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启动消费:直面后4万亿时代”论坛

2012年12月08日 16:59  新浪财经 微博
“2012(第十一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2012年12月7日-9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启动消费:直面后4万亿时代”论坛。(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2(第十一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2012年12月7日-9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启动消费:直面后4万亿时代”论坛。(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2(第十一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2012年12月7日-9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启动消费:直面后4万亿时代”论坛。

  以下为年会尖峰对话“启动消费:直面后4万亿时代”的详细内容。

  王璞:我们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听台上的嘉宾给我们分享的大餐。首先让我来介绍以下组委会帮我们请到的6位重量级嘉宾。        

  田明,朗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江永雄,皇冠企业集团董事长     

  苗鸿冰[微博],白领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     

  贾国龙,西贝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凡,量宇私募股权投资资金董事长    

  易昕,江苏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长

  江永雄: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是王璞,北大从横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首席专家。这场论题的主题是启动消费,直面后4万亿时代。那是08年我们救市的手段,投了4万亿,今天是2012年,我们现在是要启动内需,今天的主题是如何启动内需,在内需市场上,我们各位企业家是如何思考,如何布局,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的。主办方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来自各行各业,面对消费者的行业都占全了。    

  下面我想提出第一个问题,在投资或者出口主导的一个大环境中,或者比重比较大的一个经济增长行情中,和靠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行市中,这两个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拉动内需,我们企业家面临的环境的希望的环境有什么变化,有利于我们企业家来经营企业?来获得自己企业的成长?这个环境和过去靠投资,靠出口多少会有点不同,这个不同是什么?第一条给欢迎提出我们企业家的要求。    

  易昕:各位好,我是来自江苏的代表,我是做啤酒的,啤酒行业也是消费产品,也是竞争行业比较激烈的一个产品,除了做啤酒以外,我还有其他的产业,包括医疗,包括纺织。刚才主持人跟我们说了一个话题,我们接下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是消费启动,我的体会不管从十八大开始,还是我个人的体会,中国所有的问题,还是取决于在北京的过程里面解决。我们过去走的是投资类的,出口类的,但是在投资效益不是很理想,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拉动消费是个非常好的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本身人口很大,这个人口相当于欧洲的3倍,中国人均消费水平也是很低,所以我们看未来,我个人感觉我们的机会是非常非常多。    

  我们的现状,我们跟欧洲比,跟欧美比,我们差别很大。但是我们长远的发展来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要从这点讲,一定要创造机会,让我们所有的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就是拉动我们的消费,这个是过去我们比较穷的时候是为别人打工,到这个时候,要让人民幸福,我们不但为别人打工,我们同时也要改善我们自己的生活。    

  在这个情况下,我个人感觉到企业要适应这种状况,你要非常关注的是,比如说过去投资类,或者出口类为主的,你要关注同行,你的同行是怎么做的,只有你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比同行做得好一点。但是一旦以消费为主的时候,你关注的就是消费者。    

  以前种种机会可以这样拉,你要出口,投资,我可以把规模做得更大一点,把成本更省一点,怎么比同行做得更好一点。但是当你面对消费者的时候,你就必须天天看消费者是如何评价你的,你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在这个情况下你想企业要做到可持续,要做到比别人好点,你在创新这方面,就要做到非常的优秀。这是我个人的感觉。    

  王璞:易总,主办方希望我们稍微尖锐一点,您还是全国人大代表,我觉得在投资拉动型和内需市场的时候,前者含金量对经营企业是不是更大?内需的价值是不是有所减少?    

  易昕:在过去在引导投资的时候,很大的一部分是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所以我们在那个时候,我们在全国人大会上也在说,你看起来是4万亿投资,真正得到这个机会是央企,或者是垄断企业。但是后来需要的时候,往往又是民营企业需要,因为你一旦宏观调控的时候,控制的就是中小企业贷款机会就会少。垄断企业,国有企业得到的就比较多,银行信贷紧锁的时候,中小企业受影响比较多。    

  这个行业是以民营经济来开头为主的,打天下的,再加上创新的能力,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更活一点,更有竞争力,今后的机会对民营企业来说更多了。    

  王璞:把话筒交给第二位嘉宾,贾总经营的是餐饮行业,有好几个品牌,当4万亿投资下去的时候,您的餐饮就火爆。没有投资了就不行了?    

  贾国龙:各行各业好我们就好,各行各业不景气,我们也会受影响。    

  王璞:4万亿投进去的时候,您的生意确实好做。有影响吗?现在比4万亿那个时代更难了?    

  贾国龙:更难我倒没感觉得到,还是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如果国家收入倍增计划,经济整体启动之后,各种人就业的机会就会充分,挣钱的机会就会多。收入多了自然消费就多,我们吃是必须的,一天三顿饭非吃不行。反正我们还是希望经济好起来,我们就收益。

  我们行业也到了洗牌的时候,因为我们行业前十年是太舒服了,大家过的日子比较舒服,压力比较小,竞争一出现,必然就会淘汰一些竞争力弱的企业。你这时候能够把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好,把管理抓上来,你的机会还是足够的。

  王璞:下面请来自台湾的企业,江永雄董事长来和我们分享,他们有一类产品就是皇冠牌皮箱,就是江总生产,你们在转型,搭建一个商贸平台,贸易平台,而且是要走特色化的贸易平台,请江总跟我们分享一下。

  江永雄:我比较习惯从台湾的角度看大陆。我来大陆的时间跟整个改革开放的时间差不多,我已经来了25年,1987年我就到大陆了。我要总结一下30年的过程,我习惯性分成两个,前面20年我用一句话,有关系可以卖垃圾,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当时很多的商场,你只要有关系,东西就可以在市场上卖,而且售后非常差。那时候我还是两岸跑的时候,买了一只玩具熊猫,那时候玩具熊猫在台湾只是布娃娃,大陆的玩具熊猫眼睛会发亮,还会叫,还会跑,这个很特别,价钱还比台湾要便宜,我很高兴。没想到买回去,回到台湾家里,不叫眼睛也不亮了,质量非常差。这是之前的一个经验。

  后面这一段,大概是在2000年以后,你不可能是有关系,当时你有关系也不可能卖垃圾,这段时间你开始要讲求你的产品质量,开始要有品牌,你的产品一定要有好的品质,要有好的品牌,你才有办法在市场上竞争。

  从现在开始,12年到未来,我有一个新的看法,我们要开始了解国家政策是怎么走,有能力的人你就要想办法去做政策,没有能力的人你至少要跟政策。

  十一五没有一个台湾人知道什么叫十一五,现在你问十二五,谁都知道十二五。所谓的政策很简单,就是政府的五年计划重点是什么,关注什么,像我们节能减排,到2020年我们要减碳20%。比如说现在在推农业,新能源等等,这些东西是什么,我经常在台湾一起分享的时候我讲过,如果你的事业已经发现你到了一个瓶颈,你再也没有能力去转变,或者叫转型升级,如果很多方法你都用了,觉得怎么样都没有办法做了,我经常说收起来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就不要做了,把生意结束了,留一笔钱做晚年。当你有2000万的时候你还要去拼,当你剩2000块的时候你就哭了。你一定要清楚这个社会的变化是什么,你究竟跟得上还是跟不上,如果你用尽所有的方法都跟不上,你硬要跟,你一定是会失败的。大家要看清楚这个情况。

  接下来我想讲的是什么,到底这个外销型的方法和内需型的方法有什么区别,这是台商在大陆的一个转变,过去台商到大陆上,主要因为我们看上大陆低廉的工资。我们以前大概在台湾请一个工人,大概是在90年代初的时候,我们在台湾请一个工人,在大陆我们可以请12到15个工人,当时是这样一个差距。到现在是什么情况,台湾过去10年几乎没有调薪资,但是大陆天年在涨薪资,现在在台湾请一个人,在大陆只能请1.5到2个人,实际上台湾的薪资和大陆一直在拉近。当然大陆的工人素质也不断在提升,这是事实。

  所以现在这个时候,我跟台商讲,如果你想要这个时候你发现你的订单接不到了,你发现没有生意做了,这时候你再考虑转型升级,根本不可能,你怎么转?

  第一,外销的程序就是出去接单,接完以后人家开的信用证给你,你去买材料,把东西做好,送到港口,就把钱押回来,外销基本上是这么做的。但是内销是什么,你把东西做好摆在那里卖,但是可能60天,90天拿不到钱。你想做国内的内需市场,等于你原来做外销,可能你准备一千万,你大概可以做800万的生意,你现在准备一千万,你只能做200万的生意。因为所有的商品的销售,基本上都是以百货公司为主。因为你说自己开一个店面,你有很多面临自己收钱的问题,我们跟餐饮不一样,餐饮是必须要有一套系统做东西。让做外销的人做内销,你等于让种水果的农夫去开咖啡厅。

  现在我们一直有一个口号,叫转型升级,转的型是不是你有能力去转,你有没有办法去升那个级,如果转不过来,你不能转型,又不能升级,你就这样耗下去,很多公司就倒掉了。

  王璞:刚才咱们台资介绍的我非常有同感,三点,第一台资企业非常关注政策导向,我们关注政府关系,今后这块反而要忽视了,还要关注政策导向。

  第二,人工成本过去差10倍,20倍,现在只差一两倍,成本的优势,人工红利在逝去。

  第三,过去做出口,不用考虑库存挤压,卖给消费者资金回笼,不用这样考虑。

  在不久前我主持中国服装产业论坛,中国大的服装企业都来了,他们跟我讲中国制造服装企业品质非常好,但是很多外贸生产企业不愿意给中国的品牌企业,销售企业来做代理加工,质量非常好,中国生产的服装企业品质非常好,但是为什么不愿意给中国做待工,或者很难转向品牌企业?就在于玩儿法完全不同。所以我特别有感触。

  下面我们请朗诗集团的田总(音)跟我们说一下。房地产行业是不是现在不妙?还是很有信心?

  田明:我先说一下我们今天的主题,这个题目选题非常好,消费,这个消费指的是居民消费,因为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在中国GDP里面跟中国的经济规模,发展阶段严重的不相称,只有35%,我们曾经达到过50%,由于投资的权重越来越大,加上出口,所以国内的消费这块在逐年走低,发达国家一般都会占70%,80%。

  十八大提出来,中国要改革开放,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把从投资推动,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转变成靠内需的增长模式,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改革命题。

  其实我们的出口要想继续增加不容易了,我们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中,我们低成本的优势正在消失中。现在很当的国际商场里面,已经越来越多的看到中国的竞争对手生产的商品。

  从国际来讲,中国在各个经济体的商品已经占有很高的权重,现在人家的经济也不好,你还想继续靠出口来增长,这似乎不现实。

  从投资的角度,中国投资占GDP的50%左右,我们也没有好的项目可投了,现在再投的都是铁公鸡。现在大家如果走到中西部地区,可以看到非常好的高速公路,就是上面没有车跑。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推动型,出口拉动型,到内需拉动型,这样的增长方式调整,是需要一些外部条件的,首先需要改革,然后需要开放,需要建立改革体系。我们的价格是扭曲的,还被行政,国有企业垄断,像人,土地,能源,资本,这些要素都是没有完全开放,还处于一种计划经济的状况。这种改革最重要是把要素市场化,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这对于很多人都是有巨大的帮助的。

  第二点要开放,是指对内开放,我们很多的服务领域,能够推动消费增长的,都处于垄断状态,比如医疗,教育,住房,很多方面非常有前景,包括金融服务业,但是现在基本上都处于一种垄断状态。如果不把这些领域向社会资本打开,我们不会创造更好的消费。

  第三,建立社会保障体制。中国的消费除了投资占比高把消费降下来,我们本身增长上不去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好,我们要买房,要供房,要准备生病,孩子要上学,这是个巨大的负担,还有养老等等,如果这些后顾之忧没有给大家消除,这时候大家选择储蓄,不会去消费,不会去购买。所以真正要把中国的消费能够成为中国经济的推动力需要改革,需要开放,需要建立保障体系。只有这样做才行。谢谢。

  王璞:下面请出白领时装的苗总说一下,服装行业面对上一次经济的低迷和这次低迷有什么差别?

  苗鸿冰:这两次差别特别大,就像我在今年的5月底写了一个微博,那天是全中国当天微博转发量最大的微博,我写的是中国的零售业怎么了,十一以后零售业急剧下滑,而且一路下跌,跌到现在中国零售市场上从来没有见过的跌幅,甚至于有名的零售企业已经跌了30%,甚至更多。跌的原因不是人们没有钱了,是人们没有心情了,而且经营的格局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人们不可能按照传统的销售模式再去经营企业,这样经营下来一定会有很大的风险。

  两个不同时期最大的区别,当以投资为主要消费拉动市场的时候,其实人们是没钱的,但是人们有心情,到现在人们提倡消费的时候,其实是人们现在有钱了,但是没心情,特别是在消费类产品里,中国人很少有那种为了生存而消费的人,一定是为了心情而消费的人。很多人现在你的心情是不开心的,为什么不开心,不是因为你钱少了,大家一定是这样一个状态,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对未来没有预期,你不敢去花钱,你花钱干什么,往往有时候消费,无论吃饭也好,买包也好,包括买房子,我买这个衣服是这件衣服给我带来的快乐,包括吃一顿饭,不是我真的饿了,是因为我喜欢你那个氛围。比如到西贝,它吸引我的就是那个瓜子,我不去吃饭的时候也让家里人去买你那个瓜子,当我没心情的时候,我吃你瓜子干什么。

  中央电视台老说你幸福吗,这是对不幸福一个彻底的解释,是因为所有人不开心,希望大家开心。这是目前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必须引起社会高度的重视。如果再不去重视人们的这种情感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国家再发展没有用。所以这是我对新的消费时代的理解,很大的一个变化。

  王璞:08年的时候,温总理说信心比黄金还重要,所以投资。当时是不是人们信心的原因才敢于花钱。现在您说是心情,还不能套信心这个词?

  苗鸿冰:不能套这个词。心情比黄金还重要。因为那是政治家让我们开心的方法,但是我们每个人活在现实中,你一定知道,心情很重要。

  王璞:下面请陈凡董事长帮我们做第一轮的最后发言。请陈总对这个话题进行一些批判和质疑。

  陈凡:今天在座的很多老朋友,还有一些新朋友。其实我们看这个题讨论的是市场环境,关于投资的市场和出口的市场,投资主导的市场,实际上是我们一个特殊经济危机的状态,或者在过去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时代,这个投资主要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由于这个投资拉动了各行各业的投入。但是这个东西是这样,当你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了一定规模,比如拿中国和印度来比,中国和印度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们去过印度,印度要多烂有多烂,我没见过那么烂的国家。但是咱们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非常好了,可以看出我们中国的高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已经全世界第一了。

  但是投资时代最主要的是,它是一个重资产,重资本密集型的这么一个投资,它是跟通货膨胀率相关的,你会发现投资回报率并没有上升,而是在下降。所以在投资的时候,如果我们真衡量一个市场的增长,价值增长的时候,我们是要看这个市场是不是一个可持续的,长期的,稳定的可预测的增长。因为从政府来说,这个投资是把税收的钱拿出来做一些环境的基础设施,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这跟我们后面讲的消费好像不可比,因为消费主导的市场,这是消费者的事,既不在产品也不在市场,实际上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头,所谓的我的心情,心情就是你心智中你要买东西的驱动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消费主导最核心的问题,是怎么样能够把消费者的心情,消费者购买的欲望给调动出来,这个调动的过程,我们叫蓝天战略。作为一个企业家,作为一个行业的领袖企业,你不是去打广告,把你的产品质量做得如何好,重要的是怎么样让消费者认你这个东西。

  至于出口企业的问题,我们看问题无论是投资和出口,我们都不能割断历史去看一个问题,中国如果没有出口,没有投资,就没有今天的消费。我们中国是从做贸易开始的,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外来投资首先一件事是跟你做贸易,他不会到你这里建工厂,做贸易以后才有建工厂,才有出口。出口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不是低成本,其实出口行业之所以是低成本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做的是大宗商品,而不是消费垄断性的一段。大宗商品的特点就是低成本,同质化,没有定位,没有定价权。出口行业的特点最大的核心,你去帮别人做嫁衣,大块都是让人家挣走了。

  出口行业之所以难从四个方面考虑,第一,人力成本的增加,第二出口退税没了,第三汇率,第四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密集型的问题。今天中国的出口行业,包括中国的对外投资,也都是我们首先中国是要出去的,是要带着品牌出去,带着理念出去,这种出口企业我们应该鼓励,包括高端出口,包括投资。投资不是一个错误,我们说的投资主导是从政府的角度去投资,但是作为一个投资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这个时代还远远没有开始,更不用说以它为主导。

  而消费的环境,我们中国的消费市场的潜力和正能量是非常非常大的,我对本届政府是非常有信心的。

  王璞:陈总为了表示信心,特意成立了一个自己的投资消费的投资公司,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了你的信心。

  下面说说未来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来自何处?其实核心竞争力,全世界很有名的教授波特讲(音),低成本,差异化,专心经营。说到低成本和差异化,最典型的就是一百年前的例子,那时候福特汽车[微博]非常有名气,我们要制造一种颜色,一个样式的一个汽车,甲壳虫汽车,目的是降低成本,让所有美国人民都买得起,用得起这个车,简单地满足需求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福特汽车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司,最棒的企业,工资也高,创造了很多的典范作用。

  紧接着他的没落来自于通用汽车,他采取差异化的品类定位,通用就超越了福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北京警方称交通管理局局长未被立案调查
  • 体育科比35分湖人负雷霆 哈登29+5火箭负马刺
  • 娱乐金志文发EP 双喜临门明年6月当爸爸
  • 财经当事商人称能源局局长刘铁男之子已退股
  • 科技iPad mini内地首秀加价卖:iPad 4遭冷落
  • 博客日本博友亲历地震 马未都:什么叫高干
  • 读书莫言瑞典演讲:最后三个故事耐人寻味
  • 教育小学生回击外国同桌占领中国论被罚
  • 育儿网购花王纸尿裤被曝致宝宝屁股过敏(图)
  • 但斌:白酒企业没有利益驱动用塑化剂
  • Kingsley:全球化思维正在快速崩盘
  • 黄鸣:中国人缺少普世真理
  • 陈季冰:中美审计纷争将致双输局面
  • 谢百三:面对张兰移民只有不屑
  • 黄小鹏:没有贫民窟的城市化是奇迹吗
  • 管清友:中央经济政策出现重要转向信号
  • 尹中立: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定价的区别
  • 鄢烈山:26岁女子拟提副科级为何受质疑
  • 郭世邦:银行为何救不了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