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高培勇:营改增拉开财税改革大幕

2012年12月03日 14:52  新浪财经 微博
“2012中国国际商会年会”于12月3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2中国国际商会年会”于12月3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2中国国际商会年会”于12月3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

  以下为演讲实录:

  高培勇: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和大家分享关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其宏观经济政策抉择方面的想法。我今天给大家报告的题目有两个关健词,一个关健词叫多重宏观经济目标,第二个关键词是结构性减税,我们先从当前的形势来谈。

  谈到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我想不用做过多的阐述,从各类经济指标中我们都会发现,尽管中国经济目前有方方面面的问题,尽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行的态势已经形成,但是论下行,论困难还有限,起码困难的程度不会高过2008年和2009年那样困难的区间。论下行的态势,即便到今年我们说它也不会低于7%或7.5%这样一个程度,但尽管如此,中国经济的运行过程中还是有很多解不开的困难。那么最大的困难表现在哪里?我们的体会其实就是一条,那就是宏观调控政策空间相对2008,2009在变窄。为什么会变窄?我们说理由是非常清楚的,理由之一我们是在实施了长达4年的扩张型的经济政策操作之后进入本年的宏观经济调控,所以即便面对经济下行的态势,一再推出扩张性的政策操作,但是正如人们吃抗生素一样,吃多了,吃久了,它的药效会下降,时间长了不仅药效下降,还有可能转化为负作用。应当说从过去一年的经历来看,不管是药效还是负作用,在当前的中国我们已经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换言之,即便仍然用2008年,2009年那样的经济扩张政策,它的药效也不会达到那样的成果,而且它还会使我们面临诸多,包括经济结构恶化,通胀压力增大这样的一系列负作用,我们说这是一个问题。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请各位设想,我们能够用什么样的政策措施去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去应对当前的局面。现在看来不管是财政政策还是其他的政策都有着强有力的约束,比如财政政策。在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也并非没有设想过动用扩大政府投资,即便达不到4万亿,1万亿或2万亿那样扩大投资的政策措施去应对经济下行。但是一旦真的想如此操作的时候,便会面对恶化经济结构,不能再以牺牲调结构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目标这样的质疑。像2008年,2009年我们是通过天量的扩张来应对危机,如果今天一旦再用的话,你也会听到方方面面的声音会说不要再天量货币扩张,以这样的成本来换取经济增长的质疑之声。

  在今天的中国,我们面对的实际上是像一种拔河赛似的宏观政策抉择,一方面我们要实施政策扩张操作,另一方面我们又面对着经济结构调整,物价水平变化的一系列难题。所以我们体会现在和2008年,2009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2008年,2009年的时候我们可以只锁定保增长一个目标,动用全部身心去实施保增长,但是今天我们必须在保增长,稳增长,调结构,稳物价几个目标当中左右逢源。如果你只想对一个人好可能是可以的,但是想对三个人好那就比较困难了。有一件事情特别有戏剧性,也特别引人注意,我也说一说。你会看到在当前的宏观经济抉择中,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一谈到结构减税就是另外一种现象,你会看到你提出天量去操作的时候会有反对声音,而且客观上你扩大投资方面的量你肯定会吃亏,动用天量货币供给,而要实施结构性减税要来应对危机的时候,迄今为止我没有听到任何的反对声音,相反,更多的声音来自于对既有政策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力度不够的情况,更多的是要求加大力度,客观上也没有人指出实施结构减税对结构的调整,物价稳定有怎样的作用。这可以说,是我们在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布局上非常独特的景象。

  迄今为止我们如何评判结构性减税呢?如果要想探究出它的究竟,那必须深入到细节,不能满足于这样一个工作,搞好细节是什么?无非是两件事,一件事减多少税,另外一件事减什么税。首先我们说减多少税,这样一个问题事实上在今年3月份,全国人大通过的政府预算报告当中已经确定了,今年“两会”确定了当年财政数字是10700亿元人民币,名义上的数字8000亿元,还有调用的2700亿,这10700亿的财政数字实际上就锁定了我们当年减税实施的最高额度。大家都知道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赤字的经济利益反映两方面,一方面是减税,一方面是增值。就像家庭过日子,到年底我欠了一万块钱,当你报告你欠了一万块钱的时候别人就理解为你可能是今年少挣了一万块钱,或者是你多花了一万块钱,这是一个分析问题的角度。另外紧跟着讲,10700亿元是减税最高额度,但是没说这全部用于减税,因为可以减税也可以增值,那该做怎样的分割呢?今年1月份开始李克强副总理谈到预算的时候讲过,说今年财政政策的重心是实施结构性的减税,这是一个。第二个今年财政支出的重点是改善民生,那么这两句话把它放在一起和10700亿联系起来应该怎么看。第一句话重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天平要向结构性减税方面倾斜。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假设,分成一半就是5350亿元,那在这的技术上加上几百亿元可以达到6000亿,当你花钱的时候这个规模会觉得非常大这是在项目上,而如果是给人花,增加社会设施或者是补贴,你想多花也很难。所以如此说来我们做这样的分析,今年结构性减税最低限度从道理上讲,至少是6000亿作为底线,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就是减什么税,不是不管什么样的税都统统砍掉了,而是应该把该减下去的减下去,不该减的就不能减,这就要引入到我们现行的税收收入结构了。

  这张图是我们国家税收收入来源的图表,从来源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把2011年的全国收入分割为7个板块,这7个板块中只有1个板块较其它只占百分之七点几,而其他六个板块都是企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公司等等都称之为企业,换言之在今天的中国,92%以上的税收我们是从企业家的口袋里拿来的,或者倒过来讲92%的税收是各位企业家交给政府的,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中国税收特点。第二中国税收的收入结构,目前中国税收企业当中有几个税种,实际运行当中有18个税种,我把这18个税种作为它的分割对象,其结果2011年8.9万亿元的税收该怎么分割呢。最初我试图分成18块,但是失败了,因为有些的份额太小了,难以在这张图上表示出来,所以最终我只把它分为8块,其中的一块实际上是包含了13个税种。也就是说能够独立的也就是7个税种,这当中我们再做一点整理。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是经过整理之后的,可以看到一般流转税占到了将近50%,然后是特殊流转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两者相家才26%,70%的税收在中国都是流转税,这是中国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这是OECD的税收收入结构,个人所得税加上企业所得税再加上其他类,实际上是财产税,这三者相加是超过55%,那把OECD国家的税收状况和中国的税收状况做一个比较,我们会发现中国的税收收入结构有三大特点:

  第一大特点我把它称之为企业出口,不管税收是谁负担的,政府收税的时候税务机关一定是找到企业,从企业那里把钱拿走,90%以上的税收来源于企业。

  第二个特点我把它称之为价格通道,不管政府征收的是什么样的税收,你会发现从普通的消费者把税收运动到政府的金库里,从家庭到政府金库之间的连接通道是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就是这些间接税肯定是企业交纳之后把它加入到价格当中给到的消费者,这个比例占到70%。在今天的中国要谈到普通居民和政府之间具有什么样的税收关系,他的连接是价格不是企业,我们一生当中个人有幸成为直接纳税人交给政府税收的情况不是很多。

  第三个特点现金流税源,我们现金流18个税种,你一个一个去分析,你会发现几乎全部的税收来源源泉都是流量,他的收入在流动过程当中政府采取截流的办法拿走税收,如果这种收入沉淀下去了,变成财产了,我们目前是很难收到税的。

  那么这是中国目前的税收结构,这种税收条件下我们该做怎样的调整?结构性减税一定是在结构性调整背景下的减税。一旦发生对比方向就很明确了,那就是减间接税征收增值税,这不仅仅是说我们目前这样的税制结构处于失衡状态,而且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不仅仅是这样,而且它是立足于税收本身发展的一种判断规律。一个是经济全球化背景条件下的税制规律。11年前我们加入WTO的时候也讲经济全球化,但是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这11年经济全球化内在和外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之前我们讨论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发展彼此依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能脱离全球经济发展,所以你必须融入其中。但是在今天经过了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至少提升了两个层次,宏观经济政策的安排或者宏观经济调控的情况,当你看奥巴马政府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同时你要求国家跟着一起这样做的时候,你就能理解到今天的宏观经济政策安排绝不是一个国家关起门来操作的,而是在全球化的布局下来操作的。但是宏观经济安排毕竟是短期的事情,从长期来看,短期的安排一定会转化为长期的做法。在今天也有着国与国融合的一种规律,否则短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法操作的,手段不一,基础不一,这是个规律。所以当整个世界的结构出现了一种间接税,直接税均衡发展,并且以直接税为主体的这样一种浪潮的时候,这是一条。

  第二条人类税收本身的发展,当这个世界刚刚出现税收的时候,那时候我们想什么方便收什么,什么简单收什么,刚开始是一些非常简单粗陋的税种,后来有了商品交易,人们发现在商品交易方面收就会收的非常方便。但是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的时候,人们自然会提出税收上的公平,公正问题,起码个高和个矮的不能交同样的税,有财产和没财产的人不能交同样的税,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如何体现税收公正,税收公平也自然会涉及到结构安排方面,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判断,其实从“十二五”规划当中就已经渗透了这样的精神,那就是想办法要增加直接税的比例,减轻间接税的比重。

  具体来讲该如何操作呢?请各位沉下心来回顾一下,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在结构性减税方面的具体操作。很显然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说肯定要减间接税,而中国最主要的间接税有三个,第一个直接税,第二个消费税,第三个营业税。现在主要减的是一个税就是增值税,而且是把减税的重头放在了这儿。我们就要问为什么减这个,有三个道理,第一个是它的块最大,在全部税收中占到了41%,减一个百分点就汇集大的触动全局。第二个营业税占到了16%,可是营业税的前途已经被锁定,什么前途?它要并入到增值税当中,而且它是有期限的。到“十二五”结束也就是2015年全部的营业税要转化为增值税。当他的前途已经锁定早晚并入增值税的时候,我们现在再在营业税上做出削减的安排,无疑事倍功半。第三消费税,中国人脑子里的消费税和理论上的消费税不是一个,理论上的消费税只是特殊消费税,就刚才我们解释的,它不同于增值税,营业税的一个税种,而老百姓眼中的消费税,脑子里的消费税是包括所有的产品,这是不一样的。中国的消费税是选择了部分的商品加增了税,主要是一类奢侈品,只有奢侈品才加征消费税,再就是资源能源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当前的中国讨论到减少消费税的时候,不免会引起人们的歧义。消费税不是说绝对不该减,但是也不该是这样,盘点下来我们也就剩下了增值税。现在这样一个营改增的安排恰恰就构成了结构性减税的三个部分,第一当问起两者差异的时候,就说存在争议,而这个税赋是相对较高的。当你把营业税并入到增值税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减少了税收。2009年中国税收较大规模的减少了,事实上就是给缴纳增值税的企业增加了一项扣除,就是你买基金设备可以抵扣增殖税,比如说缴纳个人所得税,10月份开始我们的扣除标准从2千提高到3.5千,这是减税措施,增值税也是如此。与此同时营业税没做调整,那这意味着税收的负担就不均衡了。现在我们把没做调整的营业税并入到已经下调了的增值税体内,不是减税吗?第三这次上海的方案正在全国十个省市试点,11%和6%,原来增值税是两个,17%和13%,所以引入两个较低的税率等于是增殖率的平均税负下调了。这三条就构成结构性减税和增殖税的三个渠道,这三个渠道的减税目前它的效率正在逐步的拓展。

  我记得最初在上海刚刚开始实行的时候,当初的测算是由此有减少,税收的负担是120亿到100亿元人民币,9月份的时候就已经超过了170亿,相信今年年底肯定会突破200亿。换言之实际减税效果要大不如原来预期的减税效果,这是一个事情。第二个事情目前在上海实施的营改增仅仅限于1+6的行业,换句话说只有7个行业,而不是全部的行业都改成了增值,就是他是有限的削减。随着这样的一个进程,我们明年将会看到更大的,更多的营改增的状况,2015年随着整个行业都改变了这个面积会更大。另外在减税,营改增实施的同时必然会伴随增值税率的削减,我只说一件事情大家就能理解,为什么能同时实施降费,如果仅仅实行两者之间的合并,合并之后的增值税份额会达到57%,这样的结构是好事吗?绝不是好事,因为整个垂直体系的风险加大了,连老百姓买股票都不主张把要把钱放在同一张股票上,要分散收入。更何况我们这么大的国家税收收入都来自于一个税种这是肯定不行的,营改增的同时必须伴随着增值税税率的协调。目前的标准按照17%来算的话,减少1个百分点由此会降低税收2000亿元人民币,再加上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费,地方教育附加会带来2500亿元的降低,2个百分点的话就是5千亿人民币。事情还不会到此结束,营改增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税负和税制的调整,还会带来新一轮财税改革的发生,有几件事。

  第一当营业税全部改为增值税之后,地方政府几乎没有主体税了。作为政府它必然要有它独立的收入来源,要寻求收支之间的平衡。当它失掉了作为唯一的主体税种之后,必然要重建地方税种。而现行的18个税种其中很多是极小的微不足道,而剩下的五、六个税种适合交给地方作为地方税种呢?如何分析都很难选择,所以几乎唯一的办法是重建,在这种情况下,以房产税为代表的财产税,这样的进程可能就会加快,这是由此带来的极大挑战。

  其二随着增值税比重的上升,增值税税率得到削减,而这由此留出的亏损势必要用其他税种填补,这便有可能是以个人所得税,以房产税为代表的等等这一类直接税来做填补。

  第三现行的分税制也可能在归属关系发生变化之后做出调整,我们现在的增税制无非就是两种,25%地方拿,75%中央拿,或者是中央拿60,地方拿40,而这是建立在现行的税收收入分配格局上,这个格局被打破之后,基础不存在显然实行了八年之久的体制势必会有重新的要求。

  由此可以看到几条,其一进入今年以来以营改增作为主要抓手,着眼于扩围与降率同时并举,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围绕宏观经济布局的一条主线。今年以来我们面对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方面做了哪些事情,恐怕能够提及的,把它作为重点展示的主要是这一条。

  第二2012年宏观经济政策操作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背景下,我们很可能能够走出一条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相匹配,相协调的路子来。

  第三展望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格局将同2012年一脉相承,仍然是积极加快建设政策步伐,财政是积极的,货币是稳健的,但是在这条政策的组成当中,留存着一条主线,仍然是以结构性减税为中心的。

  第四以营改增作为契机,我们将会判断下一步财税改革与整体改革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了。

  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正接受中纪委调查
  • 体育火箭末节砍霍逆转湖人 热火负垫底队
  • 娱乐米雪曝绝密SM艳照 半裸酥胸展魅惑(图)
  • 财经专家称年底突击花钱3万亿消息不靠谱
  • 科技中移动李跃:将推自有品牌终端
  • 博客参选日本议员要多少钱 苦难放荡民国娼妓
  • 读书解密:党内谁最先主张"去除毛泽东思想"
  • 教育小学零花钱调查:六年级小学生攒6万元
  • 育儿女童幼儿园午休后死亡看护老师称无责
  • 张化桥:你究竟是股东还是捐款人
  • 刘远举:出租车减配丑闻别全怪在企业头上
  • 张明:警惕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 辜胜阻:均衡城镇化要两条腿走路
  • 如松:朱元璋从兴旺到衰败的过程
  • 管清友:新四化建设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
  • 太友:16万切糕案为何激起百万热议
  • 洪平凡:国际贸易附加值数据的经济意义
  • 陶冬:2013年全球经济展望
  • 叶檀:1950年的债券信用为何好于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