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挥:按需生产掌握用户为媒体转型之道

2013年11月07日 15:43  新浪财经 微博
2013年10月18日,2013中国经济媒体秋季峰会在海南三亚举行。这次峰会的主题为“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媒体机会与挑战”。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魏武挥出席峰会并发言。(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2013年10月18日,2013中国经济媒体秋季峰会在海南三亚举行。这次峰会的主题为“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媒体机会与挑战”。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魏武挥出席峰会并发言。(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13年10月18日,2013中国经济媒体秋季峰会在海南三亚举行。这次峰会的主题为“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媒体机会与挑战”。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副教授魏武挥出席峰会并发言。魏武挥表示,按需生产、掌握用户是媒体转型之道。

  以下为演讲实录:

  【魏武挥】:大家下午好,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媒介转型,我个人的研究也算一个心得,媒介转型是我们交大媒体设计学院的一个研究,我正好是主持这个研究,目前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和一些具体从事媒体行业的一些负责人进行一个访谈,到目前为止我大概已经做了有将近十四、十五个访谈,包括一些单独的媒体,比如说北京的创业家杂志,严格意义来说也是这样的杂志而已。我也访谈了一些新媒体,包括知乎,包括原来的网易副总裁来做健康媒体跟他的交流,当然也包括正在媒体里从事第一线工作的人就是我的记者和编辑。

  从第一线的记者和编辑的情况和媒体负责人的这样的想法,不知道感觉上有一些差距,不是说谁对谁错而是想法上不一定完全区分,目前为止收集的一些案例来看我们中国媒介转型大致有三种途径。第一就是富媒体文本上的,我们原来的文本主要是文字,电视是视频,音乐是音频,这个可以交融化的东西展现出来跟原来不太一样的媒体,这种富媒体文本转型很多媒体当中都在尝试。第二个就是媒体公司到数据公司,这个方面的媒体实际上传统媒体做的非常少,主要的就是所谓的互联网的媒体就是门户,门户已经把自己看成传统媒体的,网易已经成为新媒体事业部,把自己门户作为看成新的媒体。第三,就是金融发动机利用资本的力量,针对国内整个媒体公司可能没有办法做,媒体公司要求一个上市公司,因为上市公司做资本并购比较容易的,但是有些媒体如果它有一定的余钱,现在没有穷到没有钱的地方他可以做一些内部的分化和外部的投资,这个也是看到有这样的媒体再做了。总体来说就是目前中国的媒体传统媒体进行转型三道门。第一道门就是采编层可以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基本上一个部门的主管或者我们叫做媒体里面的部门主任他们决定人基本上中层的事情,很多人看中这个事情,主要我们看的是比较容易去执行,比方说我们提到了很多种这种新的富媒体的创作方式。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个是静态的信息图比较直观,一眼可以看出来谷歌[微博]2007年做了一次大的并购,这个报纸杂志上都已经有了,这个是纽约时报的文章,关于2007年到09年的失业率的状况,这个动态滤在哪里呢?我们看到这个地方四个纬度包括肤色、性别、年龄、教育深度,这个用户可以自行搭配可以看各种人群的情况,现在8.6%是针对全国美国人的互动信息图,这个互动信息图纸媒上没有办法完成的,主要是互联网。

  这个是视频的制作方式底下有一个标签,这个正好访谈到这个女性,这个女性有标签个人的网站还有账号,这个视频是访谈节目,随着访谈节目出现这个标签越来越多,这样有利于了解这个视频当中出现的人物更多的信息,这个也是所谓的富媒体的创作方式。这个是我们国内的一个杂志所做的,这个杂志不像一本杂志更像一个网站,把内容基本上变成一篇篇文章,刚才就像我做这个演讲之前,我跟一个老总聊过他们也想把文章一篇一篇文章拿出来,被不是看上去像一个杂志,我们看到这个杂志也跟过去的编造方式不太一样的的。

  我个人的看法富媒体的这种方式是不能成就媒体的,虽然很多的媒体再做。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纽约时报的“雪崩”这个项目出来的时候得到业内一片较好声,认为他带领着未来媒体的方式,甚至有人说这个纽约时报做一百个专题这个媒体就成功了,但是我们看到的商业角度来说讲成本和产出的,这个投入20到25万美金,我们看到这个纽约时报这个专题不能复制,下一回做一个复制恐怕投放一些美元,下一回做一个专题还得重新来,动态信息也好没有办法复制,每一次花费大量的钱去做。比如说美国最高机密,这个是由华盛顿邮报做的,它花多少钱这个是09年的事情,这个是见过最悬最复杂的数据新闻做法,里面包括了地图,我们看到这个里面看到了这个正在访谈2162个公司还有6941个政府和单位,这个可能还会继续往下做,我们也可以找看这个访谈结果很漂亮也很绚,但是花钱花了30万美元09年做这个专题之后,再也没有做过,这个意味着这个专题商业上失败的,如果成功会继续做的。

  四年之后我们看到被一个超级富豪保养了,所以我们觉得第一道门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可以做,如果控制成本可以做一些让客户感觉到惊艳的东西也会有助于媒体的品牌塑造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转型完全没有开始,这个就是第二道门从媒体公司到数据公司,这个数据公司包括两个部分,这个转型不是一个部门可以主导的,这个可能需要一个媒体的高层人员参与,至少是一个副总编辑。这是一个互联网圈子里面长期流行的就是认知盈余,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利还愿意写危机改革的词条,这个是我们的知识上预约所以还愿意拿出来贡献出来,这本书被很多人误解了,或者它的定位没有这么高,真正意义上非常好的一本书就是《新数字秩序的革命》,在这里推荐大家回去看看,这里讲的这本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在这个信息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世界里面周期的不是生产信息,而是找到答案。早上曾经提到了解放和文汇合并,解放文汇合并之前上海市委书记曾经文过一个问题,上海媒体如何避免成为“恒隆广场”这样的事件,这个意思就是说媒体如何改变这样的一个现在数字越来越少的命运?我听说一个回答是这样的,我听说的一个版本是解放的高层回答说,好多内容永远是有价值的这句话我觉得很有问题,什么叫做毫无内容不同的眼睛当中不一样的,不知道在座是什么样的,我个人觉得小时代其实把这个电影看完了之后三个男友谁是谁我还是没有搞清楚,我有一个学妹他觉得好看,所以不同的内容在不同人的眼睛里是不一样的,所以好内容这句话这个词没有什么意义的。再今天我们信息世界里面我们最重要的是我们想找到我们需要的内容谈不上好不好。

  比如说我今天这次到三亚来,我昨天晚上打火机被机场没收了,到酒店之后我烟瘾发作非常知道一个信息什么地方可以有一个打火机,这个信息不是好不好的问题是我非常需要。另外的一个例子就是互联网一个很久的案例,就是大数据做的,知道用户喜欢什么样的编剧、导演、演员、类型片、故事结构,然后他一口气拍了很多,一集一集拍出来给观众看,这个跟以前的美剧不一样的,大量的美剧都是一个星期拍一集,他做这个片子时候他就知道这个片子绝对没有问题因为做过数据分析。

  我们按需生产,按需生产不是一味的迎合大家,我们知道大家需要什么,各种各样的媒体有各种各样的风格,你可以用自己的风格去报道,但是你一定知道用户喜欢什么,我们今天的很多媒体都有网站,都有微信公众账号和微博,是不是可以利用数据的监控功能探测用户喜欢什么,我记得有一个人跟我说,他说中国共产党说为人民服务,你们互联网说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在他眼睛里这两句话一样的,什么叫做以用户为中心?我们首先知道用户喜欢什么,或者用户喜欢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做。第二,我们应该采用众包的方式满足用户,我们今天看到的所谓的二维媒体就是用户服务用户的,微博非常典型的例子,微博大量的账号是用户的账号,就是用户满足用户减少你的制作成本。更重要当用户满足用户的时候你可以发现一个一个人,而不是一个一个的图纸,用户的立场和态度倾向就出现了,如果做的不好的话这个用户所有人都知道,这样我们形成一个用户关系,昨天我在参加杭州的一个关于媒体的论坛时候,有人曾经问到传统媒体和所谓的新媒体有什么区别,我认为这个最重要的区别在于说所谓的新媒体是一种关系媒体是掌握用户关系的。

  用户和用户的关系,用户和媒体的关系这些关系需要数据分析来做的。第二个领域就是广告,从内容到关系到用户,接下来就是营收,我们媒体还是非常重视营收的这部分,对于一些公司主要的就是靠广告,我们看一下所谓的传统媒体对新媒体击溃,他们存在着竞争在社会层面的竞争上,我个人看法传统媒体并没有失败,我们到今天为止微博上面有人发一条什么事有一个超连接,超连如果指向一个新闻页,有一个明确出处比方说来自于华夏时报,这个就会有认为这个连接被证实过了,如果指向与一个补贴的帖子用户会认为这个信息有待证实,所以今天为止我们在用户层面上的公信力并没有大幅度下降,而且很多的网络事件我发现如果没有传统进入这个网络事件仅仅网络事件,但是传统媒体进入之后这个事件持续的时间更长甚至一个礼拜,所以传统媒体力还是有影响力,只是影响力变现能力在变差,因为互联网的媒体的广告做法更加先进一点,比如说精准广告,比如说CPC也好、CPR也好发行量上来讲感觉有点不太靠谱,这个发行量我都不确定这个读者是不是把一百个广告看到了,今天看到互联网的广告计算方式可以测量,互联网广告和搜索广告可以不断的控制自己的关键词,所以真正的传统媒体的商业失败是来自于广告模式的相对陈旧。

  所以,现在媒体经过我的一番的访谈也好或者观察研究也好,我觉得我们媒体一共有四种的转型方式,第一种是一般的媒体做不了的,就是大型新闻门户网站,这个是人民日报、新华社还有央视。城市生活门户网站有几家做的很成功,比如说上海的解放和腾讯合资一年盈利了,然后还有全媒体的中断模式基本上失败的,基本上做到今天没有成功的,这个早上水皮已经提到了,全媒体确实不太方便。

  最后一道门这个和金融的资本运作有关系,今天解放和文汇我认为合并之后这个领域会有很大的动作,因为时间关系我直接跳到这个例子浙报,浙报的资本运作方式是一根链条从天使投资传媒梦工场,然后找一些PE,浙报传媒作为上市公司进行并购,浙报理论上来说投的项目不会失败的,所谓风险投资无非就是一环一环接下去的,上市之后由投资者接盘,这样的格局它投的项目不存在失败的,所以不存在一个国有资产不能保值增值,这是浙报的模式。

  如果你可以掌握用户的数据和关系,这个时候你就形成一个信息的接受平台,这个平台上你可以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并且向他推送他需要的信息,所谓好的信息就是他需要的信息,有的媒体说如果没有稿费可能不会给我写了,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至少科技圈里面,科技的博客们大部分写稿子不会付钱的,因为流量很大了,可以帮你打出名气为什么给你钱,今天搜狐IT、网易IT已经开始拒绝给思维的专门作者给钱了,我从09年到今天我觉得这个名字已经打出去了,为什么给你钱,这个信息社会里面信息不得了没有必要给你钱,只要把你的信息推送给何时的人看本身可以达到价值了。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西省委附近爆炸案警方锁定作案车辆
  • 体育欧冠-梅西2球巴萨3-1米兰 阿森纳胜 视频
  • 娱乐刘晓庆:隐婚1年才公开 曾拒收老公1千万
  • 财经媒体称央企员工平均年薪11万是私企3.8倍
  • 科技十大智能手表:苹果iWatch最令人期待
  • 博客黄文炜:日本人下跪是一种怪异现象
  • 读书真实版色戒:怀揣明星梦的刺客郑苹如
  • 教育教授强令女儿弃中文学金融 新浪教育盛典
  • 华生:土地制度改革六大认识误区
  • 水皮:李克强公开课究竟讲了些什么
  • 沈晓杰:孙杨是考驾照寻租链上的冤魂
  • 陶冬:房价短期会涨 中期会跌
  • 朱大鸣:三中全会房地产政策大猜想
  • 陈思进:最大海归潮冲向中国
  • 叶檀:中国无人能逃脱通胀压力
  • 商寅泉:自住型商品房前景初探
  • 周彦武:如何突破监管的存贷比红线
  • 唐钧:别忘了现行退休年龄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