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报告(2)

2013年11月27日 22:25  新浪财经 微博

  从专业背景看,经济类专业的企业家由1994年的5.4%上升到2013年的31.4%,管理类专业的企业家由1994年的15.4%上升到2013年的48.5%,而理工类专业的企业家由1994年的38.1%下降到2013年的23.9%,改变了原来理工科背景比重高的情况(见表1)。

  从任职方式看,由“主管部门任命”的企业家从1993年的85.8%下降到2013年的11.1%,由“董事会任命”的企业家从1993年的3.8%上升到2013年的38.4%。此外,2013年有44.7%的企业家是“自己创业”,比2000年提高了28.6个百分点(见表1)。

  [1] 自1993年以来,调查工作得到以下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在此一并感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原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原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管部、原国家计委国民经济综合司、财政部综合与改革司、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经贸政策和发展司、原劳动部劳动关系与监察司、原人事部流动调配司、原国有资产管理局企业司、原化学工业部政策法规司、原冶金工业部办公厅、原机械工业部政策法规体改司、原国内贸易部行业管理一司、原轻工总会集体经济部、原化学工业部计划司、原冶金工业部政策研究室、原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办公室、原国家电力公司政策与法律事务局、原国家经贸委培训司、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综合司、财政部财产评估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规划发展司、原国家轻工业局企事业改革司、原国家机械局规划发展司、原国家国内贸易局行业规划与法规司、原国家冶金局政策研究室、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原国家冶金工业局规划发展司、原国家电力公司战略研究与规划部、原交通部体改法规司、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行业事务部、中国商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策法规司、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传教育中心等。

  [2]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于每年8月初发放调查问卷,当年11月发布《企业家对宏观形势及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问题与建议调查报告》,并于次年4月发布《企业家成长专题调查报告》。

  [3] 本调查在首次随机抽样的基础上,此后每年均采用固定样本追踪调查方式开展调查,同时每年根据固定样本中企业自然消亡的情况对样本进行随机轮换。

表1  1993~2013年调查中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年份 文化程度 所学专业 就职方式
大专及

以下

本科及

以上

经济 管理 理工

农医

主管部门任命 董事会任命 自己

创业

其他就职方式
1993年 66.1 33.9 85.8 3.8 10.4
1994年 63.1 36.9 5.4 15.4 38.1 75.3 11.1 13.6
1995年 57.3 42.7 6.8 21.7 48.8
1996年 58.2 41.8 8.4 26.7 49.8
1997年 59.3 40.7 6.4 39.8 42.5 75.1 17.4 7.5
1998年 58.4 41.6 9.0 31.0 32.6 48.3 40.3 11.4
1999年 55.4 44.6 7.7 37.4 31.4 43.4 36.8 19.8
2000年 59.1 40.9 24.1 38.2 23.4 56.4 16.1 27.5
2001年 58.7 41.3 33.0 44.6 28.4 49.2 19.6 31.2
2002年 59.4 40.6 32.9 50.0 26.6 45.8 24.5 29.7
2003年 51.5 48.5 35.2 47.0 28.3 38.3 38.6 15.7 7.4
2004年 55.6 44.4 36.4 49.7 26.3 32.9 39.2 20.9 7.0
2005年 56.2 43.8 34.0 48.2 24.7 25.7 40.5 26.3 7.5
2006年 55.8 44.2 31.3 48.7 24.5 19.9 41.6 31.3 7.2
2007年 56.9 43.1 32.5 47.6 23.7 18.0 42.9 31.5 7.6
2008年 58.8 41.2 33.2 48.5 24.9 14.5 44.7 34.2 6.6
2009年 57.5 42.5 32.7 49.6 25.7 14.3 41.3 38.6 5.8
2010年 56.4 43.6 33.2 48.9 25.1 12.7 44.6 36.9 5.8
2011年 58.9 41.1 33.6 47.6 26.0 11.3 39.2 43.2 6.3
2012年 57.3 42.7 31.3 47.6 24.0 10.0 36.7 46.6 6.7
2013年 54.8 45.2 31.4 48.5 23.9 11.1 38.4 44.7 5.8

  注:1、由于存在跨专业情况,因此所学专业比例合计大于100%。

  2、“—”表示该年度没有涉及此项调查内容。下同。

  总之,调查表明,20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家的文化程度明显提高,经济与管理类专业背景的人数显著增加,职业身份获取方式的市场化趋势更加明显。这一系列的变化,与企业家队伍的职业化密切相关。

  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属于“国家干部”,缺乏企业家的角色意识,也缺乏现代管理知识及专业管理技能。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时代呼唤企业家队伍的产生,相应地,企业家群体成长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明确职业化取向,提升个人的管理知识和专业管理能力。1993到1998年的多次调查,都将企业家的角色意识、职业化追求、素质能力与培训情况作为调查的重点之一。

  追踪调查表明,企业家对于“走职业化道路”的认同程度不断提高。1995年的调查中,认为有必要走职业化道路的企业家占81.3%,明显高于1994年的60%(见图1)。相应地,1996年的调查中,33.6%的企业家认为“职业企业家培训和教育体系的建立” 是企业家职业化最需要做的配套工作之一(见图2),而具备“现代管理知识”(32.4%)、“公关能力”(32.3%)和“领导能力”(24.6%)被当作职业化最需要提高的素质(见图3)。在1997年的调查中,认为自己对现代经营管理知识掌握“很多”或“较多”的企业家占47.1%,掌握“一般”的占49.4%,掌握“较少”或“很少”的仅占3.5%(见图4)。调查表明,企业家群体对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知识、提高职业技能非常重视。

图1 对企业家职业化的认同(%)图1 对企业家职业化的认同(%)
图2 实行企业家职业化最需要做的配套工作(%)(1995年)图2 实行企业家职业化最需要做的配套工作(%)(1995年)
图3 适应企业家职业化需要提高的素质(%)(1995年)图3 适应企业家职业化需要提高的素质(%)(1995年)

图4 对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1997年)图4 对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1997年)

  1996年的调查,对企业家认为自己最需要加强的能力与素质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考察。调查结果表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家普遍认识到,决策能力(47.7%)、管理技能(41.4%)、市场经验(41%)、用人能力(38.8%)、技术预见力(31.9%)、创新能力(23.3%)等方面非常重要,是构成企业家市场经营能力的核心要素,也是企业家最需要加强的素质(见图5)。


图5 企业家最需要加强的素质(%)(1996年)图5 企业家最需要加强的素质(%)(1996年)

  在1997年、2002年、2009年的调查中,都涉及了企业家对自己各方面技能的评价。当问及“作为企业经营者,您认为自己最强和最弱的三项能力是什么”时,调查结果显示,在“弱项能力”中,企业家选择比重较高的“公关能力”(61.4%~65.6%)、“市场营销能力”(32.4%~40%)和“表达能力”(31.3%~35.5%)与企业的市场开拓和客户沟通关系密切,而“强项能力”中,企业家选择比重较高的“决策能力”(60.5%~79.6%)、“组织协调能力”(54.1%~61.6%)与企业的内部管理关系更密切,这反映了我国企业家能力结构的一些特征:内部管理能力强,对外开拓能力弱。在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国际化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下,企业家的对外开拓能力有待加强(见表2)。

表2  企业家认为自己最强/最弱的能力(%)

  最强的能力   最弱的能力
  2009年 2002年 1997年   2009年 2002年 1997年
市场营销能力 29.4 25.5 22.9 市场营销能力 40.0 32.4 34.5
组织协调能力 54.1 61.6 54.9 组织协调能力 11.7 6.7 10.8
决策能力 60.5 61.7 79.6 决策能力 7.0 4.5 2.7
预见能力 35.3 29.5 31.5 预见能力 34.2 25.7 20.5
公关能力 12.4 8.9 10.4 公关能力 65.6 61.2 61.4
创新能力 26.8 33.0 23.9 创新能力 35.9 28.9 31.3
知人善任能力 32.6 31.8 40.2 知人善任能力 17.8 18.1 15.3
表达能力 9.9 11.9 15.0 表达能力 35.5 31.4 31.3
学习能力 35.0 19.8 13.8 学习能力 19.3 22.4 20.7

  另外,调查表明,提升决策能力是企业家面临的一项长期的挑战。一方面企业家认为“决策能力”是自己最强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影响企业决策的因素越来越多,企业科学决策的难度也在加大,这对企业家的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家决策能力的提升任重道远。2002年和201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企业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企业家选择“决策失误”的比重一直排在所有8个选项的第一位,并且2013年的调查结果比2002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见表3)。

表3  企业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2013年 2002年
决策失误 64.5 59.1
用人不当 49.2 52.0
经济问题 26.4 33.5
独断专行 21.1 21.5
生活腐败 14.0 11.3
弄虚作假 11.1 10.6
政治问题 2.9 1.1
其他 0.5 0.5

  (二)企业学习能力的提升

  要带领企业不断成长,企业家群体不仅需要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与能力,而且需要提升管理团队和整个组织的素质与能力。因此,企业家调查系统十分关注企业家群体能否超越个人能力,重视团队能力的建设,重视企业层面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2005年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学习及其对企业创新成效和竞争优势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重视学习,大部分企业家认为其个人学习能力处于中上水平。其中反思能力(5.69,7分制)、发明能力(5.63)、获取知识能力(5.61)、选择能力(5.57)、执行能力(5.55)、推广能力(5.54)、发现能力(5.50)等比较强,评分在5.5分及以上,而传递知识能力(5.19)和知识管理能力(4.59)相对较弱(见表4)。

表4  企业家个人学习能力情况(%)(2005年)

  非常弱 较弱 一般 较强 非常强 平均值
发现能力   0.1 2.5 18.7 43.5 31.5 3.7 5.50
发明能力   0.2 1.9 18.9 31.5 40.6 6.9 5.63
选择能力   0.2 2.5 18.3 41.2 33.4 4.4 5.57
执行能力   0.2 2.8 17.1 37.4 36.7 5.8 5.55
推广能力   0.0 1.5 19.2 40.3 35.1 3.9 5.54
反思能力 0.0 0.2 1.3 14.8 33.9 42.6 7.2 5.69
获取知识能力 0.0 0.1 2.2 17.5 36.4 38.2 5.6 5.61
传递知识能力 0.1 0.9 7.8 29.2 37.1 21.6 3.3 5.19
知识管理能力 1.2 5.8 19.1 32.5 25.9 13.5 2.0 4.59
综合学习能力

1.0 22.5 56.6 19.5 0.4 5.48

  注:① 综合学习能力是九个学习分能力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的。② 各学习能力得分为1~7之间,具体为:1分表示“非常弱”,

  7分表示“非常强”。③ 空白处表示答题者未选择此项,0.0表示答题者选择了此项,但百分比小于0.05。下同。

  2005年的调查还发现,在企业家看来,企业整体的组织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执行能力(5.34)、反思能力(5.33)、推广能力(5.30)、选择能力(5.29)、发明能力(5.19)、发现能力(5.18)、获取知识能力(5.15)相对较强,而知识管理能力(4.71)和传递知识能力(4.47)相对较弱(见表5)。

上一页123下一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李某某涉轮奸案终审仍判10年
  • 体育15分钟5球!足协杯恒大6-3国安进决赛
  • 娱乐王力宏曝光女友:27岁学生 爸妈喜欢
  • 财经人社部:2012年3.09名职工养1退休职工
  • 科技360诉腾讯庭审综述:多疑点引激辩
  • 博客青岛博主:爆炸事故中失去老婆和胎儿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两成大学生恋爱为满足生理 99万人国考
  • 曹彤:突破人民币国际化的瓶颈期
  • 钱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刻不容缓
  • 安邦智库:中国经济去杠杆注定漫长
  • 张明:企业走出国门为什么这么难
  • 周彦武:房地产调控会越来越严厉
  • 叶檀:价改为何每次都是涨价
  • 张化桥:股市中人都是拉拉队员
  • 孙大午:中国经济重心应向乡镇转移
  • 郑风田:如何让农民财产成为下蛋鸡
  • 宋文洲:把伤人的油老虎关进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