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卢中原: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非常容易达到

2012年11月18日 11:44  新浪财经 微博
2012年11月18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2金融街论坛举行。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2012年11月18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2金融街论坛举行。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2012年11月18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2金融街论坛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演讲。

  卢中原:感谢组委会邀请我参加这个论坛。金融街建立了20周年,今天这个论坛是首届,我很荣幸,一个20岁的小伙子,精力旺盛。还有一个1岁的婴儿,大家都知道,这么年轻的两个标志,意味着我们未来发展的前景,我们都是看好的。下面我要说的是什么呢?给我出的题是宏观经济形势年度的预测,我今天不想讲这么短期的事了,下面我利用10分钟的时间,讲讲我们中国中长期的前景到底是怎么样的。

  我们的课题组研究,在未来国民收入倍增计划,GDP翻番,十八大都提出来了,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怎么样?这两个目标我们说是非常容易达到的。根据我们的测算,翻番只要7.2%就行了。问题是现在我们遇到的不仅仅是增长速度的问题,按理说我们更需要主要的是这个分配是不是更为均衡、更为公正,经济增长的成果能够更加公平,这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不看这个增速背后的结构,7.2%的GDP增速和7.2%的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就像玩一样,当然这个说得很轻松。速度在中国从来都不是问题,成问题的是我们的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管理改善、体制改革是不是到位,经济成长的成果分配得是否均衡、是否公正。

  我们看背后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倍增,增长7.2%很容易。但是最近的三年,2009年、2010年、2011年我们的农民纯收入增幅是超过城市三个点的。所以我们这些年,我们城乡居民的相对收入差距在缩小。那么未来,如果仅仅是保持增长,收入差距会拉大。所以未来7.2%的收入倍增,我认为应该保持农民收入增幅继续快于城市,这才是我们要努力的。所以7.2%像玩一样,难的是背后农民的收入增幅能不能继续快于城市,这是结构性调整问题。我们说这7.2%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幅困难不困难?我认为不困难。因为“十二五”期间根据我们的测算,平均增幅能够达到8%到9%。今年达不到8%怎么办?7.5%到8%之间是没有问题的,明年会不会高于8%?我认为完全有可能。如果讲宏观经济形势的一种预测的话,简单来说,短期我们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在增强,10月份制造业PMI上升了50.2%,重新进入了扩张期。出口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指标统统在调整,外部环境在改善,明年短期来看没有问题。

  未来中长期增长速度是趋势性的放缓,“十二五”之间这个放缓看不太清楚了,现在有人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下滑通道,我认为这个判断还来得太早。给大家搞预测就是要分析,这个时间什么时候到来。也就是说这个拐点的到来,我认为不是今年,也不是明年,很可能是在“十三五”的开局。“十三五”根据我们的测算,年均增长速度大概在7%左右,如果我们转型快的话,会超过7%,如果我们转型慢的话跟现在差不多,是低于7%。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十二五”能够在8%到9%,“十三五”在7%左右,那么GDP翻番也是像玩一样。所以我们说速度不成问题,都很轻松,难就难在我们背后的结构是否优化了,进口创新动力是否增强了,体制改革是否往前推进了,企业的活力,包括我们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进展是不是真正的做到了,老百姓从这一系列的进步当中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实惠,就是他们的年均收入增长扣除物价上涨以后,真的是口袋丰满起来了。这样我们金融机构才有钱可以去吸纳,这才是我们要关心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关注中国经济趋势性放缓。什么导致了趋势性放缓?经济增长长期的供给链要素,就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效率改进。人力资源和资本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是下滑的,“十三五”开局正好是人口增长,就是劳动力增长停滞的时间,所以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零。那么资本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当年的储蓄会减少,消费会增加,我们的金融界可以动用的储蓄会减少,靠高投资支撑的高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们看这两个供给链的要素只能使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而不是绝对下降。这个时候我们要维持经济增长比较稳定靠什么?靠效率改进,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个能提高多大的幅度?受制于我们的发展阶段、结构特征、技术创新的潜力、体制改革到位不到位。我们想人为的把这个效率改进提高,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做不到。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我们只是加快经济转型。加快经济转型可以使效率改进比基准前景提高一个点到两个点,但是仍然不可改变中国经济中长期增幅放缓的总趋势。

  我们这个依据是什么?2007年投入产出比,再过5年,就是最近这5年,结构是有变化的,但是2012年投入产出表没有公布,公布之后我们可以再做测算。公布之后,我们可以预测未来中长期增长的下滑曲线是不可改变的,我们能改变的是下滑幅度的放慢,而不是改变这个趋势。那么宏观调控在这儿能做什么?还能不能把这个趋势改变了上扬?我认为不可能。不要对宏观调控给予超过它的能力的希望,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改革、转型、技术创新,通过管理的改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这里面,我们金融界应该做什么?我说要支持我们的实体经济,在总体增幅放缓的情况下,创造新的盈利模式。根据我们的测算,GDP上升一个点,财政收入、利润增加3到4个点,相反,如果GDP下降一个点,财政收入和利润会加速下滑3到4个点。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实体经济靠什么去盈利?他们需要我们的金融支持的。如果我们的金融不支持技术创新,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他们没有利润的积极性,谁去搞实体经济?谁在低增长的环境下去创造新的盈利模式?这就是我们实体经济需要金融界给予的支持。

  在这个变局当中,我们的产业组织、产业分工会进一步的深化,会生发新的行业。比如说制造业、实体经济还面临着挑战,还要集中做专、做精、做强核心业务,非核心业务要分离出去,变成生产性的服务业,变成为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服务的,提供技术支持的新兴的服务业,在这个时候新的业态会出现,新的产业组织会出现,新的社会分工、供应链的组合都要求我们的金融界给予支持。我就点一点题,希望金融界的同志们去思考。十八大的报告里面讲了,要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要推进金融创新,提高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的竞争力。希望同志们在这方面帮助我们的实体经济,帮助我们的宏观经济能够长期、稳定的增长,尽管它会放慢,但是盈利不会比以前差,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不会比以前少,谢谢同志们!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 新闻习近平:胡主席主动提出离任中央军委主席
  • 体育英超-特维斯阿圭罗各2球 曼城5-0登榜首
  • 娱乐直击姚晨新西兰大婚 姚晨招牌式大笑(图)
  • 财经北京四环内上千套经适房空置原因成迷
  • 科技近距离拍热带丛林巨型水蟒(组图)
  • 博客日本AV女优的无奈 虐童女教师被释放
  • 读书勇如老虎猛如狼:中国哪个省的兵最厉害
  • 教育大学生读3年硕士月薪比本科多500元
  • 育儿英国4成婆媳关系紧张因孙子引分歧
  • 李光斗:解密2013央视广告招标
  • 西向东:中国大豆行业被美国人忽悠了吗
  • 陶冬:美悬崖发酵 日宽松转招
  • 陈思进:现在该买房还是租房
  • 罗善强:股息红利税政策惠及少数人
  • 王小广:下半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及未来趋势
  • 王海滨:日本企业正在去中国化
  • 温晓东:从三一重工间谍门看商业竞争
  • 老股民:差别现金分红税能省几毛钱
  • 张捷:中国应对美国QE3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