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1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高层论坛”于2013年11月2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泰康人寿副总裁、泰康之家首席执行官刘挺军。
以下为演讲实录:
刘挺军: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作为中国保险行业投资养老社区的第一个试点单位,经过六年的时间,第一个试点已经开出了丰硕的成果。在这里,我们愿意把我们在模式上的大胆尝试和探索,跟各位领导和嘉宾做一些交流和讨论。
从2007年的时候,泰康人寿的董事长首次提出了泰康要走出一个从摇篮到天堂的把保险资金投入到现在的社区保险中,改变中国老人的这样一种非常机构化,非常没落的生活方式,得不到生活尊严的生活方式。在六年中间,我们第一个拿到了试点,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地方投入110个亿,建立一个全国连锁的一线城市的高端养老社区网络。这个养老社区跟传统的模式完全不同,不同的是第一个我们把保险产品跟养老服务直接对接起来。第二是我们把国外专业机构的服务和中国大家更希望居家养老的这样一种心理特点进行了融合,形成了大规模的全功能但是家庭化的现代养老模式。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我们会看到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几个主要的发达国家,社会资本、社会资金在养老服务行业中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在这方面有着非常成熟的模式。我们很多时候会认为养老行业是非常零散的,实际我们研究下来发现对于从60岁开始一直到临终关怀,可以有六大产品线的细分,这里面有巨大的商业机会。
美国养老社区行业的发展,在历史上大的高峰是上个世纪90年代,它的推动因素除了本身老龄化的需求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实际上就是华尔街金融资本在积极的进行产业化的进程。我们会看到在美国这个行业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活力住宅300万户。
同时我们关注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大家可能觉得养老是一个小行业,但是在国外它是可以扶持出龙头企业的。像美国比较大的养老连锁公司,最大的床位数在一个国家能够达到60万张床位。大家非常熟悉的国际连锁酒店,最大的规模也不过是50万张床位。所以在养老行业可以培养出具有规模经济特点的生活服务类的产业。
我们还扫描了一些日本和英国机构的特点。我们会关注到,总结发达国家的经验,有几个共同的因素。一是市场在养老服务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不是一个补充作用。二是金融和保险行业在养老产业的发展中,它可以发挥非常大的杠杆作用。我们现在对养老机构税收优惠也好,税费的减免也好,这些都是到了消费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优惠和减免都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我们在养老金,在长期护理保险,在医疗保险这一系列产品的早期的时候,能够通过税收优惠鼓励个人储蓄和的投入,这样它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在谈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分别的问题,其实概念上有一些混淆。在发达国家我们观察到一个非常好的特点,把居家养老这种家庭化的优势,人性化的特点,温馨的感觉,和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充分的结合在一起。这应该说是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最后我们还特别关注了行业发展,在政策扶持的时候,我们提一个点,营利机构和非营利机构,非营利机构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营利机构支持就会少一些。但是我们研究美国的模式、日本的模式,我们会发现它的模式是通过社会保障来拉动政府采购,但不管你是营利机构还是非营利机构,都要促使养老服务机构更高效率的竞争。只不过福利机构采购的付费标准会低一些。
关于具体的商业模式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2007年的时候,我们提出这个想法,为什么提出这个想法,就是两点。第一,我们董事长当时看到确实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很悲惨,养老就是照顾老人的生老病死,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的有尊严。同时我们一定要观察大的消费的趋势,我们的基本看法21世纪最重要的产业机会就是人文关怀、节能环保。人文关怀说到底就是养老和健康。在那个时候市场非常冷清的时候,我们做市场调研,当人们每个月愿意支付一千到两千块钱付养老费用的时候,我们果断推动保险资金进入养老社区。最革命性的是把保险行业跟养老社区结合起来,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建立了三个连锁养老社区。
我们的模式说到底是三位一体,这样的创新对当今金融业和寿险业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发现保险业现在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增长速度跟过去十年比大幅度的下降,最核心的是劳动力成本大幅度的上升。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发现互联网金融时代对互联网和金融行业也有潜在的冲击,在资金客户上的优势真正进入到健康产业和养老产业,对寿险业的转型升级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改变了大家到保险公司去不知道买保险该买多少,把一个虚拟的看不见的产品变成了一个消费。同样我们也把寿险和产业链拉长了,这对金融业和寿险业务的发展是非常也意义的。未来我们的计划是在5—8年内投资750个亿,在全国省会城市建10到15个连锁养老社区,有5万张的床位,围绕中国城市化的核心布局来进行。
刚才发言嘉宾提到,我们的养老产业既需要改善,但也充满机遇。发挥寿险资金在养老产业的作用,它的拉动作用是非常强的。一是投资拉动。二是就业拉动,每一个老人起码需要0.5个服务人员。三是消费的拉动。
最后提几点政策建议。因为保险资金天然的在养老行业里,资金规模大,期限长,天然的是长线投资的重要来源。要把这样的事情进一步深化。实际上养老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来看应该有一些杠杆更好的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为什么?因为土地的资源更多是在地方政府手中。
其实大家都在谈缺乏护理人员,我们怎么把护理服务人员除了培训之外,能够给他们在社会保障,在子女就业等方面,结合我们的城镇化政策,给到他们更多的市民待遇。我相信北京如果没有清洁工,没有养老护理人员,怎么样有效的运行,这是很难想象的。所以一方面要加强培训,但要给基层的服务人员更多的保障,使他们能够安心的工作。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