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菁:户籍政策难取消 我国教育很失败

2013年10月19日 16:32  新浪财经 微博
“2013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市长论坛”于10月19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厦门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3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市长论坛”于10月19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厦门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3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市长论坛”于10月19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厦门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

  以下为演讲实录:

  赵燕菁:说我是著名的学者谈不上,今天是一个官员,官员到这里需要有一个发言的机会,我谈一下自己的观点。我的题目就是人的城市化。为什么谈人的城市化?我觉得过去的30年,中国的城市化就是两个特点,一个是土地的城市化,所以大家轻易不要否定这个,说我们中国城市化搞了半天一大堆问题。我们再看看英国、美国,美国的机场当年都是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的样子。前不久一个美国的同事到北京来,一看北京这么大的机场,吓了一跳,说美国都没有这么大的机场,我说我们过几天再弄一个更大的,吓死你们。我去英国学习,英国的火车,和我们高铁相比差远了。所以,我们是在多少年时间完成的,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城市化应该说是在过去的20年里是一个超级的城市化。但是,中国人口的城市化都是一个超级的市场,我们2012年理论上超过50%,实际上这些人在各个城市之间流动。所以,中国的城镇化30%几,30%几什么概念?宋朝是20%几。所以,现在好几百年过去了,我们现在也就这水平。所以,根本谈不上城市化。所以,一个简单的答案,现在的学界基本上都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户籍问题,一个是土地问题。给他们一个户口,第二天城市化水平就高了。实际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我先谈谈户籍和土地,第一就是开放户籍,有两个大的误区,第一个大的误区就是户籍政策,我从20年前参加城市化的工作研究开始,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人否定,说全世界就朝鲜和中国有户籍政策,为什么别的国家都没有,但是为什么到今天还有,也没听说哪个城市取消了。所以,它中间的道理,我们再骂20年,这个户籍政策一定会存在。为什么户籍在中国存在这么多年,就是因为户籍政策本身和我们公共产品的付费模式是一致的。我们在中国的公共产品的付费,我们使用的街道,为城市提供道路、管线,我们是怎么付费的?我们所有的老百姓不像美国人,住到一个社区里边,交物业费,我们根本谈不上纳税,我们税都是企业缴的,都是在中间的流通环节缴的,中国的直接税大概只占20%,而我们的个人缴的不到6%,所以,实际上我们没有真正给城市公共服务纳税。你没有户籍,所有人都会涌到公共服务最好的城市。所以,你没想出更好的政策之前,户籍就是最好的政策。如果公共服务的交易模式没有改变,我们户籍政策取消也是瞎掰,它一定会变成其他的类似户籍政策限制其他人口向城市进入。所以在这个国家大的税收体制改革之前,我想户籍政策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或者说没有比它更好的办法。

  第二、城市化的误区,就是农地要不要入市,剪刀差30年,后30年再把这个土地拿走,但是我们为什么要限制土地。所以,过去30年的发展,我们中国的特点就是在农地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农地分为远郊和近郊,而土地的价格最主要取决于它未来的收益,而在远郊的土地,农业的收益就是它重点的收益,所以让他们的土地入市,入市也没用。另外,真正的价值,强大的动力希望能够进入城市,实际上近郊的土地为什么值钱?因为它享受到外延的公共服务,可以分享到城市公共服务的升值。所以,城市化一个核心的问题是资本的积累,就是在农村和城市之间,为什么这帮人叫城市人,那帮人叫农村人,就是因为资本的积累。所以,我们土地的城市化就是因为中国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土地的资本化,这个土地就是一个土地财政,通过土地财政,政府建设高标准的道路桥梁。再反过来看,人口的城市化没有一个路径。

  所以,怎么样解决城市化的问题?现在土地的城市化已经解决了,人口的城市化怎么解决?有两条,一个就是教育,一个就是住房。为什么要教育,就是因为教育实际上是给每一个农民的个人注入资本,为什么要住房?就是个人资本怎么样储存下来,怎么样提高它的转换的效率。我先谈教育,我参加了很多城市化的论坛或者研究,我发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缺席,就是教育部,其实教育部在中国的城市化里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大家都骂建设部,实际上教育部才真正应该骂的,因为他培养了大量的无用人。在我看来,高中以上的教育基本上都是浪费,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基本上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想找工作,清华、北大的都到美国、欧洲去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反思一下,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德国怎么做的教育?看日本当时城市化的时候怎么交易?我记得日本当时城市化50%,就有一个口号不能让学生赤手空拳的进入城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是能够成为一个有资本的劳动力。城市人可以在市场上获得可持续的信息,而农村人在市场上就只能打工,所以,人的城市化的失败首先就是教育的失败,所以,我们要同高等教育转向职业教育,从围绕考试转向围绕就业。所以,在这个方面,大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所以,我想这个教育的失败,农村人进入到城市的时候,他应该有一门技术执照。像护士,厦门的护士基本上毕业一个就被抢走了。所以,这个必须要有一个反思,我们培养的越多,今后我们人口的城镇化压力就越大,因为这个人到岁数越来越大的时候,你再调回头让他重新做教育,非常困难。现在我们中国的教育大部分的投入都是家庭来付出的,为什么教育是由家庭来付出,因为周其仁教授提出一个观点,劳动力的资本和其他资本都不一样,你投资的是没回报的,这些人说今年你给他培养了,明年他们就白白了,到另外一个企业了。所以,一个城市不太可能大规模的投资职业教育。所以,在其他的国家我们看一看,凡是成功的城市化的国家,大部分都是进行职业教育,因为这些人不论在哪个城市,最后都会给政府缴税,所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人的城市化谈一下住房的问题,为什么教育重要,住房也同样重要?是因为人的劳动力的特点是不断折旧的,他一开始进入城市的时候,价值很高,慢慢价值被贬值。怎么样把劳动力储存起来,实际上是没有解决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城市人口进入城市的时候,越来越没有办法在城市里生存。有一个什么办法使这些人能够在劳动力折旧的同时他的资本能够不断的升值,所以就是解决它不断折旧的问题。我的想法,住房在城市化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为什么很短时间之内能够进入很高水平的城市化,因为新加坡用很低的门槛解决了这些人的住房问题,这些人解决了住房,又可以分享城市的公共服务,到一定阶段,把住房再市场化,这就是先租后售的办法。前几天我跟厦门一个领导谈这个问题,他说技术上没有问题,后来他说这是一个很了不得的事。我们现在城市的扩张很大一部分受限与个人的信用,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力资本的倍增,就是大家进入城市的时候不断的付出它的资本,不断的付出劳动力,这个劳动力不断的存到他的住房里头,城市的公共服务都已经摊到这些住房上了,所以这些人进入城市以后,就可以在城市里长期的生存。如果这一代人,通过教育和住房转换,这些人的下一代,他的子女就可以解决它的长期化的问题。

  所以,最后归纳一下我刚才的观点,城市化的问题不是政府的问题,现在政府的供给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服务在中国有些是掏钱了,问题是出在消费者,因为我们政府不断的提供高端的公共服务,土地的价值越来越高,农村这些人进入城市以后,消费不起公共服务,所以我们城市化的供给水平越高,我们就越会把这些农村排出在我们城市化的进程之外。所以,下一步我们城市化的重点应该是怎么让城市的消费者,也就是让每一个居民能够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够成为真正的资本积累的核心。所以,劳动力主要是资本积累的核心,如果这些人进来没有带着教育进来,这些人和普通的农村没有太大的差别。另外,就是住房,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住房的供给模式,这些人永远不能积累到能够在城市居住下来的这么一个倍增器,谢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南京市长季建业涉嫌严重违纪被免职
  • 体育中国赛湖人26分负勇士 丁俊晖印度赛夺冠
  • 娱乐陈坤贺周迅39岁生日 曝对方仍是单身
  • 财经多部委就养老方案达成共识:养老金并轨
  • 科技苹果公司因故障召回2012款MacBook Air
  • 博客心理学家:国人为何喜欢随处丢垃圾
  • 读书毛泽东唯一一次出国铁轨上发现手榴弹
  • 教育国考最热职1886:1称炮灰集中营 国考报名
  • 管清友:以转型的眼光看宏观经济
  • 黄小鹏:要不要把投资的事交给黑猩猩
  • 谢百三:多数城市居民反对遗产税
  • 朱大鸣:诺奖新贵为何总看错中国楼市
  • 周彦武:明年美债铁定违约
  • 叶檀:房产中介是楼市替罪羊
  • 徐斌:我们的命运现在美联储手中
  • 张化桥:中国银行业产能过剩
  • 刘杉:人民币再启升值周期
  • 安邦:中国应加快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