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邱晓华:转型升级的阵痛才刚刚开始

2012年11月13日 13:45  新浪财经 微博
“第九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12年10月28日-29日在上海召开。上图为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第九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12年10月28日-29日在上海召开。上图为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第九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12年10月28日-29日在上海召开。上图为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

  以下为演讲实录:

  邱晓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始于2010年,这场危机怎么看?对中国经济影响有多大?我想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形成是有三方面的因素导致的。

  第一个因素,就是欧元的出现。2000年欧元的诞生,就种下了欧元主权债务危机的一个种子。大家知道,欧元的诞生,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第一,就是由于欧元的出现,使得整个欧元区,乃至整个欧洲的利率水平,大幅度的下降,给需要借债的各国政府,提供了一个低门槛借债的便利条件。第二个,欧元的诞生,由于它制度的缺陷,货币统一,财政不统一,因此有一个政策的缺陷或者是漏洞,就是各国政府,因为失去了货币主导权以后,都力图在财政的主导权方面,来获得额外的收益,或者是以国家利益为借口,来获得额外的收益。因此,欧元的出现给欧元区的国家政府,提供了一个多借债的利益冲动,因为制度的缺陷,导致借债的人往往可以由别的国家来给它买单,这种无约束的借债是导致债务不断积累的一个制度性的因素。我想这是欧元的出现降低了欧元区的利率水平,同时制度的缺陷又扩张了借债的利益驱动。

  第二个因素,高福利制。带来了高负债,大家知道欧元区的社会福利水平在当今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最高的。欧元区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平均达到30%,而日本只有16%,美国只有19%,可以想象,在三大发达经济体中间,欧元区的社会福利开支水平是最高的。高福利开支需要有高财政来支撑,而高财政如果支撑不了,就必然演变为高债务的负担,所以高福利助长了高债务的产生。

  第三个因素,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债务的积累,大家知道,2008年,以美国次贷微机为导火索引发的这一轮,全球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面对这场危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政府,采取了措施,都是第一,开动印钞机,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这场危机。第二,采取积极宽松的财政政策来应对这场危机,前面所说,欧元区的国家失去了货币主导权,因此他们在货币政策方面,应对这场危机的手段,失去了。各国政府,只好更多的运用财政政策,来应对这场危机,解救银行的困难,解救企业的困难,解救家庭的困难。我想,金融危机进一步放大了债务规模的积累和膨胀,我们说借债总是要还的。等到到了还的时候,这些借债的欧元区的国家,由于经济承受能力不同,那些经济承受能力差的国家,首先就卷入了这场危机,所以从爱尔兰到希腊到葡萄牙到新西兰一个继一个步入这个漩涡当中。

  今天我们可以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给世界经济,世界金融确实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但是由于国际社会,欧元区国家和欧盟国家的共同的应对,使得这场危机眼下,暂时处在一个相对和缓的阶段。

  可以预期,随着欧洲央行提出购买短期债务这样一个计划的推出,随着稳定基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最困难时期,应当说可以说过去了。但是这场危机并没有消除,可以预期,只要欧元区体制性的障碍没有消除,只要这些借债的国家,它的改革不能到位,那么这场危机还有可能,再次重新的集聚和爆发,眼下大家需要关注的就是两个国家,第一西班牙,第二意大利,困难五国前三个国家基本上可以说获得了救助的力量,后两个国家,西班牙获得一千亿欧元的救助之后,还要不要新的救助?意大利要不要新的救助,意大利现在说不要,会不会这种不要能不能够抗得住?目前欧元区的稳定机制做好准备没有?这是我们需要观察的,只要西班牙、意大利不再卷入这样一个危机当中,可以说欧元区的危机就不会进一步的加剧,有可能带来一定阶段的和缓,可以预期,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出路。

  第一,好的前景就是财政得到统一,目前来看,暂时做不到,所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景,还需要时间。

  第二,坏的前景就是欧元出现分化和解体,目前来看概率还存在,而且某些国家被剔出的可能性在增大。

  第三个前景,相对好的前景,那就是国际社会和欧元区国家,一起来救助那些困难的国家。目前来看这种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欧元区尽管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但是眼下还不至于演变为欧元的崩盘,还不至于演变成欧元区经济的大萧条。

  如果这个判断是成立的话,那么可以预期,明年整个欧元区的经济,会逐步的趋于稳定,会由今年的下行转为稳定。估计,今年它可能下降1%左右,明年有可能转为增长1%左右。这是我对它的一个基本的估计。

  我们看看对中国有多大影响?

  我们讲,如果说,危机到此不再严重,对中国的影响,也就到此可能会暂时告一段落;反之,如果说危机进一步再次突出,对中国的出口就可能带来进一步的影响,我想两方面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第一欧元区国家,作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它的经济好坏,它的金融稳定如何,对中国的出口,一定会带来影响。

  第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对世界金融的影响。中国现在外汇储备中间,持有欧元的比重也在上升,这种欧元区的危机,会不会使得我们的欧元的储备缩水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关注的。我想,影响无非是第一,外贸,第二我们外汇储备中间欧元这部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明年它的经济能够趋于稳定,那么我想,我们的经济情况,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因为总体上,中国的外贸出口,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同样,从近期,欧元区,欧元的一定程度的稳定对我们来说,欧元的储备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对中国经济来说,我想总的一个结论就是:

  第一,短期已经看到了见好的趋势。随着政府以稳定增长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可以预计,宏观政策,由中性向相对偏松的方向调整的这样的政策趋向,短期不会改革,因此短期中国经济的投资,消费的需求会有一定程度的回升。但是这种政策性因素,带来了经济的好转,基础还不是稳固的。我们只能说回升是阶段性的。

  第二,中期,中国经济的困难还刚刚开始,还没有结束,因为推动中国经济,成长的动力机制出现了减弱的一个发展的趋向,人口红利,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对外开放全球化的红利,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正在出现减弱的变化,这种减弱,没有新的力量来代替,中国经济的下行的压力就始终存在。第二个方面,中国经济由低收入阶段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这种阶段性的变化,意味着中国经济需要转型和升级,转型升级不是免费的午餐,一定带来一定的困难,转型升级的阵痛才刚刚开始还没有结束。发展阶段性的困难,和体制结构性的困难,以及社会矛盾的增加,等等,重叠在一起,意味着原有推动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高增长的一些因素,出现了向相反方向变成的趋势。期待着以科技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为一体的,创新接替低成本的创新机制,这种创新机制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一定的环境,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经济的困难刚刚开始还没有结束,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才会有新的变化,只有等到创新驱动足以接替低成本驱动,中国经济才可以进入到新的一轮繁荣期。中期来看困难还没有结束。

  从长期来看,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第一,一方面存在着向好转变的积极性,就是前面所说,如果在中期阶段,在创新驱动方面有很的的进展,在结构转型升级方面有很大的进展,中国经济的长期前景就向好的方向变化,反之,如果我们在创新驱动动力机构的再制方面进展缓慢,在转型升级方面的进程缓慢,长期的发展前景就可能变得更加的困难。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现在所处的外部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变得越来越严峻,一方面前面所说的,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经济危机还没有借助,大环境经济不景气的状态还没有改变。可以说,当今世界,正处在经济失速和经济治理失序的一个阶段。世界经济也缺乏增长的动力,世界经济的治理也缺乏一定的秩序,是当前世界大格局当中两大特点,也是我们面临着两大挑战。另一方面美国重返亚太,这种战略性的调整,意味着中国原来和平发展,和谐发展,所赖以存在的周边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可以说,周边环境从来也没有象今天这么样复杂、多变。过去三十年,我们周边环境是很好的,今后周边环境变得不确定,因此这种经济和政治、外交、周边环境的,和经济环境的这种不确定性,也给我们造成了新的挑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经济的长期前景确实还存在着严重的挑战。我们需要看到这一点。当然在这边,我想跟各位朋友,强调另外一点,这就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因为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第一,结构性的改进,所带来的增长的活力和效率,这就是所谓的工业化,城镇化,区域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这样一种基本的发展趋势,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逆转,还是继续支撑中国经济一个重要的力量。

  第二,体制性的改进,对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效率的支撑,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也没有改变。可以预期这方面的潜力,潜能也还很大。

  第三,中国人都希望以自己的创业,和就业来改进,自己的生活,增加自己的财富,这样一种最朴实,最基本的愿望,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动摇。而且可以预期,就业、创业的环境,会进一步的向好的方向来发展,因此,这股动力,还会继续支撑中国经济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来说,这三股基本的力量依然是我们赖以信赖,赖以支撑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最主要的力量。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种认为,中国经济会崩盘,中国经济会硬着陆的这样一种悲观的判断是站不住脚的。我的结论就是尽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短期中国经济在向好的方向变化,中期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长期存在着向好和向坏两种变化的前景,但是支撑中国经济成长的最基本的力量还没有改变。我们可以谨慎地乐观的期待中国经济继续往前走,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新一届政治局常委15日与记者见面
  • 体育NBA-詹皇38分热火胜火箭 禅师称湖人变卦
  • 娱乐央视王志安否认停职 曾为虐童者辩护
  • 财经王石婚变爆料者曝光 称是为大家高兴高兴
  • 科技微软Windows业务主管离职
  • 博客钟楚红:封面写真(图) 吉林突遭暴雪(图)
  • 读书悄然隐身:历史上不为人知的女叛徒
  • 教育为当北大硕士连考9年 中国教育盛典
  • 育儿男童在广州地铁车厢当众大便(图)
  • 罗善强:怎样找寻股市中的金表
  • 赵伟:昆山汇报流露的区域发展偏向
  • 罗天昊:中国应该学越南
  • 洪平凡:中国经济展望
  • 叶檀:房价为何降不下去
  • 文显堂:美国财政悬崖悬在何处
  • 于晓华:林毅夫比较优势理论的现实错误
  • 章玉贵:全球性失灵与彼此算计
  • 安邦智库:监管部门该对股市承担什么责任
  • 于晓华:中国何时才能成为高收入国家