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钧:对民营经济必须坚持三个自信

2013年11月07日 14:55  新浪财经 微博
2013年10月18日,2013中国经济媒体秋季峰会在海南三亚举行。这次峰会的主题为“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媒体机会与挑战”。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参加峰会并发言。(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2013年10月18日,2013中国经济媒体秋季峰会在海南三亚举行。这次峰会的主题为“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媒体机会与挑战”。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参加峰会并发言。(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13年10月18日,2013中国经济媒体秋季峰会在海南三亚举行。这次峰会的主题为“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媒体机会与挑战”。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参与峰会并发言。保育钧表示,对民营经济必须坚持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以下为部分致辞实录:

  【保育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过程必然带来产业与市场的重构,中国的媒体同样面临着转型与升级,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都必须面对求生存,谋发展的大选题。

  各位同行,既是同行既是新闻界的同行,我过去是老新闻工作者离开新闻单位十七年了,后来到了工商联,也是民营经济,今天来的企业家也是同行都是朋友,所以感谢水皮先生对于我的邀请,我本来没有这个任务的,让我到这里来讲一讲经济问题,我就赶过来了。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东西就是我觉得经济媒体一定要为市场化、法制化的改革深化努力,我中心讲这个题,为市场化和法制化改革的深化努力,我建议我们的经济媒体把握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把握市场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如果说把这个搞清楚了,其他的改革都好办。把住这一条搞清楚政府应该干什么、企业干什么、市场干什么这个是一个主线,抓住这个主线之后其他方面改革多一个少一个哪个方面都可能涉及到。这个实际上从本届政府上台以来,你看李克强总理每次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经济体制一系列讲话非常清晰,就是市场化出现,首先拿政府开刀,减少审批的环节,下放一些权利,这个讲的很清晰,新的政策就是调动市场的内升动力,这个什么意思,就是政府要管政府的事,市场管市场的事。所以我觉得要市场化、法制化的改革深化始终围绕着扩大民间投资,保护民间投资来进行的,你坚持市场化、法制化的改革必须发挥民间投资,保护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这个事情怎么样来的呢,去年十八大开完了之后,我们就研究今后2015到2020年两个翻番,两个翻番GDP至少增长17.5%,一个出口、消费、投资,出口不可能继续增长了,消费增长15%实际上也不可能,因为社保制度不太健全消费不可能起来,最后一个剩下的就是投资,现在一说媒体宣传就是说不能再走老路还是依靠投资,你不靠投资靠什么,还得靠投资这一条林毅夫讲的是对的,但是他讲的不完善,要靠有效投资,要靠有效投资只能靠民间投资,靠政府不可能是有效投资,你看08年的四万亿之后,四万亿实际上带动九十万亿,造成了产能的严重过剩,货币的超发地方政府负债累累,挤压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这个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现在靠投资中央政府没有钱投,居民的投资我给他测算了一下,去年固定资产投资37万亿,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至少需要44万亿,又增长了18%,发改委的一个数据增长18%,1至8月份增长26万亿,其中民间投资是16.7万亿占63%,我就呼吁不够今年两会开了之后我就觉得我们需要研究开一次研讨会,鼓励民间投资保护民间投资,我请厉以宁老师我说你来指导我们召开一次会议,在珠海召开一次会议讨论怎么样鼓励引导民间投资保护民间投资,这个会本来请一百个人结果来两百多个人,大家吵吵闹闹最后根据大家的意见我们归纳三条建议。

  我说厉老师你名气大,需要你出马给总书记写一个建议今年5月8号历老师把我们三个建议送上去,9号给总书记,10号总书记批了,请张德江同志请,后来张德江批给人大,请组织人大法律委员会专门就民间投资权益保障的问题进行调研,张高丽同志批了请发改委赶紧拿出鼓励民间投资的意见来,发改委批示之后赶紧到全国工商联开座谈会,工商联反映两个36条,05年36条和2010年36条根本没有落实,发改委很奇怪各部委都收到文件了,你们说没有落实你们第三方调查一下然后听取你们的意见,所以全国工商联花两个月时间对十大产业进行全面调查形成很系统的材料。9月1号总理李克强同志听取汇报,工商联一五一十的把哪些没有落实,为什么没有落实应该怎么样落实,一一提出来最后全部进行采纳,最后总理提出来保护民间投资需要做一系列的工作,特别是修改相关的法规和部门的规章,先推出一批见效明显、影响大对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有带动作用的示范效应六大行业,六大行业当中拿出几个项目出来。所以,这个举动可以看出来,中央对鼓励民间投资,保护民间投资是非常重视的,因为事实看得很清楚如果再不启动民间投资,中央财政只能拿四千个亿出来,靠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负债累累,负债多少这个调查清楚,这个靠国企,国企现在也负债不少,现在全国的国企14万多,总资产达到85万亿,我们的国有资产总资产达到85亿,负债了50多万亿,负债率将近67%,你让它再拿钱投不太可能,这个就靠外资,外资基本上一年一千亿美金左右所以这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将来要完成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今后若干年之内民间投资将会成为投资的主体这一条是坚定不移的,这一条看得很明白,但是阻力也是不小,阻力一个主要是意识形态的,另外一个就是部门和利益集团的障碍。

  这个地方我顺便讲一讲哪个十大领域,十大领域交通运输包括铁路、民航。石油天然气、电力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市政公益事业、金融服务行业、国航科技工业、文化产业、商贸流通,这样几大行业,说是对民间资本放开其实没有放开,工商联概括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你看一些进入铁路民航领域,好几个部门来转,你推给我我推给你,这次是中央政府第一次破天荒听取第三方的调查意见,这个是一个了不起的举动,可是我觉得这个动作我们媒体基本上没有反映,就是新华社的消息报了一下,我觉得其他的日报很可惜,你一个一个去做可惜没有做到。

  一个观点就是通过这个主动总书记总理对于民间投资这么大的动力,民间投资将来是投资市场的主体,你市场化的改革法制化的改革不谈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根本就不入门这是第一。第二,民间投资的障碍已经引起了高层的高度关注,现在就是看能不能落实,这个需要相关的媒体我们都来跟进。第三,将民间投资、民营经济不能就事论事,现在民间这种主流媒体也好、非主流媒体也好对于民营投资这个往往就是就事论事,而没有打到要害,要害是什么?在当今中国对待民间投资的态度,实际上是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态度,现在我们十八大讲的就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个谈到民间没有自信。

  现在这个意见当中中央提出来的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在如何看待民营经济这个问题上面必须坚持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实就是一视同仁,老实说我们现在的媒体对于民营经济的报道不是一视同仁,就事论事你现在好像我们就是宣传民营经济觉得理亏,我觉得应当理直气壮宣传民营经济民间投资,中国民营经济民间投资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包括发展民营经济,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联系在一起,现在的民营经济要与整个语言表达出来不是旧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也区别于建国初期的老工商业这个是广大人民群众相应党的改革开放号召自觉进行创造财富创造就业的民营经济,现在谈到民营经济我们本身大理论家我们现在过渡市场化、过渡私有化存在,这个把自己创造的民营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这个是为当前中国民营经济的莫大的影响,这个观点来看也是彻底否定了改革开放广大民营经济投资者、经营者既是改革开放的收益者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者,当前中国你试一试看,民营经济确确实实得到好处,所以对于共产党是坚定的拥护,而且民营经济吸纳70%的就业,民营经济的创新的实践和勇敢的探索丰富了并且要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理论保护。

  中国的民营经济的命运和前途已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要承认这些老实说我们这次上书就提出来,中央也是承认这一切,承认这个体现了我们的道路自信,我们其实大家道路自信谈到民营经济不自信,好像也不行,要理直气壮的讲这个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表现,所以我们今天群众路线教育当中要联系怎么样开放民营经济,解决一视同仁的问题,解决经济主体广泛的经济生产力,就要大力发展民间经济,民间经济民营企业不要就事论事提高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角度上来。

  第二,在国有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关系问题上,我觉得要坚持三个平等,促进合作共赢,这条路都是党代会许愿的,机会平等、权利平等、规则平等,现在就是不平等,不平等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机会不平等、权利不平等、规则不平等,我们可以拿这些不平等的东西来妥协,现在的民营企业都觉得自己是孙子,见官矮三分,所以这个给我们的经济类的媒体,不管平面媒体和新媒体都要抓住这个事。现在我们提出来因为三个不平等民营经济在要素的使用、市场竞争、法律保护方面感到很不公平,因此建议全国人大民间投资法律保障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在这个基础上面清理影响三个不平等的政策法律法规,深化垄断行业的改革,简化审批手续加快财税金融体制的改革,平等税负,我们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都是一个标准不能双重标准,在经济工作当中努力促进民营经济以股份为纽带同国有经济逐步融合,逐步设立股份制公司,形成好的社会主义经济。

上一页12下一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西省委附近爆炸案警方锁定作案车辆
  • 体育欧冠-梅西2球巴萨3-1米兰 阿森纳胜 视频
  • 娱乐刘晓庆:隐婚1年才公开 曾拒收老公1千万
  • 财经媒体称央企员工平均年薪11万是私企3.8倍
  • 科技十大智能手表:苹果iWatch最令人期待
  • 博客黄文炜:日本人下跪是一种怪异现象
  • 读书真实版色戒:怀揣明星梦的刺客郑苹如
  • 教育教授强令女儿弃中文学金融 新浪教育盛典
  • 华生:土地制度改革六大认识误区
  • 水皮:李克强公开课究竟讲了些什么
  • 沈晓杰:孙杨是考驾照寻租链上的冤魂
  • 陶冬:房价短期会涨 中期会跌
  • 朱大鸣:三中全会房地产政策大猜想
  • 陈思进:最大海归潮冲向中国
  • 叶檀:中国无人能逃脱通胀压力
  • 商寅泉:自住型商品房前景初探
  • 周彦武:如何突破监管的存贷比红线
  • 唐钧:别忘了现行退休年龄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