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透露曾有人想建“中国网”

2013年02月23日 10:21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讯 2013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三届年会于2013年2月22日-24日在黑龙江亚布力召开。以下是吴敬琏对话80后部分发言实录。

  吴敬琏对话80后

  嘉宾:吴老你好,特别想听您聊一聊顾准。能不能讲一讲你心目中的这个人,作为我们这代人有哪些东西可以学习,甚至不应该问及。如果他在世,你觉得他是喜多过忧还是忧多过喜?

  吴敬琏:一言难尽,我希望你多读一些顾准的书。因为我也写过很多东西,他这个人思想非常深刻而且非常广博。一两句话很难说得清楚,他如果活到现在一定是喜忧参半的。他一再说过,中国的生物经济一定会到来,但是需要很多条件,我们大家的任务是去创造这种条件。

  嘉宾:我叫高彭城,现在在北京做经济相关的互联网创业。我把话题暂时脱离经济改革以及宏观的问题,想探讨一个跟科技相关的趋势。我前一段读了一本《大数据时代》,这本书探讨或者是产生了一种现象,这个在美国现凸显出的问题是,在未来大数据时代,整个社会无论是商业决策还是政府管理决策,制订过程或是流程都在发生重大的转变。过去十年无论是商业、政府,还是经济学,所得的理论都是小量的样本理论,通过因果关系得出商业决策决定。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生活中时时发生的一些数据,都可以被通过算法或者是计算机理论也好,直接得出一个基于全样数据这么一个相关性的分析。而这种政府决策体系,比如说在美国像刚刚结束的去年奥巴马的大选,奥巴马的竞选数据分析就是通过十条数据分析来判断一个选区在接下来投票的导向,这个导向直接辅佐半个团队,比如说广告的预算等等,最终发现数据挖掘判断正确性介于90%到95%之间。我想问比如说在10年、20年我国所有经济学相关的企业数据或者时时为政府决策者提供圈样分析之后,像这种分析专家在未来起到什么样的角色。这里提到一个设想,二十年后我们所有的数据直接为政府的决策者或者是利益相关人提供这样一个帮助之后,行业专家他特殊的价值又在哪。

  吴敬琏:科学信息技术发展到这个阶段,整个社会的组织、构造、行为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的研究要向更基本的方面考虑,不要太技术性,要从更基本的方面去考虑。对于中国来说,像你可能看过一些未来学家的著作,信息社会或者是网络社会,跟历史上的社会阶段,它在社会组织上有什么更深刻的区别呢?80年代就曾经讨论过,其实这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对于工业革命以前的时代,是个等级化的社会。

  工业社会它在全社会范围内是一个网络时代,而在一个企业的内部又是所谓苛存式的。那么这个网络社会最重要的特点,它就是每一个节点面向所有的节点,而不是按照这样一个层级去组织起来。更不像中国这样,按照等级原则组织起来这么一个社会。所以社会组织和政府行为都要做改革,这是最重要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之下,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来说,你就特别需要注意了。我们原来是一个等级化的一个社会,所以它的信息的传输它是一层层上报的,到了中央机关制订了计划,又指定的方式一层层下达。下级对上级组织做报告,上级对下级组织发指令。这个社会是这么运转的。网络社会不行了,不能这样的。因为每一个节点都是跟所有的节点联系起来。所以中国人很不习惯。80年代还是90年代有人提倡,互联网在中国不能这么干,弄了一个叫C网,就是中国网。中国网的特点是什么呢?我要发一个Email,我要到我这个层级的领导机关,要通过他审查然后向上发,然后再发布。没搞成这个东西,现在我们这一套不大适应网络社会。

  这个大数据说法,我不认为是一个全新的东西。而是说你在一个网络社会里面,你需要运用计算技术,从大量的数据中得出结论,而不能依靠下级的报告,上级的指令来维持这个社会这件事。因为你现在的技术完全可以收集到大数据,通过大数据的计算得出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来做出自己的决策。

  我想仅此而已,现在的宣传文章,很可能早到在60年代开始就有过的,叫电子计算机乌托邦。因为在我们经济学的分析里面,认为计划经济的有效性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做出论证的,而是新古典经济学家做出论证的,最有名的是怕瑞特。新古典经济学他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资源的有效配置,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其实是一样的。市场配置就是通过竞争形成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反映稀缺程度的,稀缺程度的价格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来实现,资源配置方程组,资源配置模型。只不过在20世纪初期的条件下没有这个技术能够实现,因为你有几万个变量的一个方程组,你要算出来,用手算也好、计算机也好,用电动的计算器也好,也许要算好几年,那已经是时过境迁了,所以不可能。后来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争论里面出来一派市场售后主义,它是从新古典经济学来的,但是还做了一点改进,但是没办法计算,直接用手算,他让计委去模拟市场,计委随便规定了一个价格,然后看供求关系,供不应求就涨价,供过于求就降价,用这种方法来实现资源配置。计划经济用计划委员会模拟市场这是计划主义。

  到了大概是64年,兰格已经到了晚年了,计算机已经在西方国家开始运用了。兰格写过一篇文章,二三十年代争论里面,如果那个时候有电脑,我就不会写那篇文 章了,因为你把所有的数据放进去,几秒钟结果就出来了。也就是说帮助你资源配置方程组,哪怕有几万个未知数,因为电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太强了,几秒钟最优的计划就出来了。最优价格就是用一套计算出来的引子价格来做计划。

  大数据如果认为大数据的收集计算能力已经强到这个程度了,所有的数据我都在能够时时地拿到而且瞬间就计算出来了,那么这个计划就可以定得跟市场价格一样准确,而且他们没有自发性,它有可能就会引导到这一步。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需要读哈耶克,但是我现在无法证明。

  主持人:哈耶克和兰格本身有这方面的讨论。

  吴敬琏:对。哈耶克和兰格差别就在这里,他认为只有市场价格是最好的信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陕西“表哥”杨达才被开除党籍移交司法
  • 体育NBA-科比40分湖人胜 林书豪9+6火箭胜
  • 娱乐李双江之子涉嫌轮奸被刑拘 央视通报
  • 财经向文波:三一起诉奥巴马案法官正式受理
  • 科技谷歌眼镜有望年内开售 最高1500美元
  • 博客律师:对李双江之子涉嫌轮奸案的思考
  • 读书揭秘:民国被搅乱的春节吃不上汤圆
  • 教育吐槽90后女生恋爱起步价 你拖后腿了吗?
  • 育儿微博晒孩子竟被人贩印照片幼儿园接孩子
  • 郑风田:家庭农场发展不能垒大户
  • 章玉贵:美欧构筑贸易高边疆
  • 谢百三:房产税就是假离婚税
  • 苏培科:房产税试点应该全面推开
  • 官建益:股市大跌并非去年翻版
  • 秦合舫:桌子为什么要擦七遍
  • 刘步尘:苏宁云商的看点是什么
  • 罗天昊:文化大革新要再搞100年
  • 张卫星:蛇年股市小心被套
  • 刘杉:房地产难逃崩盘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