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12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评价发布会暨第三届中国企业自主创新高峰论坛”于11月24日在江苏南通举行。上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韩俊。
以下为发言实录:
韩俊: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午好!
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八大上,胡锦涛主席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大家知道,自主创新非自己创新,必须把“协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此,我想对企业通过“协同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谈几点看法。
第一,深入理解“协同创新”的含义。我国的科技创新涉及两大体系。一是国家创新体系,包括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所有这些研究属于知识创新的范围,在这个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机构是创新主体。二是技术创新体系,即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长期以来这两大创新体系各行其道,缺少衔接和协同。“协同创新”就是要把这两个方面的创新有效的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推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第二,必须明确在“协同创新”中各方应发挥的作用。当前许多发达国家工业区位的一大变化是,企业的选址逐渐接近研究型大学和机构,以便就近接受其新科技(包括成果和人才)辐射,这是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协同创新的区位安排。企业主动接受高校、科研机构的辐射是高科技产业化的一条捷径。
大学和科研机构提供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发现、提供创新型人才,以及实验室和多学科力量创新的平台。企业承担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建设任务,负责技术创新的主体工作和主要过程、以及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价值体现。简单的说,就是企业出资金构建机制合理的创新平台,大学和研究机构出知识和人才支撑创新。也可以认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协同。
第三,企业要积极主导和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现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形式分为两种:一是在企业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一些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雄厚研发资金的大企业,吸引大学的科研人员进入,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据统计,在很多创新型国家中,企业拥有的科技人员约占全国科技人员总数的60%—85%。二是在大学和研究机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企业投入资金在大学和研究机构内建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实验室,共同实施科技攻关与人才培养。企业提前介入大学和科学家的新发现、新思想和新技术,不断投入资金支持,为项目研发提供风险投资和市场信息,从而产生可以进入市场的新技术、新产品。企业不管选择这两种方式的哪一种,都会增强科学与产业的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但是,企业在积极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同时,必须建立好协同机制。构筑和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使产学研各方在透明的制度框架下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机制,这样协同创新才有动力保障。产学研协同的功能和作用都是双向的,任何强调其中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做法都不可取。机制建立的关键在于利益共享、风险分担。
第四,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实现官产学研联动。科技创新不仅要以市场为导向,还要国家目标导向,尤其是产业创新之类的涉及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的科技创新。现实中,很多新技术、新成果,都显示出发散性的特点。在这些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过程中,政府政策导向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技术成果与国家目标间的协同衔接,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企业要努力推动政府与产学研间的协同,发挥政府集成和导向作用。反之,政府也要主动做好对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支持和产业引导工作。
相信通过官产学研各方的不断努力,做好“协同创新”各环节工作,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然会快速提高。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主办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活动至今已举行了三次,每次评价都能够发现一批在自主创新领域取得显著成果的创新型企业。评价的研究成果以出版“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的方式,总结和提炼企业创新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这项工作也非常支持,今年的评价报告是由李伟主任写的序,他在序言中对这个创新系列评价工作给予了肯定。我认为这项评价具有较大社会效益、且意义深远,但总体而言仍然具有提升的空间,需要不断深入的开展下去。希望能得到各部委、企业、社会机构和媒体的大力支持,通过各方加强协作,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深入、更具影响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