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13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三届年会于2013年2月22日-24日在黑龙江亚布力召开。图为亚商集团董事长陈琦伟。以下为亚商集团董事长陈琦伟在创想发源地A:永不消停的对峙——资本家vs创业家的部分发言实录。
陈琦伟:给大家抛砖引玉。我想主要结合故事讲,我会讲两个故事,同时我是会借着故事讲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是什么呢?就是资本家跟创业家之间的关系,这个游戏规则是什么,从我们自己体会来看,我们亚商到现在为止,我们自己是创业企业,我们投了大概80来家,但是我们第一家投的企业就是失败了,那是11年前,投了一家高科技的企业,做纳米材料,得了国家的科技进步奖,然后当时的三个国家领导人都跟他合影,江、李、朱,合影都挂在办公室里面,他本人是中科院院士,技术成分没有任何的疑问,订单全部都来了,这家公司当时我们一看非常的冲动,非常有激情,就当是投了他,因为他是院士科学家创业,自己在扩大,因为订单都来了,技术得到肯定了,扩大生产,扩大供应的能力不够,他需要钱,他自己没有钱,所以我们投了他第一笔钱,因为他没有钱,需要钱又有一定的数量,我们投进去钱以后,当时就占了他60%的股份,创业者是40%,结果运作了,运作以后马上问题就出来了,出来是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院士科研是很优秀的,但是一碰到财务问题跟普通人就一样了,他一看到这么多钱进来了,而且他是主管的,他说了算,马上决定一定要让他老婆来管财,我们也迁就他,11年前很多游戏规则也不懂,就尊重他了,第二,在运作中间,他就突然意识到我花的每一块钱都是100%是我的权利去花掉了,但是如果产生出利润以后有60%是这一家投资机构的,他法律的权利是40%,可以花钱的权利是100%,因此这样的话他对费用的开支就非常在乎,非常乐意。
还有更重要一个问题,就是他掌握这么多权以后,我讲的这个故事,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这种早期企业进去以后,哪怕这么早期的企业应该跟他谈一个游戏规则,跟他谈建立好的公司治理构架。当时没有,他一用权,一花钱舒服了以后,跟他一起创业,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去反映,跟他一起创业的团队,那两位就不干了,说这个成果得奖什么都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做的一个小组,但是那个院士一看财权来了全部揽在了自己的手里,最后把实验室的东西到规模化生产,这个质量不能稳定,这样一下子最后企业就上不去了,就做了没有成功。这是一个案例。
第二个案例,我们是在15年以后,大概在2004年的时候,投了一家企业,那家企业是做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的,成长非常快,当时我们也是因为这个董事长创办人跟我们关系很熟,跟我个人关系很熟,所以当时他也很豪爽,他说你这样吧,我们一起,你是第一家投资人进来,你占40%,然后就做起来了,但是可以做券商进来以后,其他投资机构也想进来,大家都跟他讲一个道理,说你看看这家公司要是上市成功的话,亚商他掌握40%的股份他们可以翻多少倍,然后你看也就是60%吧,他就在过程中间,不不是这个董事长本人,然后他下面那个团队就产生想法了,他们在外面自己就做老鼠仓了,自己培育同样的产品,供应,就在外面做了。
那么这两个案例,我想这么讲,给我们一个大的教训,就是自主加工要有一个游戏规则,有几点,第一,哪怕是再早期的企业,VC的阶段,我们的体会就要跟他谈故事治理构架这个理念了,因为很多创业家他在一开始不会想到公司治理的问题,但是你这个理念就要跟他聊起来,特别是中国企业家在这上面比较欠缺,我们商业文化没有按照规矩办事,没有这个理念的,他希望你进来的时候,觉得这个资源他需要,需要资金,资金进来以后,觉得做起来以后,我们可以一起分享,但是这个游戏规则到底怎么定,他们是缺乏这个理念,我觉得资本家这头多承担一点责任,要主动的跟创业家要沟通这个公司治理构架的重要性,不光是沟通,而且要实质性的帮他逐步建立起来。
第二,我觉得游戏规则很重要一点,从此以后,我们从来不投超过20%,后来碰到很多一些好的案例,有的时候一开始人家谈的开心了,说你多投点,我们就跟他讲道理,我一多投,我把你的估值估高了,也不对,我坚守20%以下,我们投了三千万,收20%,等于是他的价值是一亿八左右,两亿左右了,但是其实企业不值那么多钱,但是我为了不超过20%,钱还是需要这样一些钱,这样我们就跟企业谈,比如说其他融资手段,分期到位,跟成果挂钩,总而言之,我们讲清楚,我们说一定不超过20%,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成长型的企业,这个成长的利益主要应该让创业团队来享受,有人说他创业企业家一开始不是太懂,他觉得给到钱,给比例也可以,但是以后会产生想法的,这是人性的问题,不要说人家的想法不对,但是我们这个道理一讲以后,在安排股权结构这方面都比较会有帮助。
我先讲这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