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宁:中国P2P不是逼出来的 就是抄过来的

2013年10月24日 12:32  新浪财经 微博
“硅谷对话北京——2013互联网金融创新峰会”于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宜信公司CEO唐宁。(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硅谷对话北京——2013互联网金融创新峰会”于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宜信公司CEO唐宁。(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硅谷对话北京——2013互联网金融创新峰会”于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宜信公司CEO唐宁。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丰:多谢超美,您先请就坐,接下来我们要请上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不光是这个会议也是IDG伙伴,代表中国P2P创新主要领导之一宜信创始人唐宁先生,我们请唐宁先生就中国的P2P和创新发表演讲。

    唐宁:尊敬各位嘉宾、各位朋友,首先代表主办方之一非常欢迎各位嘉宾,各位朋友的到来,大家共议互联网金融。

    刚才我听Lending Club陈总讲非常有感触,因为其实就在几周之前我和宜信十几位同事在硅谷游学体验创新,我们重要一站就是Lending Club,有幸第一次结识陈超美女士,世界很小,之前就知道宜信公司负责信用风险的我们专家、领导。让我感到咱们中国人、华人在金融领域,不管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这方面金融领域来讲施展身手机会到了。

    我15年前在华尔街做投行的时候,我是做投行业务做服务的。像我这样人很少在华尔街在美国,主要从事和系统和技术相关这方面工作。应该说在一个组织之中属于非主流,我这次到硅谷游学也问到在谷歌[微博]、Facebook这方面在华人在印度人发展情况,我被告知人数差不多在Facebook,华人更多做技术工作,印度人做产品经理工作。我觉得,在这方面我看到今天有很多希望来自硅谷的朋友,咱们又见面了,在几周时间里面,而且带来很多这种创新创业的好想法。

    不仅是在中国开练,还在美国、硅谷开练。说明我们华人中国人通过这样这种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也在美国开辟一片新天地。像刚才陈总所讲信用风险控制是重中之重是第一位的。所以说我们的这样这种,以及今天大家聚集在一起,希望为两国这样这种互联网金融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今天我也想就机会和大家以在中国P2P行业的这样一个成长,以宜信这样一个在行业之中的成长观察分享一下中国金融创新的我们一些体会。我想今天是实操性很强的会议,互联网理念理论这方面感兴趣,都有很多这样著述,在这里不重复。

    从实操角度来讲我想谈一谈,就是咱们讲金融创新这种机遇在哪里?好的想法、好的点子在哪里?我想其实今天在座很多是来自硅谷的专家,来自硅谷的企业家创业者来讲也代表了很多美国以及其它先进市场的这些好的理念,好的想法,多向他们学习、碰撞,我觉得可以有很多好的发现,很多创新的点子。

    因为美国领先咱们中国市场,在许许多多的方面。特别是在金融许多细分领域几年到几十年。我觉得进它们对接,能够给咱们很多好的这样这种从创新方面的借鉴。举例来讲对个人信用方面来讲,一个社会一个经济体要能够持续健康高速的发展,必须是信用社会,必须是一个机遇信用的经济体,能够的认识,个人信用的积累,在美国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有许许多多的理论,还有许许多多的实操。这些在中国在几年前还是空白。

    与此同时中国当时还没有小微这样概念,大讲中小企业难,一两年前开始提出小微企业融资难,为什么这一两年问题不提到解决。主要来讲控制手段这样环境之中,很难找到中小企业融资难,小微企业融资难。我们看一看美国市场,有大量的基于个人理论信用和实操,如何能够得以借鉴和融合,我想宜信早年来讲,也部分得益于我十多年前在美国工作的时候,学习的时候,对于那里的一些信用环境,信用市场,信用机构等等,有一定的了解。

    当时我们说在想法上人人有信用,信用有价值,把中国个人信用建立起来,这个体系打造起来,让中国成为信用社会我觉得这样的创新点来讲回到今天可能在其它许多细分领域仍旧能够去有很多的发掘。面向未来还有很多类似像P2P几年前时间点创新,我希望通过今天这个大会来讲能够发生成长出来。当时有这个想法之后,如何落地?我想好想法很多,但是落地更为重要。

    我也想就我们的经历谈一谈互联网金融以及所有的金融创新都面临着落地的问题,落地的问题我以为在中国主要是要解决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问题。说到模式创新如何理解?P2P在中国要不是逼出来的,要不是抄过来的,大多是两个来源。抄过来更多的是看到Lending Club这样的一系列企业在国外发生发展,我们很多C2C、Club,中国创业者抄过来,宜信是逼出来的。早年我和IDG有合作,我一直是投资人积极扶持企业,和IDG企业,当时很小。有越来越学生和学生家长跟我们提出能不能边培训边付款,因为四年之后刚刚毕业,把家里面这些钱都已经到了大学,没有更多的一两万块钱交培训费了,能不能边培训边付款,我觉得机会来了。这样一群人是好信用,愿意多上学多好,同时学到了好的技能,能够找到好的工作,换款能力也更强了,但当时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去找金融机构。

    我当时找了所有的在它的网站和介绍宣传册上,有创新字样金融机构,其中包括在座一些金融机构。我说这是一群多么好的人群,学生人群又有还款的意愿,又有还款的能力,是好信用,请你们帮助他们,无论是国际国内这些机构,当时都说不靠铺。这群人不靠铺。我说那我们机构增信一下,他们说你这个机构更不靠铺,就是服务机构有什么?所以没办法,逼出来的。我说如果那些机构帮不上忙,而我又信,你们不信我信,我就拿出自己的钱,借给100多万学生效果很好,当然我也做前期功课,也做信用风险控制。

    之后那些培训机构的领导老师感兴趣了,我们做风控的同事和其它同事感兴趣,越来越人参与到其中,这个模式就这么做起来。那时候我们不知道国外有这些叫P2P模式,P2P后来大量用这个词,但是这是舶来品。早期就知道个人借给个人,大概一两年之后我们知道原来在英国在美国还有的机构。所以后来建立了联系,所以我说模式上创新有的是抄出来,有的是逼出来,但无论如何你想解决传统金融体系所未能解决,未能覆盖这样人群问题,要通过模式创新。否则的话很难合法合规的去服务这群人,必须要有模式上的创新,才能够做到合法合规利国利民。

     另外我想谈谈技术创新,大家谈技术。通常谈到互联网、高科技、移动互联网,我觉得重要不重要非常重要。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非常重要,同样重要的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讲是风险控制技术,信贷技术,这方面通常为咱们的热点所忽视,我不知道为什么?是不是可能互联网想见比较所见即所得,或者信贷比较枯燥,不是很直观能够了解。但是我想跟大家讲在硅谷发生这些金融创新,都是依托强大信贷技术创新,在中国过去几年,真正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贫困用户融资难问题,也是在信贷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如何能够以信贷工厂模式,信贷源模式五户连保模式,数据大数据这样一个叠加,把财务数据和行为数据能够有机结合在一起评估借款人个人的信用,基于这样的创新才能够使得我们好想法落地,所以在技术创新层面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之中,高科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信贷技术是同等重要的,属于说哪个更重要?我们认为应该是信贷技术更重要。当然信贷技术创新,也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到来,所以他们是相辅相成不是割裂的。

    最后由于时间有限更多分享,一会可以在对话环节再去覆盖。我想谈一谈大家谈创新。我感觉一个是可能有一些虚火最近,就像十几年前在华尔街时候我做投行,那时候互联网到来,所谓.com都是大经济,没有是消极,经济大消亡分成两派,我想在咱们这个过程中也有要分派等等,例如说谁是新经济属于互联网金融,谁是不跟互联网相关如果是线下不是互联网,线上是互联网,大家能够了解刚才听陈超美演讲,我们Lending Club获客手段也是多样,线上、线下的。当你获客之后进行信用评估的时候,评估手段也是多样。线上、线下的,线下获取客户完全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这些社交的信息个人的信息能够做增信,大量的使用互联网在信用评估之中。

    而线上获取的线索,线上展开服务,在很多风控环节,在中国这样环境之下也需要线下资源。就在不久前莫干山会议,我们银行协会会长我觉得讲非常好,互联网金融应该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实体系统和虚拟系统相结合。互联网和金融不排斥,应该是融合。就像15年前当互联网新经济第一次到来的时候,我们发觉实体经济和互联网非常好的融合在一起拥抱彼此。

    我想宜信公司中国的P2P行业,也是在这样认识和这样的创新实践之下成长起来的,中国有经广阔的市场,有更大的未被覆盖的需求,所以我们互联网金融金融创新前景一样同样广阔,宜信公司在这样过程之中和在座各位嘉宾、朋友一起努力,一起迎接金融创新美好明天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C罗两球皇马2-1尤文 伊布4球巴黎胜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日本明治奶粉暂时撤出中国 称利益难提升
  • 科技来往秘邀大V测试 公众账号即将全面开放
  • 博客彪悍!成都女汉子半夜和男友打架(图)
  • 读书枉担恶名:李莲英为人低调为何还挨骂
  • 教育高校现“表白特区”引围观(图) 国考报名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
  • 陈虎:房地产京7条突然出笼有何深意
  • 徐斌:那些不作死不会死的土豪们
  • 叶檀:北京自住型商品房估计不好卖
  • 周彦武:远超08年的金融危机明年爆发
  • 花木兰:美国将出现金融混乱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