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宋迎昌:城市发展要三位一体规划

2012年11月22日 17:14  新浪财经 微博
“2012年度全国城市与资本市长论坛”于11月22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助理宋迎昌。(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2年度全国城市与资本市长论坛”于11月22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助理宋迎昌。(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2年度全国城市与资本市长论坛”于11月22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助理宋迎昌。

  以下为演讲实录:

  宋迎昌: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刚才两位专家谈了很多,他们的观点我非常赞同,我本人在中国社科院研究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对城市交通应该是门外汉,并不是专业。我也想借此机会谈一下个人对于这个论坛的看法。

  第一个观点,城市交通是复杂的问题,应该说它不是单一的问题,之所以出了问题,我们现在的城市自身免疫系统出了问题,所谓的城市病问题。城市病的发生,不是单因素,应该是多因素的,我们在上个世纪,城市规划领域很少考虑到私家车进家庭,所以我们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很少考虑停车位问题,很少考虑交通设计占位问题,这是大部分城市面临的非常棘手问题,停车位怎么解决的问题,这是规划之后的问题。

  再一个,城市建设也是非常滞后,过去我们受制于城市的财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后来我们做了土地补偿使用,应该说交通设施建设非常快,把我们逼到今天的绝路上。我们是不是城市基础设施必须依靠土地出让金,依靠高房价和高地价解决城市基础设施问题。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再一个,城市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公交优先等等措施,这些措施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紧紧依靠这些措施,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怎么解决,我认为大城市交通的问题,应该说我们城市化的战略上有一个很困惑的问题,因为城市交通拥堵,这么一个理由,限制大城市的发展,我们鼓励发展中小城市,我本人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觉得城市交通问题,的确限制大城市,并不是因为交通问题,没有发展的出路了,它就死定了,这个观点不应该成为理由。因为大城市正在发生变化,我们城市化率超过50%,意味着我们进入都市区化的阶段,分散城市化阶段,到这个阶段,大城市交通开发形成了主流。在这个阶段,我们在郊区开发上值得总结经验,我们只注重住房的建设,很少把住房、产业和交通三位一体规划。这样造成我们功能紊乱问题,交通问题就是功能紊乱的问题,产业、人口、交通不匹配的问题,造成无序的交通。我们目前很难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在战略上犯的错误。解决这个问题应该通过三位一体的规划,特别是新的大城市开发郊区过程中一定要三位一体的开发交通、住宅和产业区应该统筹规划、布局,这才能解决问题。

  再一个观点,城市交通问题需要创新性的思维,目前能用的手段可能几乎大家都使用了,像北京的限行、限购,广州学习北京、上海两种模式,既有行政模式,也有经济手段,这是不是成为未来大城市的主流,限制私家车主流,这是解决表面问题,解决不了长远办法。更重要思路上不能限制私家车的拥有,这是汽车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主要所有的城市,包括中档城市遇到交通问题,都限购,产业怎么发展?这是非常困惑的问题。

  我们要限制汽车的限购,我们郊区需要发展汽车,不让他使用,市区功能、人员往来,城市功能布局感觉非常不方便,如果郊区开发靠公共基础设施运行和维护,成本非常高的,恰好需要鼓励私家车的发展,所以我觉得限购应该有区域化政策。北京市区、中心区、郊区分别对待,郊区应该鼓励,市区实行总量控制,这个基础上可以类似于碳排放的政策,可以交易、转移,甚至政府回购,减少汽车在中心区的使用,鼓励在郊区的使用。在这个基础上,这是解决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交通问题的一个思路。从管理上,我觉得应该细化,应该更有针对性,而不是一刀切的办法,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温家宝:还有几个月就归隐 希望把我忘记
  • 体育欧冠-AC米兰3-1出线 皇马1-1曼城出线
  • 娱乐张曼玉首度献唱劲歌热舞台风火辣
  • 财经湖南质监局: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47%
  • 科技多玩YY赴美上市首日大涨8%
  • 博客马未都:苦难知青 垃圾箱男童最后晚餐
  • 读书毛泽东医生解密是谁气死了主席
  • 教育超级学霸获北大保送 将教学楼比母亲
  • 育儿男童幼儿园内生殖器被撕裂调查无果
  • 林园:食品安全问题对酒业龙头没影响
  • 张卫星:用地理决定论推演中欧演进
  • 李山泉:外资买A股符合中国未来趋势
  • 马光远:白酒业应直面公众对塑化剂的质疑
  • 杨天南:股票投资到底如何赚钱
  • 唐钧:未成年就要交养老保险?
  • Kingsley:美国迎来了通货膨胀
  • 张明:为何中国央行开始青睐逆回购
  • 陶冬:新兴债市泡沫大不大
  • 如松:戳穿房价不会跌的几件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