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13(第十一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15日-16日在北京召开。图为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营报》社长金碚表示,工业化的道路中国还远没有走完,中国的工业还远远不够强大,很多产业、工业,特别是工业的技术,在很多方面还和发达国家有几十年的差距。
金碚: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这个分论坛是讨论工业的问题。或者是说讨论制造业的问题。在这个时候讨论制造业的问题,中国大多数人脑子里面一定会显现一个图景,就是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很多地方的环境的污染。特别是现在说的比较多的比如说北京,其实也不仅是北京,很多地方都发生了“雾霾”的天气,而这 些东西很显然是和工业的发展是有关的。所以,现在一个想法是说到下一个阶段,我们是不是可以更少的来发展工业,更少的来发展制造业,更多的来发展其他的产 业,比如说服务业,这个想法有它的合理性。但是,有两个问题请大家注意,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工业,或者说什么是制造业?我把它叫做工具理性主义的角度来考 虑制造业,我们就可以想,制造业是什么呢?制造业就是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产品,然后销售之后获得利润。而且如果是大家生产的工业品,我们就要进行竞争,就是 我们竞争力的年会,怎么竞争呢?就用尽可能低的成本来进行制造,然后进行产品的销售。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呢?确实会产生我刚刚讲的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就想,这个难道就是工业的本性吗?其实我们想一想,工业的本性是什么?人类刚开始进行生产活动的时候,他从事着所谓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是什么呢?主要是农业、渔业、畜牧业、狩猎等等。第一产业的基本特征是在地球上寻找那些,或者攫取那些对人类直接可以享用的东西,这叫第一产业。
那什么叫第二产业呢?第二产业就是在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物质,有很多物质对人类本来是没有用的,我们人类要通过某种加工制造的方式,把地球上原来没有用的 东西转化为对人类有用的东西,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就叫做第二产业,或者叫做工业,工业的主体是制造业。所以,我们不要忘记工业的本性是把地球上有用的东西变 成没有用的东西,是把地球上原来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改造为人类可以到达和居住的地方,这叫第二产业。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间,如果你没有深刻的理解到这个工业的本质,你就会想,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间,当你把一些物质转变为有用的东西的时候,你可能会产生另外 一些对人类没有用的东西,甚至是对人类有害的东西。如果这个过程是这么一个过程,那么,确确实实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间就会导致产生很多破坏环境的这样的一 些物质。当工业技术不发达的时候,特别是在工业化的初期,为了获得工业的竞争能力,确确实实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就讲,它是背离了工业的本性,这 是讲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是不是理解工业的本性。
第二、我们如果假定说我们可以不发展工业,我们去发展工业以外的东西为主来实现我们经济的发展和满足人类的需要,能不能做到呢?比如说我们要发展农业,我 们说工业污染,农业不污染吗?但是,现在的农业如果离开了工业的手段,如果离开了制造业这个手段,农业能够发展吗?很多地方就想,我可以不发展工业,然后 我去发展服务业。但是,我们可以想像,除非你是非常传统的服务业,除了非常传统的服务业之外,绝大多数的现代服务业它都依赖于工业给它创造的设备、工具,以及它的服务的对象。所以,我们现在就站在这么一个路口上,工业如果我们技术不发达,或者说我们工业发展的理念不对,我们寻求工业竞争力的方式不对。那么,确确实实在工业的发展的过程中间就会产生我刚刚讲到的那些现象。
所以,我们注意到三中全会的决定,把原来我们讲的四位一体再加上了一个生态文明,除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还要加上生态文明,也就是在我们现在仍 然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间,当我们无论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无法离开工业对它进行的支持,支撑,特别是涉及到的国家安全问题,中国现在的工业还远远不足以为我们国家的安全提供物质基础,最后我们还是要发展。但是,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间,我们要做到保护环境,这是新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那怎么样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呢?从三中全会的文件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是希望通过一种公平竞争的方式来使我们的制造业能够得到发展,而这种公平竞争的方式能够促使工业更加绿色的发展。中午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跟福耀玻璃的老总曹德旺在一块吃饭的时候他说到一个问题。他说我们上午经常讨论到说大家认为国有企业和 民营企业竞争的时候是民营企业吃亏了,是不公平竞争,他说其实也有另一面,就是在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竞争中间,国有企业反而处于不利的地位?我说为什么呢?他其中讲到一个原因就是环境保护,他说很多企业,如果国家、政府没有很好的对市场进行监管,你任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间导致更大的污染的话,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不是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的不公平竞争,也可能是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的不公平竞争,他说很可能会产生一个劣币驱逐良币,就是破坏环境的那些企业反而表现出有竞争力,最后把保护环境,能够达到环境标准的企业反而在竞争当中失力。也就是如果把工业引导到一个更加绿色,更加回归工业本性的发展道路说,我们需要一种公平的竞争,我们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的标准的这样一种要求。不能说有的企业达到了环境保护的标准,另外一些企业就可以听任它,不遵守环境保护的标准。
甚至说中国还有这样的情况,前两天我跟一个做环保产业的企业家在讨论这个问题,他就告诉我说,在我们国家不同的地方发展环保产业它的情况也是不同的,它说 我在有的地方发展环保产业可以盈利,有的地方我发展环保产业无法盈利,他其中讲到一个经营的环境的问题。那么,同时也讲到有些地区它即使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间装了环保的设备,但是环保的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间是需要话费成本的。所以,他说有一些地区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他把环保的设备在装的时候,因为国家有补贴的政策,他说很好,我装了,装了以后,但是大部分情况他不开,只有等领导来的时候,那么它开了以后给领导看,所以,他说我们那个地方,领导没来的时候烟囱里面就冒黑烟,领导来的时候,政府就通知这些企业,你们把环保的设备都开上,那个时候才开始冒白烟。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就是说我们企业在一个不公平的条件下,有人遵守规则,有人不遵守规则的条件下,如果进行竞争的话,确确实实就很可能出现劣弊驱逐良弊。
所以,我们回归到我们思考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的决定上面,其中就讲到政府和企业的关系问题。所以,一方面我们就说,政府不要过多的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决策,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的因素,要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这个公报也强调政府要发挥市场监管的作用。而全中国是一个这么大的国家,如果使各个地区的政府都能够比较公平的、一视同仁的、严格的进行市场的监管,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要进行政府体制深刻的改革,而不仅仅是说你仅仅是下放了审批权,取消了审批权等等就可以的。如果政府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你要是监管缺位,我们的工业的发展仍然不能够走到一个正常的道路上去,也许会走到一个违背工业本性的这样一种道路。
那么,从我们人类200多年来看,由于工业化的过程确实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福利。在工业化之前,当然,工业化过程也造成了污染等等这些因素。但是,从大的 趋势来看,工业化之前人类的寿命预期大概只有30多岁,有的国家还不到30岁。英国在工业化初期的时候,人均寿命预期也只有三十五六岁。但是,经过了工业 化的过程,它使更多的物质从无用变成有用,更多的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从人类不能够到达,到人类能够到达而且能够居住,所以,它的表现就是人均的寿命预期大概工业化之后都能够提高到60岁,70岁以上,这是工业化导致的成就。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个工业化的过程中间不能给它一个很好的环境标准的这样一个一 视同仁的规则,在这个规则下让大家公平竞争,会导致我们前面讲到的那些问题。所以,我说工业的发展要进入一个新的体制和新的机制之下。我们从事工业的企业一定要想到工业的本性到底是什么?人类为什么要搞工业。
所以,我们就想在新的历史的条件下,使得我们的工业更加的绿色,使我们通过技术进步的方式使得我们的工业生产的过程中间,极大的,最大限度的使我们的物 质,有害的物质,没有用的物质,更多的变成有用的物质。当然,这个过程是没有止境的,人类在生产的过程中间这是没有止境的,也许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进行环保产业的发展,比如对水污染的治理,对垃圾的处理,我们又产生新的一种工业的技术进行水的处理,垃圾的处理,又使得一些物质变成了有用的物质,但是这个过程中间又会产生二次污染,这个产业本身又可能会产生新的污染的现象。所以,我们要考虑产生这个污染之后又要怎么样的解决。所以,我们想工业的精神是革命的,是进取的,而且是永无止境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经常讲中国要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那么,无论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 产业,它要进行创新,它都要依赖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这个是美国奥巴马政府为什么要提出重振制造业,或者再工业化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当然,他提出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又考虑到贸易赤字,有考虑到就业等等的问题,但是它更深层的考虑是说如果一个国家放弃了制造业,美国如果放弃了制造业,美国就会丧失技术创新领导者的地位。因为现在大多数技术创新的产业载体都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所以,中国在现在这个条件下,并不是说我们的工业和制造业发展已经到了尽 头,已经是投资什么什么就产能过剩,不是,这只是工业发展跨越的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在生活的过程中间,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而且我们就是现有的制造业,现有的工业,我今天上午也讲了,绝大部分的产业制高点也不在中国。生产中技术水平最高,最精致,最环保,最绿色的这样一些工业品在中国还不是很多,所以我们搞制造业的企业家们对于发展中国的制造业还肩负着非常 重大的历史的重任,而且中国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间要解决的社会、经济,以及国家安全方面的问题还很多很多,而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 工业发展作为它的技术手段。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尽管我们的工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确确实实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除了我们讲的一些客观上的问题,比如说成本的上升,资源的枯竭等等,除了这个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把它叫做社会心理上的问题,就是对于搞工业,搞实业,它很困难,它不想搞其他产业那样在短时期内,三五年内,甚至两三年内就可以赚很多的钱,特别是如果要进行技术创新,你要长期持续执着的努力才可以获得商业上的成就。在这个情况下,很多的企业放弃了做制造业。只是看到这个产业里面,在我进入的时候已经产能过剩了,我已经没有空间了。但是,这使得我们中国制造业很多技术的制高点都没有攻克下来,哪怕是我们一些工业品本身已经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你把它的零部件,把它的控制系统拿出来分析一下,绝大部分我们还得依赖于国外的发达国家,这样 的一个现状是不符合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大国这样的要求的,也是不符合中国这样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问题的这样一个发展的前提条件的。
那些问题我们靠什么来解决?我们过去讲我们的安全是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防卫性的国防,现在我们的国家利益不仅仅在960万平方公里,我们的国家利 益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我们的能力有吗?我们的工业能力有吗?能够维护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的安全,我们企业要走向世界,这里面也有公民的安 全问题,企业的安全问题,过去这些问题没有,所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这些问题都会成为国家的安全问题。那么,我们自己的工业技术,工业能力能不能够为维 护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安全提供物质基础?如果我们的年轻人,我们的教育,有一次我跟德国人讨论,德国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制造业,中国制造业尽管规模很大, 但是跟国际上有明显的差距。我们来分析两个国家的教育,在中国我刚才讲民族心理的支持下,我们的教育基本上就是起了一个作用,就是把人培养的离开生产线, 德国的教育体系是把更多的人培养着走上生产第一线,当一个技工,当一个工程师对德国人来讲,对一个德国家庭来讲他们感觉到很自豪。而我们中国的家庭只要是 有条件的家庭都尽可能的把孩子培养的离开实体经济,离开生产第一线。那么,在这两种不同的民族心理的制度下,你就可以想象,中国的工业品在未来能不能够做 到像德国制造的产品那么精致,那么高端。
所以,我讲发展制造业不仅仅是制造业这个行业本身自己的问题,它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只有全社会牢牢的坚定了发展实体经济的这样一个信念,我们全国人民在努力,我们才有可能使中国走上一个所谓新工业革命的这样一个阶段,才有可能使得我们国家真正成为一个工业的强国,而不仅仅是一个规模上的生产的大国。这就是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一个关于新工业革命的一个想法。总的一个想法就是说,我们的工业在35年来,改革开放以来,确实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功不可没,使中国成为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积累了全世界最多的官方外汇。但是,工业化的道路中国还远没有走完,中国的工业还远远不够强大,我们很多产业、工业,特别是工业的技术,在很多方面还和发达国家有几十年的差距,甚至有的差距是不是几十年就能够赶上都不是我们很有底气的能够作出正面回答的,这要看长期的努力,要把中国变成一个真正的创新型国家,这样的中国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大的国家,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