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189位经济学家、著名大学经济院系和研究机构负责人、主要经济和学术媒体负责人以记名投票方式评选,以黄达为主要贡献人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高票当选第六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是经济理论界对改革开放以年来我国经济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和盘点。2008年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由“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主要贡献人杜润生及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获得,第二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09)由“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理论”主要贡献人厉以宁获得。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0)由“整体改革理论”主要贡献人吴敬琏、周小川、郭树清等人获得。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1)由“价格双轨制理论”的主要贡献人华生研究组、田源、张维迎获奖。第五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2)由“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理论” 的主要贡献人马建堂、周叔莲、江小涓获奖。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是我国第一个由经济学界以学术民主投票并公开计票的方式进行评选的经济学大奖,其宗旨是推动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每年(或每两年)评选出一个经一段时间检验的原创性经济理论,获奖理论将得到由泰康人寿提供的100万元奖金,这是目前国内奖励金额最高的经济学奖项。
第六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经向经济学界公开征集候选经济理论,进行了两轮评审专家投票,以透明公开的程序评选出最终获奖者。“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得票数名列第一,黄达为该理论主要贡献人。
日前,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组委会代表毛振华[微博]、孙祁祥、杨瑞龙[微博]、王忠明一行向黄达先生正式送交获奖通知书。至此,第六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3)”正式产生。
获奖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经济理论之一。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从总量分析角度探索再生产过程中财政和信贷这两个紧密联系的范畴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共同反作用于再生产的规律。把财政信贷综合平衡问题归结为货币流通问题,综合平衡的中心任务是控制货币供给,以协调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从而与宏观均衡理论衔接起来。该理论为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增添了中国经验,同时确立了中国宏观平衡理论的基本框架。该理论的最大特色是对任何分析和推导所做出的论断,均以在中国曾经发生的或者就是现存的事实为支撑,因此奠定了中国宏观经济均衡理论的基础。1984出版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被誉为“对计划经济中财政信贷综合平衡问题的最后总结”。“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以及欧美各国的宏观应对策略及其效果表明,该理论不仅对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诸多财政金融问题以及经济的平稳有效增长具有深刻的解释力与政策指导意义,而且对于世界各国如何进一步把握经济均衡亦具重要借鉴价值。获奖者黄达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是中国当代颇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黄达先生愉快地接受了奖项。他表示,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的意义,是对改革开放进行严肃的回顾,深化对改革开放在经济理论上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今后思考振兴中华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之初,许许多多的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满怀激情,冲破各种条条框框和禁忌,参与改革开放的议论、讨论、辩论、争论。在这种热气腾腾、令人振奋的大氛围之下,推动自己思索、学习经济的理论问题,在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园地上,开拓了一小片的天地。在此获奖之际,他对自己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院)的科研和教学团队,60多年来所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
第六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将于11月28日在武汉大学[微博]举行颁奖典礼,并举行2013年度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