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1月29日下午消息 世界银行[微博]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今日表示,中国可利用与发动国家的技术差距作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来源,这样的技术差距能让中国经济还有20年、平均每年8%的增长潜力。他同时称,中国的资本帐开放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最终能落实,但难以估计落实时间。
林毅夫今日在香港出席中国并购年会时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在过去的35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发展的表现是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从1978年到2012年,在连续34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达到了9.8%,经济规模增加了24倍,从1978年世界最贫穷国家之一到2012年人居收入达到6100美元,成为中等偏上的经济体。
他指出,由于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因此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对经济发展格外重要。发展中国家如果懂得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作为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来源,经济增长速度可以是发达国家的2至3倍,此前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便是最好的例子。他预计,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能让中国还有20年、平均每年8%的经济增长潜力。
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连续13个季度节节下滑,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长时间的经济下滑。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仅有7%,有不少人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下滑,体制和机制问题将不断暴露出来。机制问题不解决中国便会崩溃,因此中国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
林毅夫认为这样的看法过于悲观。他表示,虽然中国确实有不少体制问题,但此前经济增长的持续下滑,根本原因却并不在此。他指出,在2010年到2012年的这段时间里,其他和中国处于同一阶段的新兴经济体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并且下滑的速度比中国还要快,下滑幅度比中国还要大。因此中国经济的下滑并不是因为体制问题,而是国家经济周期波动所产生的后果。
他表示,08年的金融危机使欧盟、美国、日本等占全球经济总量50%的发达经济体大受影响,直到目前还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仍然很高,经济增长率比他们此前的经济增长速度要低得多,因此影响了中国外贸出口的增幅。由于出口是中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自然会下滑。
谈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建议,林毅夫称,由于经济下滑是由国际周期因素造成,中国可以启动一些反周期的措施,包括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环境的改良等。这些项目都是投资回报率高,且社会效益很大的项目。
林毅夫在论坛后还表示,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资本帐开放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最终目标,但目前难以评估落实的时间表。他指出,开放步伐要取决于中国和全球的经济情况,但三中全会曾表明到2020年会落实政策,相信到时是其中一个合适的时机。他还称,放宽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对市场有利,但也要考虑放宽后对经济增长和外贸表现的影响。(翁晓莹 发自香港)
以下为演讲实录:
林毅夫:尊敬的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并购业务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新生事物,我今天很高兴作为研究中国改革发展的学者跟各位谈谈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些想法。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过去35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发展的表现是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从1978年到2012年,连续34年的时间,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是9.8%,中国的经济规模增加了24倍。1978年的时候,中国人均收入比当时世界最贫穷的非洲还不如,到了2012年变成人均收入达到6100美元,成为中等偏上的经济体。同时,也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国,第一大的出口国。
更重要的的是,中国在未来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还有可能保持每年8%的增长,我之所以有这个信心是因为经济增加、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最主要的动力机制是劳动生产力的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依靠的是技术的不断创新、产业的不断升级,可以把劳动力资源从附加价值比较低的产业转移到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业,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要维持长期经济增长必须依靠的机制。
对于发达国家我们知道,现在的技术、现在的产业都已经在全世界技术产业的前沿,他要技术创新迫使产业升级,只能靠自己发明,在世界上有15年、20年的垄断地位,可以有很高的利润,我们知道八年的投入非常大。失败的概率非常高。发达国家依靠发明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从19世纪、20世纪以来,实际的表现就是每年2%、3%的增长。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样是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不过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在世界的技术链、产业链的内部做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因此有很多前车之鉴。
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可以学习,因此,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懂得利用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作为他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来源,他创新的成本和风险会比发达国家多,创新的速度、产业升级的速度可以比发达国家高得多。从今年来看,一个发展中经济体,如果懂得利用这个差距,它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两倍、三倍于发达国家。也就是可以维持8%、9%、10%的增长。其实,中国从1978年以后,能够维持三十多年,平均每年9.8%的增长,靠的一个动力机制就是利用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虽然在过去三十多年,已经利用这个差距维持了34年的高速增长,但是如果我们判断未来的增长可能,不在于已经过去已经用了多少,而在于现在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有多大。衡量一个国家的技术、产业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我觉得有一个非常好的指标就是人均的收入水平。因为人均的收入水平代表一个国家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而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表现的就是这个国家的技术水平,这个国家的产业水平。
在研究长期经济发展,我能找到最新的,可以作为跨国比较和历史比较的事迹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去世之前公布2008年的数据,2008年中国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的人均收入水平是美国的21%。这21%相当于日本在1951年和美国比较的水平。1967年新加坡和美国比较的水平。1975年台湾和美国比较的水平,1977年韩国和美国比较的水平。日本、新加坡、台湾、韩国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少数几个懂得利用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加速他们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而取得高速增长的经济体。
新加坡利用技术差距维持了20年的增长,每年8.6%的增长,台湾利用这个技术差距维持了20年,每年8.3%的增长;韩国利用这个技术差距,维持了20年,每年7.6%的增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所运用的方式是一样的,技术和产业差距可以让日本、新加坡、台湾、韩国维持20年,每年7.6%到9.2%的增长,这个差距应该让中国还有20年,平均每年8%增长的潜力。
对这个看法,我想是客观分析来的。去年我从世界银行任期回来以后,中国从2008年开始还有20年,每年8%增长潜力的时候,很多人说我太乐观了。为什么人家认为我太乐观了?原因在于有太多人太悲观了,因为我知道这几年,有不少观点认为中国有很多体制机制的问题,体制、机制的问题不解决中国会崩溃。不管是前苏联、中东还是其他国家,去解决他们体制机制问题的时候同样是引起问题。很多人认为中国崩溃是不可避免的,体制机制的问题在中国切实存在,他们的说法是,过去因为中国经济增长非常快,然后就把那些体制、机制的问题掩盖掉了,但是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节节下滑,连续13个季度的增长速度下滑,这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出现过这么长时间的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
到今年第二季度的时候,增长速度只剩下7%。他们认为因为经济增长下滑,原来的体制机制问题就暴露出来的,所以中国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作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学者,在中国经济当中从事商业、工业企业、外贸的企业家了解到,中国确实有不少体制机制的问题,但是我个人认为,从2010年第一季度以后的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根本的原因不在于中国的体制机制,根本的原因是在国家经济周期波动所产生的后果。因为2010年到2012年这段时间,其他和中国处于同一阶段的新兴经济体,他们面临同样的问题。而且他们下滑的幅度比中国下滑的幅度还要深、还要重。
2011年的增长速度是2.7%,2012年的增长速度是1.9%,我们知道中国2010年增长速度是10.4%,2011年是9.3%,2012年是7.8%。类型是一样的,但是它的深度比中国严重很多。巴西是这样,印度同样,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10.5%,2011年是6.3%,2012年只剩下2.2%。中国2010年是10.4%,2011年是9.3%,2012年是7.8,虽然类型相同,不能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存在很多体制机制问题,造成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连带着把巴西、印度,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都往下拉,而且拉得幅度比中国还大,我想这个道理不成立。为什么在这么长时间里,那么多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都下滑呢?我想大家知道,2008年的时候,出现了从19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到目前为止还占世界经济总量50%的这些发达经济体,包括欧盟、美国、日本,还没有走出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
他们的失业率还是非常高,他们的经济增长率比他们长期的经济增长率还低得多,这种情况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出口是中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它的外贸出口的增幅就降低了。2008年的时候,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候,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启动国内的投资、国内的需求。到2010年、2012年以后,这些刺激计划经过三年、四年甚至五年,大部分已经结束了,或是接近尾声了。如果没有新的投资项目进去的话,经济增长速度肯定会下滑。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外贸、投资,增加速度都在下滑,整个经济增长速度当然也会下滑。
所以,从2010年的第一个季度开始的13个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实际上是国际周期因素造成的。既然是国际周期因素造成的,只要我们启动一些反周期的措施,经济增长应该可以止跌回升。中国采取反周期的措施上,实际上还有很多空间。因为作为中等收入国家,产业还可以不断的升级。作为中等收入国家,基础设施还有改善的空间,环境也有需要很多投资来改良的。这些项目应该都是投资回报率很高,社会效益很大的项目。
而中国,财政状态和世界其他国家比较起来好得多,2012年政府积累的国债余额只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4.9%,当然在座会说,地方政府透过地方投资平台也借了不少钱搞不少基础设施,地方投资平台的负债数量上是相当大的,有不同的估计政府公布说,地方投资平台的负债是10万亿,占国内生产总值是19.2%。如果把14.9%加19.2%,中国的政府只有国内生产总值的34%,当然有人会说这个估计太低了,可能高达17万亿,17万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32.7%,32.7%加14.9%也不过是国内生产总值的47%,发达国家普遍超过百分之百,就是其他表现比较好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在百分之百左右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中国即使最差的估计也不过是47%。而且在其他国家政府的负债就是负债,中国地方投资平台的负债实际上投资是有资产的。在这种状况下,我相信中国可以轻易的用一些反周期的刺激来维持经济增长运行的目标,实际上这个情形在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的速度下滑到7.5%的时候,中央启动了一些铁路的投资项目,安居工程的项目,今年第三季度,增长速度就回升到7.7%。
从这样的分析,我相信在今年、明年、未来几年,不管外面的局势怎么样,中国应该有能力维持在7.5%到8%之间的增长。如果要把7%到8%的增长,同时去利用我前面讲的后发优势,给中国增长的空间,有必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解决一些体制机制的问题。这样我们的经济增长才会更有活力,才会更和谐,更可持续中国在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的是政府的干预过多,表现的是民营经济和国有基础不能得到同等的待遇。
不过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一向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随着经济的发展,主要矛盾是什么?顶层设计加上地方的经济性来克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瓶颈。刚刚闭幕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第一次明确的讲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要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要把干预、扭曲消除掉。
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两个是平等的。也谈到公有制经济的财产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财产同样是不可侵犯的。我想在这样的改革方向和政策措施下,我相信在未来,中国各种所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它的积极性都会被调动起来,挖掘我前面讲的经济二十年8%增长的潜力。如果这个潜力能够发挥,我相信去年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中国经济两个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我们一般知道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是7.2%,2010年增长速度是9.3%,2012年增长速度是7.8%,这样算下来,2013年到2020年每年的增长速度只要6.8%。因为还有另外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中国现在人口增长速度将近0.5%,只要中国从2013年到2020年维持每年7.3%的增长速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的时候就会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2010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均收入是4400美元,翻一番是8800美元,我相信人民币还在升值轨道。加上人民币的升值中国的人均收入很有可能达到12700美元,12700美元是一个门槛,过了这个门槛,按照联合国[微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世界银行的统计,就是一个高收入国家。
如果2020年达不到我相信是2021年,2021年达不到我相信是2022年,中国会由中等收入国家变成高收入国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有180多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经济体从低收入变成中等收入,变成高收入。一个是韩国,一个是台湾。2020年的时候中国会变成第三个经济体,从低收入变成中等收入,变成高收入。2020年来的时候,中国很可能会变成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这当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很重要的里程碑。
如果这个梦想能够实现,我相信我们并购行业也会同样取得长足的发展,并购业务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新生事物,1984年出现一个并购的案例,这几年,发展得很快。2011年,整个海外并购总额达到669亿美元。这是发展非常快的速度,目前我们知道国际上每年的并购业务,大约在2万亿到3万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并购占世界并购总额不过就2%、3%。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到海外取得资源是必然的。中国是一个经济要快速发展,必须技术、产业不断升级,到海外去买技术、买新的产业产品也是必然的。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要进入到国际市场,海外并购进入市场也是必然的。
从这种角度来看,我相信的海外并购会是中国推动经济发展很重要的依赖力量,而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会给我们海外并购带来无限的空间。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共享力量,实现自己的梦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