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侯永志:通过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理性化发展

2012年12月29日 14:02  新浪财经 微博
“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于2012年12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于2012年12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于2012年12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

  以下为演讲实录:

  侯永志: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因为我们这一节讨论发展方式和改革的问题。所以我想讨论几个问题,一个就是发展方式的内涵是什么,这涉及到我们将来做什么事。第二个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点在什么地方?第三个是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什么。最后想说一说如何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发展方式首先涉及到增长方式,如果我们从推动力方面来看,就涉及到我们是靠资本推动,还是靠劳动和技术推动。另外从拉动力方面来看,还会涉及到我们是靠投资拉动,还是消费和出口拉动。还涉及到我们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也就是说投入多少产出多少,这是发展方式涉及到的问题。我觉得发展方式涉及到人对于自然的态度,比如说我们有一种态度是我们对自然进行改造,甚至是掠夺和开发。还有一种态度把人类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敬畏自然,合理科学的开发,这是发展方式涉及第二方面的问题。

  第三个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首先我们看看生产剩余怎么在公共部门、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分配,这也是发展方式之间的问题。我们要让一部分人富裕,还是要让全体人共同富裕。我们要让一部分地区繁荣,还是让全部的地区都繁荣。发展方式还涉及到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关系问题,这里面涉及到我们是通过互利共盈来开展对外经济贸易的关系,还是说我们想独占利益,这是发展方式涉及第四个方面的问题。

  发展方式本身它的优劣和判断标准是不断变化的,比如说我们的要素禀赋状态发生变化,我们的发展方式是好是坏判别的标准不一样。比如说我们在劳动力大量剩余的时候,在这种状态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我们需要节约资本的方式来推动发展。如果说我们现在是劳动力短缺,而资本富裕的时候,我们需要节约劳动的方式。所以这跟我们禀赋状态的变化有关,还跟技术条件的变化有关系,就像发电场,现在超超临界都是普及的技术,我们再用传统的超临界就显得落伍了,这跟基础有关系,这是发展关系我理解的基本方面。

  如果说我们用这个东西来判断,我们看看目前的发展方式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首先我们看基础作用是不是大,消费的作用是不是足,对资源环境的开发是不是比较粗放的,对于生态环境相对来说是比较轻视的。我们在分配方面,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所得是比较低的。我们是采取了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通过激励他们来实现发展。还有就是这么多年开放我们追求的是互利共盈,这是发展方式目前的一些特点。

  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从哪个方向转,其实就是十八大报告已经非常明显了朝几个方向转。一个就是要使我们的经济发展更多的依赖消费需求的拉动。第二点是我们的经济发展要更多的依靠战略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第三点强调的是我们的发展要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第四点强调的是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的推动。第五点强调的是经济发展,要通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步骤。

  当然,我们的发展方式强调要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这个后劲我们怎么理解,我们现在的发展不能对未来的发展造成伤害。还有就是发展方式中央文件里面隐含着这么一个意思,就是调整收入关系让劳动所得占国民的份额上升。因为这个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的消费需求要靠什么,现在是靠居民收入的增长,如果没有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增长是不可能的,是没有基础的,所以这点必须注意到。另外是调整收入分配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为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的问题,这是我理解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

  我们的发展方式怎么样才能转变,我们知道发展方式转变,如果说我们把增长方式转变也算重要内涵的话。实际上在“九五”计划的时候就提出来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为什么过了二十多年,我们的收效并不是特别显著。我觉得可能这也是受制于技术的问题,比如说超超临界,如果说我们没有这样的技术,利用能源的效率就不会高。

  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也有技术为什么得不到应用,我们在想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们的污染治理问题,这个问题应该说有现有的技术,有些企业治理污染的设施也有,但是它不处理,为什么有这样的问题,它受制于经济主体的行为,经济主体的行为受制于我们的体制机制,这是最根本的方面。我们经济主体的行为受到了不完善的体制机制的激励,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受制于哪一方面的体制机制,我觉得需要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从经济主体来看无非是三个方面,一个是政府,一个是企业,一个是社会。我们要看的是地方政府为什么偏重这三个,这跟他们财政收入增长诉求有关系,因为地方政府需要财政收入的增长。

  第二个问题是企业为什么不选择节能减排的技术,比如说污染的成本由社会来承担,没有内化为企业自身的成本,这是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的企业为什么不愿意选择高技术的东西,我觉得这个跟我们多年来劳动力的成本比较低有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因为劳动力成本低,所以它不用很先进的技术就可以赚钱,就能盈利,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我们也要看看消费者他的作用,在发展方式转变中他有什么样的作用。消费者是有偏好的,比如说中国人比较喜欢大排量的汽车,消费者的偏好会影响需求结构,你需要这样的东西,自然会有人生产这样的东西。所以消费者偏好决定了我们的需求结构,而需求结构决定了我们的生产结构,一个跟我们的传统文化观念有关系,中国人喜欢排场,这是传统的观念。另外还跟我们的政策有关系,比如说跟油价没有市场化或者说不到位、偏低等等有关。比如说在饭店吃饭有很大的浪费,因为我们的消费税比较低。

  怎么办,具体的建议十八大也说了,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转变我们经济发展的方式。关于改革十八大已经做了比较宏观的部署,刚才李主任在演讲的时候也对改革做了全面和系统的阐述,我想因为时间关系,我就强调这几点。

  第一,要通过财政税收体制的重新安排,包括我们的考核制度,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考核制度重新安排,来促进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理性化。我们最近在思考这个问题,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责任还是有的,关键是它怎么做,怎么做能够符合国家的需要,符合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也符合当地的比较优势,我觉得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这是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

  第二,要通过要素,包括劳动者要素和产品,特别是资源产品的价格改革,以及我们的监管环境,尤其是环境监管制度的完善,来使我们的企业能够提高选择适宜的技术,以及节能减排的自觉性。

  第三,通过舆论引导,我们要通过宣传,告诉大家地球快受不了,少消费点,当然这不是根本的,最根本的就是要完善我们的消费政策,促进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合理化。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讲一讲思路,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李克强:农民工变市民要解决住房问题
  • 体育CBA-阿联27分广东胜 马布里28分北京胜
  • 娱乐江苏教育电视台复播 曾因干露露被叫停
  • 财经盘点2012财经事件:王石明星恋最火爆
  • 科技新浪科技2012年终策划:见证
  • 博客乔志峰:向郑州“女房爷”求婚
  • 读书大喜又大悲:林彪一生十大经典战役
  • 教育高中霸气班训:找对象要以本班同学优先
  • 育儿俄罗斯幼童零下25度雪地冲凉水(组图)
  • 陈思进:朋友卖掉纽约房子只够在上海租房
  • Kingsley:城镇化背后的金融语言
  • 谢百三:多数专家看好明年股市
  • 陈永昌: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新红利
  • 姚树洁:中国应再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 刘泳华:2012年十大最神奇品牌
  • 罗天昊:中国急需打破城市霸权主义
  • 曹彤:2012年国际金融形势评论
  • 端宏斌:乞丐其实比你有钱
  • 李迅雷:中国经济步入负债式增长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