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Summit
中国峰会
2013年1月17日·中国·北京金隅喜来登酒店
中国已经完成十年一次的领导层换届。对于短期内中国可能发生的变化,我们可以做出大量的预测。中国经济很可能实现软着陆。政府暂时尚能控制社会的紧张情绪。
然而,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却足以引起更多关注。巨大的变革正在进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仍在继续。微博用户正发出更响亮的声音。经济转型的冲击无处不在。关于新发展模式的讨论此起彼伏之际,中国领导层的变动正稳步进行。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市场改革与政治管控并举的模式为其带来了成功。事实上,要延续中国在全球崛起的步伐,政治领导人将需要采取一组新的政策工具。在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可能出现更大规模的中期变化之际,企业将需要迅速调整,以保持业务继续发展。
经济学人每年都会举办中国峰会,分析和探讨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的机会,紧迫问题和宏观发展动态。正如《经济学人》杂志所载文章一样,我们将以严谨而具前瞻性的全球视角,阐述这些动态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将对中国社会参与者带来何种影响。为渴求真知灼见者举办、但不止步于此,中国峰会力求为渴望讨论、思辨和学习的商界领袖、政策制定者、学术界人士和观察家们提供一个讨论、思辨和学习的平台。
主席:
齐子道,《经济学人》中国编辑
主持人:
可思梦,《经济学人》亚洲经济编辑
艾远征, 《经济学人》驻华记者
麦杰思,《经济学人》北京区总编辑
范思接,《经济学人》中国区财经主任,上海区总编辑
许思涛,经济学人信息部全球预测中国区主管
查尔斯·高达德,,经济学人信息部亚太区编辑总监
暂定议程
8.45 am
主席开幕致辞
齐子道,《经济学人》中国编辑
9.15 am
主题演讲
中国视角
傅莹、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主管亚洲地区、边界与海洋事务和翻译室的副部长
主持人:齐子道,《经济学人》中国编辑
9.45 am
中国的未来
领导人换届与改革的未来
中国已经完成十年一次的领导层换届。新领导层的人选已广为人知,但换届后的改革方向却是个更加重要的话题。
《经济学人》认为,中国的改革似乎正面对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对于中国的中、长期发展方向,中国政界最高层及相关利益集团正在激烈博弈。而在此背景下,来自国内外的经济、社会挑战也日益凸显。为应对挑战,中国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新的模式应与全球惯例更为一致,或将非常不同于过去曾取得成功的模式。中国新一代领导人能否就发展模式和未来达成共识?
利益集团:既得利益集团的力量在未来数年将怎样变化?将对改革产生多大影响?国有企业的力量与改革:中国将如何处理国有企业对改革的抗拒?如何管理不断发展壮大的私营部门?腐败:社会稳定对政府至关重要。一些人认为,对腐败的愤怒是社会紧张情绪的最大诱因之一。政府抑制腐败的工作将取得多大的成效?政治改革:政改是否会有突破性进展?公众舆论在决定发展前景方面将有怎样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麦杰思,《经济学人》北京区总编辑
研讨组成员:
卢迈[微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
安东尼·赛什,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阿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董事
Kerry Brown, Director and Professor of Chinese Politics, China Studies Centre, University
of Sydney
Benjamin Lim, North Asia Specialist Correspondent, Former Beijing and Taipei bureau chief, Reuters
10.30 am
茶歇
11.00 am
中国的经济
富有弹性,但可持续性?
中国经济既令人敬畏,也让人焦虑。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持续时间均已超过此前亚洲四小龙中的任何一员,而且仍拥有庞大的增长空间。但怀疑论者提出,中国由
投资驱动的奇迹般增长不具可持续性。他们认为,如果这种模式持续下去,那必将导致新一轮的银行坏账、金融系统受创、经济急速放缓。
《经济学人》认为,中国采用的经济模式效率低下,但也极富弹性。中国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投资浪费,因为其储蓄供应极其充裕。事实上,中国经济模式效率低下的部分原因——过度储蓄、银行国有、政府指令性投资等——也正是在不确定时期经济增长具有弹性的原因。
这一特征表明,中国在今后几年将不会遭遇硬着陆。它面临的问题将是慢性的,而非急性的。但是,随着中国劳动力规模的萎缩和资本的累积,其储蓄率将逐步降低,新的投资机会将变得越来越难以把握,届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将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中国的改革者任重而道远。
有可能:中国经济增长将温和放缓。
或有可能:中国经济将硬着陆。
在中国努力重振正在放缓的经济增长之际,我们应从2008年11月开始的刺激政策狂热中吸取哪些教训?中国能否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超快速的增长是社会稳定的保障还是威胁?2030年的中国经济将会怎样?
主持人:可思梦,《经济学人》亚洲经济编辑
研讨组成员:
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
刘培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三室主任
贝塚正彰,日本驻华大使馆财经公使
姚洋,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克劳斯·罗兰德,世界银行[微博]中国、蒙古和韩国局局长
11.50 am
中国的能源
寻找创新的未来
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中国工业革命带来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中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但在今后数十年中,中国要实现更为平衡的增长,一种更具创新性的能源结构将必不可少。
首先,它将对中国的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对潜在污染的抗议不时扰乱领导人引以为傲的社会稳定。其次,随着中国对石油和其它燃料的需求急速增长,关于能源安全的担忧不断加重。经济学人信息部的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1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了136%。第三,它对商业有利。乐观人士提到了中国的绿色增长目标,以及向全球市场巨头出售“新能源”技术的雄心。
中国将如何创新其能源未来? 它是否将以对社会负责的、环保的方式满足其能源需求,例如采用清洁煤技术? 从气候变化问题政治化到欧洲削减可再生能源补贴,再加上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全球能源趋势将如何塑造中国的未来?
主持人:齐子道,《经济学人》中国编辑
研讨组成员:
杨富强,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中国项目气候、能源与环境高级顾问
杨爱伦,,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经理
Nick Feast, General manager, Fushun Shale Gas Project, Shell China
12.30 pm
午宴
2.00 pm
变革,中国与美国
不确定路线
夸大风险与低估风险同样危险。中国和美国今年已经过领导人换届。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许多事情都取决于中美两国能否和睦相处。中美关系对双方都至关重要,灾难性局面将不会出现,但在美国举行大选、中国召开党代会的这一年,两国政府或许都较难采取温和路线。
在双方共同关注的众多问题中,防务是一个战略性关切。美国知道中国领导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军事力量。除中国军事力量的规模外,对其意图缺乏了解也令人不安,这对美国可能是不利的。而中国知道,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力量投射——近期被称为“亚洲的战略枢纽”——可能意味着,美国要对中国事务加以干涉——从台湾问题到资源富集的南中国海水域领土争端问题都有可能,这对中国可能是不利的。
在奥巴马的第二个任期里,中美关系未来四年将呈现何种态势? 两国领导人是否将保持足够团结,以务实地处理中美双边关系? 互信对中美两国都有利。双方将可能采取何种行动来培育持续的互信? 如何保持两国的坦诚沟通?
主持人:查尔斯·高达德,,经济学人信息部亚太区编辑总监
研讨组成员:
乔纳森·柏拉克,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代理所长
包道格,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副总裁
朱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时殷弘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Via live video:
孔杰荣,宝维斯国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已退休
3.10 pm
全球制造业与创新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其产值目前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但中国经济若想继续繁荣发展,制造商就必须向价值链上游转移——更多地进行创新,做出更好的设计,赚取更高的利润,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中国领导人已经清楚这一点。在中国的长期战略计划中,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之前发展成为一个以创新为导向的国家。
事实证明,中国的制造业和工厂模式是可靠的。然而,正当中国基于这一模式向下一阶段的高附加值制造业发展之时,第三次工业革命已悄然发生。制造业正逐步实现数字化。如同所有的革命一样,这次革命也将对旧有生产模式带来破坏式影响。
未来的工厂将迎来一个新的制造业时代,生产将按客户要求定制,品质更好并交付迅速。
《经济学人》认为,第三次产业革命将不只为企业生产带来变化,还会在其它方面引发重大变革。中国正发生着许多变化。中国制造业的下一阶段将引人关注,但在新的全球制造业版图中,它是否还将如此重要?
中国将如何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它是否准备好在其中扮演领袖角色?中国新领导层将如何对此提供支持?对中国创新机器的投入一直在稳步增长。截至目前,其效果如何?中国的服务行业如何发展?
范思接,《经济学人》中国区财经主任,上海区总编辑
研讨组成员:
顾延,百度[微博]网首席信息执行官
高世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员, 信息中心主任
爱德华•斯坦因费尔德,麻省理工学院中国项目主任,政治经济学教授
Arthur Huang, Co-founder and Managing Director, MINIWIZ
4.00 pm
茶歇
4.30 pm
中国企业走向全世界, 但……
世界是否对中国企业敞开大门?
几十年来,外国企业在中国蓬勃发展,为其增长提供了动力。如今,中国企业已拥有可投资于世界各地的巨额资金。事实上,在全球经济面临困境的今天,中国资本的注入或许是有帮助的。但有观点指出,中国企业遇到了特殊的挑战,例如中国对外投资的敏感性及其引发的争议。
我们应如何消除障碍,为中国在全球的对外投资进一步敞开大门?中国和西方企业应如何建立为双方增加价值的合作关系?西方企业正在如何调整自己的位置,以成为走出国门的中国公司的合作伙伴?一些西方企业把目前的成功归因于早期的巨大失败。中国企业是否做好了在海外遭受失败的准备?
主持人:许思涛,经济学人信息部全球预测中国区主管
研讨组成员:
杨葳[微博],埃森哲管理咨询,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人才与组织绩效咨询服务
Wang Zilong, Director, Investment Banking Department, China International Captial Corporation
陈卫东,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前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
黄怒波,中坤集团董事长
待定:
王英明, 海航航空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5.15 pm
社交媒体
中国未来的领头羊?
Social medi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in censored China, but in a short span of time, it has produced remarkable change. Weibo has shown a profoundly transformative power in creating a national discourse. Some of the nation’s best debaters enjoy fame and share their views by way of social media。
But there is a flip side to social media that is worrisome—not only for the Chinese leadership, which must grapple with a new and unpredictable force, but also for society as a whole。
Some things are more rigorously censored than others. China’s bloggers, provocative as they may be, can also be flat wrong. For better or worse, social media functions as a forum for the people。
· 社交媒体在中国将有怎样的影响力?
· 领导层换届完成后,中国管理和适应社交媒体的战略将有何变化?
· 移动平台正如何改变微博及其使用者的力量?
· 微信等突破性工具正如何改变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方式?正如何改变政府响应社交媒体的方式?
主持人:
艾远征, 《经济学人》驻华记者
研讨组成员:
邓肯•克拉克,BDA董事长
钱钢,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
姜家齐,北京大学创新研究中心教授兼前任创会理事
洪晃, 中国互动媒体集团首席执行官
6.05 pm
主席致闭幕辞
齐子道,《经济学人》中国编辑
可思梦,《经济学人》亚洲经济编辑
艾远征,《经济学人》驻华记者
麦杰思,《经济学人》北京区总编辑
许思涛,经济学人信息部全球预测中国区主管
范思接,《经济学人》中国区财经主任,上海区总编辑
6.15 pm
鸡尾酒招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