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陈少峰:文化产业发展需融合科技和管理

2013年01月05日 12:33  新浪财经 微博
“第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于2013年1月5日-6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上图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第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于2013年1月5日-6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上图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第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于2013年1月5日-6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上图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 

  以下为演讲实录:

  陈少峰:各位朋友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对文化和科技融合有一些思考,特别是怎么从产业来融合科技做了一些思考。

  首先来说是整体的趋势。第一个发展的趋势是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出现了双驱动、双提升。一个是文化和科技融合体现在驱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也就是说文化和科技本身总体构成了一种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驱动力。第二,文化本身可以提升科技,科技可以提升文化,文化提升科技在苹果公司表现的非常明显。科技提升文化,百度[微博]公司做了广告,他用科技的方式来做广告。文化本身和科技之间有一种驱动发展的作用。第三,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商业模式,一般来说有技术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果你的公司是一种文化加科技的公司,你的公司在同等的盈利水平下,你公司的市值要比别的公司大很多。因为它代表着一个正确的方向。第四,文化产业领域的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领域是以数字化的技术为主。我把它叫做数字文化产业,或者叫做数字出版产业。中国移动[微博]的收入有一部来自于数字化的文化产业内容,中国移动还是最大的音乐公司,中国移动也是中国最大的下载文化内容的企业。中国现在市值比较高的公司,比如百度,中国移动,这些都是以数字文化产业为核心的企业。这种公司正是代表着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现在讲很多公司很多人都在提到一些公司在发展中,比如说水晶石、华强,但是大家会发现他们还是很小的公司,跟数字文化产业的公司、综合发展的公司相比,这些公司偏向于技术。偏向于技术的公司一般比较小。要把科技和文化融合起来,以数字为核心,这会是一个平台的公司,这个公司会做很大。第四,数字化的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高度融合。这种融合带来的影响非常深远,不仅仅局限在产业的生态变革,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

  刚才讲的是总体的趋势,我们接下来更进一步来细分,它有一些很重大的特征。这些特征就是内容产业驱动信息产业。以文化内容产业为驱动力的信息产业体现了技术与人文融合的根本性的转变。在信息产业发展中,内容产业是一种驱动力。刚才谈到三星[微博]公司,三星公司在手机智能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十年前它的市值和索尼差不多,现在它的市值是索尼的十倍。它所做的数字化就是要给人家提供一种娱乐内容的平台。我们发现能够针对内容的发展作出的数字化,才会是有价值的一种应用。所以我们现在把它叫做应用型的数字化产业。它是以文化内容为驱动力的信息产业。这里面有几个特点:第一,内容驱动产业消费的增长。第二,内容本身的需求驱动着技术设备和终端的创新和发展。手机一出来,大家会换一波。前一阵大家在选苹果,现在大家又在选很大的三星手机。第三,电信企业成为媒体企业,中国电信[微博]现在主要收入是靠宽带服务,宽带服务主要收入主要是靠游戏和视频内容的,包括上网等等。现在电信企业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以信息、通话为主的企业。而是变成了一个媒体公司。现在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移动。中国移动现在就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现在成为了一种媒体。他主要的媒介是内容传播和广告下载收入。他还有提供传输服务的收入。但是他传输服务是完全依赖于人们在他上面玩的内容的多少。第四,海量的内容需求会促进网络应用和移动技术升级。我们传统的出版业一般很难实现升级。因为互联网上面存在着一个海量内容的需求。你将来如果不能提供海量内容的需求的话,你就会遇到一个很大的挑战。你原来是做内容的,现在你必须做平台。但是做平台的更适合于做平台。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很多传统做文化产业的人他老想进入数字化或者转型到互联网。但是他的视角是从传统的眼光去看互联网。做互联网的人一转型就比我们传统产业的人在数字化的时代具有强大的优势。就像盛大文学[微博],盛大文学为什么是盛大搞了文学,不是我们搞文学出版社的人搞的文学呢?就是因为他们可以做平台,而我们不能做平台,我们总是想出一本书,他们要做的是一天要出版一千部的书。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第五,内容消费成为增长的引擎,现在包括iPhone上面的,APP  Store应用软件,加上内容的应用是消费最大的增长点。所以,除了传统的语音流量以外,现在主要是增值服务,特别是内容消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第六,内容消费、技术平台和文化软实力的政策扶持之间存在着相互支持的关系。我们需要支持内容创作,需要去支持技术平台。又要把它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文化软实力的平台。在我们国家今天面临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好。但是我们的软实力方面非常弱,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海淀区的宣传部长知道,我们中国人现在只赚中国人的钱。我们中国人在软实力方面遇到非常大的挑战。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弱点。我个人认为我们挣钱的趋势肯定已经是赚定了,跟着我们软实力提升太慢,变成了过于商业化,软实力跟不上。这是我们现在遇到的最大的挑战。

  第三,娱乐无边界的生活方式。这成为了主流的生活形态,我从2002年底写了一篇文章讲娱乐无边界,这成为我们主流的娱乐生活的形态。特别是80后、90后的主流娱乐的生活形态。他的最大的特点是我们的娱乐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的娱乐。随时随地娱乐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生活方式就是低着头在玩手机。或者是一边开车一边发信息。或者是一边在听音乐,一边在玩游戏,一边在看边上又有什么人在表演。你不用到具体的某个时间段或者是空间。这里面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数字技术促进了娱乐便利化的趋势。人们要娱乐很方便,不像以前要很艰辛。另一方面,娱乐化的生活方式成为驱动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一种新的动力。在这里面,有一种大众化的新的娱乐形态及其生活方式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不少企业在短时间内成为大型企业。现在会出现一种爆发式增长的企业,这种增长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就像FACEBOOK或者是愤怒的小鸟。一个公司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快速的增长。娱乐无边界今后还可以影响两类人。一类,关在家里的人也会变得很娱乐,不走出门也可以很娱乐。今后的宅人可能会越来越多。另外,娱乐的内容有可能就放在一个终端上面。我们不管要看电影、玩游戏还是读书,就是一个娱乐的终端,我们拿着一个东西就行了,你随时打开就可以玩,而且是互动的,而且是全方位的。今后这个东西还可以是3D的,是立体的。所以我们现在娱乐无边界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让我们更多的看到王者通吃的企业就会出现。谁做的好他就会成为非常巨大的企业,其他的企业只能跟在他后面作为一个小小的补充。所以我想今后的企业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大的企业做的越来越大,小的企业就没有办法,面临着很多成长的瓶颈。今天那么多人为苹果公司的APP软件去做英语软件,苹果公司获得30%,其他所有公司加起来才获得70%的内容下载的服务。

  第四个趋势,青少年成为数字娱乐主流消费者。我主要是讲35岁以下的青少年。他们围绕着英特网和移动互联网进行内容消费和娱乐体验。他们既是消费者又是创作者,又是活动的主宰者,他们成为网络阅读、互动和体验消费的主体。而且他们有钱,我以前经常跟大家说,我们的小孩背后都有六个以上的赞助商,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他钱。所以我们在中国有一个很奇怪的跟国外不同的现象,年纪越小、花费越多,消费力越大。这跟数字娱乐完全是对应的关系。所以他们手机买的快、换的也快。中国40岁以上的人数字消费就在递减。国外很多年龄大的人他去看戏、看表演,他的支出是非常大的,中国现在在一个特定的群体里面消费。青少年也是电子产品消费和付费下载的主体。数字消费的时代,是技术加时尚才构成了电子产业的潮流。原来的电子产业是偏向于功能性的,现在的电子产业是偏向于感觉性的。感觉已经变成一个很主要的东西,你必须要给人提供一种感觉,你感觉与时俱进,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你的东西就可能越容易引起青少年消费者之间的共鸣。中国很多的东西,比如中国对苹果公司的追捧,很多情况下都超过了美国。乔布斯去世之后出了《乔布斯传》[微博],第一批中国卖出67万册,美国才卖出65万册。中国对于时尚电子产品的消费已经变成了新的潮流。中国还有很多喜欢的东西。他们喜欢的东西正好是数字文化产业多数能够表达的。他们喜欢节奏更快、娱乐性、体验感更强、明星在场,明星出的更多、更大,以及互动性的体验等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青少年的消费活动促进了企业今后必须要选择新的产品战略,或者对于自己的商业模式进行重新的定位和思考。我们要关注我们的消费者是谁,而这个消费者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很多人在说是不是要提倡历史文化,或者经典。包括历史文化内容的体验。但是这些慢慢被35岁以下的青少年变成一种很边缘的东西,他们感受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东西。大家认为我们的文化要衰落,在新的一代中来说。所以我们要关注这个问题。

  第五,五种合力驱动数字化。第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数字技术之间存在互相加强的现象。所谓互相加强,就是我上网的越多,我就加强了上网的力量。你上网的越多,网络改进的越多,他反过来吸引你越多。相互之间谁也离不开谁。我们把在座的各位手里面的智能设备拿掉,我估计四个小时之后你就会非常难受。这说明我们的生活对他产生一种足够的依赖症。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某个领域产生巨大依赖的地方,一定是商业价值非常大的地方。你对它的依赖度越强,它的价格就会自由上涨。中国移动的盈利是排在全球的第一位,是全球第二、第三加起来的市值还要多。也就是说中国移动是全世界最贵的公司,而我们还是玩的欲罢不能。第二,青少年消费者的文化体验更加短频快和互动化。包括你提供的这个东西要不断的更新,这种体验的内容跟我们叶老师欣赏的东西根本都是背道而驰的。这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当然这也是一个新时代的新气象,但是这个气象好象比较浅薄。第三,数字技术的创新与文化创意内容相互依存。现在都说硬件和软件平台一体化的创新和文化创意内容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提供的内容越多,创新速度越快。创新速度越快,能够提供的内容就越多。第四,电信运营商服务进一步强化媒体化、平台化、技术化和移动化。现在移动化以后人们很方便,所以人们对他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强。电信运营商现在基本上成了媒体中心。中国移动在全国各地搞了视频基地、文化基地、动漫基地、阅读基地。中国移动在明年要投入1800个亿要改变它的4G,改造完成之后,他要在全国建立26多个基站,进入4G以后,大家的娱乐就会膨胀。膨胀以后他所有的东西都会大发展。我们视频的消费就会很大,包括各种各样手机视频上的消费就会非常大。电信运营商现在同时是在寻求一种我们生活工作娱乐的一种新的力量,推动着我们走。是我们推动他,还是他推动我们,这之间都是互动的关系。第五,网络购物促进宅人化的数字化消费生活。网络购物没有宅人化。我经常跟女士们说,现在有一种试衣间,你走进去以后你身体所有的造型加上相片,自动会给你推荐,比如说我这个是试衣,走到这里来了以后他把我照下来,把所有适合我穿的衣服呈现在上面,你按一下试一间,一天可以试八百万件。我估计今后的女士也不上商场去买东西了,天天都在那按,估计连上班都忘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未来很多文化产品也都是由宅人们在他家里消费的。

  前面我讲的是趋势,后面有十个角度跟大家讲我们应该做什么来应对这个变化。

  方法一:三种力量的聚合。就是文化加科技、加管理。或者用更具体的做法来说,叫做以文化的表达作为目标,通过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作为一种手段。加上企业经营管理作为融合提升的关键要素。他是三种力量。今天的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里面不是一种简单的科技,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段。科技和艺术之间已经分不出是艺术影响技术,还是技术影响艺术。乔布斯曾经认为,他应该是人文科技和创造的结果。公司要懂人文、科技、管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文化驱动管理,文化提升科技,管理提升文化。我有一本书叫《文化的力量》,在这里面做一个广告。这本书在书店有卖,请各位关注。

  方法二:三位一体的模式。我们要把它真正变成一种发展的东西,我们要有一种组合式的模式。第一个要素:以企业为主体。第二,内容为王。只有内容为王,才具有持续的消费者。第三,商业模式为本。我们要把它落实在一个一个具体的商业模式上面。具体来说就是以企业为主体,来创新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模式。实现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优酷。它企业整体价值化,企业整体价值化意思是说这个企业可能会越来越好,他将来可能给我们亏了,但是他将来还是会赚钱。所以大家看好的是这个公司的整体价值,而不是这个公司现在亏了。一个企业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一个产品是不是能卖钱,而在于你的能力是不是具有可持续性。你的企业是不是有整体的价值值得人们去期待它,去让它可持续发展。在这里面要实现三个角度的内容为王。第一,海量内容。第二,质量化的内容。第三,品牌化的内容。我们国家和政府特别是需要在政策上支持为王。因为现在是平台赚钱,内容不赚钱。就像冯小刚的《1942》,虽然内容不错,但是也不赚钱。经营者和商业模式可行性的角度来思考业务与产品。三位一体要求企业经营者熟悉科技文化领域,怎么样结合相关消费领域的核心要素,比如说3D动画电影中,很多做3D动画的人不懂得中国的电影产业。他不懂得什么是票房,什么是院线、什么是首发,什么是营销。他对电影产业一无所知,等他做出来以后发现没有人发行、没有人推。我想跟大家介绍乔布斯当年最得意的是,他说我既懂人文,又懂科技。他说多数人以为我只要有钱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比如说我是懂人文的,我只要有钱就可以找一个懂技术的,或者说我现在是懂技术的,我只要有钱就可以找一个星探,找一个音乐中很厉害的星探部门的负责人。但是乔布斯说这个不可能。我懂技术,但是我不知道谁是音乐领域顶级的专家。你自己不懂,你出钱也搞不定。不是说你自己一定要做,而是你一定要懂。我到深圳去的时候看过动画电影,做动画电影的人用3D的技术,现在比较领先。但是他对一个动画电影需要的各种要素很多是很不熟悉的。所以他做出来的时候是没有办法,他不会讲故事,只有在制造紧张。在技术里面不断打斗,但是他没有感情、没有情节。他只懂技术。动画电影成功的全都是在讲故事,他的技术可能也有,但是他讲故事的能力别人没有。

  方法三,突出重点技术。要通过文化科技融合带来提升产业价值的时候,需要关注的核心领域和核心方法包括:与构建大平台所需要的信息技术及其电子产品领域。今天人们的模式主要的是平台,所以我们要跟平台相关。第二,和艺术表现相关的,技术领域,实景演出,元旦的时候上海他们搞的灯光秀。第三,和文化艺术内容传播相关的各种技术手段。第四,将科技作为竞争力要素和深化娱乐体验的软件技术领域。把这些东西作为我们最主要的。技术总是要为某种东西服务的,在文化产业领域里面可能要娱乐体验相结合。在内容消费中,他所需要的技术的角度。

  方法四,不断形成跨界融合。时尚电子产品,特别是智能手机一定是一个跨界的平台。第二,数字内容的体验,植入式的广告成为一项专业业务。这项专业业务的形成以后,他会促进游戏和广告跨界的融合。现在做广告的不一定是传统的做法。现在新的做广告的方法,包括植入式广告。现在植入式广告有无数种植入。第三,网络购物和平台文化消费是一种内容的大融合。可能将来,阿里巴巴[微博]哪一天转向销售文化产品,他就是一个大平台。当年沃尔玛里面的杂志和音像制品的消费占到美国10%到25%。今天哪一个广播公司一转身就变成了我们最大的内容下载的平台和内容产品销售的平台。很多人只知道苹果出了这个手机,其实苹果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容下载平台。目前苹果是两个,一个是iTuns,和现在的APP的环境中,在他那边下载的东西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苹果公司是一个大平台加上有核心产品的模式。第四,利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的影视作品和舞台表演,以及数字化营销利用微电影等都是跨界的新成果。我个人认为将来很多营销方式都是通过微电影。现在很多年轻人把微电影当做一种很人文的东西,今后的微电影是很人文、娱乐化、很小众的东西。不是传统的表达一个观念,这个东西形成了新的跨界的。换句话说,今后所有东西都懂微电影。

  方法五,我们要站在敌人的视角。谁是我们的竞争者,我们要站在对手的视角来看问题。数字出版是一种趋势,也是一个挑战。所以新闻出版署是很纠结的。我们对传统文化产业要转换角度,我们不再用过去的视角。比如说我们现在从数字出版角度来说,我认为纸质媒体要转型需要满足六个条件。第一,要有海量的内容,内容非常多。第二,海量的内容还要专业化,不能杂七杂八的东西。第三,内容还要是前沿的、很新的。第四,你面对消费者的时候还要把它细分。比如说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财经类的对炒股的股民和专业人士也要有细分。第五,还要能够有支付手段,别人下载你的内容的时候你还要有支付手段。第六,还要有自己独特竞争力的要素。新媒体的人士从事数字出版产业更有优势。既然从事新媒体的人从事未来出版产业更有优势。意味着我们传统做出版业的、做纸质媒体的人要转过来,今天要用新媒体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才能拯救传统的出版业和实现转型。你把自己先变成一个新的身份再来转。你穿着原来的那一套铠甲怎么转?你必须轻装上阵以后才能转。很多人老想把书放到网络上下载。那怎么行?盛大文学一天有多少内容供人下载吗?你那一本书下载能有多少收入?不可能的。所以出版社编辑的思维完全跟互联网海量的思维是背道而驰的。所以金牌编辑今后估计也很郁闷。

  接下来我们来思考一下我们更进步、更实用化、更商业化的一种模式的思考。

  模式一,品牌化和延长产业链互相促进。我们以媒体的品牌为例,新媒体和媒体产业创造了新的机遇,这里面同时为产业链的完善提供了便利,产业链越长,品牌越多,品牌越多,产业链越长。愤怒的小鸟准备在成都做主题公园。赵本山电视的收入也很高,靠他二人传的收入也很高。2012年春晚他没有上,前三年他都是带着他的徒弟上春晚,不再跟别人合作。带着自己公司签约的演员上春晚。因为他要把自己公司的演员打扮成明星。我经常开玩笑说,赵本山弄那么多丑的演员,一个个往春晚上。他要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出品牌效应就可以延长产业链。你有明星,演电视剧,收入就会更高,里面的广告植入就会更多,产业链就延长了。媒体的跨界整合可以带来资源的集约应用。中国好声音他一边在演出的时候,一边利用这个收视平台进行了全方位的推广。当你发现当他第一次表演效果很好的时候,后面的口碑就快速建立,一周之后所有人都跟我讲中国好声音。这里面有很多传播的手段。奥运会现在在网络上的转播权已经很贵了。我们今后一个节目很可能是形成各个不同的版本,都可以形成一个链条上面的消费。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央电视台第三套的节目差不多天天都在演星光大道上走出来的那些人。这种做法会把我们烦死了,但是我们烦死了的时候,他的品牌效果就差不多了。

  模式二:五位一体的平台。无论是专业化的视频网站平台,还是移动互联网终端平台,都将逐步垄断产业利润。在数字化产业下,基本上多数的钱都是由平台公司赚走的。最好的平台公司就是我现在看到的互联网这种平台。这个好的平台能够传播内容、交易内容、下载内容、自制内容和开发延伸产品,我们会发现,传统的媒体是一个小平台,现在互联网的媒体是一个大平台,是一个无边界的平台。无边界的平台一方面可以实现规模化的无边界。另外,它的成本比较低,这个时候它具有巨大的优势。在国外叫内容为王,在中国就叫平台为王。这个平台对大企业很有利,但是对我们国家很不利。因为没有人做内容的品牌。但是也有平台,比如说剧场的连锁经营,这也是好的模式。平台的模式成为主要主流的商业模式。这个平台模式中你要细分。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互联网的模式。

  模式三:数字全产业链产业集聚。打造全产业链的数字文化产业园意味着可以打造虚拟形象、数字影视动漫内容,植入式广告经营,内容频道经营和移动新媒体平台。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的产业园是大家的业务都不一样,共同组成了一个大的数字产业园。

  模式四:用数字的技术来提升我们的娱乐内涵和艺术表现力。尤其是大力提升传统娱乐产品和艺术表演产品所没有的体验力。数字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传统产业中,和传统表演中没有的体验力。强化这种体验的感觉,这里强调的是一种体验。他有五个方面的体验都比原来的要强,或者是深入,或者是深刻,或者是更大,第一个是丰富性,传统的是没有立体化的视频面。而且他懂这个非常丰富。第二个叫多样性表现。我们可以用远程来关上,可以互动,可以共同体验。大家可以竞技。第三,要有时尚性的表现。视觉增加了每决设计的体验。第四,创新性的表现。第五,便利性的表现。宅男也可以拥有娱乐的全景图。有这五个方面的表现使数字技术带来的艺术的表现力和我们的体验感觉超乎寻常。

  模式五:我们需要实现借鉴和本土化的结合。中国成功的数字文化产业公司基本上都是包括了对国外商业模式的借鉴和对国内的本土化特点的结合。美国人做娱乐产品的时候不怎么强调文化,但是他怎么能够做的那么好?不要以为你有文化特色就可以走出去了。最主要的就是先借鉴再本土化。很多包括了对国外商业模式的借鉴和对国内本土化特点的结合。我们游戏产业做的特别好,社交网络做的很一般,为什么很多政治、经济、社会各种各样的条件。在一些专业化的商业模式领域,比如说微博、交友网站、网络广告、网络售书、数字体验秀结合的这些模式。数字出版将来会不会直接签约作家?反正我就给你挂在网上,有人下载就付你钱,没有人下载就供大家观赏。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我估计未来版权收入的环境会越来越像国外。我们的版权怎么样用的更好、怎么样更赚钱,这也是需要我们去考虑的。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梁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多数省市称将严格执行抢黄灯处罚
  • 体育阿联24+10广东胜新疆 深圳赛李娜胜彭帅
  • 娱乐苏醒暗示因小三事件打李炜将受罚
  • 财经专家:收入分配改革要管控垄断行业薪资
  • 科技三星等被罚国内彩电企业每年可省近4亿
  • 博客倪萍:81岁青海奶奶让我泪如泉涌(图)
  • 读书彭德怀悲剧另一面:毛泽东已忍他很久了
  • 教育女硕士求职因学历被拒冒充本科生应聘
  • 育儿两岁半男童从17楼坠落奇迹生还(图)
  • 金岩石:企业家基因是游戏欲
  • 华生:中国财政体制有三大问题
  • 黄祖斌:巴菲特也有很多中线投资
  • 王小广:调结构需挤房产泡沫
  • 程国强:中国进口粮食1340万吨意味啥
  • 尹中立:B股市场为什么出现牛市
  • 鲍明钤:烟台苹果的百年沧桑
  • 谢百三:中国牛市早期十一个特点
  • 雷永军:2013年请慎推新品牌
  • 梅新育:美国财政悬崖协议的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