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松:政府应减少干预企业并购重组

2013年05月25日 14:38  新浪财经 微博
“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高峰论坛”于2013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秘书长安青松。(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高峰论坛”于2013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秘书长安青松。(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高峰论坛”于2013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秘书长安青松。

  以下为演讲实录:

  安青松:今年是股权分置改革8周年,市值管理论坛举办的7届,可以说论坛已经成为市场的平台之一。论坛之所以能够持久,并能够坚持下来,我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每一届论坛的主办方都抓住了资本市场最关键的一些课题和脉络来举办。比如这次就以上市公司的资产充足,以市值管理和市值增长作为一个关注点,我认为是非常扣题的。

  大家也了解到,证券公司的保全代表人历来是把IPO业务作为主营业务的,我了解到6月份要举办的保券代表培训班把并购作为主要的课题,就说明市场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并购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

  去年我看了一个数据,说美国资本市场去年的IPO上市公司不多,也就意味这IPO是均衡发展,而不是爆发性的持续增长的市场。而并购这个课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它可能是这个资本市场很重要的永恒的课题。我今天想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在转型背景下的中国企业并购,今天我也是扑空了,本来想用PPT给大家介绍,因为这个圆桌会议适合念稿,站起来说还是PPT比较好,但是主办方要求坐下来,但是我还是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展示。

  我跟大家交流转型背景下的中国企业并购,从两方面说,一个是转型与并购的关系,一个是创新与并购的关系。并购是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而创新是并购的永恒主题,这是我想跟大家交流的两个观点。

  曾经有人说过,我们要过河首先要解决船和桥的问题,首先并购是实现经济转型的桥和船。美国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有两个著名的论断,他说没有一个美国的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我接下来想通过一些数据和案例来证明这个经济学家他提出的理念是一个规律性的和趋势性的。

  首先我们从国际经验来看,一国经济的转型与并购密不可分,我们看美国,美国的经济转型也跟美国的全球化五次并购密切联系。第一次并购浪潮是以横向并购为特征的,在这次并购浪潮中,推动了美国经济的重工业化和规模化转型,奠定了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基础。第二次并购浪潮以纵向并购为特征,促进了企业的一体化发展和管理革命。这次浪潮带来了企业的一体化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也带来了管理的革命,都是从这个时期产生的。第三次并购浪潮以混合并购,有上下游的也有多元化的并购,它催生了企业集团的形成。第四次并购浪潮以杠杆并购为工具,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第五次并购浪潮,是以资本市场为导向,促进了全球配置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我给大家举的数据里,提出了美国的五大金融企业都是通过上个世纪90年代的并购整合奠定了美国金融企业当今的世界地位。

  同样的,中国的企业也是通过并购在逐渐展露锋芒。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深中集,1980年1月创立,1994年上市,2002年以来,中集依托收购兼并发展,成为一家在全球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跨国公司,在中国以及北美、欧洲、亚洲、澳洲等地拥有150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2012年、2011年《财富》中文版中国500强企业中集居第128位、第73位。同时我们也看到,通过并购可以延伸企业的产业链。大家可能都关注到当前最火热的就是电商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比如说马云[微博]先生是在上个月退出CEO,举办了一个十周年的庆典,轰动了整个舆论界和经济学界,发表了一个演讲,我看他的演讲在微博上广为传播,可见电商对传统商业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而传统的商业企业要向电商进行转型,多数是通过并购的渠道去实现的。包括国美、包括沃尔马等等、苏宁、易购都是通过收购电商来实现它的产业链的提升,实现他在新的关系下的竞争力。资本市场通过二十年的发展,并购重组已经成为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企业并购中的重要平台。我给大家统计一个数据,从2005年以后,我们国家的A股上市公司并购交易占全部企业并购交易的比例已经稳居3成以上,在40%左右。

  2012年A股发生的并购是1191起,涉及到金额3125亿,这也是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从国家的整个经济环境来看,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后,中国经济面临调结构、转方式的挑战,并购重组成为必由之路。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前中国的企业并购呈现两快两慢的特点,两快是指中国企业并购规模快速增长。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快速增长,2011年中国企业工完成跨境并购110起,同比增长93%,交易完成规模达到280.9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9%。同时也存在两慢的问题,一慢是促进并购的金融产品创新慢,无论是贷款、股票、债券、信托产品还是金融机构的参与程度均处于萌芽阶段。第二个慢是支持并购的制度创新慢,无论是市场机制的健全和监管制度的弹性,还是区域、行业壁垒,均难以适应并购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

  刚才谈到创新是企业并购的永恒主题。为什么企业并购需要创新?是因为创新面临复杂的挑战,一个成功的并购方案,需要同时关注三个方面:核心目标、关键因素和风险控制。众所周知,并购的核心目标是创造价值,并购的关键因素应该包括目标方质量、并购方实力、双方的契合程度、交易结构和后续安排、交易执行等。并购的风险控制,主要有投资环境风险,包括国别风险、市场波动风险、行业周期风险,项目执行风险等等。从国际经验来看,金融创新是促进并购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系统的金融创新,是不足以支持并购的发展。并购金融创新有两个层面,一是金融产品的创新,二是市场和监管制度创新。

  在实践中有二者有两条实现路径:一是设计好市场和监管制度,企业亦步亦趋,对号入座,多年来我们走的是这条路子,即我们不断改进收购办法和重组办法,希望不断适应企业并购实践的需要,但是面对企业复杂的并购需求,企业难免有削足适履的问题。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带动制度创新,成熟市场多数走的是这条路子。我们说企业的转型有赖于发展环境的改变,最近上市公司协会针对改善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企业转型,从企业的视角就改进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进行了专题调研。其中在解决并购难题方面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需求和建议,一是减少地方政府对企业并购的干预,企业反映当前并购重组是结业调整的有效途径,政府指导是必要的,但是并购的主体是企业,希望政府能够创造更加良好、更有利于并购重组的环境,减少不恰当的干预,建议中央政府对跨区的并购提出指导性意见,打破地区间的市场分割。

  第二个建议是减少跨境并购审批,支持企业走出去。企业普遍反映跨境并购审批环节太多,各个环节多为串行审批,耗时厂,有此可能丧失并购良机或成本被大幅提高,建议清理审批项目,将串行审批改为并行审批,对一般性并购采取备案制。

  第三个建议是设立并购产业基金,目前很多产业过剩行业的主体企业经营困难,发起并购的能力较弱,但并购时机难得,建议设立若干产业并购基金,适度增加杠杆作用,市场化地参与行业并购整合。并购基金可由政府出资、广泛吸收社会资本。

  以上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重庆不雅视频案赵红霞或被诉为从犯
  • 体育国米官方宣布解雇斯帅 新帅上任签约2年
  • 娱乐张歆艺杨树鹏幸福贴面晒结婚证(图)
  • 财经国务院明确年内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
  • 科技iPhone新操作系统或转向“平面化”
  • 博客年薪超过20万家庭在北京算不上中产
  • 读书匪我思存演绎豪门虐恋:裂锦(全本)
  • 教育武书连2013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 育儿月嫂喂产妇罂粟称婴儿吃母乳后睡得多
  • 张化桥:印钞票不能富国强民
  • 姚树洁:货币超发加剧贫富分化现象
  • 苏鑫:40岁以后创业如何起步
  • 谢百三:目前中国股市比经济要强
  • 张明: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八大迷思
  • 罗天昊:中国要学会做带头大哥
  • 姚树洁:在中国难成中产阶级的原因
  • 林起:中国货币政策是否会再宽松
  • 叶檀:短命建筑折射有GDP无财富
  • 徐一睿:核电站成本低是个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