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良:求同存异 共建和谐发展之道

2013年05月27日 10:41  新浪财经 微博
“上海论坛2013”于2013年5月25日-27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上海论坛2013”于2013年5月25日-27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上海论坛2013”于2013年5月25日-27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杨玉良: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来到上海,参加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和复旦大学共同举办的上海论坛2013。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复旦大学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来宾和专家以及新老朋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教育部、上海市领导对我们始终如一的关心表示敬意,向韩国SK集团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表示衷心的感谢!

  自2005年以来上海论坛已经成功地举行了七届,本次是第八届。上海论坛汇集政商学界的精英,围绕中国、亚洲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深入的讨论,提供互惠共赢的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为决策者提供各种有效的建议。参加会议的各界人士均在相关的问题上有持续不断的研究和思考,有各自的经验,所以使得这次论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也使得上海论坛正在逐渐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品牌论坛。今年我们第一次选择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来举办论坛,在我们的旁边是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黄浦江见证了上海在中国工业化、经济发展和金融业发展的过程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见证了上海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直是踊跃的潮头,我们在这里举办论坛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条江和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提醒我们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人类需要有足够的智慧,以总结过去的经验,同时来讨论当下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的发展寻找可能的答案,复旦大学历来也应该成为智慧的提供者。因此我们将今年的论坛主题定为亚洲智慧在多元中寻求和谐发展。当然和谐是一个具有亚洲文化特色的词汇,而在今天它正在日益被世界的各种文明所接受,如何阐释和谐,并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当中实现全人类的和谐发展,可能是人类社会在当前乃至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更为复杂的问题和我们的必然选择。我们希望通过强调智慧来抵御危机,用对话来代替对抗,总结过去几十年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我们可以发现科学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的确是十分重要。但简单的禁锢主义并不足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与我们在增进物质文明时的努力程度相比,人类在营造一个宽容、和谐与互信的世界方面,和谐的程度显然小了很多,我们应该思考究竟在什么方面出了问题。我们提出这一主题的另一个问题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世界的主要发达经济体不断面临着金融危机的挑战之时,亚洲国家能否独善其身,保持其稳定的发展。我们所走的道路是否经得起考验,我们是否为迎接未来的可能挑战做好了准备。亚洲能否担负起更大的责任,或者说亚洲应该如何独立自身所面临的问题,才能够为世界承担更大的责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基于学者的学识以及政界、商界精英们的经验来开展理智、深入和谨慎的讨论。

  各位我们期望在上海所达成的共识,将成为我们未来全球世界的现实。为了亚洲智慧这个主题词,本次论坛将分别就增长奇迹之后的亚洲,没有完全资产世界经济靠什么复苏,新形势下的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化解纷争之道,亚洲智慧的多元性与统一化,全球治理问题,创新驱动和亚洲城市发展,如何保障亚洲实施以人的健康,崛起的亚洲,可再生能源,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等十大重要议题,开展广泛而深刻的讨论。值得关注的是我们在这次的论坛当中,首次提出了亚洲公共卫生健康的议题,今后我们将更加关注与亚洲人民的民生、福祉相关的议题,以强调论坛对人的关怀。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求同存异,在今天的形势下,我们不妨将其理解为全人类的福祉是共同的,但实现福祉的道路可能有所不同,对此中国人还有另外一句古话,叫做殊途同归,就是同样的目的但是实现的路径可以不同。对此我们相信在充分尊重彼此立场和差异的基础上,在理性、开放和自由探讨与对话当中,各国的各界人士一定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和学识,并将其凝结成为亚洲和世界的智慧,寻找到和平共存、合作共赢、成果共享的和谐发展之道。最后祝愿各位嘉宾在上海与会期间度过美好的时光,留下愉快的回忆。更希望各位嘉宾爱上上海,爱上复旦,爱上中国,在论坛结束之后能够常到中国来看看,常到复旦来看看,让复旦有机会倾听世界前沿的声音,也让世界看到中国上海乃至复旦的发展与进步。谢谢大家。谢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红监会委员否认用红会千万善款办研究院
  • 体育中超-申花1-0绝杀国安 恒大1球险胜 视频
  • 娱乐张艺谋侧面回应超生:这7个娃咋来的?
  • 财经房产税试点年内将扩容:由地方加密上报
  • 科技上海出租车禁用打车软件加价:查实严处
  • 博客中国游客在埃及神庙上刻字羞了谁
  • 读书解密:宋美龄与蒋介石政治联姻再定义
  • 教育大学生赴美带薪实习陷阱:花高价干苦力
  • 育儿月嫂喂产妇罂粟称婴儿吃母乳后睡得多
  • 西向东:中国社保收入应该一刀切封顶
  • 陈虎:该不该庆幸中国经济低增长
  • 叶檀:中概股有希望了
  • 朱大鸣:房地产暴利还是胸罩暴利
  • 宋文洲:朱新礼可以和马云不同
  • 管清友:关于中国改革的另类观察
  • 王东京:治接待费需釜底抽薪
  • 陶冬:日债动荡 美联储退出
  • 苏鑫:为何越限房价越出地王
  • 方泉:投资的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