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现实世界与虚拟网络联合服务消费者

2013年11月12日 11:50  新浪财经 微博
 2013年10月17日,中国服装大会第四场平行会议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会议主题为“消费变革与零售业的新趋向”。会议主持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设计系主任赵卫国先生。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王耀先生参与会议并发表观点。(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2013年10月17日,中国服装大会第四场平行会议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会议主题为“消费变革与零售业的新趋向”。会议主持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设计系主任赵卫国先生。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王耀先生参与会议并发表观点。(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2013年10月17日,中国服装大会第四场平行会议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会议主题为“消费变革与零售业的新趋向”。会议主持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设计系主任赵卫国先生。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王耀先生参与会议并发表观点,对下一个零售业的趋势发展作了精彩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耀】:这个话题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下一个零售业的趋势,应该是研究未来的经济学家谈论的。我是结合我们实践中,我们的观察和我们对中国零售业今年上半年发展情况进行了跟踪,以及对美英市场进行的调研,得出了一些未来可能中国零售业往这个方向走。

  是这样的,我们话题展开肯定与我们大的环境有关系,首先我想让各位看一下,我们大环境中是什么样。

  这张图中从曲线看,大家看的比较乱,但是从80年代一直到今年的上半年来看,这是整个我们四个曲线,一个是GDP,一个是消费,一个是投资,一个就是CPI。在这四个曲线中,整个经济发展是波段性的,我们中间有三个个底,一个是在80年代末,一个在90年代末。还有一个底是在2010年左右,这三个底形成一个规律,我们看到最上边的曲线是投资,这几年我们主要是靠投资拉动GDP,拉动我们的消费,所以最上边的曲线就是投资。

  从投资可以看出,这几年我们投资中,今年上半年我们经济运行的压力非常大,从这一点当中看出,消费是什么样,整个消费中,一季度我们是12.4%,二季度13.1%,三季度还没出来,七到八月份累计13.4%,增速是往上走的,但是增速是有所减缓的。这就是赵老师说的很多企业都感觉到压力。前八个月我们低于上一年1.3个百分点,我们去年整个消费增速也是比较低的。我们可以看到,今年我们消费增速是低于去年1.3百分点的,而且今年明显感觉到一月份开局我们压力比较大,真正起来是七八月份,我们是靠商品价格起来的。比如我们CPI和商品零售价格,七月份我们商品价格涨幅1.7%,八月份涨幅1.6%,基本上七八月份起来还是靠涨价因素带来的。

  这两个图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是统计局的数字,一个是我们统计的数字。从统计局的数字当中,从一二月份到八月份,逐步提高到百分之十三点多,但是我们大型零售业中,只有四月份是最高点,之后逐月增幅减缓,大型企业感觉到的压力比小企业感觉更大。现在是线下高于线上,农村高于城市,我们可以看到从整个农村和城市相比,无论是名义增长,还是实际增长,农村都要高于城市。大家可以这样理解,城市当中的涨价,带来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食品,我们知道九月份的CPI是3.1%,食品贡献了0.6个点,所以我们就是说食品在整个城市中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大家吃的蔬菜粮食是自给的,这样就是农村比城市发展快。我们四季度的CPI的压力会非常大,你可以看看去年整个CPI是两都高中间低,今年的CPI从三月份以后一直往上走,现在市场当中我们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来控制住CPI,所以现在CPI压力非常大。

  从大型企业经营情况来看,我们从前九个月看,几类中,食品、服装、化妆品、日用品,这几类的涨幅跟2012年相比都减少了,只有两类高,一类是黄金珠宝,大家知道黄金珠宝从年初降价以后很多中国大妈大量购买。还有一类就是汽车和家用电器,现在家用电器主要是受住房影响,今年住房起来以后带动了家用电器,这是大的经济形势。

  现在很多零售商有非常多的困惑,第一个困惑就是对于电子商务我要不要搞,我是上网还是不上网,说今年前八个月增长六七十,那我也上网,但上网干什么,怎么跟我实体店竞争,这是第一个困惑。第二个困惑就是现在消费者不来,所以大家动用任何的促销手段让消费者来,现在我们一切手段都动用了,我们消费者感觉麻木了,这是今年零售商面临的很大问题。第三个问题就是大家花一切精力做VIP,唯一认为这个有空间。第四个方面,所有人主动抢客流,不单单是网上抢客流,网下现在也抢客流,网上说腾讯、新浪、百度[微博]抢客流,网下我们也抢客流。还有就是购物卡,我们知道从去年年底开始到今年上半年,包括在中秋十一,购物卡这个政策一直没有放松。即使这样,现在很多商业还是把精力放在购物卡上,知道很多人买但是并不用,这也是一种困惑,有没有人买,怎么做。最后就是百货点未来能不能做,现在很多人多在探讨,有人说这个路不好走我就关门了。今年以来大家能见到的百货店和零售商被整合的比比皆是,像河北的超市被家乐福合并,所有这一切带来什么因素,零售商感觉到越来越难做。

  一个因素就是房租,因为房地产价格越来越高,房租价格也会越来越高,苏宁2000年房租占1.5%,现在占5%。不同程度上大中小型的房租都在提高,房租压力对零售商的压力越来越大。第二就是人工成本,零售商现在人是比较多,但是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这两个因素是刚性的,只上不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探讨零售商到底有没有出路,目前零售商不管做什么东西,是以消费为主导的,现在是消费者来选择我们,而不是我们选择消费者。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用两个曲线来看,现在的商品是什么规律,从80年代到90年代到现在,从这个曲线来看,我们在90年代末的时候,基本上商品都平衡了,下来的因素就是供过于求。

  从90年代末期开始到现在,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商品都供过于求,就是消费者不是必须需要的东西了,现在很多商品已经很多了。在这种情况下零售商怎么抓消费者,零售商抓消费者有没有空间,所以实体零售商如何跟网络竞争,怎么竞争,有人说实体零售商跟网络是对立的,我个人觉得网络和零售商并不是对立的。因为网络可以作为实体零售商的一部分,比方说它俩对象,前两天我看到淘宝公布一个报告,淘宝中70%的客户是针对商品去的,大型购物中心70%的客人是以逛为主。这是第一个不同。

  第二,我们现在实体零售商跟网络最大区别,网络是提供两类空间,而实体零售商提供的多维空间,但是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什么零售商是多维空间,我们可以看到,现实零售商中基本就那么几个趋势,第一就是增加专家人手,少做“二房东”,这个趋势已经出来了。比方上海的连卡服务,上海有几个案例是有买手的。第二大家可以看一下西单的老佛爷中可以看,很多都是自己买,服装价格明显比我们国内的价格要便宜得多,它服装价格有优势,消费者就可以进店可以买,甚至有些商品的价格比网上都便宜,它是买手买到商品以后放到店里卖,我们必须有专业的团队才能做。另外就是实现差异化经营,所有人都说我们零售商都是千店一面。比如老佛爷很多品牌是其他商场没有的,有些中国人并不知道的欧洲畅销品牌,这是老佛爷的优势。它的专业团队组织专业品牌到这个店,经过一段时间消费者一定会熟悉这个品牌。第三就是零售在不断的创新,各种各样新的模式涌现出来,今年上海出现了很多零售新模式,各位可能有听到,这对原有的模式都是很大的触动。第四个就是国内的零售商做的不够的,在中国的消费者当中对知识这块是非常渴望的,我们后面会详细说。第五个就是零售商是利用现有的技术,现代的技术来整合,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技术,来为自己的零售商服务。我们从互联网是现有实体零售商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什么零售商需要这几个部分。借用网络的一句话,网络的销售额怎么来的,就是客流、消费者乘以转化率这就是消费额。在零售商当中也有这么一个问题,我有一个进店数,如果进店数进不来,你空有转换率,也不会有销售额,所以零售商把消费者引进来了。这种趋势第一就是零售商提供一种社交平台,就是零售商通过吃喝、通过绿色活动把消费者引进来。

  比方上个礼拜美星百货在门口铺设了两条泳道,40米长,他请了一个游泳爱好者在门口游了两整天,这种公益活动拿到我们零售商的门前是非常清楚的,就是聚集人气。国外的零售商你走到哈勒斯(音),他的餐饮原来是六七个,现在增加了一倍。在美星百货当中光星巴克就有三家,这是更多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现在在美国的一些店当中,有的有乐队在现场演奏,消费者就会感觉像一个大的聚会一样,所有的人都非常兴奋,买东西的人也很高兴,一般我们用轻音乐,大家漫步看看就走了,他的音乐是让你兴奋,让你买商品,让你逛。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往社交平台转变,让消费者过来,只要你来就有成交额。中国可不可以用这种方式呢,比方某金源购物中心近三个月做了16场的社会活动,做了7场公益活动,做了4场儿童活动,3场才是主题营销活动。我们可以看到,七月份增长24%,八月份增长24%,九月份增长20%,十一黄金周增长26%。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大企业当中,九月份增长6%,八月份增长9%,从来没超过10%。对这种方式可以看到,它把整个零售商作为一个社交平台,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把消费者引过来。很多的零售商关注商品,如何关注商品以外,把消费者吸引过来,变成一个社交场所,这是目前欧美采用的方式。

  二,零售商更多的提供的是时尚艺术平台。当消费者走到里面有一种艺术的感受和享受,人们在消费的时候是一种欣赏。你走进这种店的时候不是买商品,而是感觉到艺术的氛围,所以这个店的销售额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始终这个店不缺人。我们的零售商提供给消费者的应该高于网络,应该比网络更时尚,更有艺术氛围,网络是平面的东西。网络卖商品你也卖商品,网络比价格你也比价格,结果你就死掉了。

  三,知识的平台,我们现在零售需要专业人士,很多的零售商都是地产商在做,认为我买了地以后租来了就可以做,其实不然。零售商是非常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事情由专业团队组织专业商品提供给消费者专业的知识。比方很多女同志到商场购物都有一个体验,比如化妆品中免费给你美容,这样你更多的买它的面膜,它的护肤品对吧,因为他传播给你一种知识,他告诉你怎么化妆。我们的服装都是小姐过来往那一站,怎么让消费者感觉穿上你的服装更美,我们很多服装自己搭配东西都出问题,更不用说给消费者做了。所以我们零售商是不是应该传递给消费者,你应该比消费者更专业,你应该是他们的老师。比方说英国有个(英文)店,这个店中跟我们一般传统做百货店不一样,所有的商品都是非常新奇的,它的商品告诉你你摆在哪是非常特点的商品,包括家庭摆的东西。它的商品中就是传递一种信息,就是这种生活是一种高贵的绅士风格,它这个店就面临着有品位的,年龄比较大的一些人。包括英国有一个特点,我不知道大家出去发现没发现,尤其是男人现在打毛线活,锻炼智力避免老年痴呆,所以上面卖各种各样的毛线,甚至有人教你怎么织毛衣。所以零售商不单单是卖商品,你更多的是传递一种知识,你把知识给消费者,消费者自然就变成了你的消费者。

  未来的零售商更多的要在知识中做,在国内做的比较好的大家知道宜家家具,我们零售商如何用这种方式给到消费者。我们传播一种知识,生活方式,传播一种理念,让消费者更多的了解你的商品。应该说六七十年代的人对面料非常懂,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懂,这些靠我们去传播,当你传播出去了就有销售额了。有一个瑞士牌子的户外登山服,用了特殊的保暖工艺,卖500美元。放着是不会有人买的,但是穿上试过了,自然就会想买。因为他有新的功能。这就靠营业员,企划人员和整个店面。把知识传递给顾客,他们就会去买。

  第四个方面,零售商传递的是健康,健康平台对消费者非常重要。欧美人很多喜欢逛店,他们宁肯逛店而不去跑步机跑步,因为对于身体有好处。他们的生活理念已经变成这样了,他们实体店的质量也是很好的。现在在中国,明明有的消费者知道网店的质量不如实体店,依然去网上购物,或者是去实体店试过了在去网店买。这主要是我们没有对实体店的质量进行宣传,实体店的质量如何优,如何高。中国的消费者对健康的意识没有很强,需要靠实体店去灌输。这是美国的一个超市,所有的菜是有机的,它宣传自己所有的食物是健康的,虽然比麦当劳[微博]贵,但营养肯定要高于麦当劳。周围所有的人都去买,生意很好。所以零售商传递健康,提供知识,是消费者非常关注的,是有市场的。

  第五就是新技术。八九十年代最先开始采用新技术的都是零售商,比如计算机先是给零售商使用的,为什么呢?零售商希望用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打动消费者,但今天互联网出来以后,零售商慢了半拍。要不就做网络,要不就做零售,实际上网络是零售商的一个部分。比如说打开手机,免费的wifi把它的网页就打开了,卖什么产品,什么促销,款式,它会利用一些能利用的手段为我服务。很多大的零售商,都有这种免费的wifi,链接它的系统,甚至一个小店都提供。所以未来零售商中一定是用各种技术手段,包括电子商务,为消费者服务。各种技术手段推广算电子商务。所以说网络对零售商并不是矛盾的,是应该充分为我们服务的。

  现在有一种趋势,就是回归实体店的趋势,中国奥特莱斯现在客人很多,在西方奥特莱斯当中现在人是越来越少,现在中国消费者也不去了,更多的到实体店了。因为更多人了解了正价店的质量要优于奥特莱斯店,款式要优于奥特莱斯店,尺码要多于奥特莱斯店。

  我们正价店同时注重利用专业卖手组织特色商品,营造轻松快乐的购物环境,传播各种健康的生活理念,同时促销及加强VIP服务,消费者慢慢会吸引过来,所以从未来的实体店包括百货店发展来看,未来的实体店是一种社交场所,它是让你了解最新的时尚,了解最新的商品知识,同时可以让人感到兴奋,商品质量一定是最好的,价格是合理的,这样可以展示各种各样的新的技术。未来的零售商就是能利用现实世界,虚拟网络,用这两个技术为整个的消费者服务,前提是消费者愿意走出来,关注自己的健康,追崇时尚。同时消费者又愿意接受这种理念,这种零售商就可以生存,而且可以生存的很好,同时可以成为城市的亮点。谢谢各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复旦将研究孔子和尧舜禹是否为真实人物
  • 体育策划-恒大模式能否救中国足球 高清特刊
  • 娱乐独家:冯小刚点将春晚 为杂技姐妹感辛酸
  • 财经公积金提取难演变成养老金 被指劫贫济富
  • 科技阿里“双十一”全天交易额350亿
  • 博客海南博主:台风海燕吹烂广告牌(图)
  • 读书谁贪杀谁:杀贪官最多的皇帝朱元璋
  • 教育女大学生光棍节出租自己 新浪教育盛典
  • 郭士英:大宽松的中局可能是大萧条
  • 李罗力:如何看待中国的人均GDP
  • 郎咸平:全会能否开启中国变革新纪元
  • 姚树洁:习李新政如何触及改革深水区
  • 章玉贵:经济改革4.0确立增长新逻辑
  • 安邦智库:全球央行已经转向刺激通胀
  • 江濡山:习李改革新政的十大改革理念
  • 潘英丽:如何看待人民币自由兑换
  • 沈建光:四季度货币政策或将略紧
  • 张庭宾:人民币贬值楼市泡沫必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