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1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高层论坛”于2013年11月2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微博]。
以下为演讲实录:
辜胜阻: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来宾,我演讲的题目是《多层次养老体系与发展养老服务业》。
一、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
我觉得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有六大表现:
一是老龄人口的基数大、比值高、增长速度快。到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4.3%,今年将超过2亿人。预计我国的老年人口基数在2025年将超过3亿,超过美国的总人口。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很快,年均增长3%,远远高于总人口1.68%的年均增长水平,也大大高于欧美等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如图)联合国[微博]《世界人口展望2010》对我国人口规模的展望。65岁以上的老人从7%增长到14%所需的时间,法国是115年,瑞典是85年,美国是66年,英国是45年,日本是25年,我国预计只需要24年时间。
二是在群体结构方面,需要特别照顾的“失能、高龄、三无、空巢”四类人群多。这四类人群绝对量和比重都很高。例如,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从2012年的0.22亿人上升到2013年的0.23亿人,年均增长100万人的态势将持续到2025年;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空巢老年人口的规模持续上升,在今年将突破1亿人。
三是在养老模式方面,家庭规模和结构变化弱化了家庭养老功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户均规模为3.1人,较改革开放之初的4.61人下降了32.8%,家庭小型化结构使家庭养老功能明显弱化。城镇化带来了大量的农村转移人口,并带来了几千万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的巨大社会代价,城镇化大大弱化了家庭的养老功能。《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认为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是世界少有的。
四是劳动力供给和养老资源同时减少,一方面会形成用工荒,另一方面会造成养老荒。现在许多地区面临养老金收不抵支的巨大缺口。用工荒的背后是劳动力越来越少,加上独生子女化,导致生产一线用工严重的短缺。老龄办有一个报告显示,人口老龄化会增加三大经济风险,包括经济增长潜力下降的风险,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失衡的风险,金融系统不稳定的风险。企业面临劳动力人口急剧下降带来的“用工荒”挑战,员工招不到、留不住、用不起。加速的老龄化进程与稀缺资源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面临巨大的压力。
五是在城乡分布方面,农村地区养老问题将更加突出。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约有5000多万,完全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的比例达6.9%,高于城市比重。
六是“未富先老”与“未富先骄”同时并存。发达国家是富了以后才出现老龄化,我们是在没有富的情况下“未富先老”和“未富先骄”。劳动年龄人口绝对量在减少,而且愿意到生产一线的劳动人口也越来越少。独生子女和少子化这样一种家庭生态导致了“未富先骄”。现在社会上正在热议生育政策的调整问题,我觉得应该尽快地调整我们的生育政策,来缓解“未富先老”和“未富先骄”的问题。
刚才三位演讲嘉宾讲到了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这部新法,我有幸参与这部法律的修改。这部法律最重要的一点是把积极应对老龄化作为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法律的修改是“脱胎换骨”的,从原来的6章50条,扩展到现在的9章85条,未做修改的仅10条。新法有六个方面的亮点,一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二是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三是规定养老以家庭为基础,强调精神上慰藉作用;四是老年人的监护人自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法承担监护责任;五是强化政府在养老事业和产业中的角色,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六是新增社会服务、社会优待和宜居环境专门章节,规范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
二、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针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我们迫切需要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问题要解决钱从哪里来,服务从哪里来,谁来养老等问题。在家庭依靠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有养老院,老年人退休以后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需要依靠社区养老,再就是依靠市场发展养老产业。老龄化应该双轮驱动,一方面要靠老龄事业,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完善的养老保障结构应该是多支柱的,光靠养老金来养老这一根支柱是不够的,应该还有其他的支柱。
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家庭、政府、市场、社区以及个人共同努力得以解决的综合性问题。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培育壮大老龄产业,鼓励扩大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努力提升与多样化、个性化“银发需求”相匹配的养老供给。
一要弘扬孝亲敬老传统,明确赡养义务和法律责任,强化家庭在养老中“第一支柱”的基础作用。“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要大力倡导赡养人看望慰问老人,尤其是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
二要使政府保证有效的养老制度供给和财政投入,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制度养老”能力。政府能为传统家庭养老提供基础的制度保障,弥补家庭、市场和社区做不了、不能做的养老“空档”。
三要科学规划老龄产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多种形式发展老龄产业,鼓励社会资本建立专业性养老机构,构建多层次养老体系。老龄产业的市场化能满足老年群体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四要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积极探索新型社区养老模式,健全社区养老服务。老年人退休后,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这就迫切需要社会特别是社区替代单位来发挥作用。家庭规模缩减、结构小型化等现象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而目前养老机构所能提供的养老服务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存在较大不足,因此,发展社区养老模式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种合理选择。
五要把扩大老年社会参与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点,开发老年“人口红利”,让老年人在参与中分享发展成果。参与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内在动力,也是激发老龄社会活力、改变生产性人口和消费性人口构成、提升社会生产创造能力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五项对策建议
在国家“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把服务业分成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中养老服务业是九大服务业之一,与养老服务业有关的还有健康服务业和家庭服务业。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政府角色从养老服务的直接供应方,转变为服务购买方和监管方,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开展“以房养老”试点。这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填补服务业发展“短板”,又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就业。财政部已经将已将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纳入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并已于日前下拨22.2亿元资金,由地方统筹用于此类公益性服务业发展。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劳动年龄的人口越来越少,企业面临用工短缺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挑战;但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也带来了新的产业发展机会,如养老地产、健康服务及医疗仪器、休闲服务业等。所以它一方面会对经济产生挑战性的负能量,但另一方面又有积极的作用。所以要积极“化银为金”,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银发产业”却是朝阳产业,有着巨大市场需求。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多种问题。发展养老服务业需要采取以下五条措施。
一要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要构建经济供养、生活服务、精神慰藉在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满足老年人吃、穿、住等基本生活需求,并加强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完善老年人的医疗、健康等生活服务。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加强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要加强与老年人的心灵交流与沟通,化解老年人的内心孤独。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游戏娱乐、体育健身等精神文化服务产品,促进老年人精神健康发展。与老人分开居住的子女要常回家看望或问候父母,给老年人精神关怀。
二要完善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供给主体。要完善家庭、政府、机构、社区紧密协作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业供给主体。为此,要推进家庭、政府、机构、社区之间的协作。家庭应该充当养老的第一支柱,扮演基础性的作用,家庭养老在解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我们的文化也是以家庭养老作为第一支柱。要弘扬孝、亲、敬老传统,强化家庭在养老中的基础作用。政府做好养老“事业”,一方面是做好城镇“三无”老人、低保老人的养老保障,起到养老“兜底”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提供制度养老的支持,即要提供养老的制度保障,促进养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机构养老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发展多形式、多模式的老龄产业,满足中高端的养老服务需求。社区应该探索新型的社区养老模式,并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三要构建多支柱的养老服务业支撑体系。要有养儿防老、养老金养老,还要有储蓄养老、理财养老和以房养老等多种支柱。推进养老体系多支柱建设,我们过去是靠养儿防老,现在国务院提出来要以房养老,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中国的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远高于美国70%左右,所以以房养老具有很好的基础。并且以房养老能改善“有房富人,现金穷人”的“中国穷老人”现状,增加老年人养老资金,有效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国内的上海、江苏等地正在积极进行以房养老实践。但“以房养老”面临五大制约,一是养老观念不适应,二是养老机构不完善,三是金融机构“倒按揭”业务发展不成熟,四是受70年产权限制,五是适用人群较小。要积极借鉴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以房养老经验,解决好我国以房养老面临的问题,积极推行以房养老。
四要培植养老产业多元市场投资主体。养老产业的市场投资主体不仅要靠政府投资、国有资本、外商投资、社会组织的投资,未来更重要的是如何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民办机构养老。培育发展老龄产业要探索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委托管理、合资合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组织和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政府和国有资本要起“兜底”的作用,把更多的机会交给市场,鼓励民间投资发展养老服务业,通过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养老产业健康发展。现在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产业发展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用工难,用地难,运营难,盈利难等多种困境,政府要在财政补贴、税收、贷款、土地等政策方面以及水、电、气、热的价格方面给予民间资本更多的支持和优惠,以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要打造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按照就近就便、小型多样原则,建设和改造托老所、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服务之家等社区设施;要通过组织集体性的文体娱乐活动,提供心理咨询辅导,满足老人精神关怀和心理慰藉需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要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加强老年医疗保健,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康复、护理照料等便捷的一体化服务。
五要构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模式。要加强养老模式创新,针对不同老年人的不同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精神状况、智力状况以及兴趣爱好情况,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模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如针对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可推行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养老模式,对于身体、经济状况好的老年人,可推行老年志愿者活动实现“老有所为”同时达到养老目的的养老模式。友成基金会开创的“常青义教”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组织退休老教师到贫困山区进行定期的志愿支教,期间为退休教师提供食宿,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老年人的人力资源,也有利于促进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并且山区美好的环境促进了老年人的身心放松和健康,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老服务模式。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