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尹成杰:统一经营程度低成农业体制重大缺陷

2012年12月29日 16:13  新浪财经 微博
“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于2012年12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成杰。(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于2012年12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成杰。(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于2012年12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成杰。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尹成杰: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

  我参加这个论坛听了韩俊主任、满仓省长的演讲以后非常受教育,特别是河南省,是我们国家一个非常重要的农业大省。在我们国家粮食超千亿斤的大省有两个,一个是黑龙江,一个是河南,河南多年来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今年9月全国人大开展农业执法检查的时候我到了河南,我走了一些地方,我觉得河南农业的现代化建设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全省来看在确保粮食安全的道路下,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当时我给卢展工书记报告,我参加检查,我对这两点有深切的体会。

  刚才两位企业老总从微观的角度谈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实际上这里面内涵着企业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进程中,怎么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我觉得这两个企业可贵之处在于瞄准现代农业,建立现代农业企业的经营机制,带动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经验非常好。

  大家知道十八大对新时期的三农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包括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做出了具体的安排。结合这次论坛的主题,建设现代农业和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我讲几点思考。

  第一,我认为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到了重要时期势在必行,我们要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农业经营体制,这句话我们起草农业的文件,开农业的会议经常讲到,什么是农业经营体制。我认为农业的经营体制是指在一定的农村经营制度下,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和方式,它构成了一个农业的经营体制。我们国家现在是什么样的农业经营体制,我们国家是在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下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应该说这个体制是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我们现在农业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连续九年粮食增产,连续六年超过一万亿斤,农民收入保持九连增,与我们实行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在这样一个基本制度下,我们现在的经营机制和经营体制面临重大的挑战,主要是来自工业化和城镇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转移了,全国2.5亿的劳动力转移出去,我们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刚才已经讲到了是老人和妇女,甚至有的地方,我到了长江防洪的省份缺乏青少年劳动力,推广农业科技缺乏青少年劳动力,特别是在农村分工分业不断深化,提出了新问题。在未来农村谁来生产,怎么生产,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和方式来开展农业方式的生产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所以说所有这些情况和挑战表明,我们已经到了通过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的重要时期,具体的观点和理由,我觉得主要有三点。

  一个是推进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需要。比如说这些年来耕地和淡水资源不断减少,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长。我们的粮食生产了九连增,但是粮食的进口在增加,我们国家三大主粮玉米、小麦、水稻,过去一种主粮在进口,现在三种主粮在进口,而且增长的幅度还在增加。地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现代化有被边缘化的倾向,都是工业企业投入见效快,农业是低效益的产业,投入的周期比较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市的资源和农村的资源怎么样能够流向农业。

  再比如农民的收入结构呈现多元化,务农的收入已经逐年降低于外出务工的收入,所以这样我们打工的人进城,农业的比较效益低,而且农业的成本逐渐提高。所以说农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高成本的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样的阶段性特征要求通过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来进行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资源的产出率,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二是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需要,我们现在都讲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现在我们农村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发生了哪些变化。比如说农业和农民对科技的依赖性、关联度明显增强。我们良玉主任他了解的可能比我还多,关联度明显增强,而且农业科技的应用已经由以往的农户单独分散应用,转变为大面积集约化应用,由一家一户采用转变为社会化的队伍综合采用。所以面对农业和农民,对农业科技需求重大的变化,我们不改变农业的经营体制和机制是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的。

  三是推进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增强农业发展动力和活力的需要,我们1978年农村改革的时候实行包产到户,后来实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极大的激发了农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建立现代农业同样要激发新的动力和活力,这个动力和活力来自什么,归根结底还是要来自于改革,要从改革切入带动其他的改革,我觉得这里面改革农村经营体制,这是核心任务。

  第二个问题,我认为当前从我们国家农业经营体系来说,要大力提高四化水平。现在我们有农业的经营体系,但是四化水平不高,甚至四化不够配套,就是十八大提出的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这是十八大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努力方向,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要遵循的道路,我觉得十八大这句话对中国未来农业发展和走势要求非常鲜明。

  我觉得现阶段实行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刚才韩主任讲到了,不是要动摇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完善。而且它还是未来改革农村经营体制的前提和基础,这是不能动摇的,必须坚持。在这样一个制度下,我们要提高农业经营体系的四化水平,我认为关键在于提高统一经营,我们的经营体制是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统一经营,关键是要提高统的四化水平,我认为这些年来我们国家讲分讲的多,也有分离办法。但是完善统,讲的少,讲的不够,也缺乏实际的措施。

  统一经营不够,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缺陷。我今年八月份到吉林,当时正是我们媒体报道发生二代棉虫的时候,一家一户的捕杀棉虫现在做不到,需要社会化的服务,后来组织社会化的植保队伍,利用飞机喷洒农药很快解决问题了。所以说稳定的来解决经营体系的问题,重要的是提高四化水平,提高四化水平,关键要处理好三块的关系,我们是在分的环节,我认为现在是要稳定关系合理流转。在统的环节要加强创新强化服务,这样才能提高东的成分。当然我们说的统不是对大堆的统,不是人民公社时期的统,我们讲的统是在现代基本经营制度下的统,这个统怎么样实现,怎么样来提高经营体系的四化水平,我认为关键是要实现五个转变,这五个转变要实现了,我们的四化水平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的水平才能够实现。

  第一个是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我认为我们家庭经营这一块,生产的手段还相当落后,相当于农业科技的技术和成果还没有完全进入家庭,在农村科技对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这次修改农业科技推广法,重点要解决体制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做了重要的修改。同时也解决了投入的问题,就是农业科技服务要有资金,农业科技队伍人员要有相应的报酬和待遇,所以这样才能时农业科技的成果和技术到达农户、到达家庭,家庭要实现这个转变。

  第二个是我们现在太单一,合作和联合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要鼓励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同农民和农户进行联合,建立连接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

  第三个是农业经营要以单一经营向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四化水平重要的举措,实践已经证明,我们这两个企业带动的农户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这样就把农户科技应用的水平和现代化的水平带起来提高了。

  第四个转变是农业服务要向社会化服务转变,无论是农户经营或者是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都要提高组织化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而且要建立社会化的服务组织为农业开展社会化公益性和经营性的服务。在座的很多企业都参与到这个过程,而且对参与服务的要从资金上和政策上给予扶持。

  第五个转变就是农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要向一主多元转变,我们不能够完全强调就是发展公益性的,就是政府这块的服务体系。我看很多社会的、民间的服务组织,无论是流通的、加工的,还是职保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在我们国家社会化服务组织一定要坚持一主多元的原则,不要排斥多元化的服务组织,把一主多元的服务体系建立起来,我们才能真正的来构建四化新型的服务体系。

  第三个问题就是要不断的培育壮大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新兴的农业经营主体现在应运而生,特别是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们催生了一大批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它承担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职责和任务,我觉得这些主体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培养职业化农民,没有职业化农民就没有现代农业,特别是我们要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年轻人务农,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青壮年劳动力后继乏人的问题。

  二是大力培育专业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家庭农场这个概念已经写入到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当中,当时我和韩俊主任都参与决定的起草,这是非常重要的提法。在我们国家种粮大户有了,但是家庭农场为数不多,到黑龙江农垦集团,我们看到可能还有一些加工农场,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培育起来,并且要明确他们在农业生产或者是粮食生产方面的地位,各类补贴和政策也向他们倾斜,着力提高他们的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三是要大力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刚才韩俊主任讲了我们的专业合作社还很少,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了,但是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生产资金不足,我们要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养和扶持力度,来支持和引导他们做大做强。

  四是要大力培养农村合作股份经营组织,我到浙江和江苏调研,那里发展比较快,有一次我跟韩俊主任一起到江苏去听他们介绍情况,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加快集体资产的股份化改革,使农民变成股民真正享受和支配管理资产的权利,鼓励农民开展多种类型的合作,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是要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我们国务院也下发了文件,这个政策一定要落实,在资金上、税收上扶持金融上加大扶持力度。

  六是要大力培养和推进一主多元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我建议在座的都看看这次修改有哪些重要的变化,就是强调一主多元,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建设现代农业当中的作用。

  七是要大力培养专业化比较强的农业生产组织合作社,我觉得在农业生产上一定要注重专业化,有专业化才有区域化。现在我们遇到很多问题,我觉得以专业化不够密切相关,刚才大白鹅集团老总讲到,说鹅的品种很多。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各种鹅的品种都有,这个企业产品的专业性大大降低,我在12年前到河南做过小麦品种调查,我们小麦品种有的品种适合做面包,有的适合做馒头,有的适合做面条。但是我们现在不是按照品种收的,我种的是这个专业的品种,他种的是那个专业的品种,收储起来以后都再一个仓子里,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若干个优良的农产品相加等于零,专用性大大降低。今年八月份在天津开农经学会,我见到新疆农牧学院的院长,我就跟他聊起棉花的事,每年到棉花收购的时候,我们都说国有企业或者是企业要大量的应用自己的棉花收储,院长讲这个东西更重要在于棉花的质量,我们的质量出了什么问题,就是若干个品种相加,就是我们的棉花质量有些杂,所以棉花用了以后要进行纺织,它对原料有不同的要求,更专用性的要求。我们那么多棉花品种,有的家庭种两个,一个农场可能种了十几个,这样多的棉花品种都放到一起,棉花的专用性怎么保证,这个非常突出。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大力的培育专业化,专用性农产品比较强的给予扶持,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我国农业经营体系四化水平提高的问题,发挥它对建设现代农业,从体制和制度上保证的作用。我就结合今天的论坛讲点个人的思考,不对的请在座的领导、专家、学者和新闻界的朋友们批评,谢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李克强:农民工变市民要解决住房问题
  • 体育NBA-林书豪21分火箭负 科比27分湖人胜
  • 娱乐江苏教育电视台复播 曾因干露露被叫停
  • 财经盘点2012财经事件:王石明星恋最火爆
  • 科技新浪科技2012年终策划:见证
  • 博客乔志峰:向郑州“女房爷”求婚
  • 读书大喜又大悲:林彪一生十大经典战役
  • 教育高中霸气班训:找对象要以本班同学优先
  • 育儿俄罗斯幼童零下25度雪地冲凉水(组图)
  • 陈思进:朋友卖掉纽约房子只够在上海租房
  • Kingsley:城镇化背后的金融语言
  • 谢百三:多数专家看好明年股市
  • 陈永昌: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新红利
  • 姚树洁:中国应再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 刘泳华:2012年十大最神奇品牌
  • 罗天昊:中国急需打破城市霸权主义
  • 曹彤:2012年国际金融形势评论
  • 端宏斌:乞丐其实比你有钱
  • 李迅雷:中国经济步入负债式增长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