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第十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13年10月27-28日在上海举行,27日下午举行了“企业并购重组与跨境投资机遇”的主题对话,上图为美国都福公司中国区总部亚太区总裁张岳鹏。
以下是演讲实录:
【张云峰】: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因为在收购兼并刚才中,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体现。企业在体现无形资产的时候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企业改制的时候,第二种情况是收购兼并的时候。除了这两种情况按照中国财务准则无法体现。下面我们请美国都福公司亚太区总裁张岳鹏先生做陈述。
【张岳鹏】:谢谢主持人,经过前面基金、投行、现在到跨国公司,美国都福集团是一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公众公司,上市到现在大概有60年的历史。作为一个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都福集团的特点是一极以兼并重组为主要增长方式的一个集团。所以在过60年当中,这个公司从当初成立的时候几千万美金发展到现在销售收入是在80亿美金,公司在纽交所的价值大概是100亿美金的集团企业。我们是一个投资集团,横跨大概30几个行业。那么这30几个行业有一个共同特点,我们既不是网络科技,也不是TMT,我们是一个最传统的大家衣食住行有关的寄住型的制造业,但是多元化,我们跨过大概30几个企业。
刚才提到我们是以投资并购为主要增长手段的这样一个企业,刚才两位投行的朋友都谈到了关于投资并购的一些情况。从我的角度看,我有这么几点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这两年应该是三年过程中,我从四年前开始参加类似的活动,以前投资并购是没有专场的。后来逐渐出现跨国,最主要中资机构到国外这么一个概念。尤其是12年后半年和13年,刚才王总也总结了从量化的角度投资并购的金额,投资并购或者说并购重组成为了一个非常热点的话题。还是刚才王总的一些数据,我们看到的中国最近12个月之类这方面是非常活跃的,尤其中国IPO停止以后,围绕中国上市公司投资并购的行为是非常多的。
刚才提到从基金到投行到跨国公司,其实这样的互动在国外成熟市场是非常多的,我说不是大家一个讲坛上的这样一个沟通,是在事实的业务发生操作过程中非常多的。可能你们也听到一些数据,比如在美国市场并不是IPO是主要的PE/VC的退出方式,并购重组是这些基金的主要退出方式。都福集团多数多元化的跨国企业,全球大概3.2万人,在中国现在有7千人左右。每年在中国的销售收入10亿美金,合60亿人民币这样一个规模。但是作为一个上市的跨国公司,我们在过去50年当中,刚才说是几千万美金到80亿美金这样一个规模。第二个我们做到了在过去四五十年,是累计每年对股东的分红都有增加。这个指标在美国这样一个成熟市场也是屈指可数的,我们做到了这样一点。也就是说我们保证企业增长的同时,是以股东回报最最主要的测量手段。
刚才谈到投资并购这样一个趋势,在中国大家看到现在越来越热门的话题,实际上就是投资并购的案例也越来越增加。我们集团在美国做的投资范围是在1亿美金到10亿美金这样一个范围,所以不是刚才说的特别大的并购活动10亿美金以上,这种确实在美国很多这种规模会达到上市。在中国我们也想做这样一个规模,过去几年我们非常痛苦,因为这样的规模实际上做不到,1亿美金也就是说7、8个人民币这样的企业,从我们并购的角度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的,如果说达到这个规模,经营不错,利润不错这样的企业他们首选都是上市。也就是说两三年以前,中国做并购的时候,跟企业接触下来,他们的首选永远都是上市。这个原因很明显,就是上市的回报率更高,也就是说当时在中国市场上市的倍数是比世界平均市场都高了。
当然带来的结果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们现在开始停滞、整顿。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所以从我们并购角度,这两年我们在中国有很多机会了,很多拟上市的企业跟我们接触,很多PE他们手上有这样的公司给跟我们接触,就是说有了这样一个变化。我觉得市场会越来越成熟,也就是说在中国IPO重启以后,也会变得越来越理性。我觉得在中国资本市场可能最后也会趋向于一些成熟市场的操作和成熟市场的一些预期。最后我再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作为一个跨国公司在中国做投资并购的一些挑战。
前面提到了首先是估值问题,现在好多了。这个挑战已经跟两年前有减少了,企业家变得越来越理性,看上市他和重组并购他有一个比较理性的判断。不单是上市的倍数,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包括他对企业的控制,包括他对套利的周期有多长等等综合方面的考虑。
第二个挑战就是第三方机构,当然我们有很多投行了,像王董这样的已经开始关注跨国公司在境内为这些公司做服务,我觉得这个应该是越多越好。除了四大事务所,我觉得第三方机构应该有更多才能促进国内投资并购的的发展。在国外是相当成熟,像我们这样的跨国公司,我们的投行部,我们自己企业内部的投资并购部是每天经常性会收大,因为大家都知道你,大家都是一个圈子,都知道你是什么领域做并购的,大概并购的对象是什么。所以每天都会收到并购对象的简报,来看我们是不是愿意往前操作。
第三个挑战我觉得还是来自于政府监管,刚才你们提到了中国企业到境外并购的一些挑战。我们在国内并购这个挑战也还是蛮大,刚才张总提到自贸区,我也希望自贸区能够从审批的角度,从资本向下资金流动的角度一些便利能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因为我们现在缸内并购的话,发改委、商委审批的即使是民营企业也出现了评估的需求。所以整个周期都很长,而且带来了一些成本上的一些增加,所以这个希望在政策法规上能够有一些变化。
第四个挑战,为什么说国内很多并购王总提到是围绕中国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或者上市公司并购国内的一些非上市企业。我们跨国公司在中国并购还有一个挑战,就是合规的挑战。因为跨国公司是来自成熟市场,比如说像我们纽交所上市的首先要符合纽交所上市的所有的内操作和规则,第二美国的法律的要求,又要符合中国的法律。所以我们在合规的角度,对国内上市公司操作流程上增加了很多复杂层次。从内部审批也好,外部审批也好也增加了很多复杂程度(跟国内企业之间的并购相比较)。
这是一个挑战,但是总的趋势来讲这个方面是越来越活跃,我们并购投入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当然从跨国公司的角度来过,我们在中国市场也增加了灵活度。刚才王总这种例子我们作为战略投资者,从少数股东开始,这种事情我们也已经在操作了,除了100%的完全资的并购之外,我们也做了战略投资者的一些操作。以上是我的观点,跟大家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