因此就有地方的金融监管职责和中央金融监管职责的分工和协调问题。

  特别是对于地方的金融监管,它的监管问题以及它作为出资人来从事金融活动的问题都需要有一些规范。

  3、如果按照市场化的机制来运行金融机构,一定有金融机构要倒闭。过去倒闭靠的是行政,中国迄今为止只有两起倒闭事件,而且都在南方。到现在还没有做完,后面的清理工作还没有做完,原因在于我们没有一个市场化的退出机制,政府老是兜着,但是兜不住的。大家知道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是发散性的,不收敛的,越搞会越多的。我们必须有一个市场化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在这个机制中首先要保护存款人利益,然后让作恶者受到惩罚。有了这样一个制度以后,我觉得我们整个市场体系就基本完善了。

  总之,这次三中全会关于金融改革的一些议题,虽然说看起来不那么令人兴奋,但是仔细琢磨下来是踏踏实实的,我相信这样一个伟大的战略决策落实之后,中国就会迎来一个良好的金融体系,在这个良好的金融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谢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纪委:专项清理干部住房用车 超配清退
  • 体育NBA-科比20分湖人连败 热火遭逆转负
  • 娱乐北漂女歌手遭快递员劫杀 凶手被执行死刑
  • 财经低退休年龄群体或先延退 多为体力劳动者
  • 科技电信4G最快明年初公众“试商用”
  • 博客柴静:一百年前医患关系让人感慨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青年弃万元工作当北漂:理想就是买房吗
  • 张炎夏:计划生育只适合计划经济
  • 刘军洛:1987年全球性股灾很快会重演
  • 陶冬:日元进入了新贬值轨迹
  • 苏鑫:任志强扮优雅卖书
  • 官建益:创业板禁借壳是类特区优势
  • 宋文洲:揭穿安倍经济学三支箭的真相
  • 姚树洁:解读奥巴马给曼德拉的悼词
  • 永新人:推迟退休有人欢喜有人忧
  • 冉学东:人民币汇率和利率正在打架
  • 梁建章:人口红利之后是人口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