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尹中卿:调动更多资金投向县域城镇是当务之急

2013年01月29日 10:30  新浪财经 微博
图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摄) 图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摄)

  “第三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于2013年1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在演讲时表示,必须要扩大县域的财政权,通过扩权强县和省直管县的改革,来完善财税投融资体制,给县域留下更多的财力,消除现在普遍存在的市管县、市压县、市卡县、市吃县、市刮县等等现象,调动更多的资金投向县域城镇是当务之急。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尹中卿:各位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我认为这次论坛把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和路径作为主题,很有意义,所以,我想结合我自己学习十八大报告的体会,谈一谈县域经济与新型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数量已经从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了2011年的657个。建制镇从2173个增加到了19410个。但应当看到,在城镇化形态和城镇布局上,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城镇发展不够协调,最突出得就表现在县域城镇数量虽然多,但规模偏小,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差,综合承载能力不足,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十分有限。截止到去年底,全国还有20%的小城镇没有集中供水,有80%的小城镇没有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县域城镇建成区平均人口均7000人左右,相当多的建制镇的居民不足5000人。目前超过两亿多的外出农民工,在县级城市居住就业的只有20%左右,在这种小城镇就业的不到10%,绝大部分建制镇的镇区面积规模都在两平方公里以下,超过五平方公里的小城镇数量微乎其微。更为遗憾的是,与20年前相比,目前全国建制镇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甚至还有所下降。所以,最近从政策文件的论述到理论的讨论,到新闻报道以及民间议论,都指向了新型城镇化这个热点。我认为什么是新型城镇化?它的本质实际就是要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积极稳妥地推进县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组合城乡这盘棋,让县域经济为城镇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让城镇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的功能,这就为我们指明了推进县域城镇发展的道路。我认为有四个方面:

  第一,要增强县域城镇的产业发展功能。因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产业发展是城镇建设的核心。如果城镇没有产业的支撑,就缺乏造血的功能,不仅不能发挥城镇的应有作用,而且还会拖累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我们国家相当一部分县城的县域经济还是以分散经营的农业,或者以农产品粗加工为主导产业,许多城镇缺乏优势产业支撑,综合经济实力薄弱,集聚能力有限,所以,推进县域城镇健康发展,必须把县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协调起来,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提升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水平,这就需要壮大特色产业,本地有什么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或者周边有没有大城市的辐射作用,来承接资金、技术、人才、产业的转移。在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集中建设县城或者中心镇,在农村兴建加工网络,打造一镇一业、一镇一品。

  二,要建设产业园区,按照专业化分工来集中开发产业园区,引导企业集聚,发展优势项目,通过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来建成工业重城、商贸大城、旅游强城,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三,培育龙头企业,围绕本地的优势,积极搭建技术服务、融资服务、营销服务的平台,注重招商引资,实施龙头带动战略,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主导产品,最大限度的发挥工业企业的规模集聚、辐射的带动效应,这是一个,就是要增强县域城镇的产业发展功能,这是新型城镇化对县域经济提出的要求。

  第二,要增强县域城镇的公共服务功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把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而更重要的是到城镇之后,怎么来提供公共服务。在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下,现在的县域普遍以转移支付来维持正常的运转,分税制分到了省一级,没有朝下分,所以,县域政府的财力极其有限,所属社区社会保障水平与大城市相比,往往很低,这就需要从财政上解决县域以及乡镇的财政保障问题。我认为一个是现在党委通过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来扩大县域的财政权,现在一些地方探索扩权强县,最近在实行省直管县的改革,通过扩权强县和省直管县的改革,来完善财税投融资体制,给县域留下更多的财力,消除现在普遍存在的市管县、市压县、市卡县、市吃县、市刮县等等现象,调动更多的资金投向县域城镇,这是当务之急。

  第二,要努力实现县域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全覆盖。通过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体系的改革,来逐步地实现在县域城镇落户后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医疗以及就业服务、劳动报酬等等,享受与市民,原来的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同时,来提高社会服务的均等化水平,逐步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现在应该是城市和农村社会保障在逐渐靠拢,提供了一个机遇。

  第三,要高度重视县域城镇老龄人口和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问题。作为县域的城镇,要整合政府、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资源,加大公共产品的投入,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关注城乡空壳家庭以及农村的留守老人,加强生产辅助、社会救助和人文关怀,切实保障留守农村大多数妇女、儿童的基本权益和人身安全。

  第二,要增强县域财政公共服务职能。第三,要增强县域城镇的吸纳就业能力,因为城镇化的实质意义是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入城镇非农产业供给,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和就业身份的双重转变。小城镇对于有效吸纳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为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服务,使对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的。作为县域城镇,能够承担农村一部分富余劳动力。现在因为县域一些小城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够发达,对农村的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所以,很多农业转移人口不是在县域城镇就业,而是很多都到了东部沿海大城市,作为县域城镇,也需要加强对于就业容纳的发展,一个就要扩大农民的转移就业,农村发展容量大的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加工业、服务业,吸纳就业、就地农村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要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搭建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真正把县域农业过剩人口转移到尽量在本地消化。第二,扶持返乡农民工回流创业,有一些农民工特别是在外地积累了资金,有了技术,他也有意愿回到家乡创业,作为县域城镇,就应当为他们的创业能够提供服务,鼓励他们力有所使,心有所归,为本地经济发展,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作为县域城镇,就要搭建创业的平台,为他们回乡创业提供舞台。这是第三点。

  最后一点,要增强县域城镇人口的集聚功能,因为县域城镇在我们国家城镇化的链条上,是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头,是连接城乡的一个桥梁。县域城镇化能够实现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所以,发展县域经济,为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当前的最大问题就是作为县域城镇,如何发挥它的人口集聚功能,由于地方财力有限,特别是作为县乡两级财力有限,金融服务不到位,社会资本不愿意去,所以造成了县域的城镇基础建设投入不足,内含式城镇化严重滞后,历史文化特色优势逐渐丧失,这些县域城镇往往有城无市,难以吸收足够的人口。一个是需要推进人口的迁移和户籍制度改革,通过取消身份和户籍流转等特殊的管理方式,在县域城镇首先应当放开落后的限制,降低本地农民进城的门槛,引导和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进入县域城镇落户。同时有利于农民向城镇转移的承包地管理政策,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允许进镇农民保留原来在村里的农村承包地使用权,通过转让获得他进入城镇的资本。二是加强县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着眼长远考虑,注重质量,作为县域城镇,要下大力气来解决道路、电力、通讯,特别包括地排水、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来满足城镇发展智能化和个性化的需要,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三是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加大环境友好型城镇建设,尽量在小城镇利用南北方不同,用太阳能、小型污水处理、沼气池等等原有生态循环相符合的环境保护技术和能源供应方式,来建设集约、紧凑、绿色低碳、和谐宜居、体现特点特特色,突出现代感和时代特色的城镇,保留有特色的城镇,能够使它成为美丽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薄熙来已聘请北京两名律师为其辩护
  • 体育奥巴马接见热火队 德罗巴加盟土超豪门
  • 娱乐央视春晚半场联排 郭德纲零点前登台
  • 财经深圳前厅级官员豪宅降50万抛售
  • 科技游戏机禁令取消短期难有实质进展
  • 博客驴友实拍雪崩瞬间(图) 铁道部有票不卖?
  • 读书红包变迁:古代官员年终奖怎么发
  • 教育 超7成80后成被催族:催婚催子催工作
  • 育儿女子为防孩子走失在其脖子上系绳(图)
  • 郑风田:如何不再运动式反浪费
  • 张五常:履行定律与选量作价
  • 张化桥:利息提高四个点即可消灭影子银行
  • 朱大鸣:中国货币超发第一 房价等于没涨
  • 章玉贵:中国经济的下一个增长周期靠什么
  • 彭真怀: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与策略
  • 熊鹭: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主要应做什么
  • 徐斌:城镇化红利大致结束于2015年
  • 曹凤岐: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七个问题
  • 陶冬:日央行出手 美联储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