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振伟:城镇化为媒体提供发展机会

2013年11月07日 15:24  新浪财经 微博
2013年10月18日,2013中国经济媒体秋季峰会在海南三亚举行。这次峰会的主题为“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媒体机会与挑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俞振伟出席峰会并发言。(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2013年10月18日,2013中国经济媒体秋季峰会在海南三亚举行。这次峰会的主题为“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媒体机会与挑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俞振伟出席峰会并发言。(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13年10月18日,2013中国经济媒体秋季峰会在海南三亚举行。这次峰会的主题为“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媒体机会与挑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俞振伟出席峰会并发言。俞振伟表示,城镇化为媒体提供了不断发展的机会。

  以下为致辞实录:

  【俞振伟】:这个峰会的主题是“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媒体机会和挑战”,很高兴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做这样一个交流,又像我们的保会长做一个报告,也向各位的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在座的媒体领袖和企业家谈一下我们自己的几点思考和体会,原来的想法,想谈一下就最近几天上海解放和文新报业合并全国新闻界引起很大的振动的事,这两天上海碰到的人大家好像网上的文章差不多读过了,其实要说的话也在这个文章里面。差不多谈这样几个题目,一个跟大家介绍一下我当时的想法怎么样关注上海的报业改革。第二在城市化或者城镇化当中媒体的机会是什么样的,我们当时考虑上海媒体接下去下一步改革的当中确实建议比较多的会从城市的上海市叫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来考虑传媒的结构调整。第三,我们确实是落到了数字化当中的一个媒体恐惧当中,我们平时的在学校的教学研究当中也有一些和实践有一些距离的体会也给大家做一个报告。第四,谈一下我们一个很有意思的英国教授叫做“默多克”他的一个研究其实研究电影的教授就是媒体中心城市把这个简单给大家做一个报告。

  其实是的文章网上的文章也真的体会到微信的传播力量,本来这个文章只是校友会、新闻学院复旦大学的校友圈里面传,后来这个传很多,上海这边当天接到很多的文章,其实说到底也只是领导要说的话,领导要说的话由我这样的一个学校身份的人讲出来大家感觉好像效果好一些。其实上海的两大媒体合并,其实这个动力在文章当中有了已经不是上海市委宣传部这个层面,而是直接在背后市委书记韩正拼命的力推,大家看一下去年年底市委宣传部文化思想和调研以及今年七月份的两次调研当中公开的报道可以看出来,市委书记说再不改不行了这个船要沉了,这个一定要改了其实已经相当具体了,从动力提出到正式的宣布短短的一个月当中真的速度飞快的,所以大家讨论出来的文章题目就叫出手快、动作大、看点多。

  合并的基本思路从这个目前的业界反映来看,上海这条的合并基本思路还是赢得了很多老年人、中青年、年轻一代的新闻工作者他们的一个很大的好评,其实回到十五年前上海报业的结构,组建上海的报业集团,恢复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三大报的独立法人的地位,这个下一步怎么办,三家局级单位的集团,三家报纸也是局级单位,解放的新闻晨报文汇的东方早报全国也有影响,这两家报纸怎么样地位怎么样,我想月底大家可以看得出来格局勾划到底怎么样的设想。其他的报纸可能在体制机制改革的破冰当中会有一些大的举措,包括形成的职级设定是不是定不了,这个来看信息传达当中直接把市委一把手这么大动作亮出来当时也有冷汗,现在中央上海本身的反映效果来看还是比较好的,据说领导比较满意,其他合并的前景就是这些,大家可以上网看一下我没有更新的东西需要补充了。

  这个两大集团当时文新集团是文汇和新民晚报十多两来看两大报业的生态环境确实也有一些固化的表现。上海所谓的传媒转型和城市升级的这样话题当中,这样的话题大家可以看到,第一节前长假前9月29号上海自贸区的挂牌,这个推动了自贸概念股的涨停,其实这个跟报业集团有一点传闻这个关系不大,我们现在放在一起来说,这个加劲了传媒的主题之后确实有一个表现,三家上市公司的首市超过了千亿元,这个八九号新华传媒涨停,到了11号还是13号东方明珠开始停牌重大事项宣布,高层领导想法确实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国际文化大都市这样的转型城市发展当中来勾划上海报业集团接下去怎么样做,这样可以留下空间给上海的光电,上海光电特别不一样大集团小集团大家搞不清,东方明珠大集团电视台小集团,怎么样给今后可能合并的两大光电集团是不是留出更大的空间。

  另外一个小问题就是差不多同时也请大家关注我们讨论的话题来看,10月10日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轨道交通正式开通试运,就是七年前从上海到徐家汇的那个西南的市中心到江苏昆山70分钟7块钱,当天消息宣布房地产中介救灾这个地铁站门口打出卖房子的广告,这样和这几年长三角经济的一体化,和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我觉得可以放在这个环境当中来看经济升级之后给传媒提供的机会。

  城市化我们已经讨论相当了,城市化对于基础建设、住房建设、教育医疗资源的分配都有很大的需求,那么也有各种研究报告我们的社科院的蓝皮书,中国接下来的城市化有的二十年有的三十年这样的一个巨大的红利可以保持一个高速的发展。我们一直想问在城市化当中特别是上海这样的上海京津唐珠三角打造这样的一个巨大的都市圈有没有考虑城市化或者新城镇化同样有没有对新闻的巨大需求和推动力。下面一个小题目媒介素养这是一个理论,理论和实践的话题,舆论素养大家很熟了。对于上海明确提出原来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后来浓缩为国际文化大都市,这样的发展当中也是我们的合作方这个“麦迪逊”教授根据市场的研究提出了媒介中心城市的概念,媒介中心城市提出创意产业一个城市的声誉创意的人才以及相当的这些资本都可以经过再一个城市的主动涉及当中按照流向可以有一个主动的流向。第二,全球范围来看伦敦、纽约、洛杉矶它的研究这个电影角度来研究,下一波的媒介中心城市用了这样的一个单次,媒介中心城市和媒介都市,他说下一步最有希望成为全球媒介公司的是“迈阿密”是背靠北纬的资源优势,南面又面对西班牙的市场,在亚洲来说大家都争亚洲媒体中心的城市,他认为最有可能最有发展潜力应该是上海最有可能成为媒介中心的城市。这个也是今天的主题当中城市升级版当中多一点从上海来考虑,有没有什么给我们媒体提供的机会。

  这个数字化当中刚才坐到下面,我们复旦大学校友会的微信群发来的最新信息,我们的复星集团刚刚完成了把曼哈顿中心的曼哈顿大楼买下来7.5亿美元,这个复旦大学的微信群,这个信息的传递之快,我在这个文章当中简单的提了一下,同时还是请业界认识关注,几乎同时就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项并购,数额不是太大2.5个亿,影响力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影响力,亚马逊[微博]的创始人个人买下了华盛顿邮报,大家网上综合的信息已经很多了,大家多一点看看接下来怎么做。

  第一没有出售的部分,出售的是这张报纸,这个具有技术商业上的天才,可以帮助华盛顿邮报取得一个长期的发展,有国内媒体做了一个解释,没有出售的部分,这栋大楼,我们讨论的时候也讨论过我们的报业集团多元化经营,讽刺他变成报业和地产集团了,文汇和新民两家存在这样的问题,西方报业集团我们的设想当中资产构成还是很大的不一样,可能有同志更熟悉这些方面。第一没有能够出售的资产优势资产人们没有出售,华盛顿邮报裁人已经几轮了,第一华盛顿的大楼还有一个电子杂志,还有一个就是网站,比较好玩的网站,你可以读会计、税收技术服务、消费者服务这样的一个不是很热闹很招人的网站。另外的一个KAPLAN这个差不多有一点像我们的昂立教育,没有新东方那么大的,这个美国学生的中考高考辅导材料辅导学校标准化考试的这样一个集团公司,另外还有一个没有出售的资产在美国还是前几大的卫星电视的服务商。

  国外的报业集团的资产构成其实尽管是出售,出售的是华盛顿邮报,可能前面还会改名,但是跟我们的报业集团资产构成可能还是有很大的不一样。其次,这个家伙很有意思的,这个亚马逊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做了火箭到星际旅行就是他的计划,在他和华盛顿邮报记者编辑座谈表示不赞同华盛顿邮报再出现裁员政策。第二,我没有路线图。第三,他说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新闻业中的每一个因素。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每一个新闻当中的每一个要素,他说的是我没有路线图,他说我只有亚马逊为客户服务的真挚的理念,这个话没有看到中国的新闻报道用这个话,最后说这个会有需要和实验,可以想像亚马逊的创始人对于这家这么有影响的百年老报的重新更新有一个实验的需求。

  50多年家加拿大的传播大师说过热得一代是冷的媒体冷的一代是热的媒体,目前这一代人有各种说法,他们是酷的一代,他们所面对的媒体是声光电传播速度、新媒体、社交媒体是乐的媒体,但是冷的一代对于乐的媒体,美国一个调查结果说过去十年的新闻影响力,新闻的影响力持续下降,1%的受访者已经对新闻媒体不再感到兴趣了,最要紧的是从业人员的人数减少,整个一个各种媒体的深度报道的篇幅都是得到了很大的压缩。在这样的形势下传媒确实处在一个数字化的媒体恐惧当中。

  我们说到新城镇化,我们最近很感兴趣讨论这个话题,城市化跟新城镇化竞合时代到底怎么样来做,一个新城市化或者新城镇化另外一个就是竞合时代,媒体可以采取怎么样的行动?第一,新市民和新读者,所有的城市化我们都当做城市人口的集聚增加,基础设施的发展和住房的一片一片的兴起,其实我们没有想到城市化最大的一个化是农民变成市民的这样人的权利的城市化,有一些我们的社会发展学的专家讨论到,但是有媒体的研究者、传播的研究工作者和社会发展的研究工作者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的话不够。新市民怎么样是一个新读者这个大家可以举到很多的例子包括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有一些很精彩的成功案例,我们的研究者恰恰没有充分的重视在新城镇化的过程当中我们怎么样来培育了和发展起了新读者学以及这个过程当中的商机。

  这样来看下面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样来理解我们的所有人都在讲社会化媒体,我们怎么样来理解社会化媒体的本质,我是进一步营销传播公关和广告的研究成果说法来说到了仔细研究社会化媒体的本质时候,我举双手赞成刚刚水皮总编辑所提出的三个误区,什么是社交媒体、社会化媒体,无非这样的一些东西大家已经看到了,可以提供给你分成各个细分市场,按照人口经济统计学各个细分市场可以迅速到达的这样一些手段。所有的这些小图标这些APP的应用程序,其实如果用一层其实就是一个单次,就是分享。社会化媒体的本质,媒体的本质其实很简单的就是指能够互动的,是可以互动的如果缺乏或者说如果缺乏用户的有效参与的品牌很好的小规模专业如果缺乏用户有效参与的话,平台基本上就没有有价值的这样的一种媒体。

  奥美公关做了一个中国生产消费者,他把生产者和消费者合起来做了一个合成的词就是生产消费者网站上可以找到,所谓生产消费者是这样的一个全新的一代,前两天宝洁的全球品牌发展主管已经明确说请告诉大家数字营销时代已经结束,他说数字营销时代已经结束,不要根据所使用的工具来形成数字营销的概念,比如说各种平台二维码更新的技术,对于宝洁来说这样的一个巨型的产品和企业来说所谓的数字化的工具只不过是和消费者沟通的一种手段而已。竞合时代把他放在一起是另外的一个默多克的良心呼唤,他原来是一个西方一个说话要脸红的老头,我非常喜欢他两年前提出的这个观点,他认为再一个地球村,一个有卫星电影、卫星信号、互联网信号传递起来的,连接起来的一个全球村其实无非是麦当劳[微博]的做法,他把麦当劳的这个M下面麦当劳换成了“麦克卢汉”,他是这样提出,他的这篇文章在复旦大学第一次做演讲做一个比较完整的阐述,他认为是一个相互竞争的联系,不是我们中文管理学上用的竞争和合作,他用的是更具体的,他这个是竞争的相互联系,是一个在混乱的志气媒体的和共同的有道德的经济体,媒体作为一个经济体,以及一个有道德的经济体。他把媒体提供的产品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叫商品、第二类公共品、第三类是礼品,如果说商品的话,媒体提供商品的话这个各有什么特点,媒体提供公共品各有什么特点,媒体给社会提供礼品的话,这些礼品又是什么特点,我们刚刚两位专家两位老领导讲了很有意思的地方,英国教授做了一个这样的一个可视化的剧增的罗列,比如说微信不收费,微信收费不收费喜欢哪一列呢,我个人很喜欢这个默多克这个教授,新左派的老头他对现代传媒有可能发展方向的说法,正好刚刚水皮总编辑讲的,我们是一个昂贵令人尊敬的,是一个有尊严的传媒职业这个已经很难听到这样的话了,这个是值得令人尊敬的新闻理念。

  如果是这样的话大家同意在竞合时代的传播产品我们应该知道这个集团当中不叫全媒体,咱们从来不用全媒体的概念,在各种媒体平台当中到底应该怎么样做,这个可能是竞合时代不同的传播产品会给我们的启发,这样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作为一个有尊严的传播工作者的话,包括我们的经济传播这是一定的,媒体的责任和媒体的行动到底有哪些呢?建议大家经常看一下这个一年当中国内媒体已经做的相当好了,经常有报道了,那么多年下来维持下来的叫做“卓越新闻项目”计划,超过很有意思的计划,包括美国著名的新闻学院学生实习到底怎么样的,他们提出因为这个事关美国的民族基石,我们好像没有提出这样的口号,事关民族的基石,这个相对应就是NYE,这个已经做的比较好了,就是这个新闻在教育当中,是报纸为主的,都有一个相当好的媒体在面对激烈竞争的局面当中做了一些维护的工作,争取年轻的一代工作,就像韩正书记所说的,你们接下来几年年轻人会看你们的报纸吗?不会看,那么到底怎么办,今天的很多专家领导一定看过了,我是看了无数变,大家没有看过下次华盛顿一定看新闻博物馆,门票比较贵只有华盛顿地区的学生免费,特别是新闻博物馆当中的教育项目,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育项目,媒体的责任跟媒体的行动再做哪些事情。最后一般小点就是本地化、关联度和附着力,如果城市升级给媒体转型提供了机会,媒体化成一个最简单的策略可以做的话只有这样一个策略就是本地化、本土化、区域化怎么样做大家都有太多的经验和实践策略经验,我从一个教师的角度,从一个曾经有过媒体实践经验的教学工作者的角度是大声疾呼,在这个方面各地媒体都再做一种很好的尝试,比如说上海的新闻晨报真正做的社区版,现在已经60多家社区版这个不是区县委的宣传部的一个小报而是真正有商圈居住形成的社区版,这个下一步我觉得会不得了,做起来的话会不得了。

  也正好用了前一个周末随手拍下来的照片,就是什么全北大学生的联合会,这个评学生证拉一下可以免费获得报纸,一个是大的机场华尔街日报的礼品店,下一个是在小机场是一个本地的哈特福德的书报这个很简单随便拍下来,刚刚讲到你们知道华夏时报在这个当中做了很多令人振奋的工作,电影媒体和广场的展示媒体,是不是也在区域化的概念当中,在这个区域化的概念当中可以更有意思的做下一步媒体转型发展和创新的工作。限于时间简单给大家在这里做这个汇报,希望各位专家和传媒领袖的关注,我自己的一点点小小很不成熟的想法,在城市化或者新城镇化当中可以给予媒体怎么样的一种机会,可以使我们的摆脱对新媒体的恐惧,在城镇化提供的机会当中,媒体有所作为,迎接这个竞合时代。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指正。谢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西省委附近爆炸案警方锁定作案车辆
  • 体育欧冠-梅西2球巴萨3-1米兰 阿森纳胜 视频
  • 娱乐刘晓庆:隐婚1年才公开 曾拒收老公1千万
  • 财经媒体称央企员工平均年薪11万是私企3.8倍
  • 科技十大智能手表:苹果iWatch最令人期待
  • 博客黄文炜:日本人下跪是一种怪异现象
  • 读书真实版色戒:怀揣明星梦的刺客郑苹如
  • 教育教授强令女儿弃中文学金融 新浪教育盛典
  • 华生:土地制度改革六大认识误区
  • 水皮:李克强公开课究竟讲了些什么
  • 沈晓杰:孙杨是考驾照寻租链上的冤魂
  • 陶冬:房价短期会涨 中期会跌
  • 朱大鸣:三中全会房地产政策大猜想
  • 陈思进:最大海归潮冲向中国
  • 叶檀:中国无人能逃脱通胀压力
  • 商寅泉:自住型商品房前景初探
  • 周彦武:如何突破监管的存贷比红线
  • 唐钧:别忘了现行退休年龄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