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朴:不断释放小风险金融系统会更稳健

2013年12月05日 14:46  新浪财经 微博
“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于2013年12月4日-5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张晓朴。(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于2013年12月4日-5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张晓朴。(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于2013年12月4日-5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张晓朴。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晓朴: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就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金融创新谈一点我个人的不成熟的看法。

  就像刚才逸之在致辞当中谈到的那样,我认为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整个的金融体系的改革的阐述,还是很丰富也是很深刻的,另外我觉得其实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在总书记关于三中全会的说明当中提到,行动最有说服力,尽管有些说法,有些提法其实对大家来说都很陌生,但是我相信我们在未来的七年时间里,大家一定会看到在金融改革、金融创新上都会有很多新的进展。

  但是我觉得金融行业确实跟我们过去比较熟悉的农业、工业、贸易这些行业相比它有它独特的特点,其实大家看一看其它产业的发展,大体上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金融的特殊性,因为金融是经营和管理风险的一个行业,所以金融发展的过程一方面要像其它行业一样不断地解决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它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带来新的风险和新的问题。所以三中全会对于金融这三个部分的表述,我认为也是一种非常稳中有进的表述,既强调了金融的发展,从机构的角度,从市场体系的角度,也从放松价格管制的角度强调了,但是也有很长的一部分专门讨论了监管,也谈到了金融市场的建设。

  就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个议题来说,我觉得金融创新毫无疑问是非常有助于我们优化资源的配置,它的主要的路径是通过资金的流向更有活力的这些区域、产业,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特别是它也能够帮助提高交易的效率,减少交易的成本。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在现实当中不管是我们国内还是国际上,其实大家也都能看到,金融创新要真正起到我们所预期的这些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有赖于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当然也有赖于监管。

  所以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可能考虑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在使得创新能有一定风险容忍度的同时,还要考虑怎么样提高监管的有效性,提高监管的效率。在三中全会的报告当中也特别提到要促进加快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实际上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将来会给我们整个的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部门带来很大的变化。

  这是我列的我们觉得五个方面的初步的变化,如果用一句最精炼的话来概括,我们觉得利率市场化大概会给我们银行机构带来价格的影响,在其它的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利率市场化这个单独的因素会使得银行的利息差收窄,银行为了应对,他们大体上会采取两类的应对策略,一类可以形象概括作以量补价,银行会通过做大信贷表外业务的规模,应对收展。另外一个是以新补缺,开发新的产品,营销新的客户,进入新的区域这样一些方式来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第三个是银行的风险偏好和银行的风险轮廓在这个过程当中都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我觉得利率市场化一方面会促进金融创新,这可以从它会给金融创新带来压力和动力的角度讲。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其实利率市场化也为金融创新提供了非常好的微观的基础。我觉得至少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金融创新当中一个很核心的问题,金融产品的定价问题,只有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决定,这样的产品才能给市场提供有益的参考。第二个小点是从全球的衍生品市场,其实大家可以看得很清楚,全球的衍生品产品一半以上是关于利率的衍生产品,所以利率市场化为我们整个的创新都会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

  我们在最近的一次调研当中发现,很多银行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开展几方面的创新,一个是中间业务,还有一个是资产业务,还有一个是负债的业务。我们认为银行应该坚持这样的四个导向的基础上,再积极地拓展创新,这四个导向一个是支持服务实体经济,我觉得这是我们跟西方的金融发展区别很大的一点,国外有关的金融理论和政策最多谈到服务金融发展和金融增长,很少像我们这样直接提到服务实体经济。另外是转变发展方式,要遵循市场的规律,还要注意风险的控制这样四个导向。将来我们会在简化审批程序、转变监管方式、制定各类新业务的审慎监管标准和规程,强化持续的监管等等方面来支持银行能够更好、更稳健地开展金融创新。另外金融创新也应当时刻检讨风险是否可控的问题,就像现在我们有了动车,大家知道为了使动车跑得更稳健,动车跑的路轨跟过去普通的绿皮车厢跑的路轨是很不一样的,它必须有非常稳健的基础设施,也必须要有非常好的制动和刹车系统。

  制度创新和风险管控一直以来都存在两难的问题,最早的例如说一些经典的论述谈到金融的一些稳健措施减少金融灾难发生的可能性的同时,可能它也会把创造力的火花扑灭。另外巴塞尔委员会主席卡罗纳也提到,监管应该是引导创新,使得创新对整个社会有利,而不是成为部分人以系统性风险为代价,成为部分人收益的工具,我觉得这很好地反应了全球对于金融创新稳健发展的一些反思。商业银行在日常的经营业务和创新过程中,应该把风险管理贯穿到整个的经营活动,特别是整个创新的全过程,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银行在发展创新业务的时候,可能还没有很好地去理解这其中的风险,这其中的一个表现是有相当一些银行自己做了多少表外的业务,这些表外业务的核算究竟是手工核算还是用自动化的方式来核算。这个数据的采集是手工的数据的采集还是计算机数据的采集,在这些方面确实还有一些改进的余地。从历史的经验来看,金融企业有时候会高估自己对风险管控的能力,有的时候风险是一个很微妙、很有挑战的问题。我简单把它概括了一下,我觉得风险在事前是说不清楚的,事前确实有不确定性,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事后风险又往往非常残酷。等你认识到风险的残酷性的时候,很可能你已经没有再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了。

  另外我们讨论的很多问题是大而不能倒的问题,而实际上,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监管和管理的反思也发现,其实是一个大而不能管的问题,比如说像花旗银行,在次贷危机之前的几年时间内,它的固定收益部门已经看到了次级贷款的风险,开始减少这方面的贷款,而它的CDO的部门还在增加这方面的风险窗口,当时的FCIC金融调查委员会指出来,不管花旗银行承认不承认,事实上花旗银行已经出现大而不能管的问题,因为信息在花旗银行已经不能自由地流动了。

  我想特别点一个问题,怎么看待金融创新当中的监管套利。我自己大体上的看法是这样的,在这次的次贷危机之前,全球对监管套利的看法,不管是政策界、监管界、业界、市场还是学术界、理论界都是比较中性的,它是可以拿到桌面上,可以写在教科书里面的,如果你们看很多金融学的教材,监管套利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创新驱动的因素。但是我觉得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发生了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金融稳定理事会还有很多的国家,其实都给监管套利贴上了一个很大的负面标签,比如说FSD在它的影子银行的监管当中专门提到了这个问题。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的原因是监管套利会降低监管的有效性,对所有的市场都是这样,不管是发达市场还是发展中市场。而我自己觉得纯粹以监管套利为目的的创新对像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我觉得它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它可能会损害监管的公信力。所以我们对创新活动的监管或者传统业务活动的监管还是要回到审慎的科技标准这个基础,也就是说对于同一类业务,如果它承担信用风险,如果它承担流通性和利率风险,那么它就应该和表内业务的活动一样受到监管。

  但是这几年可能还有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监管或者叫审慎监管和管制这两者是不是应该做一个区分,我觉得这还是有区别的。可能对管制套利的容忍度比监管要稍微地更大一些。

  另外现在促进金融创新,特别是为金融创新提供一个好的市场基础,其实很多人都注意到一个突破口,关于我们在债券市场上存在的当期不对付的问题,我们股权市场发展了这么多年,应该说买者自付这种观点已经根深蒂固了,但是在债券市场上,我们发现整体上违约现象是非常少的,特别是这几年应该说少之又少。而大家其实知道,债券市场交易都是信用,而要使得信用能够得到准确的评估,必须有一些违约事件的发生才能使信用的评估,才能使定价变得非常准确。另外只有通过不断地释放这样的小的风险,我们整个的金融市场才能够变得更稳健。

  这让我想起了自然界的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在自然界当中,一些大的森林公园,特别是原始森林公园会不断有火灾发生。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相关的消防部门和林业部门就对黄石公园确定风险零容忍的政策,只要黄石公园里出现火星有会迅速扑灭。但是这样非常严格的防火措施实行16年以后,发生了历史上少有的大的火灾,导致了黄石公园有36%的森林都被烧毁了。其实后来这些林业学家和一些消防的专家看到跟我们在金融体系一样的一个现象,其实让一些小的火灾发生事实上有助于减少大的森林火灾的危害性。所以我觉得要让市场在整个的金融资源配置当中发挥一个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能还要学会正确地对待违约风险,当然在实际的实施当中,可以从一些风险比较小的产品和机构创新,另外在金融创新下还要注意对消费者的保护。

  所以总体上来讲我们希望通过金融创新使得我们的金融服务能够更丰富,我们的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也能够更加有效,我们的整个市场竞争是有序的,而不是无序的,同时我们整个的金融体系伴随着效率的提高,内在稳定性也在不断地提升,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方3“不要”回击日:勿再就识别区挑衅
  • 体育英超-曼联遭绝杀负 阿森纳2-0 切尔西4-3
  • 娱乐张艺谋回应移民质疑:愿让孩子做中国人
  • 财经任志强:限价式调控还会让房价暴涨
  • 科技中移动成首批4G牌照最大赢家 调查
  • 博客实拍:石家庄晴空和雾霾天对比(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报名胸口碎大石?大学生被熊女友恶作剧
  • 陶冬:2014年中国经济的看点
  • 何亚福:处罚张艺谋超生是逼富人移民
  • 张维迎:中国改革的前景和方向
  • 江濡山:卡梅隆访华 谁在给谁唱双簧
  • 赵伟:2013年全球经济低增长定局
  • 陈虎:搬掉三座大山股市才会真牛
  • 叶檀:比特币是纸币泡沫的巨大缩影
  • 姚树洁:拜登不敢叫板习近平的理由
  • 张明:外汇储备需要继续分流吗
  • 曹凤岐:英美新股发审制度是怎么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