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特:中国是杜尔的第二故乡

2013年11月02日 16:02  新浪财经 微博
由《中外管理》杂志社主办的“第22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于2013年11月2日在北京召开。德国杜尔集团全球CEO拉尔夫·迪特出席会议并发表精彩演讲。(新浪财经 骆霄 摄)   由《中外管理》杂志社主办的“第22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于2013年11月2日在北京召开。德国杜尔集团全球CEO拉尔夫·迪特出席会议并发表精彩演讲。(新浪财经 骆霄 摄)

  新浪财经讯 由《中外管理》杂志社主办的“第22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于2013年11月2日在北京召开。德国杜尔集团全球CEO拉尔夫·迪特出席会议并发表精彩演讲。迪特表示,杜尔集团有30%业务都在中国,在本土的生意只占15%,可以看到中国对于杜尔的重要性。中国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杜尔的第二本土市场,也是杜尔的第二故乡。

  以下是演讲实录:

  拉尔夫·迪特:非常高兴参加这次会议,跟大家谈一谈产业时代的协同竞争力,还有中国和德国的合作问题,我很抱歉,不能用中文演讲,中文很难,我也正在学中文,请谅解我,我还是用英文演讲。

  谈到合作的问题,什么是强有力的合作,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亲密的密切的合作,对于我们来说,在过去的十年,我们公司积极致力于建立中国公司和德国团队非常深厚的友谊,我们就来看一看德国人怎么看中国,中国人怎么看德国,根据最新的一些分析还有最新的报道,中国人认为德国人非常的严谨,非常的勤奋,我觉得其实中国人和德国人都有这个特点,73%的中国人都觉得德国人很重视环保,这是非常正确的。71%的德国人认为,中国会更加的注重于创新能力。刚才发言人就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观点,中国人是非常重视创新的一个国家。我们看到中国和德国合作是非常密切的,双方都向对方的国家进行出口,而且贸易还是很平衡的,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现象。

  我会讲如下的几个方面,也会在PPT里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的公司,然后会谈一谈在中国业务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业务的发展,在中国的本土化和在中国的创新,还有我们与中国客户的合作。而且在中国也有很多的朋友,这是我要讲的一些主要的内容。

  我们公司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整个的企业资产超过24亿欧元,产品也是非常有名的一系列的产品,包括我们产品也是全球非常畅销,一会儿我会详细来解释一下。我们的产品都是和汽车产业相关的,比如说汽车制造,或者是汽车零件的供应商,我们的业务覆盖23个国家,覆盖全球52个城市,所以从创新的角度来讲,我们非常注重创新,我们帮助客户节约能源、节约金钱,也为客户提供附加的价值。

  可以看到,我们是包括四个方面的主要业务,除了汽车,还有飞机相关的制造行业,我们在天津,比如说和空中客车进行合作,还有主要的应用技术,包括油漆的技术,装修的技术。第三个是机械部,各种各样的机械制造的行业,还有清洁制造系统等等一系列相关制造行业的相关产品,所以我们在清洁技术方面也是很有名的一家公司,使空气变得更加清洁,就是清洁技术方面有些新的技术,这也是我们德国人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也是很有名的,能够把热水或者是工业的废气进行循环使用。所以我们希望在明年能够大力推广这些技术。

  我们的公司在过去八年变化很大,主要的驱动力是由内在的一些驱动力,给大家展示一些图片,看到我们在全球雇佣的员工数目也是不断增加,从05年以后不断发展,从05年的时候我开始加入我们公司。看到过去的七八年,我们公司变化很大,有很多的转变,在美国的生产基地,在欧洲有一点裁员,亚洲整个雇员数目不断上升,在亚洲也雇佣了很多的人,而且在中国有两百位德国管理人员和工程师,他们在中国,在亚洲非常活跃。所以德国和中国之间的合作,使双方都双赢,未来我们也会持续这么做。

  谈谈我们在中国的生意,看到左边的,从1952年开始,我们就向中国出口了第一台设备,1952年我还没有出生,但是我们当时向出口设备,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个行为。那么在80年代在北京和上海都有分支机构,1985年在中国有一个油漆公司,而且和北京的汽车行业,和上海都有很多合作,用于汽车的喷漆,而且在天津和空中客车也有合作,建立了一个工厂。在油漆制造工业我们使用了七千个机器人,作为工人来生产。从2005年到2012年在中国发展非常强劲,从以上的数据你就可以看到,整个中国的数字是从2005年一亿四千万增长到2012年八亿五千万,所以在中国的雇员人数也是迅速增加,从217人增加到2000人,我们公司是不断演进的公司,目前中国也是非常受全球的关注,我们30%业务都在中国,在本土的生意只占15%,可以看到中国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我还可以给大家举很多例子证明中国和德国之间非常强劲的合作,其实我在这方面很自豪,因为中国的汽车行业,几乎中国的每一个汽车制造厂商都和我们公司有合作。所以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做非常好的合作伙伴,而是要更好地在中国进行本土化。不仅仅是建立了很多的工厂,而且和中国的同事也是精诚合作,所以和中国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都有合作。这是我们的未来,我们在中国汽车工业还是会不断发展。所以从2010年到2030年,中国会生产八百万辆车,中国的增长是非常强劲,我们一定要积极努力,能够跟得上中国前进的步伐,所以我们在油漆行业也是要不断扩大生产,明年这个态势还是会不断保持。这是汽车行业一些强劲的发展。

  我们在中国是非常成功的,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和中国人民之间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中国的管理团队和德国的管理团队关系是非常互信的。从一开始我们就认识到,我们是如何看待中国的,中国并不是一个廉价生产的地方,而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地方,我们要在中国建立非常强劲的,非常有生产力的服务机构,一个生产商。制造我们都想和中国精诚合作,所以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在中国有非常好的架构,在上海我们有基地,所以在中国的很多地区,我们都可以提供百分之一百的全球采购服务,从工程、销售、架构方面是完全全球化。

  在中国有2000名员工,超过1900人都是中国人,大概有几十个是来自德国的专家,大部分都是中国人。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图片,这是我们创造的一个双赢氛围,不管在德国还是在中国,我们都是非常的成功,我们是始于客户的,我们在中国的客户,他们都对德国制造的技术非常认可,我们向他们提供技术,我们这种技术的实现都是因为中国的员工,他们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十年、十五年的经验。我们也看到很多这个方面,很多都是来自于中国国内的同事,我们的客户跟我们有非常好的长期关系,包括所有的试运行等等,都是由中国同事来实现的,因为他们有相同的语言,他们非常方便沟通,我们也有非常快速的反应时间,不管是国外的产品也好,我们在这里就完全可以做了,这是我们给客户带来的价值,而对我们的员工,我们在过去几年已经有2000个就业,在北京和上海周边地区。而且基本上所有雇佣的人都获得了很好的培训,在中国和在德国获得了相关的培训。很多人都会选择留在公司。

  从杜尔公司的角度来讲,我们也有非常好的客户,有很好的市场占有率,也有长期的联系,我在杜尔有很长时间,在这方面跟客户从个人层面都有很好的关系,甚至可以跟当地供应商有很好的合作,今天早上讲到了货币,或者说汇率,但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很大的问题。而且对于德国来讲,也很重要,因为杜尔公司在过去几年当中,我们也为德国贡献了很多税收,同时对于中国也贡献了很多税收,交了很多税,对中国和德国都是双赢的事情。给大家一个例子,我们今天怎么样来实现现在的项目,交钥匙的一整套的项目,因为在涂料厂可以看到,它的规模是比较大的,大概是100米宽,350米长,里面整个都是技术集成的,我们看到了价值很庞大的投资,这样大的工厂或者大的项目,我们在中国有一个,在公司和中国同事一起合作,跟年轻面孔一起工作,来跟中国同事们一起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且主要是在中国做的,有时候需要印度支持,因为我们有很多事务需要做。在南韩也有一些部件在那里做,还有其他项目在泰国,也有那边的同事帮我们做这样的项目。所以整个公司是全球化的公司,并不在乎同事来自哪里,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在过去几年做了很多努力,做了很多投资,有很多努力的工作,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这个图表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复杂。首先在2005年决定要有一个全球的业务,所以我们有几个部门,各个不同的流程,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在运行,如果大家想要全球范围内合作,如果希望能够让中国的同事在江西工作或者在德国工作,所以我们希望所有都要遵循相同的流程,我们今天已经做到了,因为我们有七八年辛苦的工作,中国工程师可以到我们公司办公室继续工作,不论在集团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工作,都他而言都是一样的,整个流程是一样的。

  为了达成这一点,我们投资了IT一个系统,所有业务体系都用了相同的系统,这个其实是2500万欧元的投资,让我们知道应该怎么样来合作,不仅仅在德国和中国,也在其他国家合作,来建立一个全球的产品,而你只能在合作的时候才能达成,不然就变成德国的产品出口到中国,或者说中国的设计,而不适合不同的情形。为了达到这一点,我们也投资了很多在专业技术方面,包括我们的转换。给大家一个例子,2005年有一个公司的会议,很多人跟我在一起,就像今天这样的会场一样,在总部有这样一个会,我问他们有多少人曾经到过中国呢?我当时问了这个问题,当时有很多人,可能只有很少的人举手,我就告诉他们,你们所有人必须都要去中国,不是说今天或者下周,在未来的几年你们所有人都要去中国,现在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到过中国,而中国的朋友和中国的同事,也大部分到了德国,这也就是在人们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是我们的友谊,会带来信任。通过合作可以交换专业技术,以及相互的信任,否则的话是很难实现的。

  还有一些其他的例子,想跟大家分享,我们也有一些挑战,并不是像我说的这么简单确定,我们需要学习很多,而且还会从错误中学习,首先我们说内部的一个沟通必须要适合,因为我们会在公司内部做很多讨论。首先要有一份报纸,当然我们也发现很重要的是,在中国或者在其他的国家,你可以看到有不同的报纸,因为中国的同事有不同话题,他们跟德国同事兴趣的话题不一样,我们也看到每个月会有一些,像谁结婚了,或者谁生了小孩,在德国我们不会谈论这些问题,但是在中国这些都是有意思的话题,这是很好的一点,所以我们也本地化的。我们发现很多中国同事花了很多时间,在德国花了几个月时间学习,我们也在两年前开始了交换的项目,就是加强团队合作和友谊,应该怎么说呢?中国的同事他们的孩子,或者说中国同事的孩子假期的时候,他们去访问一德国同事的家庭,在那儿待着,而德国同事的孩子会来到中国,我们已经开始了,我们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能够在家庭之间建立的游戏,我们把它叫做“杜尔家庭”。

  还有一个产品的设计方面,我们也讲到全球,特别是中德设计的团队,我也讲到了IT的基础设施,我想可以让我们知道,能够帮现在的合作有非常好的基础。还有一个方面,我们做了很多投资,这是最新的投资,刚刚开起了工厂,在三四个星期以前开始的,在上海的一个工厂,可以看到规模很大,对于我们公司而言非常大,主要是做工业设备的工厂,这也是很好的照片,这个工厂是在杜尔涂装的一个工厂,是原来工厂的扩张,2010年开始建的,当时德国有金融危机,在中国我们非常了解,我们相信中国的市场,中国的同事们也让我们非常有信心,我们的业务会有盈利,所以我们在上海又做了这样的投资。

  非常有意思的是,我做了一个德国的总部,你可以看到,右边是上海的工厂,可以看到上海有同样的规模了。这是德国机器设备的公司,比较少见,中德工厂面积很类似,我们会持续在中国发展。

  我们接下来看看怎么样根客户合作,这是洗衣机的例子,我们确定要做这样的项目,他说你必须要做一些改变,所以我们就做了一些改变。我们看到这个洗衣机有玻璃,可以从外面看到,他想看一下它的运作,所以我们做了规格上的改变,我们可以看到黎曼的内容。另外一个例子,因为现在有更加严格的环保方面的要求,对于自动化的行业,特别是涂装的行业,所以我们就会使用水剂的方式,因为以前是一种溶剂,一些公司还必须要做改变,把溶剂改成水,在中国可以达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就成功进行了改装。对我们的客户很有好处,可以省费用,对于我们和客户而言都是双赢的结果。

  这样的项目,我没法跟大家细说,因为我们的客户不愿意说,这是一个合资企业,他们会讲到更加能源有效的涂装设备,2013年我们刚刚开始,它被证明是非常好的。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单元有千瓦,可以喷涂车辆,也使用了一半的能源,这是在中国最新的技术。我们的技术也是非常节能的技术,所以谈到节能技术方面,可以使很多人获利,使几千万的人获益。去年我们的增长也是非常的强劲,从我们的客户角度来说,我们的客户也是得到了非常好的服务,所以不光是在生产,而且在客户服务方面,我们做的也是非常好。我们也是增加了一些人力,用于能够在生产线上提高生产力,所以在操作机器方面,我们也对员工进行了很多培训。我们来看这是一句话,这是中国机械制造协会的会长所说的一句话,他说中国应当成为德国的第二个本土市场,所以中国也积极地推动了德国制造业的发展,我们也愿意积极致力于中国市场的发展,因为中国其实不仅仅是第二个本土市场,而且也是我们的第二个故乡了。

  我们其实是一个中国公司,但是有德国技术,这样讲更加精确。我之前也讲过了,我们和中国的合作非常强劲,而且和客户也在很长时间建立了友谊,我们的创新也是非常的有活力。可以看到中国和德国是非常专业的团队,而且客户对我们评价也很高。这里边可以看到一些数字,大家从定量的角度可以来分析一下,我们所进行的投资。所以我们去年在中国投资了四千万欧元,从这儿可以看出来,是09年和08年的投资,可以看到工厂里这些,在中国和德国之间往来的签证就办了有1600多个。

  不仅仅在汽车制造行业,在其他行业增长也是非常强劲,所以可以看到,这是我们互信的关系。我们在中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这是管理的团队在中国进行的一些业务发展,我们有一个秘书团队,而且在上海有非常好的管理团队,我也经常在中国待很长时间,我慢慢的好像也变成了一个,更像中国人了,可以看到这是我们在去年春节的时候,举行的一个活动,比这个房间还大,有1000个人,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看到有1000个人在一个大厅里面一起庆祝中国新年。这个图片上的人是我,你看得清楚吗?特别有趣的活动。所以我们也采用了中国的庆祝方式,甚至比在德国过圣诞节还热闹。

  我来总页一下,首先我对在中国的业务发展非常乐观,中国在未来,它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强,中国的市场也是非常成功,尤其是从过去五六年来看,从我们在中国的经验来看,所以我们不光把德国的技术出口到了中国,其实我们更创造了一个双赢的环境,为客户提供了很好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对于雇员,我们两个国家都作出了贡献,我们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友谊网络,有中国团队和德国的团队,而且是二合一的团队。在中国本土化这方面我们做的很好,我们向中国出口了300台仪器和设备,在欧洲也有自己的油漆工厂,欧洲的油漆工厂很多原材料也是从中国进口的。

  文化方面互相理解,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人们还是共同点更多,可能有一些习惯、风俗不太一样,但是本质上来讲我们共同点是更多的,所以去年我们进行了很多文化方面的培训,让双方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风俗,很有趣。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谢谢你们的倾听,谢谢,谢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住建部拟取消经济适用房
  • 体育NBA-哈登34分火箭连胜 篮网送热火连败
  • 娱乐昔日暮光情侣疑成炮友 出租屋密会4小时
  • 财经投资客买小产权房像买菜:半年挣三五万
  • 科技去哪儿上市首日暴涨89% 百度投资赚两倍
  • 博客如果日本敢击落解放军无人机等于宣战?
  • 读书叶群跪求林彪跟江青斗没好果子吃
  • 教育十岁小学生跳楼自杀谁之过 新浪教育盛典
  • 苏鑫:房价泡沫的情绪诱因
  • 谢百三:医患矛盾透露几大不合理现象
  • 孙大午:土地金融是农村经济死水祸根
  • 太友:中铁建8亿招待费被查为何喊冤
  • 聂庆平:为什么说互联网金融是伪命题
  • 董少鹏:住宅养老金收益权不能归银行
  • 叶檀:经改路线图
  • 微笑前行:亲 双十一你会参与吗
  • 板桥老黑:谁是医患关系恶化的元凶
  • 齐格:房事或将触发一场新家庭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