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政府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应对老龄化

2013年11月02日 09:22  新浪财经 微博
“201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高层论坛”于2013年11月2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高层论坛”于2013年11月2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高层论坛”于2013年11月2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伟:尊敬的顾秀莲副委员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相聚一堂,参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共同举办的201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高层论坛。首先,我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基本国情。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这一战略方针和目标任务,我们必须准确的把握我国老龄事业面对的新情况、新挑战和新机遇。

  深入探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措施,我认为应对老龄化应该提到大政方针的高度,不为过。为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老龄委办公室联合举办此次论坛,目的就是围绕老龄事业发展问题,呼吁社会各界力量广为参与,总结相关国内外经验,在相关领域开展深入探讨,为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相关政策提供智力支持。

  借此机会,我想就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问题谈几点个人想法,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性趋势,并带来十分复杂的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人类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生育下降,世界各国,不仅仅是发达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都正在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老龄化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如果追溯的话,现有的数据,最早是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19世纪70年代后,以法国为代表的部分西欧国家开始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也就是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说一个简单的常识的数据,我们讲的老龄化社会实际上是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还有一个概念是超老龄社会,国际上用的标准是超过21%的65岁以上的老人。

  进入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加快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进程。其中相当一部分国家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4%,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的中间段。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向老龄化社会迈进。目前全球老龄化的程度现有的数据统计最高的是日本,截止到2012年底,日本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了24.1%,超过了21%的标准线,已经跨越了老龄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法国、意大利、德国、希腊和葡萄牙等国的老龄化社会也相当高,预计到2050年至少有60多个国家进入超老龄社会。

  毫无疑问,人类寿命的不断提升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们享受着长寿带来的幸福和欢乐的同时,随着老年人生存和成本的增加,以及老年人创造财富能力的减弱,人口老龄化也必然会对经济和社会的运行产生多方面的复杂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何筹集足够的资金,以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经济保障。如何设计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财富在代际之间的合理分配。如何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失能及半失能的老人提供老年生活服务。如何建立适宜的健康服务系统,以应付疾病负担加剧和疾病模式变革带来的挑战。如何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继续保持经济增长活力以及如何实现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和谐等等。我前面提到的每一个如何都是带有世纪性的课题,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

  老龄化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将对各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老龄化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制定各种经济和社会政策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中国老龄化的形势非常严峻,并有着一些独特的特征和挑战

  仅就目前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现在还不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但是计划生育政策、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生育意愿迅速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正在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的老龄化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问题更复杂,困难也更多。200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33%,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达到7%,已经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到2010年11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到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到8.87%。联合国[微博]人口基金会以及中国老龄委预测,到2025年前后,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0%,进入超老龄社会。换句话说,中国将仅用25年左右的时间,走完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达到的老龄化的进程。而且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将进入一个更为快速的过程,预计到2020年,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将达到12%左右,2050年将达到25%左右,占总人口的比重接近1/4左右。

  中国这几十年来一直在讲国情,最大的国情就是人口多。从老龄人口总量来看,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从1953年的2500万,到2010年的接近1亿2000万,1.19亿。60年间,增加了9400万。2012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27亿,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9.4%。未来2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要增加1亿多,到2030年将达到2.3亿,到2050年将超过3亿。我们预测到2040年将超过3亿,接近达到3.6亿的峰值。这是从规模来讲,老龄化人口超过3亿的国家,世界上只有印度、美国,3亿多的老龄化人口是不得了的。

  三、未富先老

  这是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000到10000美元,甚至更高的水平。而中国2001年迈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1000美元,2012年也才刚刚超过6000美元。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大家在研究老龄化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这一点,未富先老,我们跟日本相比较,这是最突出的反差。整体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在削弱,这不是说老年人没用,这是客观的规律。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在下降,家庭、社会保障都要增加,这是毫无疑问的,未富先老和已富即老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四、劳动力结构快速变化

  新进入的劳动力数量远小于退出劳动力的数量,1980年15到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当中的年龄中位数在30岁,2010年上升到37岁,2025年上升到40岁,这意味着到2025年我国15到59岁劳动力的中坚力量有一半在40岁以上。从年龄总体来看,2000年15到39岁较为年龄的人口占15到64岁达到64%,与世界65%的平均水平大体持平,远高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但到2010年从56%降到54%,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降至49%,远低于58%的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51%的美国。这将不可避免的带来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和参与竞争的人口红利的优势减弱。

  五、受地区发展差异,近一年来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老龄化在地区和城乡间发展不平衡,从户口统计来看,我国老龄化人口由东部向西发展。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地区明显快于西部地区,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上海是1979年,和最迟进入的宁夏——去年才进入,时间差了33年。由于大量的年轻人进入到城市,在常住人口中,农村地区的常住人口老龄化问题则比城市更为突出。按居住地的统计,2010年乡村镇城市老龄化的比例分别为14.98%、12.01%和11.47%。乡村地区比城市地区高3到5个百分点。受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人口总规模达到有效控制的同时,也伴随出现了生育力的快速下降,养老功能弱化,空巢老人、失能的老人群体增加。

  生活在独居、空巢家庭的老人已经高达6200万,相当于一个法国。超过老年人口总数的1/3。全国老龄办和中国老龄研究中心的结果显示,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的老年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是108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6.2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全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

  上述问题是进入老龄化社会发达国家所经历的,未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复杂,或许在老龄化领域还会出现更新更加复杂的问题,所以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跟足够的准备。

  动员全社会力量,完善制度和政策,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挑战。面对如此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如何有效的应对,既能够确保老年人生活幸福,又要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是未来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这方面既要学习和总结国际经验,也要充分立足我国国情,发挥我国特有的文化和体制优势,探寻行之有效的道路。首先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百善孝为先,这是一句古语,充分体现了中国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现实来看我们差距很大,但我们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积淀。

  四千年前,在中国夏朝的八里沟,就明确把对老人不孝列为犯罪,最高可判死刑。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规定如果家里有一位70岁以上的老人,即可免除一个儿子的税负和劳役。如果家里有一位9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除全家的赋税和劳役。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北魏时期,中国也有养亲制度。即使对犯罪者,如果不是十恶不赦的恶人,哪怕是判了死刑,家里如果有80岁以上的老人,犯人可以在家里服刑。中国最早的养老院,梁朝梁武帝的时候,在如今的南京建立了以老人为对象的孤独院。在唐宋时期,国家也有登记造册,赡养老人的制度,当然这些制度和政策由于封建社会的体制,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程度。在老人和鳏寡孤独需要社会扶助的人当中,在各朝都列入了法律上。虽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它表明中国拥有悠久的养老传统文化,历代政权也都进行过相关的政策制度探索。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也一直非常重视老龄事业,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老年人的权益权利的法规。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确定为法定的老年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我们不仅要继承,历史任务应该是发扬光大。

  切实完善养老以及相关就业领域的政策措施,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老龄化社会。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今社会保障领域各种养老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已经基本实现了对各类人群制度上名意上的全覆盖,在养老服务领域国家确定了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战略。9月13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10月14日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两个文件都提出了涉及养老服务的具体措施。针对老龄化背景下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劳动力结构老化等挑战,也在积极调整就业政策。除了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外,不少地方政府在改善老年福利,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方面,也进行了很多方面的有益的探索。虽然在应对老龄化方面,我们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面对严峻的老龄化的挑战,我国相关政策和制度建设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比如在社会保障领域无论是养老保障制度还是医疗保障制度,都存在着矛盾,待遇差异大以及财务上难以持续的问题。面对人口红利逐步弱化和劳动力结构老化,如何调整和完善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以确保经济增长和老有所养的双赢。

  延迟退休年龄等改革问题,近来就出现了很大的社会争议。所有这些都需要认真研究,需要全面的协调对话,进一步完善这个持续的政策体系。在养老保障方面,关键是要实现社会财富在代际之间的流通,既要实现老有所养,也要养老资金本身可持续。在医疗保障和老年服务方面,要立足国情,突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确保老年人病有所医,健康安全快乐幸福。在就业方面,要切实完善就业政策,通过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积极促进大龄劳动者就业,应对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挑战,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提供财富保障。在这方面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那些率先进入老龄化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借鉴。

  动员全社会力量转变观念,实现幸福和谐老龄化。一是要形成社会合力应对老龄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家庭、社会组织都要积极努力,政府的责任是提供基本的保障,包括法律法规建设和建立基本养老金。医疗保障及相关老年服务制度体系,这是政府的责任。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础,也是确保老年人幸福的基石,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年轻一代都有养老敬老的责任和义务。除此之外,也要积极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倡导和进行社会互助,积极发挥各种社会组织以及邻里之间在养老、敬老的功能。

  二是虽然老龄化社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但正如我前面提到的,老龄化是幸福的福,社会的福。同时还要认识到老年人是财富,他们是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同时他们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随着技术进步和信息化发展,他们在财富创造方面也能够发挥更为明显的作用。

  三是要抓住机遇,促进相关产业发展。随着老龄化发展,老年群体会逐渐成为最重要的消费群体,在很多领域,甚至会主导消费市场。在政府提供基本保障的同时,许多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可以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市场力量来提供。今天参加论坛的就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同层次的关心老龄化工作事业的朋友,很多论坛主要是来自官方的专家,我们这次有大企业的,也有一般小企业的,还有个人。这是不少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因此要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不断发展老年人产业,同时促进相关产业的大力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各方面人士,我详细通过在座各位的积极研讨,思想碰撞,形成共识,一定会在老龄化政策研究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方面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的目标应当是非常清楚的,就是要通过制度改革的完善,逐渐形成老有所得、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和谐社会形态,实现健康老龄化。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天安门恐袭筹备细节:数把刀400升汽油
  • 体育NBA-保罗42+15快船胜勇士 视频
  • 娱乐昔日暮光情侣疑成炮友 出租屋密会4小时
  • 财经投资客买小产权房像买菜:半年挣三五万
  • 科技Nexus 5悄然上市:黑色16GB版已售罄
  • 博客如果日本敢击落解放军无人机等于宣战?
  • 读书叶群跪求林彪跟江青斗没好果子吃
  • 教育求职奇葩题震惊小伙伴 新浪教育盛典
  • 孙大午:土地金融是农村经济死水祸根
  • 太友:中铁建8亿招待费被查为何喊冤
  • 聂庆平:为什么说互联网金融是伪命题
  • 董少鹏:住宅养老金收益权不能归银行
  • 叶檀:经改路线图
  • 微笑前行:亲 双十一你会参与吗
  • 板桥老黑:谁是医患关系恶化的元凶
  • 齐格:房事或将触发一场新家庭运动
  • 乖乖老鼠:关于一次未遂报道的反思
  • 李玲:解决医患冲突需破以药补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