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图文:新领军人物TOP SHOW(实录)

2012年11月16日 18:14  新浪财经 微博
“2012中国技术商业领袖峰会”于2012年11月16-17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新领军人物TOP SHOW。(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2中国技术商业领袖峰会”于2012年11月16-17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新领军人物TOP SHOW。(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2中国技术商业领袖峰会”于2012年11月16-17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新领军人物TOP SHOW。

  以下为论坛实录:

  黎争:接下来进入到最后一个环节,我们想安排更多的内容比较好的回报从四面八方来到现场的朋友们,最后一场是领袖的TOP  SHOW,主题是新技术,新趋势,新势力。参加本次TOP  SHOW的嘉宾有:北京回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顾培盟,德国斯铂格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黄刚,北京亿美软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岩,车音网创始人及董事长沈康麟,众趣CEO张锐,车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展,合肥飞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郑洪峰,安沃传媒总裁、主要创始人郭伟,还有一位特别的嘉宾,是利用技术做跟艺术结合的创新艺术家李晖,他也是中国艺术家唯一的一个代表参加了今天的这个论坛,还有盛大文学[微博]首席执行官侯小强[微博]先生,但是因为他发着高烧就不上台了。这确实令人感动,这样一个主题下面,跟我联合主持的一位是云华时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昕。每位嘉宾有3-5分钟各自观点的阐述时间,每位嘉宾讲完之后各位嘉宾还可以跟演讲嘉宾提问,郭总也会敲边鼓。

  郭昕:第一场是国际顶级的大企业,第二场是在技术上非常有影响力的,我们这些都是小的,新的,创新的,都是新势力挑战旧势力的。昨天晚上也是一样,在新浪有一个微博说法,创业者应远离的20个创业趋势,移动支付、教育与教学、在线预定、视频面试、专业培训等。然后就说这些你们都不要碰了,已经有人碰了,我想今天在这儿的一定都说不对,或者说扯淡!

  黎争:因为前面讲了很多技术跟商业的话题,我建议由艺术家李晖开场,因为你讲的是技术的艺术的话题,先换换脑子,再说技术跟商业的事儿。

  李晖:我刚到,前面我也没有参加,也不知道前面都有什么主题,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这个领域就是技术和艺术它能给人带来什么?我是一个专业美术学院毕业的,就是中央美院,我学的是雕塑,而且是很传统的方法,其实跟今天的主题肯定没关系。但是,我是03年毕业的,从我毕业那年开始,我觉得所谓的当代艺术有一个潮流就是它会用一些新的媒体作为媒介。所以,我觉得我这代人其实更多的从小时候就接触电子游戏,然后接触电脑,这些慢慢的都融入了生活,不仅融入了生活,还变成了你一种方法,一种思维方式。其实待会儿大家能看到,这个就是,我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用电脑先去处理,这个完全跟上学学的不太一样,这是一种简单的技术,这个技术不应该离人太远,应该让所有人都需掌握,其实它慢慢的已经改变了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包括做艺术,包括艺术家,艺术家很敏感,敏感来源于什么呢?其实还是来源于你生活的工具,你接触的工具你能够顺利的表达出来,我觉得中间需要方法,也需要媒介。所以,我觉得新媒体的意义,或者新媒体艺术的意义,就是让人更准确的了解这个工具。但是,这个工具本身不是艺术,它必须还表达人内心最深刻的一种情感,或者说你想表达出的让人感受到某些能量,我觉得这是最终目的。

  所以,我作为开场,我觉得不断是探讨技术和艺术,或者科技与艺术,或者新媒体,其实它都是离不开人的,不是一个少数人享受的东西,它应该越来越贴近大众,让所有人都去理解。

  黎争:我有一个建议,您把您的作品简单的给大家都欣赏一下。每一幅作品您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李晖:我大概说一下,我的作品里面有传统的雕塑,然后也有类似于这种跟光有关的,其实我刚才那个题目大家都看到了,是“我创造,或者创造我”。我觉得我的这个过程并不是我主动的去表达,在我的这个过程里面有很多节点式的作品是它在引导我,这个有点悖论,而且很有意思,好象我在创造这些作品,其实是这些作品在创造我,在告诉我怎么做。所以,我觉得我全部的工作只是这一点,就是慢慢的塑造一个完整的世界,针对我个人的一个完整的世界。所以,这个是有点虚,但是我每天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它就实实在在的,而且它会让我更专注,更投入。我不细讲我的作品,我有几个脉络,我从传统的雕塑发现有一些新的材料可以改变传统的视觉,然后从传统的材料力又发现某些元素可以更好的体现精神,我发现有一种光很特殊叫激光,激光和烟雾能够产生一种很迷离的效果,让我更往内心深入挖掘,所以我觉得它完全改变了我的创造的状态。我之后的作品都是这些阶段性的推导,推导出一个未来的方向,就是有可能我会沿着这个方向往下走。但是,能走到哪儿这都是未知的,而且也不重要,但是重要的是我在寻找某种能量,这种能量能够传达出去,能让别人感受到,其实我觉得尤其是东方人的思维大概都能理解,有点像情到了这个状态。我觉得不管我们是当代艺术家,还是用传统方式表达的艺术家,其实最后都有一个灵魂的归属感。

  黎争:其实您讲的一点我觉得在座的嘉宾应该跟您有共鸣,多数是做互联网为主的。先从顾总这儿开始。

  顾培盟:大家好,我是北京回首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顾培盟,我们公司是一家比较新的今年初刚成立的公司,主要专注在O2O领域提供一些线上、线下的行业解决方案,这里面我们通过二维码的手段做一些具体的实施和部署。今天的话题是新技术,新趋势,新势力,我可能举几个我们在进行中的项目给大家做一些介绍,其中我们在和大量的博物馆合作,我们可能知道博物馆在中国很多很多,北京更多,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很多藏品,展示艺术品,这些艺术品还是通过一种非常传统的方式展现给大家,去参观的人也是通过走马观花的形式看,我们走到一种需求,他们用一种更好的技术和手段让用户更多的了解展品的内涵,每件展品都有自己很多的文字,很多的图片集甚至视频,它的历史渊源,它的一些沧桑的经历。但是,在现场无法呈现。所以,我们给博物馆做的一个解决方案就是通过手机拍摄每一个展品上的二维码,让这个二维码把用户带到自己的手机上,同时可以看到这些展品背后的故事,当然也可以通过这些手机把这个内容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把这些内容带出博物馆去。这个对博物馆来说意义很大,它原来没有地方去可以把这个东西告诉大家,可能大家在看完之后再找这些东西它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了,它很多时候就是一个想法。这个对于我们来说是如何通过现在的一些技术手段像二维码,像手机,移动互联网帮助博物馆这样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进一个更好的服务他的目标客户的一个领域,我想这个是我们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场景,能够用现代技术帮助一些传统公司解决一些实际的需求。其他的我们还有一些项目在进行,有一些我也不太方便透露,我就举这样一个例子。

  黎争:我估计李晖会比较欢迎你的这种技术,他的作品又多了一种新的展示形式。

  黄刚:大家好,很高兴这次受《IT经理世界》的邀请来参加这样的一个年会,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我是德国斯铂格软件上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简单做一个2秒钟的广告,我们公司主要提供企业B2B集成的软件。现在从主持人讲的题目是叫新技术,新趋势,新势力,我们这样的技术大家因为对互联网,包括前面我们这边的一些同仁都是来自于互联网,大多数多B2C这样的行业,所以对电子商务都非常熟悉,而且电子商务就是为大众服务。对于B2B我们这个互联网的笔主马云[微博]接触的一个概念就是海外B2B集成的概念,那个时候他觉得B2B这样的在中国做是不行的,所以最后做阿里巴巴[微博],从行业做起,到现在的阿里巴巴,包括今天的淘宝。

  随着十几年的法阿里巴巴已经成为整个中国行业的标杆。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个企业我们应该在这当中找到什么样的市场,或者机会,或者需求呢,因为我们是做B2B,我们面向对象是企业,我们要聆听企业的需求在哪里?现在提出O2O或者M2C,就是道理就是让企业与消费者更接近,提供消费者更需要的产品。怎么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现在作为一个在国外已经运营很多年的B2B集成的技术,就可以为企业搭建这样的桥梁,简单的说我们能够为企业提供这样的一个连接器,让他更家快捷的接触它的客户,接触它的上下游。所以说,希望今后也能够在中国这个市场上继续推广下去,形成一个新的趋势和新的势力。

  黎争:谢谢。

  李岩:非常高兴今天来到这里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是亿美软件公司的创始人,我们是做移动电子商务,但是我本人是一个移动领域创业的老兵了,今年是我们公司的十周年,我们2002年成立,然后03年拿了投资,之后又不断的发展,2011年我们接受一个跨国公司100亿的投资,我们主要是为企业提供移动的电子商务的平台,中国主要有几项技术在应用,应用最多的我想可能是大家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比如银行刷卡的信息,物流的信息,交易确认的信息,双十一是每一年中国电子商务的节日,今年的11月11日的时候,我们的高容量短信网关上为电子商务公司一天发送密码取回短信等1.2亿条,我们大量使用并行运算内存数据库来做,因为它不只是一个信息,还有各种东西。从我们每年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银行面向各类业务的发展。今天大家入场扫了二维码,那就是我们提供的,我们的二维码扫描设备是第四代设备,现在开始被大量的采用,可以说我们企业的经历其实是一个小的标本,从我们产品发展的脉络可以看出中国的IT技术,游戏是移动技术发展这几年是突飞猛进。过去大多数企业一说要移动都不知道,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当时浦发叫短信及时语,跟银行讲你帐户变动给客户发一个信息,银行说发邮件都不用,02、03年的时候老百姓用邮箱都不多,发短信这谁知道,到今天已经是一个标准化服务了,到今天几乎没有一个电子商务公司,银行说不用这样的技术。今天我们看到了正是这样一个技术进步的过程提高着消费者的体验,改变了企业运行的效率。

  今年应该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因为今年的中国的智能机用户过亿,应该说开启了一个真正的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今天我们讲的是新技术,新势力,我认为在现在的IT领域里面,我们正在面对着一个实体经济数字化迅速扩张的这样一个进程,而这样一个进程正是由于各种新的运算,新的移动技术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所以,刚才前面两位老总也提到了,我刚刚在台下看咱们《IT经理世界》,正好看到顾总的文章,写的二维码。大家知道二维码算是一个编码,图象识别技术,但是各种技术的兴起实际上为我们带来一个新的视角,就是现在IT领域在商业上是实体经济数字化不断扩大,在创业领域是将真实事物与信息连接起来的这一类的创业将会有非常多的前景,无论是声音进行搜索,还是扫码进行商品价格的查询,我们的技术已经发展到技术越来越贴近人,过去没有人用过电脑,大型机都是国家和军事用,小型机是政府和大型企业,电信、航空企业。到了PC,我记得我儿时的时代,一看这个电视剧这个是老板,因为它桌上有电脑,手里拿大哥大的是黑社会老大。

  在我们的过程中,实际上技术不断贴近人,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是不仅贴近到每一个人,而且是每时每刻在任何一个场景下都贴近你。因此,IT技术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我们几乎可以看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以及在实体经济中的很多个方面都存在着使用IT技术这样一个鸿沟,或者是有这样一个机遇。

  沈康麟:我是车音网创始人沈康麟,车音网是一家新公司,但是我们中国人应该说是中国做语音识别是最老的一拨人了,我们赶上语音识别的两波热潮,99年的一次加上这一次,这次我们从细分领域,从车联网的市场切入。在这个行业我们是国内第一个提出智能手机跟车联网结合,我们第一个推出智能手机的解决方案,第二个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像运营手机一样运营汽车,把汽车当做是一个大的手机来看待。实际上从移动互联网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这个汽车跟手机有一样的特性,所以我们认为汽车也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节点。

  在这个当中,从安全驾驶考虑,我们车音网提出如何给汽车进入互联网用语音提示的方式快速安全的获得信息,车音网每天提供24万次的交互,利用语音识别的时候,实际上我们车音网做的时候,为什么要从汽车市场介入,是基于我们对云识别的一种比较深刻的理解,云识别我感觉是IT里面最难实现商业化的技术,也是为什么现在市场上利用语音识别创业的公司非常少,第一很烧钱,第二个要实现这个效益很难。我们汽车领域从应用的场景切入,但是汽车领域用云识别是很难的,它的噪声,回声,包括驾驶环境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用了很多垂直的方式研究它,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第一个推出用语音搜索做目的地搜索,大家知道PUI是几千万条,要用这样的一个语音识别技术难度很大,我们这里采用很多创新东西。

  另外一个我们车音网除了语音识别,我们应用了几乎这个产业链上所有的技术,包括语音合成,旋律识别等。当然,对这些技术我们并没有展开的广泛使用,而是我们在一个垂直方向做。这里我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用这样的技术如何在老的产业里面发挥它的作用。我们最近做了一个案子,用调查领域的,我们跟法国的一个公司合作,他们做很多的满意度的调查,但是他发现当这些外包出去以后会作假,比如我采集2万人回答你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可能只用200个人,所以利用我们这个声音识别技术进行分析,就是用技术改变过去传统商业形态的东西。

  黎争:郭总刚才您念的那一堆里面车联网在里面吗?

  郭昕:车联网不在。

  黎争:二维码现在变成下一个互联网的入口了,它也是一种促销的载体,张总是专门做基于新媒体的数字营销的,我觉得互相有关联。

  张锐:我们公司主要的目标就是帮助企业更好的进入到社交网络里面,并且从社交网络中获取价值。大家都知道现在在新浪微博上面总共有20万的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企业,我们提供了一套管理软件和相关的服务,以及整体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更好的管理好社交网络给他们带来的条件和蕴含其中的价值。现在我们开发的社会化的媒体的APP大概有超过6000家的企业在使用,同时我们也深度服务着超过20多家的著名的品牌的社会化媒体的管理,其中6家是世界500强的企业,包括宝洁、可口可乐、联想、戴尔[微博]等等。

  我觉得讲我们具体做什么,因为这是一个很新的事情,可能大家觉得比较陌生,下来给大家讲一个我们最近刚发生的有趣的案子,讲讲我们大概能通过技术,通过创新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我们有一个不大的客户,是电子商务的客户,叫21客,前段时间有一个照片,就是一个女孩给她的爷爷定了一个小蛋糕,要写几个字,在操作过程中,小女孩说,我要在上面写一个长寿的寿,写字的师傅在听的时候写成承受的受,所以第二天爷爷看到了,当然这个消费者就很不高兴了,立刻打电话给他的400就做了投诉,最后的结论告诉消费者说,对不起,您下次买蛋糕的时候可以给你打九折,消费者当然很不高兴,消费者不高兴,以前只能骂几句,现在就把这个放到微博上面,很快这个照片因为这个故事本身有一点幽默性在里面,“受”在互联网中还有其他的一些含义,本身消费者也是在互联网上比较有领袖潜质的人。这个事儿出来很多人问我们这件事情到目前为止是不是你们的包装和炒作,我们公司并不是一家作营销的公司,像这种策划的事情并不是我们的长处,到目前为止这个事情跟我们没有任何。从这件事情开始,这些问题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先消费者在微博上面每天不停的谈论企业,这家企业用了我们的系统,整个企业都知道了这样的一件事情,然后迅速的展开了相关的救援工作,这个企业非常诚恳的进行了道歉,并且承诺消费者送一个蛋糕到他的家里。然后,我们发现这个事件不断的进行各种各样的扩散,因为正式的给消费者道歉,并且用非常低姿态的行为,在互联网上目前能够赢得消费者的赞许。

  然后,我们发现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对企业品牌很好的传播,于是我们帮助它有意识的做一些扩散,并且引导这个讨论更向企业有优势的方面发展,然后企业得到一个非常大量的宝贵的数据库,因为参与讨论的事件中有非常多的意见领袖的人,有很多传统的媒体,有很多的美食家,意见领袖,这些人都对这个蛋糕有好感,所以这会成为未来下一步发展的基础,所以里面的这个产品是我们提供的。再往后这个企业第二天突然发现网络上有很多消费者开始写各种各样有意思的字,比如写瘦的字,我们也帮助他把这些东西再进行传播。最后这个企业意识到其实互联网文化和蛋糕之间有很好的结合,消费者希望蛋糕更有趣一些,所以他们很快现在推出新的符合互联网文化特点的蛋糕,再一个蛋糕盒子上不是400电话,而是官方微博,这背后的很多事情是我们公司提供的系统,帮助企业从一个看上去可能是危机的实践中获得更多的价值。

  黎争:先做一下广告,明天上午《IT经理世界》发起成立了一个中国CFO俱乐部,明天会在这个会上面正式的成立,会有第一届的营销品牌。

  赵展:大家下午好,我来自与车友互联。沈总刚才给大家讲的是高新技术语音识别在车联网当中的使用,我相反把它看成一个非常传统的产业,其实车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产业,大家知道汽车巨头,不管是竞销行业,还是制造行业都是非常传统,封闭的一个系统,我们很努力如何通过互联网的时代,大数据时代,云计算时代怎么潜入到车里面,我们其实在做一个什么事情呢?希望做一个基于车的一个云计算平台。车的云计算平台其实这里面大家会想到,其实就是用户的需求,用户的利益,其实在这个里面,我更想说商户的利益。这个里面我们在谈车联网的时候,我们理解就像很多移动互联网人说,O2O,或者等等大数据这样的时代来了,我们也在学习也在套,其实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举个例子,移动互联网必须有用户群,但是车联网切入都要谈数据和数据挖掘。举个例子,比如一个车主在开车的过程中谁都有洗车的需求,我看看周边有什么不要钱洗车的地方,那商户怎么样告诉你,我这里洗车不要钱,就这么一个场景大家会看到这个其实跟车联网里面的大数据是完全把人的需求进一步的碎片化。其实大家拿的手机,电脑、Pad把需求都碎片化了,其实车也一样,所以这个里面我们在做车联网的时候一个是这个,就是用户的深度和密度,这是我们考虑的互联网数据平台的开放性。

  还有我们在谈一个C2B的问题,电商的C2B这些东西我们一直谈服务,我们如何让消费者动起来,如何通过更简单交互的办法让人们在车里面获取到他想获取的东西,这里面确实车联网的数据非常之大,如果把中国所有的车联网了,并且有一个交互的屏幕,像云的公司对接这种需求,我觉得它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新增的需求,不管是汽车巨头也好,还是经销商也好,甚至跟车生活相关的所有的传统产业,甚至是保险,银行,洗车,经销商等等都会有巨大的产业升级的机会在里面。所以我更愿意把自己定义成一个更传统一点的产业公司,如何跟我们的IT、互联网拥抱。

  黎争:如果谷歌[微博]的车真的能上街,整个汽车跟互联网的真的是完全融合。

  赵展:那是极致。

  郑洪峰:各位晚上好!我们是做什么呢?大家都坐过飞机,很多人可能都会受云雾的困扰,我们主要是做航班跟踪,我们就是飞常准,比如机场的天气情况,包括像机场的排队情况和进出港速度,这就是我们飞常准提供的一些东西,像明年我们可能还会提供更有趣的,比如大家都遇到说流量到底控制到什么地步,我们会在明年放开,还有大家都可能想知道旁边坐的是帅哥还是美女,大家都可以下载。今年大雨的时候,我们当时@飞常准一秒钟37个,大家可以试一试。

  黎争:您再往下演化就变成一个飞常准的交友平台了。

  郑洪峰:飞常姻缘。

  郭伟:我是安沃传媒的郭伟,做移动互联网到现在已经做了有7、8年,30年前移动互联网就相当于就是移动梦想,想起做移动广告,其实就是彩信、短信,这2、3年来移动营销的变化非常大,我觉得技术肯定是变化的最重要的一个基础,所谓的技术就是iPhone+Android,再加上现在非常好的触摸屏的用户体验,形成了我们移动营销现在大规模快速发展的一个技术基础。这一块对我们来说,应该说收益很多,每一个新技术出来,我们都会针对他开发移动广告相关的一些插件,或者一些用户的广告模式。所以,导致每年的收入增长都能增长到百份之一千以上,今年比去年增长了十几倍。另外一点我认为所有的技术,我们真正看它的商业价值的时候,所有的技术必须一定要有商业模式,一定有了商业模式之后,你才能把它这个技术的创新转化成一个现金流,我觉得移动广告在移动互联网里面发展到现在和互联网一样它是天生就具有了非常好的商业模式,用户用软件是免费的,但是可以通过广告做一些后向收费,这是我们对技术创新如何结合到市场的一个心得,一定要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另外一块,参加这个会的时候黎总他们准备了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怎么跟巨头挑战。

  黎争:那个一会儿再说,我们杂志社有两个郭伟,而且完全跟你这个字一样,而且都是美女。下面进入到互动讨论的时候,刚才郭总已经把第一个问题抛出来了,再抛一下。

  郭昕:这场提到的技术专业问题最多,所以市场的信息把握最多,说明这些企业的老总紧扣技术,紧扣生产实践第一线。假设我们代表这种新趋势,我们所做的创新,如何不被老的技术所掐死在襁褓之中?我们做什么?我们为什么能成功?而且我们为什么能从一种技术到一种趋势,到一种势力,怎么样成功?

  黎争:这个话题各位嘉宾可以写到答题板上,有什么办法冲破旧势力?顾总是专注,深入了解需求。解释一下。

  顾培盟:我觉得其实确实技术给每个行业带来很多机会,从大公司角度来说,旧势力可能会做一个大而全的作为行业标准做,作为小微企业必须非常专注的做好我们想做的事情,同时要很清楚的了解市场的需求。

  郭昕:郭伟写的是以快制慢,理解市场。

  郭伟:我们从成立开始一直就没有摆脱这个环境,能发展到现在就是以快制慢,我觉得大公司有它的弱点,你想做一个技术说百分之百领先。

  黎争:上一场说真正做原创的技术需要慢一点,微创新的技术需要快一点。

  郭伟:我觉得广告的模式就是要快,尽快的跟技术结合。可能他说的这个话更多是产业的累计。

  黎争:黄总是精准定位,以客户需求为核心。

  黄刚:精准定位和专注,我想刚刚讲的以快制慢都非常类似,我们是一家德国公司,德国人尤其擅长或者喜欢专注于一件小事儿,把这件小事儿做到极致。这里我们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它的界限在那里,然后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然后找到自己的切入点。

  郭昕:郑洪峰先生说的是核心技术,降低成本,服务,快速占领市场,前三条很独特。

  郑洪峰:还有第一点合作,这个合作是什么呢?像一些巨头,包括像携程我们要跟他们合作,而不是跟它竞争,我不用买票,但是我只要做好这块服务,他会买我的东西。甚至各大搜索引擎也在用这样的服务,这就够了,核心技术自己拥有就行了,然后把成本降下来,别人花很高的成本就没有必要,最后就是服务。

  郭昕:最好把国航知音连上。

  郑洪峰:我们现在想,但是航空这一块一直不放,我们在想一个变通方法。

  黎争:郑总有一点于是打倒巨人,不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李总,先进技术平民化。

  李岩:如果同样的技术,大公司也做,小公司也做,各位肯定会提到专注,他们肯定会讲的非常好。我从另外一个角度,什么叫好的技术公司,一个好的技术公司就是把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平民化使用,你的消费者使用客户越简单,越能应用上的技术,你的成功系数越大,如果没有鼠标+图形这样的操作方式,电脑,PC就不能在生活中普及,也就没有Windows的成功。有人问乔布斯说,以前苹果推出过一个个人的信息工具叫牛顿,有点像PDA,当时有人说为什么做了牛顿,苹果就失败了?那么做iPad成功了?乔布斯非常幽默的说,牛顿跟iPad的之间区别就差一支笔,因为过去牛顿是要用笔点来点去,而今天的iPad是用手在上面滑动,它会用更自然的,所有人都会使用的界面去处理。所以那些所谓的高深的技术都是隐藏在后面的,在用户一定是非常的锐利的简单的插入市场的,也就是你用谷歌搜索,如果写一堆代码才能搜索,谷歌也不会成功,所以,无论你什么样的技术,只有把他的使用难度降到一个门槛之下的时候,才能成功。

  黎争:就是要打倒旧势力,发动更广泛的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理解消费者,理解最终用户。

  郭昕:赵总写传统与技术高度融合,把握细分需求。

  赵展:我们一直说传统,只是说把传统快一点,把新技术使用的更谨慎一点,其实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把握市场需求,有市场的细分,需求的细分,传统产业提升的细分,因为车联网刚刚开始,产业链条太长了。

  郭昕:因为你上来就说你是传统产业。

  赵展:我们很传统,一直努力把自己变得互联一点。

  沈康麟:实际上我们车联网从成立就是细分市场的获益者,我08年参加车联网大会的时候,台下坐着科大讯飞的副总裁,他们说你用的是他们谁的技术,我说完全是自己的技术,那时候我们只有6个人,我们现在做到这个行业的NO.1。第二个我们车联网的市场,这个市场每年有10个亿的规模,我最近做了一家德国的市场,要竞标,但是其他人都做不了,只有我们有,这样发现你会很舒服,几乎没有人跟你竞争,可以非常游刃有余的做这个市场,所以细分市场是我们要挖掘,要找的。

  黎争:我的理解就是找到细分市场很重要,但是更重要是细分市场里面你是最独特的,最不可替代的。

  郭昕:张总是专注、快、极致、应用创新先行。

  张锐:我觉得小公司比大公司来讲就是快,对大公司在还不是那么诱人的市场上做大量的投入不现实,我们可以做,可以非常专注,等他转过身我们已经占据了这个市场了。应用创新先行什么意思?很多时候大家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件很酷,很牛,很伟大的事情会自我陶醉,但是小公司一定要注意把握住自己的节奏,一定要先做接地气的,和人民群众靠近的应用,基础型的应用放到第二阶段做,把握好这个节奏。

  黎争:张锐是我的小师弟,从这个意义上他真的是创新很快,我比他大那么多,还没有创新呢。非常感谢,最后一个互动话题非常的关键,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今天下午所有内容的一个注解,同时也是创新的真正的开始。这个互动话题的主题是在座的各位都是投身在技术创新领域里面的创新的先行者,也是实践者,经过你们自身的实践和体会,技术创新领袖要具备哪些基本的特质?我想这样的特质其实在现场的包括不在现场的,现在在网络上直播的,以及《IT经理世界》更广泛的读者以及更想投身在技术创新领域里面的追赶者,你们的这些总结,你们对自我的总结将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价值。所以,希望你们在答题板上郑重的写下你们认为技术创新领袖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特质?李晖要成为一个很好的创造性的艺术家具备哪些特质?

  郭昕:我们的艺术家写两个字,整体。

  黎争:这真是艺术家,解释一下整体是什么意思?

  李晖:刚才我坐这儿有一个强烈的感受,我使劲的去理解在座各位的表达的意思。但是,我始终就觉得有一点距离,可能是专业术语太多了,因为我本身不是这个行业。刚才大家举的大部分都是例子,说具体事例的。但是,我觉得那个更多的可能是点子,那个点子就是机会,因为你发掘了别人没有发掘的,或者你想到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我觉得这是点子,这在创新领域很重要,但是点子不解决问题,其实退后讲,不是局部解决问题,是整体解决问题。因为我的专业是一个整体,整体是一个大的概念,可能进考虑变化,退考虑什么是永恒,我觉得两方面都考虑到这是整体问题,整体问题能决定方向,我觉得方向比点子更重要。

  黎争:其实跟做互联网创新也有关系,那个道理是空的。顾总是取舍、资源、非理想化。

  顾培盟:什么取舍呢?取舍对小公司来说真的很重要,你可能想好一个点子和方向的东西看到很多东西,但是每一个都可以变成一棵树,或者变成自己的一个行业,我觉得对于创新公司来说不是说做什么,而是说什么不做,有时候会更重要一些,这是我说的取舍,我们确实自己遇到很多取舍上面的选择题。第二个资源,小公司毕竟小,很多时候你看到的机会其实不属于你,因为你没有这个能力现在去做,可能你把你的目光想的很远,但是你必须一步一步走下去,现在你有了人,你能够达到一个什么目标,这样你才能够很健康的往前成长。一旦你到了一定规模,有些机会就是你的了,只有你可以做,或者很少的公司去做,所以这个很重要。第三个非理想化,我们接触很多客户的时候其实不是技术行业的人,可能是传统行业,或者半技术行业的人,你很多时候跟他交谈的时候,必须以他的思维,或者为他解决问题去给他提供一个技术解决方案。比如说我们自己关门,在会议室讨论半天,讨论一个下午一个产品,我们觉得很完美,很漂亮,但是可能用户只需要其中的一小部分,或者你说的太多,反而使这个问题更加复杂,所以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理想化,所以我们要非常不理想化的脚踏实地的理解用户,为他提供东西,说他能听得懂的话,做他能用的产品。

  郭昕:本家写的是敏锐、专注、融合力。

  郭伟:我说的第一词是敏锐,刚才那边的兄弟说取舍其实是一个感觉,就是面临的可以做的东西很多,但是对于我们创业公司来讲,确实要找到自己的方向,最善于,自己最适合做的事儿,所以我觉得这个敏锐很重要,要找到能跟你商业模式结合的最好的技术。第二个专注,我们做移动互联网快十年了,也曾经走过很幽暗的岁月,关键是要专注下去,这样你所做的事情就是这辈子最擅长的事情,就看一个好的机遇期了。第三点融合力,如果我们只做到前两点,再加上一个很好的技术头脑,可以做一个技术专家,但是要做一个技术领袖,一定要有宽阔的胸怀,容纳各种各样不同的意见,那就需要有一个团队,必须要具备融合立。

  黎争:黄总比较简单,向乔布斯学习。

  黄刚:我们公司2012年年初开始有一个战略的方向,我写了一句口号式的。其实要想创新,当中具备的特质有很多,但是乔布斯身上的特质非常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我们或多或少也在沿袭着乔布斯的很多精神,稚拙、专注,甚至偏执、疯狂,对于产品做到极致,满足客户的需求,甚至驱动客户的需求,或多或少这些特质都能够让我们如何更好的创新给带来很多的启示。

  郭昕:垂直,技术,有耐心,改进物流。

  郑洪峰:我一直信,一定要在某个领域有专长,不管是移动互联网也好,还是Web互联网也好,大家才能抓住他。第二个也是系统改进的问题,一定要耐心的去做,去改进你的系统,任何好的系统都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不断的改进出来的。

  黎争:李岩,技术驱动,市场导向。

  李岩:因为你的问题是商业技术领袖。如果是技术专家,很显然你得对技术特别热爱,一直执着的追求,但是你如果是商业技术领袖,必须首先你得用技术驱动,其次最重要的是这个技术是有市场导向的技术,不然就变成纯粹实验式技术。

  黎争:我理解就是不能够片面的强调技术方面,还需要具备综合的经营的头脑。

  李岩:对,因为你是商业应用型的技术。

  郭昕:技术领袖不等于是商业领袖,商业领袖要涵盖的东西更多。再学习能力。

  赵展:我把再学习能力加了一个引号,这个再学习能力非常重要。

  黎争:加引号是不是必须一而再,再而三?

  赵展:对。沈总是专注丰富的知识面,对技术要深刻理解。

  沈康麟:我们这个团队做云识别做了12年了,从1999年做到现在,05年把公司卖了,08年又开始做,一直在这个领域做,没有换过。丰富的知识面,就是从车联网来说我们体会到了,车联网本身就是互联网跟电信、通信技术跟车的结合,我们尤其对通信非常了解,所以我们在国内车联网这个领域创立了一种模式,就是把通讯跟车联网完美的结合起来我们是第一个。我们把通讯的资费跟服务费完美的结合,所以我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深刻的技术理解,也是从我们语音识别,从我们做的行业来说,像语音识别是一个非标准的技术,识别率80%,90%都是语音识别,所以现在有人会把语音识别给出去,整个应用你来开发,但是我们发现语音识别要用好,不光是引擎的问题,整个对话系统的设计,流程的设计,包括噪声处理,回声处理都很重要,所以这个要做好,可能很难,所以我们现在只围绕引擎做应用,不给出去。

  黎争:深刻理解需求,善于组织资源,敢于否定昨天。

  张锐:需求是最关键的,千万不能技术出发理解产品的走向和需求是什么样的,还是得深刻的理解需求。第二个在中国技术的纯粹创新很难赢得市场,任何一个技术和产品都需要有一整套的资源配套,最后就是敢于否定昨天,因为我觉得技术创新的风险很大,经常会犯错误,所以要敢于否定自己。

  黎争:郑总受您的影响非常准,所以我们今天结束这一场的TOP  SHOW的时间也非常的准,刚好18:30,谢谢各位精彩的观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习近平当选总书记 军委主席 常委名单
  • 体育意媒体曝恒大有可能向AC米兰注资
  • 娱乐姚晨婚礼被曝花费百万 宁财神等密友出席
  • 财经汽柴油价今日起每吨下调310和300元
  • 科技深圳地铁蛇口线和环中线今日暂关3G信号
  • 博客涉嫌性骚扰教练被撤职 实拍珠海特技飞行
  • 读书史海钩沉:毛泽东为何不与贺子珍复婚
  • 教育大学生读3年硕士月薪比本科多500元
  • 育儿英国4成婆媳关系紧张因孙子引分歧
  • 老股民:差别现金分红税能省几毛钱
  • 张捷:中国应对美国QE3之策略
  • 章玉贵:中国谨防跌入新兴大国陷阱
  • 谢百三:应提供平等广泛的医疗保健条件
  • 张明:全球萎靡中的中国亮点
  • 安邦智库:中国的能源策略正在遭遇困境
  • 海就:经济危机是公地悲剧型制度的结果
  • 于晓华:未来十年中国还可保持5%的增速
  • 叶檀:企业打民粹牌自毁长城
  • 西向东:中国哪些物价比美国便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